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宏观经济学 练习题 宏观经济学 练习题 第一章第一章 导论导论 一 名词解释一 名词解释 1 流量 存量 2 货币中性3 古典二分法4 萨伊定律 二 选择题二 选择题 1 萨伊定律说明 A 总供给创造总需求B 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 C 工资和价格的上下波动富有弹性D 以上都对 三 问答题三 问答题 1 简述凯恩斯的理论体系 2 简述古典宏观经济思想 3 简述凯恩斯 新古典综合派与新凯恩斯主义的主要区别 第二章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核算 一 名词解释一 名词解释 1 GDP 2 注入 漏出 3 GDP平减指数4 名义 实际 GDP 5 NDP 6 GNP 7 国民收入 二二 选择题 选择题 1 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大于国内生产总值 说明了该国的公民从外国得到的收入 外国的公民 从本国得到的收入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都可能 2 t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t 1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说明了 A 物价水平一定是上升了 B 一定是商品总量增加了 C 物价水平与商品都增加了 D 以上都可能 3 电是中间产品 这一说法 A 一定正确B 一定错误C 可能正确 也可能错误D 以上都对 4 下列哪一项计入GDP A 购买一辆旧汽车B 购买某上市公司股票C 面包厂购买的面粉D 购买当年生产的衣服 5 以下不是要素收入的是 A 公务员的薪水 B 股息 C 某单位对灾区的捐赠 D 个人从银行得到的利息 6 以下项目中 不属于政府购买 A 地方政府办中学B 政府给低收入者的食物补贴C 政府购买枪支D 政府给公务员加薪 7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 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对 有影响 A GDP B NDP C NI D PI 8 下列 不属于要素收入但是被居民得到了 A 租金 B 银行存款利息 C 股息 D 养老金 9 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A 国内生产净值减去直接税等于国民收入 B 国内生产净值加折旧等于 GDPC 总投资等于净投 2 资加折旧D 个人收入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加直接税 10 在流量模型中 统计恒等式是 A 消费等于投资 B 消费等于储蓄 C 收入等于消费加储蓄 D 总注入等于总漏出 三 计算题三 计算题 1 假设国内生产总值是5000 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 政府财政赤字是200 消费是3800 贸易 赤字是100 求储蓄 投资 政府购买支出 2 某年某国的经济数据 单位为十亿美元 已知雇员报酬 4703 租金 148 利息 450 独资者收 入545 公司所得税319 公司未分配利润149 股息336 间接税545 折旧868 净国外要素收入 21 求该年度的GDP 3 某年某国的经济数据 单位为十亿美元 个人消费支出5489 私人国内 总投资1238 政府采购1454 净出口 97 求该年度的GDP 4 某年某国的经济数据 单位为十亿美元 GDP 8084 折旧868 国外净要素收入21 间接税545 社会保障税732 公司所得税319 公司为分配利润149 转移支付1424 个人税987 求 NDP NI PI DI 四 问答题四 问答题 1 阐述五个基本总量之间的关系 2 若甲为乙提供服务应该得到500元的报酬 乙为甲提供服务应该得到400元的报酬 二人商定相 互的支付抵消400元 结果甲只收乙100元 那么GDP应该计入多少 3 在均衡的两部门经济中 I S 恒等式 所以 储蓄增加 必然会导致投资增加 从而导致国民 收入的增加 这句话是否正确 简述理由 第三章第三章 简单的国民收入的决定简单的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 一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1 绝对收入假说 2 平均 边际 消费 储蓄 倾向 3通货膨胀 紧缩 缺口 4 乘数 投资 政府购买等 二 选择题二 选择题 1 在两部门经济中 当 时宏观经济均衡 A 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 实际的消费加实际投资等于产出值 C 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D 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2 当消费函数为C a bYd a b 0 表明 A APC MPC B APC0时的国民收入水平 B 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 C 消费等于投资 D 没有任何意义 除非投资正好为零 9 以下哪一种情况不会使得国民收入增加 A 自发消费增加 B 自发税收下降 C 转移支付增加 D 净税收增加 10 在两部门经济中 若现期 GDP 为 500 亿元 消费者希望从中支出 390 亿元用于消费 计划投 资支出总额120亿元 表明 A GDP大于均衡水平 B GDP小于均衡水平 C GDP等于均衡水平 D 以上都可能 11 若MPC 0 7 投资增加600亿元 可以导致GDP增加 A 20亿元 B 60亿元 C 180亿元 D 2000亿元 三 计算题三 计算题 1 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C 100 0 8 Yd Yd为可支配收入 投资支出I 50 政府购买G 200 转移支付TR 62 5 Tg 250 求 均衡的国民收入 投资乘数 政府购买乘数 总税收乘数 转移支 付乘数 2 某三部门经济中 单位亿元 C 100 0 9Yd Yd为可支配收入 投资支出I 300 政府购买G 100 净税收函数T 0 2Y 求 均衡的国民收入 投资乘数 政府购买乘数 净税收乘数 若增加政府购买140 则均衡国民收入为多少 若增加投资100 则均衡国民收入为多少 当I 300 0 2Y 则均衡国民收入以及政府购买乘数为多少 若税率增加到0 4 则均衡国民收入以及净税收乘数为多少 四 问答题四 问答题 1 试用45度线法分析两部门 四部门 的国民收入的决定 或投资储蓄分析法 2 什么是节俭悖论 并说明在我国的适用性 第四章第四章 消费与投资理论消费与投资理论 一 名词解释一 名词解释 1 消费之谜 2 相对收入假说 3 投资 4 加速原理5 MEC 二 选择题二 选择题 1 消费与当前可支配收入的简单线性关系通常称为 消费函数 A 生命周期 B 面向未来 C 永久 D 凯恩斯 2 凯恩斯消费函数主要是将家庭消费与 相联系 A 其当前收入 B 利率 C 其未来收入 D 其永久性收入 3 一种面向未来的消费函数认为 人们在其工作时储蓄以为其退休后提供消费 这一函数最初由谁 提出 A 约翰 梅纳德 凯恩斯 B 弗兰科 莫迪利安尼 C 罗伯特 莱希 D 米尔顿 弗里德曼 4 弗兰科 莫迪利安尼提出的生命周期模型强调在 之间 储蓄使消费均匀化的作用 A 好年景和坏年景 B 经济周期的高峰期和低潮期 C 工作时期和退休时期 D 永久收入和当前收入 5 弗兰科 莫迪利安尼提出的生命周期模型认为人们 A 在好年景储蓄以备坏年景消费 B 依据永久性收入来作消费决策 C 在工作时期储蓄以备退休时消费 D 依据当前收入来作消费决策 6 弗兰科 莫迪利安尼提出的面向未来的消费函数强调 在工作时期和退休时期之间使 均 4 匀化的作用 A 储蓄 消费 B 消费 储蓄 C 储蓄 投资 D 投资 储蓄 7 将永久性收入假设作为消费行为的解释是由谁提出的 A 约翰 梅纳德 凯恩斯 B 米尔顿 弗里德曼 C 罗伯特 豪尔 D 弗兰科 莫迪利安尼 8 一种面向未来的消费函数认为人们在好年景时储蓄 以备坏年景时消费 这一函数最早由谁提出 A 约翰 梅纳德 凯恩斯B 弗兰科 莫迪利安尼 C 米尔顿 弗里德曼 D 罗伯特 豪尔 9 以下哪种行为在经济学中被认为是投资 A 购买新发行的公司债券 B 购买一支股票 C 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D 以上都不对 10 永久性收入理论强调储蓄在 之间均匀消费的作用 A 好年景和坏年景B 商业周期的高峰与低潮C 工作期和退休期 D 生命周期收入和当前收入 11 永久性收入理论强调 使 在好年景和坏年景之间均匀化的作用 A 储蓄 消费 B 消费 储蓄 C 储蓄 投资 D 投资 储蓄 12 米尔顿 费兰德曼和弗兰科 莫迪利安尼提出的面向未来的消费理论在认为人们 上存在 共同点 A 在工作时期储蓄以备退休时期消费 B 在坏年景储蓄以备好年景消费 C 依据当前收入作 消费决策 D 因暂时性的收入变化而作出的消费改变小于因永久性的收入变化而作出的消费改变 13 假如米尔顿 弗里德曼和弗兰科 莫边利安尼提出的面向未来的消费理论是正确的 所得税的 变化是 A 永久的话 那么它对刺激消费的作用将远小于暂时性的税收变化 B 暂时的话 那么它对刺激消费的作用将远小于凯恩斯模型所预测的变化 C 暂时的话 那么它对刺激消费的作用将等于凯恩斯模型所预测的变化 D 暂时的话 那么它对刺激消费的作用将远大于凯恩斯模型所预测的变化 14 假如米尔顿 弗里德曼和弗兰科 莫迪利安尼提出的面向未来的消费理论是正确的 依国民收 入描绘的总消费将 A 比凯恩斯模型的平缓 45度线法中的乘数将较小 B 比凯恩斯模型的平缓 45度线法中的乘数将较大 C 与凯恩斯模型中的斜率相同 所以的乘数也和在凯恩斯模型中的相同 D 比凯恩斯模型的陡峭 45度线法中的乘数将较小 15 财富是 变量 收入是 变量 消费是 变量 A 流量 流量 存量 B 流量 存量 流量 C 存量 流量 流量 D 存量 流量 存量 16 依据面向未来消费理论 预期为永久性的个人财富的减少将 A 增加其消费 B 对其消费的作用模糊 C 对其消费没有影响 D 减少其消费 17 库兹涅茨的实证研究表明消费函数是一条经过原点的曲线 故 A MPCAPC D APS 1 18 相对收入假说使得短期与长期消费函数统一起来 因为它指出了 A 短期消费函数在长期将上移 B 当消费函数变化时 人们变得越富有 C 消费决定于个人过去高峰期收入与相对别人的收入 D 以上都不对 19 根据相对收入假说 消费倾向在下列哪种情况下较高 A 教育程度较低 B 社会地位较低 C周围人的消费水平较高 D 以上都不对 20 假如消费行为与以下行为相符 在45度线法中投资的改变将产生最大乘数效应 A 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 B 面向未来的消费理论 C 强调储蓄在均匀消费中作用的理论 D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 21 面向未来的消费理论预测 依国民收入描绘的总消费 A 相对平缓 因此 投资的减少导致国民收入的减少量较大 5 B 相对陡峭 因此 投资的减少导致国民收入的减少量较大 C 相对陡峭 因此 投资的减少导致国民收入的减少量较小 D 相对平缓 因此 投资的减少导致国民收入的减少量较小 22 总支出中最易变的组成部分是 A 净出口 B 消费 C 政府开支 D 投资 23 投资是经常变化的 其主要原因是 A 投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预期 B 消费需求的变化的影响 C 政府购买波动剧烈 D 利率水平波动剧烈 24 存货投资包括 A 购买新机器 B 储存原材料 C 购买股票 D 购买新的资本品 25 利率的增加 A 降低现有的投资项目的贴现价值 使更多的项目有利可图 B 降低现有的投资项目的贴现价值 使更少的项目有利可图 C 增加现有的投资项目的贴现价值 使更多的项目有利可图 D 增加现有的投资项目的贴现价值 使更少的项目有利可图 26 投资曲线是 A 向右下倾斜的 B 向右上倾斜的 C 垂直的 D 水平的 27 当经济衰退发生时 A 投资曲线变得陡峭 B 投资曲线右移 C 投资曲线变得平缓 D 投资曲线左移 28 如果政府降低利率 A 投资支出增加 B 投资曲线右移 C 投资支出减少 D 投资曲线左移 29 以下除了一项外都是引起投资曲线移动的因素 请选出除外的一项 A 利率 B 预期 C 风险 D 政府的政策 30 在两部门经济中 45度线法的均衡条件 A 储蓄等于消费 B 消费等于意愿投资加非计划投资 C 储蓄等于意愿投资 D 储蓄等于非计划投资 31 以下哪一项表明暂时的减税会显著增加当前消费 A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 B 生命周期假说 C 持久收入假说 D 以上都是 32 投资函数描绘了在每一 的投资水平 A 价格水平 B 可支配收入水平 C 国民收入水平 D 利率 三 计算题三 计算题 1 某项投资的寿命为2年 投资净收益第一年为110 第二年为121 投资品的购买价为200 求 MEC 若i 6 此项投资可行吗 四 问答题四 问答题 1 政府改变当年的税率来控制当年的消费 哪种消费理论影响较大 2 45度线法中 在哪一种消费理论的总支出曲线比较平坦 第五章第五章 货币的需求与供给货币的需求与供给 一 一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1 流动性陷阱2 流动性偏好3 货币供给4 高能货币 基础货币 5 货币创造乘数 二 选择题二 选择题 6 1 现代货币的本质特征在于 A 作为交易媒介而被普遍接受 B 作为价值储藏手段 C 作为商品计价单位 D 以上都对 2 当利率降得很低时 人们购买债券的风险将会 A 变得很小 B 变得很大 C 不变 D 可能很大 可能很小 3 人们在 情况下倾向与减少货币的持有 A 债券价格趋于下降 B 债券价格趋于上升 C 债券收益率不变 D 债券价格不变 4 如果货币需求曲线接近水平状 则 A 利率稍微变动 货币需求就会大幅度变动 B 利率变动很大时 货币需求不会有很多变动 C 货币需求丝毫不受利率影响 D 以上都可能 5 传统货币数量论与凯恩斯主义的货币理论区别是 A 前者认为货币是中性的 后者认为不是中性的 B 前者认为货币不是中性的 后者认为是中性 的C 两者都认为是中性的D 两者都认为货币不是中性的 6 以上哪一项业务属于商行的职能范围 A 接受储蓄存款 B 给某企业一笔贷款 C 接受定期存款 D 以上都是 7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央银行的职能 A 制定货币政策 B 为商行保存储备 C 发行货币 D 为政府赚钱 8 商行向中央银行申请增加贴现是为了 A 增加贷款 B 减少吸收存款 C 增加储备 D 以上都可能 9 货币乘数的大小与多个变量有关 它们是 A 法定准备金率 B 现金存款比率 C 超额准备金率 D 以上都是 10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的结果是 A 银行存款减少 B 市场利率上升 C 人们手里的货币增加 D 以上都不是 11 财政部把政府债券卖给 时 基础货币回增加 A 居民 B 企业 C 商行 D 中央银行 12 中央银行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A 法定准备金率 B 公开市场业务 C 再贴现率 D 道义上的劝告 13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 改变货币供给 A 改变法定准备金率 B 改变再贴现率 C 公开市场业务 D 以上都是 14 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 A 存款是负债 贷款是资产 B 贷款是负债 存款是资产 C 都是负债 D 都是资产 15 若仅仅一家商行 公众不持有现金 最低法定准备金率为 20 银行的一笔 50 万元的新存款 最终使银行储备增加 A 250万元 B 200万元 C 50万元 D 10万元 16 若仅仅一家商行 公众不持有现金 最低法定准备金率为 20 银行的一笔 50 万元的新存款 最终使银行存款增加 A 250万元 B 200万元 C 50万元 D 10万元 17 若仅仅一家商行 公众不持有现金 最低法定准备金率为 20 银行的一笔 50 万元的新存款 使新增贷款总额为 A 250万元 B 200万元 C 50万元 D 10万元 18 货币乘数是 的增加量与导致其初始新存款的比例 A 货币供给 B 储备 C 银行的资产 D 银行的净值 19 若最低法定准备金率为 意味着最大货币乘数是 A 20 4 B 20 0 04 C 25 4 D 25 0 04 7 20 当银行的顾客对它失去信心并竭力提走存款时 称为 A 贷款缺失 B 银行挤兑 C 储蓄灾难 D 抢金潮 21 货币作为将购买力保存一段时间的职能是 A 交换媒介 B 价值储藏 C 计价单位 D 以上都对 22 货币的经济学定义是 A 通货和存款 B M1 C 所有作为交易媒介 价值储藏和计价单位的东西 D A与B 23 若货币供给为50 产量是1000 价格水平是5 则货币流通速度是 A 0 05 B 0 25 C 100 D 50000 24 会引起沿着货币需求曲线向下移动 A 利率上升 B 国民收入增加 C 国民收入减少 D 利率下降 25 其它条件不变 会引起货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A 利率上升 B 国民收入增加 C 国民收入减少 D 利率下降 26 货币需求 时 对既定的货币供给 利率下降得 A 越有弹性 越多 B 越没弹性 越多 C 越没弹性 越少 D 越平坦 越多 三 计算题三 计算题 1 若货币交易需求 包括预防需求 函数为L1 0 20Y 货币投机需求函数为L2 2000 500i 求总货币需求函数 当利率为6 收入Y 10000亿元时 货币需求量是多少 若货币供给M 2500亿元 收入是6000亿元 可以满足多少投机性货币需求 当收入是10000亿元时 货币供给是2500亿元时 均衡利率是多少 四 问答题四 问答题 1 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是什么 2 什么是传统的货币数量论 3 简述商行的存款创造机制 4 简述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及其运用 第六章第六章 IS LM 模型模型 一 名词解释一 名词解释 1 IS 曲线 LM 曲线 2 挤出效应3 LM 曲线的古典区间4 LM 曲线凯恩斯流动性区间5 双 松 紧 政策 二 选择题二 选择题 1 IS曲线表示满足 关系 A 总供给和总需求均衡 B 收入与支出均衡 C 储蓄与投资均衡 D 以上都对 2 在IS曲线上存在储蓄与投资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率的组合点有 A 一个 B 无数个 C 一个或者无数个 D 以上都不对 3 自发投资增加10亿元 会使IS曲线 A 右移10亿元 B 左移10亿元 C 右移投资乘数与10亿元的积 D 左移投资乘数与10亿元的积 4 若名义货币供给量与物价水平不变 货币需求为收入与利率的函数 则收入增加时 A 货币交易需求增加 利率上升 B 货币交易需求增加 利率下降 C 货币交易需求减少 利率上升 D 货币交易需求减少 利率下降 8 5 若货币需求函数为L K Y hi 实际货币供给增加10 亿元 其他条件不变 则LM曲线 A 右移10亿元 B 右移10 K 亿元 C 右移10 K 亿元 D 左移K 10 亿元 6 若国民收入与利率都能按照供求情况自动得到调整 则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组合点出现在 IS 曲线 的右上方 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时 则会出现 A 利率上升 国民收入下降 B 利率下降 国民收入下降 C 利率下降 国民收入增加 D 利率上升 国民收入增加 7 当投资与利率反方向变化时 商品市场上的均衡国民收入 A 与利率不相关 B 与利率负相关 C 与利率正相关 D 以上都不对 8 若IS方程为Y K A di 则IS曲线斜率变大的原因是 A K变大与d变大 B K变小与d变小 C K变大与d变小 D K变小与d变大 9 若KT表示为净税收乘数 则净税收增加 T 0 会使IS曲线 A 左移 KT T B 右移 KT T C 左移 T KT D 右移 T KT 10 若LM方程为Y 750 2000i 当货币市场均衡时 国民收入与利率为 A Y 750 i 10 B 800 10 C 950 10 D 900 10 11 货币供给增加使 LM 曲线右移 若要使均衡国民收入变化接近于 LM 曲线的移动量 则必 须 A LM曲线陡峭 IS也是 B 一样平缓 C LM曲线陡峭 而IS曲线平缓 D LM曲线平缓 而IS曲线陡峭 12 政府购买增加使得 IS 曲线右移 若要使均衡国民收入变化接近于 IS 曲线的移动的量 则必 须 A LM曲线陡峭 IS曲线平缓 B 一样平缓 C LM曲线平缓 而IS曲线陡峭 D LM曲线垂直 而IS曲线陡峭 13 一般来说 在K越大的情况下 扩张的财政政策的效果 A 越大 B 越小 C 无效 D 没有差别 14 一般来说 在d越小的情况下 扩张的财政政策的效果 A 越大 B 越小 C 无效 D 没有差别 15 一般来说 在K 越小的情况下 扩张的货币政策的效果 A 越大 B 越小 C 无效 D 没有差别 16 一般来说 在h越大的情况下 扩张的货币政策的效果 A 越大 B 越小 C 无效 D 没有差别 17 在古典区间 财政政策 A 有效 B 无效 C 效果最大 D 效果一般 18 在流动性陷阱区间 财政政策 A 无效 B 效果最大 C 效果一般 D 以上都不对 三 计算题三 计算题 1 在四部门经济中 消费函数为C 300 0 8Yd 投资函数为I 200 1500i 净出口函数为 NX 100 0 04Y 500i 货币需求为L 0 5Y 2000i 政府购买G 200 边际税率t 0 3 名义货币供给Ms 550 物价水平P 1 求 1 IS曲线 2 LM曲线 3 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国民收入与利率水平 2 已知C 100 0 8Yd I 150 6i 实际货币供给M 150 L 0 2Y 4i 求 IS方程 LM方程 YE与iE 四 问答题四 问答题 1 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假定条件是什么 9 2 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假定条件是什么 3 如果某经济社会没有充分就业 假设利率适中 试用IS LM分析该采取何种政策组合 第七章第七章 AD AS 模型模型 一 名词解释一 名词解释 1 总需求曲线2 总供给曲线 二 选择题二 选择题 1 物价水平上升时 则会 A 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 LM 曲线右移B 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 LM 曲线左移C 增加实际货 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D 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 2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A 物价水平上升时 投资会减少 B 物价水平上升时 消费会减少 C 物价水平上升时 净出口回减少 D 以上都是 3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A 财富效应 B 利率效应 C 净出口效应 D 以上都是 4 总需求曲线 A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 政府购买减少会右移B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 物价水平上升会左移 C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 税收减少会左移D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 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 5 若经济实现充分就业 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 减税将 A 提高价格水平与产出水平 B 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产出水平 C 提高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D 对两者都没有影响 6 当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时 单位原材料的成本增加时 总供给曲线会 A 右移 价格水平下降 产出增加 B 左移 价格水平下降 产出增加 C 右移 价格水平上升 产出减少 D 左移 价格水平上升 产出减少 7 当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 成本中可变成本所占份额下降时 总供给曲线 A 右移 价格水平下降 产出增加 B 左移 价格水平下降 产出增加 C 右移 价格水平上升 产出减少 D 左移 价格水平上升 产出减少 8 总供给曲线右移可能因为 A 其他条件不变而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增加 B 其他条件不变而所得税增加了 C 其他条件不变而原材料涨价 D 其他条件不变而劳动生产率下降 9 宏观中的长期长期指的是 A 工资 物价等具有灵活性的时期 B 大于1年的时期 C 生产要素可以变化的时期 D 以上都不对 三 计算题三 计算题 1 某经济社会 消费函数C 800 0 8Yd Yd为可支配收入 净税收函数T tY 0 25Y 投资函数I 200 50i 政府购买G 200 货币需求函数L 0 4Y 100i 名义货币供给Ms 900 求 总需求函数 价格水平P 1时的收入与利率 2 若上题中经济的总供给函数为AS 2350 400P 试求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时的收入与价格水平 3 若上题经济中的充分就业的收入为2850 如果通过增加货币供给实现充分就业的话 增加多少 如果是通过增加政府购买 又是多少 10 4 已知消费函数 C 100 0 8Yd 投资函数为 I 150 6i 货币需求函数为 L 0 2Y 4i 名义货币供给 为Ms 150 物价水平P 1 求 均衡的利率与国民收入各是多少 若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为1000 为达到充分就业 需要增加多少投资 求总需求函数 若总供给函数AS 425 150P 求均衡的收入与价格水平 四 问答题四 问答题 1 为什么AD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2 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3 比较三大模型 第八章第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一 名词解释一 名词解释 1 失业2 自然失业3 摩擦性失业4 结构性失业5通货膨胀 紧缩 6 工资刚性7 工资粘性 8 效率工资9 菜单成本10 皮鞋成本11 逆向选择12 道德风险13 菲利普斯曲线14 滞胀 二 选择题二 选择题 1 某国经济在 3 年中 货币增长速度为 10 而实际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为 15 货币流通速度 不变 这3年的物价水平将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上下波动 2 在充分就业情况下 下列哪一种因素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A 进口增加 B 工资不变但生产率提高 C 出口减少 D 政府支出不变但税收减少 3 已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为1000亿元 实际国民收入为980亿元 边际消费倾向为0 8 在增加 10亿元的政府购买以后 经济将发生 A 需求拉上通货膨胀 B 成本推进通货膨胀 C 结构性通货膨胀 D 需求不足的失业 4 在下列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 哪一个最可能是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的原因 A 银行信贷的扩张 B 财政预算的赤字 C 别国商品的价格上涨 D 投资减少 5 通货膨胀会 A 使国民收入提高到超过正常水平 B 使国民收入提高或者下降 主要看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C 使国民收入下降到超过正常水平D 只有经济处在潜在的产出水平时 才会促进国民收入的增长 6 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是 A 收入结构发生变化 B 收入普遍上升 C 收入普遍下降 D 债权人收入上升 7 紧缩通货紧缩通货的需求管理政策 A 实现较低的通货膨胀率而不会引起产量下降 B 要求政府支出增加 C 要求降低名义货币增长率 D 以上都不对 8 治理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的方法是 A 人力政策 B 收入政策 C 财政政策 D 三种政策都可以 9 收入政策主要用来对付 A 需求拉上通货膨胀 B 成本推进通货膨胀 C 结构性通货膨胀 D 以上都对 10 某人正等待一项工作 这种情况可以归为 11 A 就业 B 失业 C 非劳动力 D 就业不足 11 由于经济萧条而导致的失业属于 A 摩擦性失业 B 结构性失业 C 周期性失业 D 永久失业 12 某人由于行业不景气而失业属于 A 摩擦性失业 B 结构性失业 C 周期性失业 D 永久失业 13 某人刚刚进入劳动力队伍暂时没有工作 属于 A 摩擦性失业 B 结构性失业 C 周期性失业 D 永久失业 14 下列不属于失业人员的是 A 调动工作暂时在家B 半日工C 由于季节原因而暂时在家D 跳槽而暂时在家 15 在经济学中最常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的物价指数是 A CPI B PPI C GDP平减指数 D RPI 16 下列关于自然失业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自然失业率最低限度的失业率 B 自然失业率固定不变 C 自然失业率包括摩擦性失业率 D 以上都不对 17 下列哪种情况不可能同时发生 A 结构性失业与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B 需求不足的失业与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C 摩擦性失业与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D 失业与通货膨胀 18 菲利普斯曲线通常是用来说明 A 通货膨胀导致失业 B 通货膨胀是由行业工会引起的 C 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 D 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呈正相关 19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A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不存在相互交替关系 B 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仍有效 C 在价格很高的情况下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仍有替代关系 D 离原点越来越远 20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A 政府需求管理政策无效 B 政府需求管理政策只在一定范围内有效 C 政府需求管理政策有效 D 以上都不对 21 按照 的观点 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是不存在 A 凯恩斯主义 B 货币主义 C 供给学派 D 理性预期学派 22 假定某国人口总数为300万人 就业者为150万人 失业者为50万人 则失业率为 A 17 B 34 C 25 D 50 23 愿意在现行工资水平下工作 但是没有能找到工作的人被称为 A 非自愿失业 B 自愿失业 C 结构性失业 D 摩擦性失业 24 效率工资理论认为 效率工资 偷懒 而失业保险金 偷懒 A 趋于减少 趋于增加 B 趋于鼓励 趋于鼓励C 趋于减少 不影响D 趋于减少 趋于鼓励 25 效率工资在解决逆向选择问题时 当厂商 A 提高工资时 最好的工人离去 B 降低工资时 最好的工人离去 C 降低工资时 工人们随意离去 D 降低工资时 最差的工人离去 26 最低工资是 A 劳动市场的最低价 它导致劳动量超过供给量 B 劳动市场的最低价 它导致劳动量低于供给量 C 劳动市场的最高价 它导致劳动量超过供给量 D 劳动市场的最高价 它导致劳动量低于供给量 27 对宏观经济状况的一个粗略的检验是用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来表示的 此指标是 A 预警系统B 稳定指数C 痛苦指数D 不受欢迎指数 12 28 绝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 在长期中 菲利普斯曲线是 A 垂直的 B 水平的 C 向上倾斜的 D 向下倾斜的 29 充分就业的含义是 A 人人都有工作 没有失业者 B 消灭了周期性失业的状态 C 消灭了自然失业的状态 D 以上都不对 30 凯恩斯的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发生的条件是 A 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而总需求仍然在增加 B 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但是总需求不增加 C 资源得未充分利用 而总需求仍然在增加 D 以上都不对 31 对于未预期的通货膨胀 有利于 A 债务人 B 债权人 C 工人 D 以上都对 三 问答题三 问答题 1 简述凯恩斯 新古典综合派 货币主义 理性预期学派与新凯恩斯主义等关于失业与通货膨胀之 间的关系的解释 2 简述通货膨胀的影响 3 简述通货膨胀的方法 4 简述通货膨胀的原因 第九章第九章 经济周期经济周期 一 名词解释一 名词解释 1 经济周期 二 选择题二 选择题 1 朱格拉周期为 A 9 10年 B 3 5年 C 15 25年 D 50 60年 2 出口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增加 而国民收入的增加又会导致投资 国民收入增幅对投资的影响称 为 A 边际消费倾向 B 边际储蓄倾向 C 乘数 D 加速数 3 经济波动的四个阶段是 A 复苏 繁荣 衰退 萧条 B 繁荣 衰退 萧条 复苏 C 衰退 萧条 复苏 繁荣 D 以上都对 4 下列哪一项正确表达了加速原理 A 投资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的数倍变动 B 消费支出随着投资的变动而数倍变动 C 投资的变动 引起国民收入增长率数倍变动D 消费需求的变动引起投资的数倍变动 5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是一种 A 短周期B 中周期C 长周期D 以上都不对 6 加速原理发生作用的条件是 A 国民收入或者消费支出持续增长 B 经济活动由衰退转向扩张 C 社会上没有剩余生产能力时 D 任何时候都可以 7 根据汉生 萨缪尔森模型 经济之所以发生周期性变动 是因为 A 乘数作用 B 加速数作用 C 乘数与加速数交织作用 D 外部经济因素作用 8 乘数原理与加速原理的关系是 A 乘数原理说明国民收入的决定 加速原理说明投资的决定 B 两者都说明投资的决定 13 C 乘数原理解释经济如何走向繁荣 加速原理说明经济如何陷入萧条 D 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部股东合作协议书
- 卫生院医院工作总结
- 员工个人承诺书15篇
- 2025年滁州明光市消防救援大队招聘政府专职消防员15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年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黑龙江省全媒体心)第二次公开招聘事业单位编制人员60人模拟试卷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年甘肃省平凉市第二批市直单位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招聘37人模拟试卷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建省泉州市阳山铁矿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四平市民族宗教事务服务中心等事业单位公开选调工作人员笔试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清源镇选聘专业化管理的大学生村文书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全优)
- 夜班出租车承包合同15篇
- 2025广东房屋租赁合同范本官方版
-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八讲共奉中国与中华民族内聚发展(辽宋夏金时期)-2025年版
- 2025定制衣柜安装承揽合同范本
- 2025年MicroLED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彩虹》课件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 2025年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麻醉恢复室护理要点
- 水下激光探测-洞察及研究
- 7.2 量身高(课件)-2025-2026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
- DB44∕T 2499-2024 海堤生态化建设技术导则
- GWZBQ-10(6)G 型微机高压启动器保护装置产品使用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