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 0 卷第6 期 2 0 0 6 年1 2 月 合 肥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社会科学版 J O U R N A L O F H E F E I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Vo l 2 0 No 6 De c 2 0 0 6 中国文学翻译 东西方文化力量的抗衡与融合 曹霞 河海大学 外国语学院 江苏 南京2 1 0 0 9 8 摘要 文章从翻译策略的角度 引出当前翻译研究视闭的转变 即从语言学层面转向文化 政治等外部因素 的研究 在后殖民翻译理论视角下 翻译过程中隐藏着文化殖民现象 欧美强势文化企图通过对弱势文化的 操控来实现其政治目的 通过对部分有代表性的中国近代文学翻译史的追溯 文章探讨了特定历史阶段翻译 策略的选择对于抵抗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意义 中国在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努力提高文化竞争力 从文 化输出走向文化互动 与西方平等对话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翻译策略 文化殖民 文学翻译 文化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 H 3 1 5 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 0 0 8 3 6 3 4 2 0 0 6 0 6 0 1 6 4 0 4 C h i n e s e l i t e r a r y t r a n s l a t i o n Cu l t u r a lc ont e nt i onb e t we e n t h e e a s t a n d t h e we s t CAO Xi a S c h o o l o f F o r e i g n L a n g u a g e s H e h a i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n j i n g 2 1 0 0 9 8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i s p a p e r p r o v i d e s a c u l t u r a l a n d p o l i t i c a l t u r n o f t h e s t u d y o f t r a n s l a t i o n s c o p e f r o m t h e a n g l e o f t r a n s l a t i o n s t r a t e g i e s I t p o i n t s o u t t h a t t h e r e c o n c e a l s c u l t u r a l c o l o n i a l i z a t i o n i n t r a n s l a t i o n t h a t i s t h e m a n i p u l a t i o n o f t h e s t r o n g c u l t u r e t o w a r d s t h e w e a k f o r t h e s a k e o f i t s p o l i t i c a l a i m u n d e r t h e n e w c i r c u m s t a n c e s o f g l o b a l i z a t i o n B y a g e n e r a l s u r v e y o f s o m e 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 C h i n e s e l i t e r a r y t r a n s l a t i o n h i s t o r y i t p o i n t s o u t t h e g r e a t r e a l i s t i c me a n i n g s o f r e s i s t i n g w e s t e r n c u l t u r a l h e g e m o n y b y a d o p t i n g d i f f e r e n t t r a n s l a t i o n s t r a t e g y C h i n a s h o u l d i n t e n s e i t s c u l t u r a l c o m p e t i t i v e p o w e r a n d m a k e c u l t u r a l i n t e r a c t i o n s f r o m t h e o r i g i n a l c u l t u r a l e x p o r t i n o r d e r t o b e i n a p o s i t i o n o f e q u a l c o n v e r s a t i o n wi t h t h e we s t e r n wo r l d u n d e r t h e n e w n a t i o n a l e n v i r o n me n t K e y w o r d s t r a n s l a t i o n s t r a t e g i e s c u l t u r a l c o l o n i a l i z a t i o n l i t e r a r y t r a n s l a t i o n c u l t u r a l c o m p e t i t i v e p o we r 一 翻译 文化 政治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 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社会主导文化是统治阶级思想观念的体 现 从社会功能角度而言 文化具有为统治阶级发挥控制民众意识形态的功能 因此 文化是与政治紧 收稿日期 2 0 0 5 1 0 2 0 修回日期 2 0 0 6 0 1 1 7 作者简介 曹霞 1 9 8 1 女 安徽合肥人 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 第6 期曹霞 中国文学翻译 东西方文化力量的抗衡与融合1 6 5 密相连的 文学翻译作为不同文化间沟通与联系的重要载体 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文学翻译过程体现 出国与国之间经济力量的对比 强势文化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试图通过意识形态领域操控弱势文化 通过对其意识形态领域的侵蚀达到自身的政治目的 一篇译文的诞生 不仅受到译者翻译水平和技巧的 影响 同时也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密不可分 翻译工作者作为一名社会人也必然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 响而不断改变翻译策略 美国翻译学家安德列 拉菲弗尔 A n d r e L e f e v e r e 在T r a n s l a t i o n R e w r i t i n g a n d t h e M a n i p u l a t i o n o f L i t e r a r y F a m 一书中 指出 意识形态和诗学是操控翻译过程的 两大因素 他认 为 文学和翻译活动的控制因素有两个 一个是由评论家 书评撰写者 教师 翻译家组成的专业人员 另 一个是能促使或阻止文学和翻译活动的权力拥有者 即人或机构 拉菲弗尔称之为赞助人 p a t r o n a g e 他认为赞助人包括意识形态 经济以及相关地位三个相互作用的因素 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成与影响着译 者 的 翻 译 策 略 11 一 二 归化 异化两种翻译策略 归化和异化作为两种主要的翻译方法历来是中西方译论争论的焦点 最近十几年来 它也成了国内 译论的热门话题 但是 多数论述没有跳出传统翻译理论的语言学认识视阂 进行的只是从源语到目的 语或目的语到源语的单向的规定性研究 但是 随着翻译研究的深人 从2 0 世纪8 0 年代开始 随着全球 化和文化研究的兴起 西方翻译理论界开始从新的向度重新审视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他们的研究跳出文 本中心主义的纯语言转换的单一视阂 不再停留在翻译内部如语言 文体 风格等翻译技巧的规定上 而 是拓展到翻译外部如翻译与社会 政治 意识形态 历史等大背景中如何互动的描述性研究上来 翻译中 的文化差异问题日趋受到重视 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 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 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下才有意义 z 1 cr l o 7 归化和异化作为处理文化差异的两个重要原则 和方法 再次成为翻译研究尤其是后殖民主义角度下翻译研究的热门话题 1 8 1 3 年 德国古典语言学家 翻译理论家施莱尔马赫在 论翻译的方法 中提出 翻译只有两种方 法 一种是不打扰作者 尽可能让读者靠近作者 另一种是不打扰读者 尽可能让作者向读者靠拢 1 9 9 5 年 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 韦努蒂在他的专著 译者的隐身 一书中将第一种方法称为 异化法 f o r e i g n i z i n g m e t h o d 将第二种方法称为 归化法 d o m e s t i c a t i n g m e t h o d s 7 1 z o o 概括而言 异化是指以源 语文化为归宿 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 在翻译方法上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 吸纳源语表达方式 译文 以源语 源语文化或者原文作者为归宿 归化是指在翻译方法上格守本族语表达方式 译文以译语 译语 文化或者译语读者为归宿 可见 韦努蒂对归化与异化的定位已超出传统译论的疆界 翻译成为描述不 同民族和语言间的权力关系的一个重大意义场点 作为文化转向的产物 归化和异化包含了深刻的文 化 文学乃至政治的内涵 将语言层次的直译意译之争升格到文化 诗学和政治层面 后殖民翻译理论把翻译和政治联系在一起 探讨弱小民族或语言的译者因意识形态 权力等因素的 影响而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 在后殖民语境里 永远存在着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权利差异 文学 翻译根本不可能实现平等的对话和转换 因而其理论主要探索翻译在帝国主义文化霸权的建构过程中 的作用 强调翻译的文化和政治功能 三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中国文学翻译 中国的文学翻译是从晚清时期的1 9 世纪7 0 年代开始的 在一百多年的历史中 中国的外国文学翻 译先后掀起了四次高潮 第一次是2 0 世纪头十年 第二次是 五四 运动后的十年 第三次是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后的十七年 第四次是2 0 世纪的最后二十年 这一百年的文学翻译以归化为主调 其间充满了 归化与异化的循环更迭 但无论是采用归化抑或是异化的翻译方法都是由当时的社会 文化 政治及读 1 6 6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6 年 1 2月 者的审美情趣等多种因素支配的 这些因素因其所处的时代不同而处在动态变化中 因此导致了翻译方 法的随之变化 1 9 世纪7 0 至9 0 年代 是我国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初始阶段 先后译介了一些西洋文学 林纤 在近 代翻译史上最多 最集中地译介了西方文学作品 他不懂外文 其翻译都是由别人口 译 1 8 9 9 年 由王氏 口译 林氏笔述 两人合译了大仲马的 巴黎茶花女遗事 由于这部小说内容新鲜 译笔凄婉而有情致 一 时 风 行 海内 严 复 说 可 怜 一 卷 茶 花 女 断 尽 支 那 荡 子 肠 林纤 先 后翻 译 西 方 文 学 作品1 31 8 多 部 成为我国近代翻译西方小说的第一人 他的译文流畅可读 妙语连珠 但往往不顾原文真正意思 采取的 是归化译法 他的翻译作为我国文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抹重彩的篇章 其译作 的可接受性是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分不开的 当时正值甲午战争后 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 的条约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文人志士意识到救国必先强民 将译介西洋小说作为教育民众的工具 林 纤的单语性翻译的成功很好地说明了归化翻译在当时的普遍可接受性 1 8 9 8 年 严复提出 译事三难 信 达 雅 但晚清的文学翻译并未实行这三字标准 4 P 4 0 2 0 世纪的 头十年 由于当时的社会变革的需要 小说被作为改良社会的工具 并非因为它的美学价值或美学功能 而是因为它具有 怨世 醒世 的社会功能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 主要考虑的不是如何忠于原著 而是如何 顺应晚清的社会及文化趋势 以博得读者的喜爱 这种归化的翻译在语言表现上看不出翻译的痕迹 译 者隐身不见 语言因此变得透明通顺 但这并非忠实的翻译 因为归化的翻译是依据译入语语言 文化 文学的规范对译文进行调整 一切是为了接受语方的需要 忠实已不是归化策略的首要标准 翻译在文化格局中的定位服从的是文化政治的逻辑 这一逻辑根植于对民族文化与世界关系的设 计 5 P 1 3 晚清的翻译家是不忠实的 在不忠实的这条线索上 存在着一个对照性阅读效果 比如严复的 桐城气息十足的译作与林纤通过大量改写与挪用所造就的西方文学作品的中文本 虽然同是使用古文 翻译 而且在 信 的程度上 林纤远不能与严复相比 但是林的文学翻译却由于他彻底的不懂外文而在 特定的历史时期里获得了特殊的位置 这是严复所无法与之相比的 林译的不忠实不但没有引起这些 学贯中西的大学者的不满 相反倒是给了他们比那些忠实的译作更大的满足感 鲁迅在 关于翻译的通 信 中为严复申辩 他的翻译 实在是汉唐译经历史的缩图 中国之译佛经 汉末质直 他没有取法 六 朝真是 达夕 而 雅 了 他的 天演论 的模范就在此 唐则以 信 为主 粗粗一看 简直是不能懂的 这就 仿佛他后来的译书 K 6 1 P 3 8 1 鲁迅对于严复翻译动机的具体分析表明 对于 信达雅 这一翻译标准的追 求和理解是历史性的而不是理论性的 中国后来的翻译走的是林纤的那种从一种语言里为我所用地搬 运内容到母语里来的路 而不是斯皮瓦克的那种 贴合 原文的异化翻译之路 因而 翻译的政治在现代 语境里是与中国的 大政治 重合的 这就是说 它基本上是在单一文化框架内以 引进 的方式进行运作 的 5 P 2 2 除掉许多其他因素以外 必须承认的是 林纤的不能算作翻译的 翻译 之所以获得如此重要的 价值 是与这种框架的需求直接相关的 从英语这种强势文化到汉语这种弱势文化 在某种程度上 归化 的翻译有时却能对强势文化之文化霸权形成一种抵抗 1 9 1 9 年 随着 五四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文学翻译进人了第二个翻译高潮时期 为了适应这一时代 的社会发展及这一特定时期读者的需要 在鲁迅 郭沫若 茅盾等人的带动下 不少翻译家和作家试图从 外国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 以达到丰富汉语语法 弥补汉语不足的目的 因此 异化翻译盛极一时 瞿秋 白也从语言的角度说明了异化翻译对创建新的白话文的影响 他在谈论翻译原则时认为 翻译还应该输 人新的表现法 帮助我们创造新的字眼 新的句法 这次运动给翻译界带来了 欧化 主张 借鉴并吸收了 西洋语言文化的长处 来提高汉语的表现力 1 9 3 4 年 鲁迅几次论述了 欧化 问题 他说 欧化文法的 侵人中国白话中的大原因 并非是因为好奇 乃是为了必要 固有的白话不够用 便只得采些外国的句 法 7 P 2 9 8 1 9 3 5 年 鲁迅又明确表示反对 归化 主张 尽量保存洋气 所谓 洋气 就是 必须有异国情 调 7 P 2 9 9 就在 五四 后的十五六年间 在鲁迅 瞿秋白等人的倡导下 很多翻译家有意识地采取异化 译法 一方面吸收大量的西方词汇 另一方面又引进了西方语言的一些句法结构 渐渐克服了汉语词汇 第6 期曹霞 中国文学翻译 东西方文化力量的抗衡与融合 1 6 7 贫乏和句式单调的弊病 促进了白话文最终的发展成熟 此外 异化的翻译方法还给中国带来了自由诗 散文诗 短篇小说等文学形式 在相当程度上丰富了汉语语言文化 可见 异化的策略作为与西方强势文 化抗衡的手段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也不可一味加以排斥 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中 我国外国文学翻译进入第三次高潮 由于建国之初的 一边倒 倒向苏联 的政策 翻译工作者以为革命服务为宗旨 译介了大量马列著作及苏联图书 如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列 宁全集 斯大林全集 出现了苏俄文学的畸形繁荣 2 0 世纪5 0 年代译介的外国文学和进步文学 以苏 联文学为主 1 9 5 7 年至 文革 时期 出于国际政治斗争的需要 苏俄文学寥寥无几 国内的反 左 反 右 四清 反帝 使外国文学翻译出现低谷 此时对于亚 非 拉等第三世界国家文学的译介增多 出现相 对繁荣的局面 从翻译策略来看 我国翻译界寻求的是异化译法 构塑了殖民状态下不对称的权力关系 成了殖民者进行文化殖民与强化殖民意识形态的共谋 它不仅帮助殖民者播撒话语权力 实施文化侵 吞 而且在被殖民一方的意识中不断强化他者身份的认同 8 P 3 3 2 0 世纪9 0 年代以来 国际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及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使得强势文化与文化霸权 主义日渐形成 在赤裸裸的军事征服不得人心后 西方列强为了达到经济和政治上的目的 不断推行 文 化殖民 政策 形成了日 益严重的 文化帝国主义 倾向 对发展中国家实行文化渗透和文化颠覆 利用文 化传播 如文学书籍翻译 学术研究等向发展中国家灌输西方的文化意识 对其进行文化霸权上的控制 西方文化产业通过文化产品的输出 蚕食人们的精神世界 培养人们对西方文化的顶礼膜拜 同时削弱 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 文化帝国主义利用后现代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话语形式 如 非中心化 差 异 消解 文化相对主义 等 其根本宗旨是服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增长的逻辑 这些带有霸权特色的 话语体系都是要为破坏被殖民者自身话语体系服务的 它们致使被殖民者的母语在西方话语的声音中 被削弱 文化发生贬值 意识形态在变形和变质 四 结束语 翻译过程中 无论是采取归化还是异化的方法 必须结合当时特定的社会政治语境来讨论 不能一 味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海上风力发电场运维管理与技术创新在海风发电运维政策中的应用报告
- 2025年电商平台大数据分析在电商行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应用与策略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异构数据库融合技术深度剖析报告
- 2025年智能家居产品用户体验报告
- 2025年电商平台知识产权保护与电商营销策略报告
- 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汇编15篇
- 浙江国企招聘2025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有企业招聘1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江苏婚内夫妻债务承担协议10篇
- 2025年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兰鑫钢铁集团本部招聘6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临潭支公司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车间师带徒管理办法
- 桥梁工程监理工作实施方案
- 2025年秋期新教材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进度表
- 服装辅料基础知识培训
- 医院门诊急诊统筹管理方案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招聘拟聘用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AI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洞察报告
- 胃肠外科医生进修汇报
- 慢病健康宣教课件
-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讲座
- 青春期生理健康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