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8年 7月 第 24卷 第 4期 Journal of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University July 2008 Vo l 24 No 4 适应与选择 翻译过程新解 胡庚申 清华大学 外语系 北京 100084 提 要 从 适应0与 选择0的视角解读翻译过程 翻译就是译者的适应与译者的选择 借用 生命体0接受 自然 选择0的基本原理和思想 将翻译定义为 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 0 翻译生态环境0指的是原文 原 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 即语言 交际 文化 社会 以及作者 读者 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 译者 适应0的是原 文 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 世界0 译者选择的是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度和对译本的最终行文 这种描述可以表 达为 翻译过程 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 适应 0 译者对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程度的 选择0 译者对译本最终行 文的 选择0 简化地说 翻译 译者的适应 译者的选择 关键词 翻译过程 适应 选择 翻译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 H0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3831 2008 04 0090 06 Interpreting Translation Process fro m the Perspective of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H U Geng shen Abstract Translating is in this paper regarded essentially as a selection activity of the translator s adaptation to the eco environment of translating0 The eco environment of translating here refers to the worlds of the source text and the source target languages e mbodying the linguistic co mmunicative cultural and social aspects of translating aswell as such ele ments as the author the reader and the client W 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oncept of eco environmentof translating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is described as that of producing target texts by natural0 selection through the translator s adaptation to the specific eco environment and the translator s selection of both the adaptation and the final target text in ter ms ofDar w inian principle ofNaturalSelection The paper holds that this interpretation of translation process fro m the perspective of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will offer a new di mension to the study of translation as an academic discipline K ey words translation process adaptation selection translational eco environment 1 引论 适应0一词是本文重要的关键术语之一 汉 语中的 适应0词义比较专一 意为 适合0或 合 宜0新环境 新情况等 即指对新的环境 情况 需 要等的适应 但是 该词相应的英译 adaptation的 词义却不止一个 既可回译为 适应0 也可释义为 改编0 改写0乃至 归化0等 为了避免歧义或 误解 本文中的 adaptation均释义为 适应0 翻译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适应 选择 保留 淘汰 等现象 译者又总会进行大量的适应 选择 保留 淘汰等操作 这种情况 不单单是笔者个人的观察 和体验 事实上 认为翻译活动中存在大量 适应0 和 选择0的翻译家和译论家在国内国外都大有 人在 尤金 奈达在他的5翻译新视角6 A Fresh Look atT ranslation 论文中就说过 翻译过程中的 译者 要做出成千上万次的涉及选择与处理的决定 以适 90 参见韩敬体等编著 5商务现代中文词典6 香港 商务印书 馆 香港 有限公司 1997 第 761页 国内外字典对 adaptation 一词的释义大同小异 例如 to change so as to be ormake suitable for new needs different conditions etc 0 见 Longman D 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Harbow Lon don Longman Group Ltd 1978 10 to make or become suitable for new needs different conditions etc 0 见 Longman D ictionary of Con temporary English Eng lish Chinese N ew Edition Be ijing The Com mercial Press 1998 4 to adjust something or oneself to different conditions0 to change something to suit a new purpose 0 见 Collins N ew English D ictionary Beijing PekingUniversity Press 2000 8 to make fit as for a specific or new use or situations often by modifica tion0 On lineW ebster Program hav ing to do w ith fitting one thing to another to accommodate new conditions 0 见 TheN ew Century D iction ary of Eng lish Neologis ms with Chinese Translation Shangha i Shanghai Foreign L 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 14页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年第 4期 应另一种文化 适应另一种语言 适应不同的编辑 和出版商 最后还要适应读者群 0 Beeby Ensinger 或是尽 可能地不惊动读者 让作者去适应读者 0 Schleier macher 1992 42 H ati m 2001 46 翻译理论家罗 森娜 沃伦 Rosanna Warren 在她主编的文集5翻 译的艺术 译苑之声6 The Art of Translation Voices from the F ield 的引言中也说过 它 翻译 是一种 认知和生存模式 当把文学作品从一种语言移植 到另一种语言的时候 就像把植物或动物 从一个 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 它们必须像个人或民族的 适应 和成长那样 只有适应新的环境而有所改变 才能生存下来0 Warren 1989 6 在国内 刘宓庆 1990 182 曾提出 双语中为了求得最大限度的适 应 我们可以确定求得 最佳适应值0的参数图式 作为探求和检验双语适应效果及程序的可论证的 依据 乔曾锐 2000 24 甚至给翻译下这样的定 义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学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中 与之相适应的表现方式再现出来 把翻译看作选择艺术的论述在翻译研究中也 随处可见 彼得 纽马克 1982 19 曾指出 翻 译理论关心的就是选择与决定 而不是源发语篇或 者目的语篇的运作原理0 翻译是一个选择过程 一个永远也完成不了的选择过程 0 B iguenet Biguenet 而非生命体本身是不可能 自动适应环境的 由于翻译过程中的适应与选择 是译者的适应和译者的选择 是 生命体0的适应和 选择问题 因此 本文中的 适应0与 选择0 借用的 是达尔文进化论中的 适应 选择0说的基本原理和 91 莫娜 贝克 M ona Baker 就曾将多种综合因素的总和喻为 世界0 她使用了 原语篇中呈现的世界模式 0 the model of the world presented in the source text 和 目的语篇中的该世界模式0 the target culture s version of the world Baker 1992 217 沃尔夫拉 姆 威尔斯也把 ex tralinguistic 和 sociocultural 各种因 素描述为 know ledge of theworld W ilss 1996 175 在此之前 乔治 斯坦纳 George Steiner 也早就说过 In a very specific way the translator re experiences the evolution of language itsel fthe ambivalence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language and world between languages and worlds 0 Steiner 1975 246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年第 4期 思想 可以说 运用达尔文 适应 选择0学说作为 指导思想来系统描述和解释翻译过程的探索 无论 在国内还是在国外 都是一个尚待开发 但又值得 探索的研究课题 本文提出的 适应0与 选择0 是译者的本能 是翻译过程的实质 在翻译过程中 对于译者来 说 既要适应 又要选择 适应中有选择 即适应性 选择 选择中有适应 即选择性适应 这种选择性 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具体特征 一是 适应0 译 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 二是 选择0 译者以 翻译生态环境的 身份0实施对译文的选择 见第 3 节 翻译被描述为译者适应和译者选择的交替循 环过程 这一循环过程内部的关系是 适应的目的 是求存 生效 适应的手段是优化选择 而选择的法 则是 适者生存0 汰弱留强0 这里的 适0或 不适0 强0或 弱0都是相对而言的 例如 在翻 译过程中 如果适应度较高的一些词语 句式 篇 章 风格被选中 被采用 得到保留 那么 相对于被 舍去 被删除 被修改的哪些内容来说 前者就算是 一种 适0 就可以看作是一种 强0 而后者就可以 被解释为一种 不适0 一种 弱0 反之亦然 应当特别说明的是 翻译生态环境0与语境 文化语境在基本概念 范围 所指等方面有所不同 语境 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0 王德春等 2001 37 而文化语境还是语境 只是侧重在文化学视 角 或只是用文化学的术语而已 语境是以使用语 言为参照 不包含语言本身或语言使用 而 翻译 生态环境0构成的要素包含了原语 原文和译语系 统 是译者和译文生存状态的总体环境 它既是制 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 又 是译者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前提和依据 因此 翻译生态环境0的概念要比翻译的 语境0更 拓展一些 可以说 这是把翻译看作整体的 翻译 生态系统0 并依此为视角对翻译行为进行解读和 诠释 胡庚申 2008 3 翻译过程中的 适应0与 选择0 前面已经提到 自然选择0是达尔文生物进化 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即 适应 选择0学说 这 一学说的实质是 任何生命体都具有适应自然环境 的能力 生命体只有适应了自然环境才能生存和繁 衍 或者说 任何生命体的生存和繁衍都是接受自 然的选择 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 生命体适应自然 环境的基本规律是适者生存 所谓 自然选择0 简单地说 就是生命体要 适 应0自然环境 要接受自然环境的制约 再简单一 点 选择0就是能 支配0 适应0就是受 制约0 如果将 自然选择0的基本原理运用到翻译中 去 就是 译者 译品 要适应翻译生态环境 要接受 翻译生态环境的支配 根据这一基本原理 我们便 可以对译者产生译文的翻译过程作出如下的解释 译文的产生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即 翻译生态环境0选择译者和 翻译生态环境0选 择译文 根据 自然选择0的基本原理 在第一个 翻译 生态环境0选择译者的阶段里 重点是以原文为典 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者的选择 同时 这个 阶段也可以看作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 即 译者适应 进一步根据 自然选择0的基本原理 在第二个 翻译生态环境0选择译文的阶段里 重点是以译者 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文的选择 换句 话说 这个阶段就是译者以翻译生态环境的 身份0 实施选择 而选择的结果就产生了译文 详见图 1 图 1 适应0与 选择0的翻译过程 图 1中 原文和译者周围的虚线框表示翻译生 态环境 粗略地看 这个翻译过程示意图传达的基 本意思是 翻译是以译者为中心的 翻译过程是译 者对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的 适应0 和以译者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文的 选择0 图 1左侧的虚线框内的小方框是 原文0 虚 框下面的细箭头指向居中的译者 它表明 根据 自 然选择0的基本原理 这个阶段的翻译操作是以原 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者的选择 即选 择译者 虚框下面指向译者的箭头使用细线 意 92 沃尔夫拉姆 威尔斯也有类似的表述 It is necessary to v iew translation as a highly involved two stage process first the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ly deter mined tex tual input and second the manipulation of this inputw ithin the framework of complex feedback controlled pro cessing mechanis ms with the ai m of building up usually in amultiple stage action theTT outpu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environmental specif i cations of TT reader ship W ilss 1996 123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年第 4期 在表明它是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 译者的选择 更为了衬托其上的粗线 以突出这个 操作阶段也就是译者对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 生态环境的适应 图 1右侧的小方框是 译文 0 从译者周围的虚线框指向译文的箭头使用了粗线 标示着这是以译者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 译文选择的阶段 即译者选择 在上述运用 自然选择0的基本原理对翻译过 程的解释中 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是译者 由于第 一个阶段的翻译生态环境是 选择译者0 因此这一 阶段中的翻译生态环境中是不包括译者的 但是 在第二个阶段里 由于译者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这 时的译者已经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 泛指的 译者0 a translator 而已经是一个 接受了翻译生态环境 的选择0或曰 适应了翻译生态环境的制约的0 特 定的 译者0 the translator 因此 这时的译者就不 仅仅是能够产生译文的翻译生态环境中的一般成 员 而是已经成了翻译生态环境的 典型要件0 可 以说已经能够体现 以至代表翻译生态环境来实施 对译文的选择 可以看出 这里的译者具有动态的 双重0身份 一方面接受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与制 约 另一方面又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实施对译文 的选择与操纵 上述这种 双重0身份现象在译者身上的体现 是充分的 普遍的 例如 通常所说的译者既是原 文的 读者0又是译文的 作者0 译者既是 奴仆0 又是 主人0 既是原文信息的 接受者 0又是译文 信息的 发送者0等等 以上种种说法都可以说是译 者这种 双重0身份的不同表达形式 究其原因 这类现象应该不难解释 从根本上 说 当我们谈论 自然选择0的时候 也不能忽视另 外一个事实 即作为一种有理性的高级动物 人类 本身也是自然界的成员 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因此 自然选择0其实也已经包括了人类自己的选择 胡庚申 2004b 人类社会也是自然界中不可分割 的一个组成部分 0 李光 任定成 1989 25 人类 的本质 既有自然属性 也有社会属性 缺一则不成 为人类 0 孙迎春 2004 xxxvii 正可谓 人所做的 一切都是大自然中发生的事情 属于大自然的一部 分0 人的行为代表的是大自然0 钱津 2001 1 206 而且 自然界中 虽然所有的生物无不例外 地需要适应自然环境 但是 人类与其它生物对自 然的适应又有区别 动物是被动地适应自然 而人 类是主动地改造自然0 是 人类的理性选择0 钱 津 2001 27 既是 适应者0 又是 选择者0或 改造者0 人类本身就有双重的乃至多重的身 份 更何况在翻译过程中的译者呢 现举例说明译者适应和译者选择的操作情形 1 译者适应阶段的操作 假若翻译生态环境中的原文是一首莎士比亚 的十四行诗 那么 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 环境要选中的 可以说应当是诗人译者 或者是对 译诗有一定造诣的译者 否则 假若译者不是诗 人 或者对译诗没有一定的造诣 甚至对诗词的翻 译一窍不通 那么 根据 适者生存0 汰弱留强0的 自然法则 这个译者就很难会被以原文为典型要件 的翻译生态环境所选中 或者说 在这一点上就很 有可能被 自然0给淘汰掉 比如或审稿者 未通 过0 或出版商 不出版0 或读者 不愿看0 或译评 者 不认可0等等 再比如 假若翻译生态环境中的其他因素比较 突出 如读者对象比较突出 读者对象是以 3 10岁 的儿童为主 那么 以读者对象为要素的翻译生态 环境所要选中的 可以说应当是儿童作家译者 或 者是对翻译儿童作品有一定造诣的译者 否则 假 若译者不是儿童作品的作家 或者对翻译儿童作品 没有一定的造诣 甚至对翻译儿童作品一无所知 那么 根据 适者生存0 汰弱留强0的自然法则 这 个译者就很难会被以读者对象为要素的翻译生态 环境所选中 或者说 在这一点上就很有可能被 自 然0给淘汰掉 由于前面已经阐述过 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 译生态环境对译者的选择 同样也可以称之为译者 对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 即译 者适应 又由于使用 译者适应0翻译生态环境这 个术语比使用由翻译生态环境 选择译者0更符合 通常的思维和表述的习惯 因此 图 1中译者指向 原文时使用的是粗线箭头 表示这个阶段的翻译操 作实际上就是译者适应 采用 译者适应0这个术语来解释上面那两个 例子似乎更容易理解 假若翻译生态环境中的原文是一首莎士比亚 的十四行诗 那么 译者就必需适应以该诗文为典 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 如果不能适应 根据 适 者生存0 汰弱留强0的自然法则 这个译者就很有 可能会在这一点上被 淘汰0掉 同样地 假若翻译 生态环境中的读者因素比较突出 如果读者对象是 93 参见国家科技部主办 中国中央电视台 2002年 4月 28日 播出的5科技博览6 淘汰0或 保留0可以是局部的 也可以是整体的 局部的 淘汰0或 保留0并不表明整体的 淘汰0或 保留0 但局部 淘汰0 或 保留0的累积则可以导致整体的 淘汰0或 保留0 无论是局部 的 还是整体的 淘汰0或 保留0 都是辩证的和相对的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年第 4期 以 3 10岁的儿童为主 那么 译者就必需适应该以 读者对象为要素的翻译生态环境 如果不能适应 根据 适者生存0 汰弱留强0的自然法则 这个译 者就很有可能会在这一点上被 淘汰0掉 2 译者选择阶段的操作 图 1右侧的小方框是 译文0 标示着这是以译 者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文选择的阶段 即译者选择 就总体而言 译者的选择是在不同 维度 不同层面上操作的 并贯穿于翻译过程的 始末 以不同层面为例 在宏观层面上 如在选择译 文的翻译过程中 究竟是归化好 还是异化好 到 底是直译好 还是意译好 这是长期以来 特别是 近年来在中国译界又一次成为议论的焦点 刘英 凯 1994 269 俆丹 1998 2 刘艳丽 杨自俭 2002 20 孙致礼 2002 40 从翻译即适应与选择视角来 解释 不论是归化还是异化 也不论是直译还是意 译 都可以看作是译者为了适应翻译生态环境所做 出的一种翻译策略的选择 由于我们将翻译定义 为 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0 因此 从 适应0与 选择0的视角来看 类似归化好还是异化 好 或者是该直译还是该意译的问题 都不妨把它 解释为 择善而从 即译者为 求存0而 择优0 从适应与选择的角度来解释上述问题的道理可以 说是简单的 由于翻译是 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 的选择活动0 而包括社会 文化 诸 者0等在内的 翻译生态环境又是在不断地 动态地变化之中 为 了适应动态的 不断变化的翻译生态环境 译者在 归化和异化 或者在直译和意译之间做出与翻译生 态环境相适应的选择也就很自然了 再以微观层面上的选择为例 比如在具体选 择 构思译文的过程中 译文结构的处理是采用 直 陈句式0好呢还是 疑问句式0好呢 再现原信息时 使用随便一点的 小词0好呢还是使用比较正式一 点的 大词0好呢 原文的感情是使用 委婉0一点 的语气表达好呢还是使用比较 直率0一点的语气 表达好呢 等等 所有这些都是需要译者以翻译 生态环境 代表0的身份 做出恰当的判断和适应性 选择 说到底 这是 译者对周围世界的意义的一种 选择0 刘云虹 2002 28 由以上阐述可以看到 运用 自然选择0的基本 原理来解释译者产生译文的翻译过程 翻译就可以 视为译者的适应和译者的选择活动 同时 对于翻 译过程来说 只有译者和译文才需要接受翻译生态 环境的选择 而翻译的历史和现实都表明 译品是 译者价值的体现 译者的 生存0质量或 生存0状态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生产的译品 从这个意 义上说 译者和译品之间存在着一种 因果0关系 也正是因为这种关系 使得译者和译品在 自然选 择0 适者生存0的法则面前 利害一致 从这个视 角来看 我们可以说 译者和译品共同遵循着 适者 生存0的自然法则 应当指出的是 由于 语言 交际 文化 社会0 是翻译界公认的 通常重点考虑的视角 因此 不论 是译者的适应还是译者的选择 上述因素都是需要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重点关注的内容 也就是说 译 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具体地进行语言 交际 文化 社会等不同方面 不同层次的适应和选择 这些因 素相互关联 并同时在译者适应和选择过程中发挥 作用 4 结论 总括起来说 从 适应0与 选择0的视角解读翻 译过程 翻译就是译者的适应与译者的选择 翻译 适应选择论将翻译定义为 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 的选择活动0 译者 适应0的是原文 原语和译语所 呈现的 世界0 即翻译生态环境 译者 选择0的 是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度和对译本最终的行文 如果运用等式表达就是 翻译过程 译者的适应 对原文 原语和译语 所呈现的 世界0 即对翻译生态环境的 适应0 译者的选择 对翻译生态环境适应程度的 选择0与 对译本最终行文的 选择0 简化一点的表达式 翻译过程 译者的适应 译者的选择 最简化的表达式 翻译 适应 选择 T ransla tion A daptation Selection i e T A S 94 尽管早在六十多年前 我国著名学者鲁迅就已提出 在动笔 翻译之前 先得解决一个问题 竭力使它归化 还是尽量保存洋气0 罗新璋 1984 301 但明确地把翻译方法归纳为 异化法0和 归化 法0的是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 文努迪 文努迪提出 译者可以 选择归化或异化的方法 前者是以民族主义为中心 把外国的价值 观归化到目的语文化之中 把原文作者请回家来 后者则离经叛道 地把外国文本中的语言和文化差异表现出来 把读者送到国外去 0 Venut i 1995 20 归化和异化的矛盾实际上就是我国翻译界长期以来的直 译派与意译派之争0 徐丹 1998 2 尽管翻译生态环境的范围很大 选词的操作很小 译者是否 下意识地跟随 翻译生态环境0而做出决定 这一点有时是难以证明 的 然而 正如一则英语名言所说 No context no text0 没有语境就 没有语篇 仿造这个句式 我们也可以说 N o context no transla tion0 没有语境就无从 正确 翻译 由此来看 对于翻译来说 大 到内容风格 小到选词造句 应该说总会与翻译生态环境有关联的 只是这种关联可能表现为不同的形式 如直接的或间接的 或者不 同的程度 如较密切的或稍远一点的 而已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年第 4期 也就是说 翻译即适应与选择 而 表达式中 翻译过程中的两大步骤 适应0与 选择0又都 是以 译者为中心0主导的 胡庚申 2004a 参考文献 1 Baker M In O ther W ords 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 M Ne w York Routledge 1992 2 Beeby A D Ensinger M Presas Investigating T rans lation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Translation C Barcelona Philadelphia John Benja m insPublishing Company 1998 3 Biguenet J R SchulteTheCraft of Translation C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 1989 4 Hati m B Teaching andResearching Translation M Ed inburghGate Pearson Education Li m ited 2001 5 Hu Gengshen T ranslation as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J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 2003 4 283 291 6 Newmark P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M Oxford Per gamon 1982 7 Rabassa G No Two Sno w flakesA re A like TranslationA s M etaphor C InBiguenet J Schulte R e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库发布:民族课件
- 仔猪腹泻预防与治疗技术论文范文
- 小学四年级数学计算专项训练题集
- 办公室疫情防控工作总结与反思
- 湿式除尘系统工程施工方案范本
- 五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范本
- 正德职业技术学院《公共环境设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阳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图形创意设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工商大学《班级与课堂管理》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教学技能训练》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内河船员考试(主推进动力装置2103·一类三管轮)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感染性腹主动脉瘤护理
- 公司不交社保合作协议书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
- 骨灰管理员职业技能鉴定经典试题含答案
- 火锅店股东协议合同范本
- (正式版)HGT 6313-2024 化工园区智慧化评价导则
- 腰椎ODI评分完整版
- 5.Braden评估表及其评分指引
- GB/T 3920-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 金风科技-风电产业集团-供应商现场作业基础安全考试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