关联理论对_信_达_切_翻译原则的解释力_龙利.pdf_第1页
关联理论对_信_达_切_翻译原则的解释力_龙利.pdf_第2页
关联理论对_信_达_切_翻译原则的解释力_龙利.pdf_第3页
关联理论对_信_达_切_翻译原则的解释力_龙利.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0 卷第 3 期 2010 年 9 月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l 10No 3 Sep 2010 文章编号 1673 0453 2010 03 0091 04 关联理论对 信 达 切 翻译原则的解释力 龙 利 江苏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 江苏 镇江 212003 摘 要 关联理论从心理学角度为传统译论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对 信 达 切 的翻译原则提供了强有 力的支撑 它为人类在交际过程中认知和理解事物规律 为译者正确解读原文 准确传达原作意图指明 了方向 在翻译策略选择上 译者应当以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只有这样 才能建立起原文 译者与译文 之间的关联 使译作和原作达到最大限度的逼真 关联理论也存在一定局限性 它过分强调对动态语境 的认知 而忽视对静态语境因素的分析 这样不利于形成最佳关联 也影响语境的表达效果 关键词 关联理论 信 达 切 局限性 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 A 关联理论是一种指导交际的认知理论 对翻 译极富解释力 许多学者从这个角度进行了探 讨 提出了各种翻译标准 笔者认为 关联理论可 以用来解释刘重德教授提出的 信 达 切 原则 国内一些学者对此也持有相同看法 如中南大学 的戴光荣教授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 翻译是一种 交流活动 译者先是通过认知 理解原作并与之交 流 然后再通过分析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 恰如其 分地将原文的思想准确传给读者 从而在读者 译 文和原作之间建立某种关联 信 达 切 原则同 样要求在理解原文基础上尽量准确传达其总的内 容和风格 但这只是一种经验式的概括 对翻译 学科的理论建设贡献有限 关联理论的提出 从 语言学和心理学角度为 信 达 切 这种经验式提 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从而大大推进了翻译学科的 发展 本文先简要回顾 信 达 切 原则的内容 然后具体阐述关联理论与翻译的关系 最后针对 关联理论本身的局限性提出一些补充意见 一 信 达 切 的翻译原则 从支谦的 因循本旨 不加文饰 玄奘的 直 译和意译圆满调和 严复的 信 达 雅 傅雷的 神似 钱钟书的 化境 到刘重德的 信 达 切 中国学者对如何忠实传达原文提出的见解日 益完善 刘重德先生的翻译观是在批判地继承和 吸收中外传统译论基础上提出来的 引起译界许 多学者共鸣 所谓 信 是指信于原文的内容 达 即表达流畅 达如其分 切 即切合原文的 风格 这种观点体现了内容与风格 科学性与艺 术性的辩证统一 翻译首义为信 这就要求译者 认真推敲原文的一字一句 找出贴切的译文 这是 翻译科学性的体现 其次 译文应当通俗晓畅 达 如其分 译者必须掌握双语各自的特点 两者相互 转换的规律以及相应的文化知识 以便在翻译过 程中灵活运用语言 最后 译文应当切合原文风 格 这是翻译艺术性的最高体现 在这种翻译原则指导下 刘教授还提出了切 实可行的翻译方法 即翻译应当以直译为主 意译 为辅 直译和意译相辅相成 他认为 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 人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理解和接受另 外一种语言和思维的能力 这种平实的语言正体 现了关联理论的某些观点 某些直译的地方虽然 会令译文读者读起来吃力 但是付出有效努力后 会取得更大的语境效果 获得更佳关联 即在理解 原文语言和文化特点之后能够更准确理解原文的 收稿日期 2009 07 01 基金项目 江苏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语境与阅读 翻译互动研究 2008WY206 作者简介 龙利 1981 女 湖南浏阳人 江苏科技大学讲师 硕士 主要从事翻译理论研究 意义和风格 因而这种努力是值得的 在尽量传 达原文内容和风格方面 关联论者也认为 在保 证交际成功的前提下 译文应尽可能向原文靠近 使话语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 使译文和原文最大 程度的契合 达到逼真的境界 1 译文为什么要 与原文达到如此逼真的境界 翻译的本质是什 么 译文又如何达如其分再现原文内容 切合原 文风格 这些都可以从关联理论寻求到解释 二 关联理论与翻译 关联理论是以格莱斯 Grice 的会话含义理 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格莱斯从认知心理角度阐 述了人们在交流过程中选择语言与理解语言的机 制 即 Sperber 和 Wilson 提出的 明示 推理 模式 说话人对听话者的认知能力作出一定的判 断 将自己的意图表达出来 这种意图的明示程 度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听话者对说话者的话语进 行最具关联的推理和假设 即形成具体的认知语 境 然后对说话者的语义进行判断 这说明人们 在交流过程中总是遵从一定的合作原则 说话人 的话语必须具有关联性 以便受话人能做出恰当 的认知假设 推导其话的含义 人们在交际过程 中 总是期待付出有效努力后能够取得较好的语 境效果 即期待建立最佳关联 例如 A Did I get invited to the conference B Your paper is too long 2 对于 A 的问话 B 没有直接给出答案 但 A 稍加推理后却能得出如下假设和结论 A s paper is too long for the conference A is not invited 这说明 B 的回答产生了足够的语境效果 符合最 佳关联原则 翻译属于交际活动的下义范畴 因 此关联理论对翻译具有同样的指导意义 Ernst August Gutt 认为 翻译是一种对语言的阐释 活动 interpretive use of language 译作必须达 到与原作意义相似 甚至忠实 interpretive re semblance faithfulness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译 作要尽量传达原文总的内容和风格 达到逼真境 界的问题 这是一种辩证的忠实观 信于原文内 容必须与语言的达意 风格的切合相结合 必须保 证原作交际意图的实现 因此 译者在原文的认 知环境下 运用关联原则与原作者进行成功交流 之后 必须以说话者的身份在译入语认知环境中 重新建立起关联 以便让译语读者能够理解原作 的意图 之所以要重建关联 是因为翻译是一种 跨文化交际 不是简单的语码转换 原文作者在 创作的时候考虑的只是原语读者的认知语境 所 建立的关联并不一定适用于译入语读者的认知语 境 特别是对一些文化现象的翻译 译者更不能 亦步亦趋 导致译文缺乏应有的语境效果 这并 不意味着译者为了减轻译入语读者的负担可以对 原文随意进行解释 因为文化意义的丧失同样会 影响原文的语境效果或总的内容和风格 从而影 响译文的信度 那么应当如何重建最佳关联呢 这涉及到翻译策略问题 笔者认为 应坚持刘重 德教授的翻译观 以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下面举 例说明 在 红楼梦 第二十六回 薛蟠在生日前一天 宴请宝玉等人 席间讲到自己昨天看到的画着实 好 对宝玉说 只看落的款 是 赓黄 we need not look for trouble I have the possibility of being a member of committee What s a common tea asked the wife who vaguely caught the sound A committee Lords and esquires are out of date and the prevailing nomination is to a committee Don t you still understand 4 中文里 委员 和 桂圆 发音很像 因此 在这 段话里妻子把 委员 听成了 桂圆 翻译的时候 若将 桂圆 直译为 longan 则与 committee 的发音相去甚远 读者也无法理解此处的含义 而 将 桂圆 译为 common tea 读者很容易根据语 境作出相关假设 推导出话语的含义 通过以上实例分析不难看出 关联理论对翻 译原则具有解释作用 关联原则体现了交际中的 认知和理解规律 只有建立最佳的关联 才能取 得最大的语境效果 保证交际成功 在翻译当中 遵循关联原则才能正确理解原文 并将原作意图 有效传达给译入语读者 从而实现 信 达 切 的 翻译目标 三 关联翻译理论的局限性及其发展 方向 关联理论对翻译领域的贡献显而易见 但对 其研究仍有待深入 由于受到省力原则制约 它 对翻译结果的分析往往不如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 观分析得清楚 与原文的关联度也难以明确 对 此 Gutt 认为 原文 风格特征的内在值并不重 要 重要的是风格特征给出的 交际线索 语式 mode 上 这是来自文学作品 中的语言 因而巧妙得当 在翻译的时候需要仔细 斟酌 译者只有对这些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付出有 效努力后 才有可能发现语篇特点 获得最佳关 联 93 第 3 期 龙 利 关联理论对 信 达 切 翻译原则的解释力 关联理论揭示了交际的内在规律 交际双方 应当根据关联原则 通过 明示 推理 模式来 达到成功交流的目的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扮演 的是听者和说话者的双重角色 无论是在理解原 文过程中 还是在将原作意图传达给译入语读者 过程中 都应当自觉遵守关联原则 从而使原作和 译作达到最大限度的相似 这既符合 信 达 切 的翻译标准 又为实现这种标准指明了方向 要 将关联理论真正贯彻到翻译实践当中 还要求译 者提高本身的知识水平 译者知识水平越高 就 越能从各种文化 情景和上下文语境中找出与文 本意图最相关的因素 从而以有效的努力获得最 大的语境效果 真正达到 信 达 切 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赵彦春 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 J 现代外语 1999 3 279 2 李慧淑 从语境观谈关联理论对系统功能语言学会 话分析的补充 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 2 127 3 曹雪芹 高鹗 红楼梦 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03 728 729 4 钟梅连 不可译性及其补偿方法 J OL 外语翻译 2008 2009 05 20 http www lwlm com translation 200806 4829492 htm 5 王建国 从翻译研究看关联理论语境观和系统功能 语言学语境观 J 外国语言文学 季刊 2004 1 56 6 张南峰 中西译学批评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责任编辑 喻世华 Demonstration of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Closeness Principles by Relevance Theory Long L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Zhenjiang Jiangsu 212003 China Abstract Relevance theory has supported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ies from a scientific perspective and can well demonstrate the three word principle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closeness It touches the basic rules of cognition process offering translators insightful guidelines in the interpre ting and transferring process of translation With regard to translation strategies we should adopt both literal and free translation with the former the primary and the latter the secondary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establish the most relevance between the original and the target texts and achieve verisimilitude between the two Howeve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