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动物习语的文化异同辨析及其翻译.pdf_第1页
英汉动物习语的文化异同辨析及其翻译.pdf_第2页
英汉动物习语的文化异同辨析及其翻译.pdf_第3页
英汉动物习语的文化异同辨析及其翻译.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汉动物习语的文化异同辨析及其翻译 薛涵之 班荣学 西北大学 陕西 西安7 1 0 0 6 9 摘 要 文章以翻译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动物习语为例证 从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动物习语的文化内涵以及动物习语的 翻译策略三方面分析论证了动物习语比喻形象差异所反映的文化现象以及了解文化差异对准确翻译的重要性 关 键 词 动物习语 比喻形象 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 H3 1 5 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 6 7 1 2 2 5 0 2 0 0 7 0 1 0 0 2 6 0 4 收 稿 日 期 2 0 0 6 1 1 2 9 作 者 简 介 薛涵之 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2 0 0 4 级硕士研究生 班荣学 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一 引言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 也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 部分 是一种形式固定 简洁明快 喻意深刻的短语 或短句 包括比喻性词组 俚语 俗语 谚语等 既是 多种修辞手法特别是比喻手法的集中体现 也是一 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的具体反映 因此 每一种语 言的习语都与该国的历史和民族文化有着不可分 割的联系 英汉两种语言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 化底蕴创造出了极其丰富而形象的习语 使英汉语 言的表达更加形象生动 然而 这些凸显民族文化 的语言精华在丰富各自文化和凝练语言自身表现 力的同时 却给跨语际文化交流的英汉翻译增加了 无形的文化心理困惑和有形的语言符号转换障碍 据此 文章仅以英汉两种语言使用频率颇高的动物 习语喻体形象中的不同反映为例 从文化差异导致 英汉民族对同一动物语词赋予不同的情感和喻义所 产生的不同联想寓意的翻译障碍出发 探讨文化差 异在英汉动物习语比喻形象中的差异与翻译策略 二 动物习语的文化内涵与翻译 一 文化与语言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 泰勒在 原始文化 一书中 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 并表 述为 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总体 它包括知识 信仰 艺术 道德 法律 风俗以及其作社会上习得的能力 与习惯 可见 文化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系统 这个 概念系统涵盖的范围很广 它既指一个民族在长期 的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 思维定势和情感方式 又 指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交际方式 如共同的生活 习惯 风俗 言谈举止等 因此 语言则是这一系统 中表达观念的一种符号系统 它既是文化的一种载 体 同时又是文化的一部分 由于语言能够反映一 个民族的文化 语言符号为一个民族提供了一种丰 富的表达手段 因此 一种语言中的词汇 词汇系 统 如单词 习语 成语以及句子就必不可少地带有 文化内涵 它们记载了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 因此 通过语言 我们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一个民族 的社会文化 二 文化语言与翻译 任何语言都是根植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的 并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反映着该民族丰富多 彩的方化现象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 文化是 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同样 世界上任何一 种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交流都根植于特定的历史语 境之中 端赖一定的语言形式来反映特定的文化内 容 文化的民族性和语言的异质性 既是跨语际文 化交流的资本 也是跨语际文化交流必须逾越的障 碍 朱光潜在 谈翻译 一文中说 外国文学最难了 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的意义 它带有特殊 的情感氛围 甚深广而微妙 在字典中无从找出 对 文学却极要紧 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人情风俗和 文化历史背景 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 尤其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第 2 0 卷 第 1 期V o 1 2 0N o 1 2 0 0 7 年 1 月 J o u r n a l o f Z h e j i a n gWa n l i U n i v e r s i t y J a n u a r y 2 0 0 7 薛涵之 班荣学 英汉动物习语的文化异同辨析及其翻译 是在翻译时 这种字义最不易应付 当代英国翻译 理论家巴斯奈特 S u a nB a s s n e t t 说 如同在做心脏 手术时人们不能忽略心脏以外的身体其他部分一 样 我们在翻译时也不能冒险将翻译的言语内容和 文化分开来处理 4 7 9 翻译表面上处理的是语言符 号的转换形式 实际权衡的则是语言背后的文化内 涵 因此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表层意义的转换 更 是两种不同文化的交融 正如美国翻译理论家 E u g e n eA N i d a 所说 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 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 因为 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3 5 9 三 文化差异对动物习语比喻形象的影响 习语是从语言中提炼出来的词组或短语 是语 言的核心和精华 也可以说是语言的结晶 文化的 活化石 世界上凡是历史悠久的语言都拥有大量的 习语 其中就包括大量的动物习语 这些动物习语 在体现民族文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代表性 英汉两种 语言也不例外 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 蕴 英汉两种语言创造出了极其丰富而形象的动物 习语 使英汉语言的表达更加形象生动 这些英汉 动物习语在选用比喻形象时 有的比喻形象相似意 义相近 如 英语的 f i s hi nt r o u b l ew a t e r 与汉语的 浑水摸鱼 有的比喻形象不同而意义相近 如 英 语的 h o l daw o l fb yt h ee a r s 与汉语的 骑虎难 下 有的比喻形象相似而意义不同 如 英语的 l i k eaf i s ho u to fw a t e r 与汉语的 格格不入 等 等 英汉语言动物习语的比喻形象差异主要表现在 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化环境对动物习语比喻形象的影响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 几千年的农 耕文明为习语积累了大量的语言素材 因此 作为 农耕使役的主要畜力 牛在汉民族的生活中有着举 足轻重的位置 以牛为喻体的习语在汉语中就应运 而生 例如用 老黄牛 比喻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地为 人民服务的人 用 对牛弹琴 来比喻对不懂道理的 人讲道理 对外行的人讲内行的话 讽刺讥笑那些 说话不看对象的人 用 老牛舐犊 比喻父母疼爱子 女 用 九牛二虎 比喻很大的力量 用 九牛一毛 比喻极大的数量中微不足道的数量 用 老牛破车 比喻做事缓慢 等等 牛的习性栩栩如生 英国是一个海洋岛国 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 先世界 因此 英语言民族的生活与海洋与商业有着 密切的关系 其语习语文化具有典型的海洋商业文 化特征 例如用 c o l df i s h 比喻 冷冰冰的人 用 d u l lf i s h 比喻 枯燥无味的人 用 o d d Caq u e e r f i s h 比喻行为 古怪的人 用 n e i t h e rf i s hn o rf o w l 比喻 不伦不类 也就是汉语的 非驴非马 之喻 用 t or e s t o no n e so a r s 比喻暂时 歇一歇 用 k e e p o n e sh e a da b o v ew a t e r 比喻 奋力图存 用 a l l a t s e a 比喻茫然 不知所措 然而 英语的 ad r o pi n t h eo c e a n 和 ap l a i ns a i l i n g 与汉语的 沧海一粟 和 一帆风顺 在比喻极大的数量中微不足道的数 量和人生或事业顺利 则完全是一样的 2 习俗文化对动物习语比喻形象的影响 习俗是一种社会现象 生活在不同社会的人会 有不同的习俗 这些不同的习俗会影响到人们对相 同事物有不同的看法 也包括对动物的态度及使用 相应的动物语词的比喻习惯 1 生活习俗的影响 汉民族养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看家护院 然而 狗在主人的家门口忠实地履行其职责时并不懂得 主人的好恶 一视同仁 正因为狗不识主人的嗜好 无论是狗仗人势的狂吠 还是终于职守的伤人 或 受到威胁时的哀号 其行为总让人冷眼视之 其结 果总给人带来一种厌恶的情感 因此 狗就常用来 形容不好的事物 如 狗急跳墙 是指人无计可施 乱想办法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是指人好事 狗嘴里 吐不出象牙 指此人说不出好话来 狗咬吕洞宾不 识好人心 则是说猜忌别人的一片好心 在英语言 民族中 不仅有牧羊犬和猎犬 还有看家犬和赛犬 宠物犬更是种类繁多 犬类集人们的需要与宠爱于 一身 深受人们的喜爱 因此 d o g 一词的比喻通常 是褒义或中性的意义 例如用 L o v em e l o v em y d o g 比喻 爱屋及乌 用 s i c ka sad o g 比喻 人病 得厉害 用 at o pd o g 比喻 身居高位的人 用 a l u c k yd o g 比喻 幸运的人 用 e v e r yd o gh a sh i s C i t sd a y 比喻 人人皆有得意日 用 n o t h a v ea d o g sc h a n c e 比喻 毫无机会 或 绝无可能 2 信仰习俗的影响 捕鼠是猫的天职 昼伏夜出 主动出击 从不偷 懒 满足了汉民族以猫除鼠保粮的愿望 深受汉民 族的宠爱 所以在汉语中 猫的比喻形象通常是温 顺可爱的 例如用 馋猫儿 比喻 馋嘴的人 时 通 常含有亲昵或昵爱的情意 但在西方文化中 猫却 有着各种各样的形象 魔鬼撒旦常化身为黑猫游 荡 女巫身边也有黑猫陪伴左右 神话故事中 驾驭 风暴的女神常化身为猫 在古罗马 猫是蜷伏在自 由女神脚下的宠儿 是自由的化身 例如用 f r a u d y 第 1 期 2 7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 0 0 7 年 1 月 c a t 比喻 胆小鬼 又如 D o n t b eac a t h es a i d 别那么损人 他说 S h ei sac a t 她是一 个包藏祸心的女人 B u t t h eh o p ec o u l dn o t b e k i l l e d i t h a dm o r el i v e st h a nac a t 但是这种希 望是消灭不了的 它比猫更具有生命力 3 审美观与价值观的影响 龙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魂 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 征 汉语民族自古以来自称为 龙的传人 龙既是 帝王和百姓顶礼膜拜的图腾文化 也是每个汉民族 成己成人的心理文化象征 如 望子成龙 指长辈对 子孙的美好期待 龙马精神 指中国人奋发向上 坚 定不移的精神 生龙活虎 指蓬勃的精神 而在西方 文化中 龙则成为邪恶的化身 在中世纪 龙是异教 徒 是罪恶的象征 而在基督教文学作品中 龙的形 象是与蜥蜴和蛇 与撒旦 与邪恶的力量紧紧联系 在一起的 在启示录第十二章第九节 撒旦就被比 喻为 t h eg r e a td r a g o n 又如 H e rm o t h e ri sa r e a ld r a g o n 她妈妈把她看管的很严 S h ei s a na b s o l u t ed r a g o n 她是个十足的母夜叉 四 英汉动物习语翻译的策略与方法 关于翻译标准 中外翻译理论家们提出了不同 的主张 从严复提出的 信 达 雅 傅雷的 重神似 不重形似 张培基先生提出的 忠实通顺 瞿秋白 的 等同概念 到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奈达 E u g e n e A N i d a r 的 功 能 对 等 f u n c t i o n a l e q u i v a l e n c e 或 动态对等 d y n a m i ce q u i v a l e n c e 我们可以看出 这些观点是互相补充 不断完善的 的 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 但中心意思都是指在保持 原作的风格的基础上 忠实 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 义 所谓忠实表达原文的意义 应指忠实表达原文的 字面意义 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三个方面 但是 并 不是原文的每句话 每个习语 词汇都同时具备三种 意义 有的可能只有字面意义 没有形象意义 有的 可能兼有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 但没有隐含意义 尤 其是 任何两种语言文化都不可能完相同 那么 不 同语言的读者在读不同语言所表达的同一事物时所 表现的看法和感情就不会完全相同 任何形式的忠 实都必须以译语读者的完全理解和接受为准则 如前所述 习语都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域 特征 有的意思一目了然 有的意在言外 有的有多 层意思 翻译时必须根据上下文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它的意义 译者在翻译习语时 首先要通过两种语 言文化的对比 尽可能地保证原文与译文在功能上 等效或等值 使译文读者能够获得与原文读者如出 一辙或大致相同的感受 下文分两方面描述 1 相同喻体 不同意义 人类文化发展进程的普同性 在社会文化实践 中所体现的特点为 各个不同的民族具有共同的 同一的样式 作为语言精华的习语则更能体现这一 特点 具体来讲 在此普同性基础上产生的相同的 喻体表示相同意义的习语一般采用直译法 直译法 就是指在译文条件许可时 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 内容 又保持原文的形式 特别是保持原文的比喻 以及形象的民族和地方色彩等 如 H ew a sv e r yd a n g e r o u s l i k eaw o l f i ns h e e p sc l o t h i n g 他非常危险 像一只披着羊皮的狼 1 3 3 5 9 Wh e nt h ec a t sa r ea w a y t h em i c ew i l l p l a y 猫 儿不在 老鼠作怪 1 3 3 5 9 H et o o kt h em e d i c i n el i k eal a m b 他顺从地服 下了药 1 3 3 5 9 H ei sa st i m i da sam o u s e 他胆小如鼠 1 3 3 6 0 T h i si sw h a tw ec a l lat o a dl u s t i n ga f t e ra s w a n sf l e s h 这可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1 3 3 6 0 Ad o g sm o u t he m i t sn oi v o r y 狗嘴里吐不出 象牙 8 8 8 Af i s ho u t o f w a t e r 离水之鱼 8 5 3 M o v i n ga t as n a i l sp a c e 如蜗牛般缓慢爬行 1 3 3 6 1 C r yw o l f 狼来了 1 3 3 6 1 2 不同喻体 相同意义 人类文化发展进程的差异性 主要体现在民族 性上 在社会文化实践中所体现的特点为 多样 性 独特性和不可重复性 这就给语际翻译带来很 大的困难 会出现相同的喻体却可以表示不同的意 思或者还会出现喻体空白 这时不能通过其字面意 义进行联想 而应深入其词源 此类情况一般采用 意译法和代换法 1 意译法是指译者在受目的语文化差异的局 限时 不得不舍弃原文的字面意义 以求译文与原 文的内容相符和主要语言功能相似的方法 当原语 文本的思想内容与目的语文本的表达形式相矛盾 而不宜采用直译法处理时 应采用意译的方法 如 H o p et h ec h i l dh a sab r i g h t f u t u r e 望子成龙 1 3 3 6 1 T ot e a c haf i s hh o wt os w i m 班门弄斧 1 3 3 6 0 L e t t h ec a t o u t t h eb a g 露马脚 1 3 3 6 2 Y o uc a nn o tm a k eac r a bw a l ks t r a i g h t 狗改 不了吃屎 1 3 3 6 2 A d e a dm o u s ef e e l sn oc o l d 死猪不怕开水 烫 6 2 2 1 2 8 2 代换法是指英汉语言中有些词的形象意 义不同 但其文化内涵及交际意义是一样的或相 近的 为了不使译文较之原作逊色 译者在翻译时 常常使用代换法来克服这些障碍 例如 在文学语 言中 形象比喻比比皆是 但由于文化背景不同 同一比喻在不同的语言中往往使用不同的喻体 应根据各自民族文化特点 在翻译时运用替换原 喻体的方法 使其做到形不似而神似 殊途而同 归 如 T h eb l a c ks h e e po f f a m i l y 害群之马 1 3 3 6 2 T ok i l l t w ob i r d sw i t ho n es t o n e 一箭双雕 1 3 3 6 1 S e e kah a r ei nah e n sn e s t 缘木求鱼 1 3 3 6 1 H a r em a yp u l l d e a dl i o n sb yb e a r d 虎落平阳 被犬欺 1 3 3 6 1 L i k eac a t o nh o t b r i c k 热锅上的蚂蚁 1 3 3 5 7 K i l l t h eg o o s et h a t l a y sg o l d e ne g g 杀鸡取卵 1 3 3 6 0 B e t t e rb et h eh e a do f ad o gt h a nt h et a i l o f a l i o n 宁为鸡头 勿为牛后 1 3 3 6 3 T w od o g ss t r i v eab o n ea n dat h i r dr u n sa w a y w i t hi t 鹬蚌相争 鱼翁得利 1 3 3 5 8 由此可见 一般习语都具有比喻意义 并能让 人产生联想 但这种比喻和联想是由各民族的现实 环境和社会状况决定的 由于民族文化的不同 对 同一概念 英汉用不同的动物作比喻 而对同一动 物 英汉民族又有着不同的联想 三 结语 中英语言文化的不同渊源所形成的文化意识差 异 英汉习语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习语上因生存环 境的不同 风俗习惯不同 地理环境不同 历史背景 不同等所表达的意义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所以只有 在了解和掌握两个民族各不相同的文化渊源的基础 上 才能顺利进行习语的翻译 这就要求译者在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