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0 0 8年1 0月号中旬刊 摘要 本文首先仔细梳理了D a n S p e r b e r和D e i r d r e Wi l s o n两位学者提出的关联理论这一具有强大解释力 的理论 着重解释了关联理论框架中的语境观 然后从 翻译学角度探讨了该理论对翻译学的启示和帮助 文 章中利用图表和实例说明了关联理论对翻译过程研究 的启示以及在翻译结果评价中的应用 进一步说明关 联理论是把翻译学同语用学特别是认知语用学有效地 结合起来进行翻译理论构建的切入点 笔者认为一个 基于关联理论的翻译学理论框架能够将认知语用学中 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研究领域 为该学科打开 一个更广阔的视野 关键词 关联理论翻译理论语用学认知 1 关联理论要点回顾 1 9 8 6年D a n S p e r b e r和D e i r d r e Wi l s o n在其合著的 关 联性 交际和认知 一书中概述了一条人们认知的总的 原则 关联理论 随后 D a n S p e r b e r 和D e i r d r e Wi l s o n 的学生E r n s t A u g u s t G u t t将关联理论带入翻译的领域 开始了在认知视角下对翻译以及翻译现象进行探讨的 研究 并称之为关联翻译理论 在中国 通过学者何自 然 曲卫国 冉永平 林克难 赵彦春等的介绍和评述 关联原则和关联翻译理论已经得到了足够的关注和重 视 尤其是当认知和语用逐渐成为语言研究的热点话 题时 仔细研究同认知语用学紧密相关的关联原则及 其在翻译领域的应用势在必行 本文回顾了关联原则 以及关联翻译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原理 探讨该理论和 视角对翻译研究的启示和帮助 关联理论主要关注的命题是交际和认知 其着眼 点是要建立一个具有强大解释力的人类语言交际模 式 D a n S p e r b e r 和D e i r d r e Wi l s o n在其合著的 关联性 交 际和认知 的封底写道 关联理论要 给认知科学打下 统一的理论基础 可见其寻求普遍性和一般性之信 念 这个语言交际模式从认知的角度出发 阐述了人们 是如何依靠认知语境这一心理结构体 通过语用推理 达到对自然语言的理解 从而促进交际的开展和进行 这个语言交际模式被称为 明示 推理模式 o s t e n s i v e i n f e r e n t i a l m o d e l 假设交际双方为言者 说话的人 或者是作者 和听者 听话的人或者读者 译者 言者为 达到自己交际意图的顺利传递 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 对听者的认知环境 c o g n i t i v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做出假 设 a s s u m p t i o n s 也就是假设听者的大脑内部可以被调 出的任何与交际意图有关的信息的内容 类型以及多寡 2 再将自己的意图 或命题 以不同的语言组织方 式 l i n g u i s t i c f o r m 表达出来 这也就是大部分人使用的 e n c o d i n g的过程 这一语言组织方式可简可繁 可明了 可隐晦 主要是言者对听者的认知能力进行假设后 选 择他认为有助于听者理解 能够达到预期交际效果的 语言外壳 站在听者这一面 听者首先对所谈的话题有自己的 假设 也可以是零假设 即现有认知环境中与之相关的 信息极少甚至为零 其次听者对言者的交际意图会有 一种预期 e x p e c t a t i o n s 这种预期当然也只是一种假 设 然后听者当接受到言者的语言信息后 会根据既定 的语言组合 在自己的脑中寻找有关联的认知环境来匹 配所输入的语言信息 然后综合新旧信息得出 意义 在关联理论中 D a n S p e r b e r和D e i r d r e Wi l s o n认为意 义的确定依赖于语境 而这个语境有别于通常语言学 意义上的语境 而是指言语交际的互动过程中为了正 确理解话语而存在人们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 语境从 这个意义上讲是一个心理结构体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c o n s t r u c t 是人们在话语理解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 这 个语境的概念也就是D a n S p e r b e r和D e i r d r e Wi l s o n在书 中提出的 认知环境 c o g n i t i v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的概念 一 个人的认知环境客观世界在他脑中的反映和投射 是 任何一系列对个人来说是明示 m a n i f e s t 的事实的合 成 而明示事实是指任何个人 在给定时刻能够在脑 中形成表征 r e p r e s e n t a t i o n 并能够判断该表征真实与 否的的事实 E r n s t A u g u s t G u t t 2 0 0 4 2 7 在理解语言的过程中 S p e r b e r和Wi l s o n提出关联性 的概念 关联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其强弱取决于两个 因素 大脑推导所花费的努力 p r o c e s s i n g e f f o r t 以及语 境效果 c o n t e x t u a l e f f e c t s 前者越小 后者越大 关联性 就越强 三者的关系可以表达为 语境效果 语境效果 推导努力推导努力 语境效果实际上就是综合新输入信息与原有认知 假设得出的结论对认知语境的改变 S p e r b e r和Wi l s o n将 语境效果总结为四点 1 推导出语境隐含意义 c o n t e x t u a l i m p l i c a t i o n 2 加强现有认知假设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o f e x i s t i n ga s s u m p t i o n s 3 与原有假设相矛盾和否定 c o n t r a d i c t i o na n de l i m i n a t i o n o f e x i s t i n g a s s u m p t i o n s 4 对原有认知假设的消弱 w e a k e n i n g o f e x i s t i n g a s s u m p t i o n s 推导努力的大小取决于听者在推理时从大脑获取 信息的难易程度 而关联理论认为 人类在语言交际中 关联理论在翻译及其理论构建中的作用 厦门大学 外文学院 福建 厦门3 6 1 0 0 5 吴丽莉 关联性 文学语言学研究 4 1 2 0 0 8年1 0月号中旬刊 为达到话语的理解所遵循的原则是 大脑 做出有效推 导努力来取得足够的语境效果 a d e q u a t e e f f e c t s f o r n o u n j u s t i f i a b l e e f f o r t 即最佳关联原则 S p e r b e r和Wi l s o n的交际模式可以用下面的图来明化 可见在交际中 言者并不能保证听者对自己所提供 的语言信息得出完全符合自己预期的理解和结论 他能 做到的只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 用自己认为有效的方式 组织言语来帮助听者推导出最接近原来命题 交际意图 i n t e n d e d m e a n i n g 的结论 语言交际不再是静态的话语 文本的产生过程 而是大脑机制的动态运转 假设 推 理 过程 交际改变着言者和听者相互的认知环境 S p e r b e r和Wi l s o n甚至表述为 交际的目的不是为了 再 现思想 而是为了 扩大相互之间的认知环境 S p e r b e r和Wi l s o n 1 9 9 5 1 6 7 认知环境的提出更是使意义的 研究进一步从静态转向动态 语言的意义不限于语言的 内部 而是植根于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2 关联翻译理论的产生 在S p e r b e r和Wi l s o n研究的基础上 其学生E r n s t A u g u s t G u t t将关联理论带入翻译的领域 开始了在认知 视角下对翻译以及翻译现象进行探讨的研究 并称之 为关联翻译理论 G u t t认为翻译 译文应该是同原文释 义相似 i n t e r p r e t i v e l y r e s e m b l i n g 的接受语语段 G u t t 1 9 9 1 1 0 0 翻译引自林克难 1 9 9 4 最佳关联是译者力 争达到的目标 也是翻译研究的原则标准 译者的责 任是 努力做到使原文作者的意图 i n t e n t i o n 与译文读 者的企盼 e x p e c t a t i o n 相吻合 该理论进一步论证了 意义的产生依靠语境 G u t t的语境观沿用了S p e r b e r和 Wi l s o n的语境即认知环境的观点 话语的理解依靠语 境 进而翻译更依靠语境 翻译不仅涉及语码 更重要 的是依据动态的语境进行推理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的 两轮交际活动 第一轮是原作者和译者之间的交际行 为 第二轮是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交际行为 译者首 先要进行恰当的推理 从原作者明示的信息和语境假 设中寻找出最佳关联 真正理解原作者的真实意图 然 后 译者要充分了解 预期 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 把自 己推理出的最佳关联性通过译文读者所熟悉的心理认 知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传递给译文读者 3 关联翻译观给我们的启示 根据关联翻译理论 好的译文应该是译文理解的 关联性和原文的理解的关联性相似或一样 也就是说 译文读者在理解推理过程中花费的推导努力类似与译 文读者在理解推理过程中花费的推导努力 同时译文 读者和原文读者获得的是同样大小的语境效果 我们 暂且称之为关联性对等原则 李寅和罗选民论文中的 例子可以用来说明这一点 原文 T h e r e i s a m i x t u r e o f t h e t i g e r a n d t h e f o x i n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o f t h e F r e n c h m a n 译文 虎恶狐狡 兼而有之 这就是法国人的性格 原文并没有直接说明 t i g e r 和 f o x 到底具有什么 特质 有待读者从自己的认知语境中去搜索相关信息 然后形成自己的推论 而中文翻译将其明示为 恶 和 狡 这样一来 译文读者推导出原作者的意图所花费 的努力小于原文读者 也就是对原文和译文在理解过 程中出现了不同的关联性 其结果使得译文读者丧失 了品味原作者表达方式的含蓄性 又如在对 t o k i l l t w o b i r d s w i t h o n e s t o n e 的汉译处 理中 出现了 一石二鸟 一箭双雕 一举两得 等不 同的译文 人们普遍认为 一石二鸟 属于直译 异化 一箭双雕 属于归化 而 一举两得 属于意译 杨士焯 2 0 0 6 8 如果依据关联翻译理论 译文 一石二鸟 和 一箭双雕 都遵循了关联性对等的原则 虽然 一箭双 雕 改变了原文的意象 但两个译文达到的是同样的语 境效果 而 一举两得 这种表达再一次使得原文隐含义 明示化 违反了关联性对等原则 相对不可取 关联性对等原则要求译者在翻译时要了解 预期 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 对于那些译者认为不存在于译 文读者认知环境中的原文语段 应采取语用上等效的 译文语段来代替 比如译 s h e d c r o c o d i l e t e a r s 作 猫哭 老鼠 假慈悲 译 S p r i n g T h e s w e e t s p r i n g i s t h e y e a r s p l e a s a n t k i n g 作 春 甘美之春 一年之中的尧舜 都 是成功的例子 如果进一步讨论 关联性对等原则可以和互文性 理论 翻译明示化 e x p l i c i t a t i o n 解构主义翻译观及意 义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等命题结合再一起讨论 限于 本文篇幅 笔者不作深入讨论 关联翻译理论给我们的另一个启示就是提出了一 个动态的 认知的 语用视角的语境概念 自M a l i n o w s k i 上世纪2 0年代提出语境这个概念后 对意义的研究不 再仅限于语言本身 而更重要的是要考虑语言的使用 者和使用环境 翻译界对语境的讨论成果有N e w m a r k的 可见 和 不可见 范畴 N i d a的 横组合语境 和 纵聚 合语境 但最具影响力的应该数H a t i m和M a s o n的功能 语言学语境观 以上各语境观详细见李运兴论文 但 以上各语境观都是从外部世界着手展开研究 而关联 理论和关联翻译观将语境纳入到人的认知体系中 强 调了 外部因素为解释过程所能提供的信息以及参与 者能获得这些信息的程度 T h e n o t i o n o f c o g n i t i v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t a k e s i n t oa c c o u n t t h ev a r i a t i o nt h e yp r o v i d ea n d i t sm e n t a la v a i l a b i l i t yf o rt h e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p r o c e s s G u t t 1 9 9 1 2 5 包括来自物理环境的可感知的信息 从记忆中可检索到的信息 以及可以从以上两个来源 推知的信息 毫无疑问 这样的观点更加凸显了听者的 地位 听者的心理和认知水平会极大地影响意义的确 定和言语的交流 学者李运兴在建立翻译语境时就综合现有的语境 研究成果 尤其是借鉴关联翻译观中的语境的概念 将 涉及作者 译者 译文三元角色的翻译语境分为 1 心理世界 包括 思想意识 审美观 交际意图 文学语言学研究 4 2 2 0 0 8年1 0月号中旬刊 2 外部世界 包括 社会文化因素 原文产生 或译 文将面对 情景 3 语篇世界 包伙 语篇类型 语域特点 原文 或译文 这样的分类使得翻译语境的观念更加细致化 系 统化 也弥补了关联翻译观在这方面忽视社会文化因 素 过于抽象化和主观化的缺点 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的 研究和探讨 4 结语 本文回顾了关联理论及其关联翻译理论的主要内 容和原理 讨论了该理论如何站在听者的角度 从语用 学的视角来解释翻译现象 如何有助于我们系统的翻 译理论的建立 但翻译是一种独特而又复杂的现象 不 是某种单一的理论能够完全解释清楚的 本文仅对目 前热点的关联翻译观作了一些粗浅的探讨 错漏之处 还望读者不吝斧正 参考文献 1 G u t t E r n s t A u g u s t T r a n s l a t i o n a n d R e l e v a n c e M O x f o r d B a s i l B l a c k w e l l L t d 1 9 9 1 2 S p e r b e r D C r i s m o r e a n d F a r n s w o r t h 1 9 8 9 1 9 9 0 C h e n a n d S t e f f e n s o n 1 9 9 6 根据元语篇所实现的语用功 能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元语篇可分为交互型元语篇和 互动型元语篇 交互型元语篇引导读者了解语篇的信 息和结构 人际元语篇表达作者对命题信息和对读者 的看法 并建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练习题含完整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内蒙古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招聘30人笔试备考附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模拟考试高能含答案详解【达标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测试卷附有答案详解(必刷)附答案详解
- 演出经纪人之《演出经纪实务》能力检测试卷附答案详解ab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巩固】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强化训练题型汇编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a卷)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2025年浙江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导游专业(导游基础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2025-2030中国抗癫痫药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水土保持试题多选及答案
- 网络安全面试题库及答案
- 幼儿园点点爱上幼儿园-(绘本)课件
- GB/T 45266-2025消费品质量分级导则羽绒制品
- 第1单元 混合运算(教案)2024-2025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
- 课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3版):导论
- 药物罐疗法及临床应用
- 消毒供应室课件
- 安全生产重要论述课件
- 海运订舱流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