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201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201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201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201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推拿学习题集绪论一、选择题【A型题】1.“推拿”一词首见于我国EA.宋代B.唐代C.元代D.清代E.明代2.我国最早的推拿专著是CA.肘后备急方B.圣济总录C.黄帝歧伯按摩十卷D.小儿按摩经E.小儿推拿秘诀3.“按摩”一词首次提出于BA.肘后备急方B.黄帝内经C.黄帝歧伯按摩十卷D.小儿按摩经E.圣济总录4.五十二病方记载中以哪种手法运用的最多DA.按法B.抚法C.捏法D.摩法E.刮法5.“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这段记载手法抢救自缢方法的文字出自CA.黄帝内经B.肘后救卒方C.金匮要略D.医宗金鉴E.刘涓子鬼遗方6.“使病人伏卧,一人跨上,两手抄举其腹,令病人自纵,重轻举抄之。令去床三尺许,便放之”出自BA.黄帝内经B.肘后救卒方C.金匮要略D.医宗金鉴E.刘涓子鬼遗方7.我国历史上最早于太医院中设按摩科的是CA.明代 B.元代 C.唐代 D.清代 E.晋代8.首次将20种成人手法归纳成摆动类、摩擦类、振动类、挤压类、叩击类等六类手法是在哪年CA.1961年B.1960年C.1975年D.1974年E.1980年9.我国现存最早的推拿专著是DA.小儿推拿秘诀B.黄帝歧伯按摩十卷C.小儿推拿广意D.小儿按摩经E.厘正按摩要术【X型题】10.推拿,古称为ABCDA.按摩B.按跷C.乔摩D.挢引E.揣摸11.以下为清代著作的是ABDEA.小儿推拿广意B.幼科推拿秘书C.小儿按摩经D.保赤推拿法E.推拿三字经12.以下为明代著作的是ACDA.小儿按摩经B.小儿推拿广意C.小儿推拿秘诀D.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E.保赤推拿法13.明代推拿发展的特点是ABEA. “推拿”之称出现B.小儿推拿体系形成C.有了推拿催产的记载D.膏摩出现E.按摩科从十三科中取消二、名词解释1.推拿手法: 推拿手法是指施术者用手或肢体其它部位(包括手的替代物)按照一定的操作要求和动作技法作用于被操作者身体,从而实现治疗或保健目的的方法。2.推拿手法学:推拿手法学是研究推拿手法的流派、特点、操作方法、作用机制及应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推拿技术基础课程,是中医推拿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填空题1.明龚廷贤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新增了滚、笃、打拍、开弾、拿5种推拿手法。2.1975年,由上海中医学院主编的推拿学,首次将成人推拿手法归纳为:摆动类、摩擦类、振动类、挤压类、叩击类、类等6类手法。四、简答题简述隋唐时期推拿发展的特点。答:1.太医院设立了按摩专科;2.开展有组织的按摩教学;3.自我按摩盛行;4.发展了膏摩;5.推拿疗法渗透到了骨伤、内、外、儿诸科;6.对外学术交往欣欣向荣。第一章 推拿手法学基础知识一、选择题【A型题】1.根据手法动作形态通过直观描述法来命名的手法是BA.一指禅推法B.推法C.退六腑D.摩腹E.飞经走气2.根据手法动作形态通过取类比象法来命名的手法是EA.拿法B.搓法C.揉板门D.按揉法E.打马过天河3.根据手法动作形态及其操作部位命名的手法是AA.拿肩井B.拍法C.水底捞月D.推四横纹E.掌摩法4根据手法动作形态及其着力部位命名的手法EA.摩法B.击法C.按揉小横纹D.揉二马E.大鱼际推法5.根据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一手法的复合动作来命名的手法CA.揉法B.振法C.按揉法D.苍龙摆尾E.天门入虎口6.根据手法的操作部位与操作程序命名的手法DA.踩法B.背法C.推三关D.运土入水E.肘揉法7.根据手法的主要技术要领来命名的手法AA.一指禅推法B.抖法C.擦法D.掐老龙E.运水入土8.根据手法的功效主治来命名的手法CA.推四横纹B.掌根揉法C.清天河水D.按法E.扳法9.松解类手法主要作用于CA.皮肤B.骨骼C.软组织D.头部E.腰部10.整复类手法主要作用于EA.上肢B.下肢C.背部D.软组织E.骨关节11.不适合推拿治疗的临床病症为DA.落枕B.类风湿性关节炎C.头痛D.截瘫初期E.失眠12.适合推拿治疗的临床病症为CA.肝炎B.化脓性关节炎C.手术后肠粘连D.紫癜E.脓肿13.常用于治疗小儿风热感冒的介质EA.滑石粉B.葱姜汁C.冬青膏D.木香水E.薄荷水14.小儿推拿最常用的介质BA.葱姜汁B.滑石粉C.白酒D.凉水、井水E.蛋清15.常用于冬春季节风寒感冒的介质DA.外用药酒B.冬青膏C.传导油D.葱姜汁E.麻油16.常用于急性或慢性软组织损伤的介质EA.爽身粉B.蛋清C.滑石粉D.凉水、井水E.红花油17.手法操作时间一般为BA.510分钟B.1020分钟C.2030分钟D.3040分钟E.4050分钟【B型题】A.清热祛湿B.降温退热C.消肿止痛D.消食导滞E.保护皮肤18.白酒的作用B19.外用药酒的作用C20.蛋清的作用D21.爽身粉的作用E22.红花油的作用C A.端坐位B.仰卧位C.俯卧位D.侧卧位E.俯坐位23.患者仰面朝上,两下肢伸直,上肢自然置于身体两侧B24.患者端正而坐, 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A25.患者背部朝上,两下肢伸直,上肢自然置于身体两侧C26.患者端坐后上身前倾,二肘屈曲置于大腿上E27.患者面部朝左或右,两下肢自然屈曲DA.摇法B.点法C.肘揉法D.扳法E.掌揉法28.治疗范围较广者选用E29.关节错位者选用D30.治疗范围较小者选用B31.形体健壮肥胖者选用C32.关节功能障碍者选用A【X型题】33.摆动类手法包括ABDA.一指禅推法B.滚法C.推法D.小鱼际揉法E.搓法34.摩擦类手法包括ACDEA.按法B.推法C.摩法D.擦法E.抹法35.振颤类类手法包括CDEA.拿法B.拍法C.振法D.颤法E.抖法。36.挤压类手法包括ABCDEA.按法B.点法C.拿法D.捻法E.踩跷法37.叩击类手法包括ABEA.击法B.拍法C.踩跷法D.振法 E.叩法38.运动关节类手法包括ABCEA.摇法B.扳法C.拔伸法D.抖法E.背法39.垂直用力类手法包括ACDEA.按法B.拿法C.压法D.一指禅指法E.击法40.平面用力类手法包括ABCDEA.擦法B.推法C.摩法D.运法E.刮法41.对称合力类手法包括BCDEA.踩跷法B.拿法C.捏法D.搓法E.捻法42.对抗用力类手法包括CDA.拍法B.抹法C.扳法D.拔伸法E.压法43.复合用力类手法包括BCDA.一指禅指法B.摇法C.背法D.脊柱旋转扳法E.振法二、名词解释1.介质: 推拿时,为了减少对皮肤的摩擦损伤,或者为了借助某些药物的辅助治疗作用,可在推拿治疗部位的皮肤上涂上一定的润滑剂或药物制剂,这种润滑剂或药物制剂统称为介质,也称为递质。2.摆动类手法: 是指主要以前臂的主动运动带动腕关节运动的手法操作过程的一类手。3.摩擦类手法: 是指手法着力部位与被治疗部位表面之间产生明显摩擦的一类手法。4.振颤类手法: 是指以较高频率进行节律性的轻重交替的刺激,持续作用于人体,使之产生颤动感的一类手法。5.挤压类手法: 是指单方向垂直向体表用力或两个方向相对作用的一类手法。6.叩击类手法: 是指以手指、手掌、掌侧面或拳背在体表进行节律性拍打叩击的一类手法。7.运动关节类手法: 是指是对关节在生理极限范围内作被动活动的一类手法。8.松解类: 是指作用于软组织的一类手法。9.整复类: 是指以一定的技巧力作用于骨关节,并起到矫正关节错缝作用的一类手法10.垂直用力类: 是指手法作用力方向与治疗部位皮肤表面互相垂直的一类手法。11.平面用力类: 是指在一定按压力的基础上手法移动方向与治疗部位皮肤表面互相平行的一类手法。12.对称合力类: 是指在某一部位两侧对称性相对用力的一类手法。13.对抗用力类: 是指两个相反方向的作用力同时作用于某一部位的一类手法。14.复合用力类: 是指两个以上方向的力同时作用于某一部位的一类手法。15.小儿推拿手法: 是指主要应用于小儿的一类手法。16.成人推拿手法: 是指主要应用于成人的一类手法。17.复式操作法: 是一种组合式手法操作,为小儿推拿所特有,是用一种或几种手法在一个或几个穴位上按一定程序进行的特殊的推拿操作方法。三、填空题1.松解类手法的操作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2.整复类手法的操作要求稳、准、巧、快。3.推拿时患者适宜的体位有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端坐位、俯坐位。4.介质的种类包括滑石粉、爽身粉、葱姜汁、白酒、冬青膏、薄荷水、木香水凉水、井水、红花油、传导油、液状石蜡、外用药酒等。5.滑石粉的作用保护皮肤、便于手法操作。6.传统推拿热敷方药物组成红花、桂枝、乳香、没药、苏木、香樟木、宣木瓜、老紫草、伸筋草、钻地风、路路通、千年健。7.简化推拿热敷方药物组成香樟木、豨莶草、桑枝、虎杖根。8.热敷的部位主要是项背、四肢、腰部。9.热敷法可分为湿热敷、干热敷。10.根据手法的应用对象手法可分为小儿推拿手法、成人推拿手法。11.手法作用的原理包括平衡阴阳、调整经络、气血与脏腑的功能、恢复筋骨与关节的功能。12.推拿恢复筋骨、关节的功能的原理包括舒筋通络,解痉止痛、理筋整复剥离粘连,疏通狭窄、活血化瘀。 四、简答题1.简要说出松解类手法的操作要求。答:(1)持久:是指手法能够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与操作规范,持续操作一定的时间,保持动作的连贯性。(2)有力:是指手法在应用时,从总体来讲必须有一定力量。当然力量的大小,要因人而异,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施治部位、病症虚实等情况适当灵活掌握。(3)均匀:是指手法的操作必须具有一定的节律性。动作速度要均匀,不可时快时慢;动作幅度要均匀,不可忽大忽小;力量要均匀,不可忽轻忽重。(4)柔和:是指手法操作时,既要有一定的力量,又要舒适自然,应做到重而不滞,轻而不浮。(5)深透:是指手法的刺激不能局限于体表,而要达到组织深处的筋脉、骨肉,功力也应达于脏腑,使手法的效应能传之于内。应该指出的是,在临床实际运用中,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这五个方面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的,孤立的提出或强调某一方面都是不恰当的。2.简要说出推拿的禁忌证。答:(1)各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如肝炎、肺结核等。(2)某些感染性疾病,如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等。(3)有血液病或出血倾向的患者,如紫癜、咯血、便血、尿血等。(4)烫伤与皮肤破损的局部。(5)皮肤疾病(各种癣、湿疹、癣、脓肿等)患处。(6)骨与关节结核、肿瘤及脓毒血症等。(7)外伤出血,骨折早期,截瘫初期等。3.简要说出湿热敷操作方法。答:(1)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方剂。(2)将中草药置于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加热煮沸数分钟。(3)医者趁热将毛巾在药液中浸透后拧干。根据治疗部位的需要,折成方形或长条形,外敷于患部。待毛巾不太热时,即用另一块毛巾换上(也可放在上一块毛巾的夹层中)。一般换2-4次即可。(4)患者也可自我治疗。将药袋从锅中取出,滤水片刻,然后将药袋放在治疗的部位上。4.简要说出湿热敷注意事项。答:(1)热敷的部位主要是项背、四肢和腰部。(2)毛巾必须折叠平整,这样不易烫伤皮肤,并可使热量均匀传递。(3)根据传统在热敷时可隔着毛巾使用拍法,但切勿在热敷时或刚热敷后使用其他手法,否则容易破皮。(4)热敷的温度应以病人能忍受为度,要避免发生烫伤。对皮肤感觉迟钝的病人尤需注意。5.简要说出理气止痛方干热敷操作方法。答:将食盐置于锅内,在炉火上炒热。然后取布袋一个,将炒热的盐放入布袋内。令患者仰卧,将包着食盐的布袋置于患者胸部,然后将此袋缓缓地自胸部向腹部移动,如此反复数次。6.简要说出外用药酒的组成、作用与适应症。答:当归30g,乳香20g,没药20g,血竭10g,马钱子10g,川芎10g,生地10g,桂枝30g,川草乌各20g,冰片1g,浸泡于1.5kg高浓度白酒中,1周后即可使用。有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寒湿性关节炎病症。7.简要说出海桐皮汤组成与主治。答:海桐皮6g,透骨草6g,乳香6g,没药6g,当归5g,川椒10g,川芎3g,红花3g,威灵仙2g,白芷2g,甘草2g,防风2g。主治:因跌打损伤而引起的疼痛不止。8.简要说出五加皮汤组成与主治。答:当归10g,没药10g,五加皮10g,皮硝10g,青皮10g,川椒10g,香附子10g,丁香3g,麝香0.3g,老葱3g,地骨皮3g,丹皮6g。主治:伤后瘀血疼痛。9.简要说出散瘀和伤汤组成与主治。答:番木鳖15g,红花5g,生半夏15g,骨碎补10g,甘草10g,葱须30g。用水煮沸后,加入醋60g。主治:碰撞损伤、瘀血积聚。10.简要说出八仙逍遥汤组成与主治。答:.防风3g,荆芥3g,川芎3g,甘草3g,黄柏6g,苍术10g,丹皮10g,川椒10g,苦参15g。主治:因跌扑损伤而引起的体表肿硬疼痛,风湿疼痛,肢体酸痛等。第二章 推拿基本功一、选择题【A型题】1.通过练功可提高神经细胞的A.氧气供应B.强度C.均衡性D.灵活性E.兴奋性2.练功可以增强什么综合素质A.体温B.体力C.体能D.活力E.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3.以下哪一项不是练功的原则A.因人制宜B.超强负荷才能有效C.持之以恒D.逐步提高运动量E.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4.三角握力器多锻炼A.臂力B.握力C.指力D.指力 握力E.臂力 指力5.杠铃主要锻炼A.骨骼肌B.平滑肌C.腓肠肌D.各大肌肉群E.关节6.卧推登架的斜卧板倾斜度在A.1020B.2030C.3060D.4090E.30807.卷绳器主要锻炼A.握力B.指力C.臂力D.腰力E.平衡力8.俯卧撑初练者每次以多少次为度,分三组练习A.15次B.510次C.520次D.530次E.10100次9.握力器锻炼法一般多少次为一组,分三组练习A.1020次B.2030次C.3040次D.2050次E.1050次10.沙袋练功法中的击掌法可使A.上肢整体发劲B.腕力增加C.臂力增加D.肩部灵活E.指关节灵活11.导引一词最早见于A.孔子B.庄子C.孟子D.诗经E.山海经12.最早的导引图是在哪一年从马王堆汉墓中挖掘出来的A.1965年B.1970年C.1973年 D.1979年 E.1985年13.并裆势应两足跟微微 A.向外蹬 B.向内蹬 C.向前蹬 D.向后蹬 E.向下蹬14.坐裆势两手掌心应A.朝上 B.朝外 C.朝内 D.朝下 E.相对15.力劈华山,两臂同时用力下劈,连续多少次A.二次B.三次C.四次D.五次E.六次16.易筋经相传为哪个世纪70年代达摩和尚所创A.二世纪B.三世纪C.四世纪D.五世纪E.七世纪【X型题】17.推拿练功按形式可以分为A.徒手锻炼B.器械锻炼C.古代锻炼D.现代锻炼E.混合锻炼18.推拿练功按年代分可分为A.古代练功B.现代练功C.近代练功D.传统练功E.创新练功19.练功的原则有A.因人制宜B.全面锻炼C.持之以恒D.循序渐进E.注意安全20.属于现代练功的有A.指卧撑B.仰卧起坐C.握力器锻炼D.杠铃哑铃锻炼E.拉力器锻炼21.传统练功的方法有A.少林内功B.五禽戏C.易筋经D.太极拳E.九段锦二、名词解释1.推拿练功2.仰卧起坐3.俯卧撑4.少林内功5.易筋经三、填空题1.推拿基本功法是指以提高为目的的功能锻炼方法。又叫推拿练功。2.练功的目的是。3.小沙袋是用厘米较厚棉布做成小袋,内装经筛过的细黄沙,装满为止,即为小沙袋。 4.少林内功练功时,要求。5.易筋经中,“易”是,“筋”是,“经”是 。四、简答题1.简述练功对循环系统功能的影响。2.简述马裆式的动作及要领。3.简述霸王举鼎的动作及要领。4.简述易筋经锻炼要领。 5.简述卧虎扑食的动作及要领。【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1.A2.E3.B4.C5.D6.E7.A8.C9.D10.A11.B12.C13.A14.D15.B16.D17.AB18.BD19.ABCDE20.ABCDE21ABCD二、名词解释1.推拿基本功法是指以提高手法技能和临床运用水平为目的的功能锻炼方法。又叫推拿练功。2.练功者仰卧在地板上或床垫上,双手交叉抱头,下肢自然伸直,然后,上身离地坐起,使头尽量靠近下肢(下肢不可离开地面或床面,初学者可要旁人帮忙按住下肢),再挺胸徐徐向后倒下还原为1次。3.以指、掌和脚尖作为着力部,开始时,先以手掌撑地进行俯卧撑锻炼,要求肘关节屈曲上臂与肩、背、腰、下肢在同一个平面上。4.为少林寺武僧所创的一种功法,练功时,要求心静,前胸微挺,后背要拔,腹要蓄,腰要塌,后臂宜敛。通过有意识的动作配合呼吸“蓄力养气”,徐徐运力,所谓“外紧内松”。着重于腰腿的霸力和上肢力量锻炼。 5.相传为5世纪70年代达摩和尚所创的一种功法。“易”是改变,“筋”是肌肉,“经”是方法,是一种将松驰无力的筋肉变得强壮坚实的一种锻炼方法。它是以用意调息.领气帅血,周流全身,濡养筋.骨.肉,再配合静止性增力,可促进气血运行,如此循环往复,则气血通畅,筋骨强健。三、填空题1. 手法技能和临床运用水平 2. 增强体质3. 40304.心静前胸微挺后背要拔腹要蓄腰要塌后臂宜敛 5.改变肌肉方法四、简答题1.答:练功能提高循环系统的功能,人体通过循环系统的活动,向全身细胞供给血液,血液把呼吸系统摄取的氧气和消化系统摄取的丰富营养物质源源不断地送给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系统,使之维持生命的活力。若心脏功能不好,循环系统发生故障,人体的新陈代谢以及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因此,心脏是人体各器官中最重要的器官,心脏血管系统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健康状况和体质水平。而练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和提高心脏及循环系统的功能。 2.答:并步站立,左脚向左平开一步,屈膝下蹲,足踵距离较肩为宽,两膝和脚尖微向内扣,两脚跟味向外瞪,成内八字形。两手后伸,肘直腕伸,拇指分开,四指并拢,或两手平放两胯处,虎口朝内。挺胸收腹,微微前倾,重心放在两腿之间,头如顶物,目须平视,呼吸随意。要领:沉腰屈膝,挺胸收腹,目须平视,呼吸自然。3.答:(1)取弓箭裆势或指定裆势。(2)屈肘,仰掌于腰部。仰掌缓缓上托,掌心朝天,过于肩部,掌根外展,指端由左右向内旋转,虎口相对,犹托重物,徐徐上举,肘部要挺,指端相对,四指并拢,拇指外分,两目平视,呼吸自然(3)旋腕翻掌,指端朝上,掌侧相对,拇指外分,蓄力而下,渐渐收回腰部。要领:仰掌上托,过肩旋腕翻掌,指端相对,挺肘上举,回收旋腕翻掌直下,指端朝上,掌侧相对。4.答:松静自然,意守丹田,排除杂念,腹式呼吸,均匀深长,循序渐进,持之以恒。5.答:左足向左跨出一大步,右足稍向左偏斜,成左弓步。两手向前,五指着地,掌心悬空,后足跟略微提起,头向上抬。前足收回,足背放于后足跟之上,胸腹微收,抬头。全身后收,臀部突起,两肘挺直,头昂起,向前运行,约离地2寸,此时两肘弯曲,右足尖着地,全身向前,然后臀部突出,成波浪形往返动作,势如卧虎扑食。结束时,随呼吸徐徐起立。左右交换,要求相同。要领:(1)头向上抬,不可过高或过低,两目注视前方,两肘和两膝伸直不能硬挺,切忌用力过猛,应蓄力待发。(2)吸气时全身向后收缩,臀部突出,胸腹内收,呼气时将身向前推送,力求平衡,往返动作,切勿屏气,量力而行,紧吸慢呼。 第三章 成人推拿基本手法一、选择题【A型题】1.有关一指禅推法的论述,正确的是A.一指禅推法接触面小B.一指禅推法刺激偏强 C.一指禅推法以力取胜D.着力部与施术部位可以形成摩擦移动或滑动E.一指禅推法在施术部位上的移动较快2.主要作用于皮下软组织的手法是A.滚法B.揉法C.摩法D.擦法E.一指禅推法3.擦法运动形式是A.单向直线B.往返直线C.环形D.弧形E.不确定4.下列手法最常用于上肢的是A.搓法B.抹法C.擦法D.摩法E.推法5.下列有关按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可用拇指指端按压B.可用拇指指腹按压C.可用掌部按压D.按住后移动E.常与揉法组成复合手法6.拿法可以看成一种复合手法,以下除哪项外皆可用拿法A.颈项部B.头部C.四肢部D.胸胁部E.肩部7.捻法一般适用于A.肩关节B.肘关节C.指间关节D.膝关节E.踝关节8.操作胸椎对抗复位法时,患者的体位一般为A.俯卧B.仰卧C.侧卧 D.站位E.坐位9.操作腰部后伸法时,患者的体位一般为A.俯卧B.仰卧C.侧卧D.站位E.坐位【B型题】A.时轻时重 B.沉肩、垂肘、悬腕C.作摆动或旋转运动D.伸屈腕关节E.有节律的环旋运动10.滚法11.一指禅推法12.揉法A.腕部放松B.适用于肌肉丰厚处C.作为结束手法D.可以没有吸定点E.可产生摩擦感13.一指禅推法14.揉法15.肘压法A.摩法B.擦法C.抹法D. 搓法E.振法16.推拿时必须透热的手法为17.活血祛瘀作用较强的是18.在上肢部操作,作为推拿治疗结束手法的是19.具有开窍镇静、醒脑明目作用的手法是20.为推拿手法中最早手法之一的是21.操作时需充分暴露治疗部位的是A.颤动幅度小,频率快B.颤动频率高,着力稍重C.前臂边抖动边用力下击D.短时间屏气操作E.可与滚法结合使用22.振法的特点是23.抖法的特点是A.大鱼际揉法B.掌根揉法C.拇指揉法D.中指揉法E.肘揉法24.沉肩,屈肘成120140,肘部外翘腕关节放松的手法是25.肘关节微屈,腕关节放松并略背伸,手指自然弯屈的手法是26.腕关节微屈或伸直,以腕关节为支点,使拇指罗纹面在施术部位上做连续不断的旋转揉动的手法是27.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为动力源进行操作的手法是A.操作时手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微屈B.操作时用力快速而短暂C.操作时用力均匀,每分钟120160次D.操作时幅度小,频率快 E.操作时频率稍快,着力稍重28.击法29.抖肩关节及上肢时30.拍法A.对关节活动不利有较好疗效B.强调臀部和两膝动作的协调性C.患者坐位,双手交叉扣住,置于颈项部D.保持动作的节律性,轻重交替E.肢体或关节的一端必须固定31.扩胸牵引扳法32.摇法33.拔伸法34.背法二、名词解释1.一指禅推法 2.滚法 3.揉法 4.摩法 5.推法 6.擦法 7.搓法 8.抹法 9.捏法 10.拿法 11.捻法 12.拍法 13.击法 14.拨法 15.抖法 16.振法 17.摇法 18.扳法 19.拔伸法三、填空题1.按手法的运动形态可将手法分为、等六类。2.用拇指指端着力做一指禅推法,即为一指禅指峰推法,用拇指偏峰着力做一指禅推法,即为;拇指屈曲,指端顶于食指桡侧缘,或以罗纹面压在食指的指背上,余指握拳,用拇指指间关节桡侧及背侧着力,做一指禅推法,即。3.一指禅推法操作中,拇指指间关节可屈伸可不屈伸, 者刺激柔和, 者着力较稳,刺激较强,可根据术者的拇指特点和治疗需要灵活选用。4.可将滚法分为、等术式。5.揉法是推拿临床常用手法之一,适用于全身各部。一般大鱼际揉法适用于、;掌根揉法、肘揉法、前臂揉法多用于;指揉法用于。6.我们把含有摩擦运动的手法归类为摩擦类手法,主要包括、等手法。7.可将擦法分为指擦法和掌擦法,掌擦法又可分为、和,以便应用时灵活选用。8.推法操作时,着力部要,速度宜,压力要,有时要顺肌纤维方向推,可使用等推拿介质,防止推破皮肤。9.用等部位着力,对所施部位进行抹动摩擦刺激的一种手法,称之为抹法。可分为和两种,指抹法又可分为拇指抹法和三指抹法。应用时可根据需要灵活选用。10.搓法主要用于 ,具有调和气血,理顺组织、舒筋通络与放松肌肉的作用。临床常与法联合使用,作为治疗的结束手法。11.我们把用指、掌或肢体其它部位在所施部位上做抑压或相对挤压的手法归类为类手法。挤压类手法包括与两类手法,按压类手法主要包括按法、点法、拨法、压法等;捏拿类手法主要包括捏法、拿法、揪法、捻法、挤法等。12.用指端或屈曲的指间关节等部位着力,对所施部位进行点压的一种手法,称之为 法。可分为拇指端点、掐点、屈拇指点、屈食指点、勾点法、足点法等,临床以拇指端点常用。13.用拇指端等部位着力,对所施部位筋腱等条索状组织进行横行拨动的一种手法,称之为 法。14.用拇指与其余四指对称用力,对所施部位进行拿捏、拿提、拿揉、或抓拿等刺激的一种手法,称之为 法。15.用屈曲的食指与中指或用拇指与屈曲的食指挟住所施部位的皮肤,进行扯、揪或扯而拧之的一种手法,称之为 法,是一种广泛流传于民间的手法。16.以指端对称性向中心捏挤所施部位皮肤的一种手法,称之为 法。是民间较为流行的手法。17.我们把能使肢体振颤或抖动的手法归结为类手法。其主要包括、和。18.能使所施部位振动的手法,称之为法。其可分为 和 法两种。19.使受术者肢体抖动的一种手法,称之为法。20.抖法主要用于、部。21.我们把具有拍击、叩击动作的手法归类为 类手法。代表手法有 法和 法。22.用拳背、掌根等部位叩击所施部位的一种手法,称之为 法。包括指 、和等。23.击法主要用于、等部位 四、简答题1.简述摩法的操作及要领。2.简述擦法的操作及要领。3.简述推法的分类。4.说一说点法的临床应用。5.简拨法的操作及其要领。6.简述捻法的操作及要领。7.简述抖上肢的操作。8.简述抖下肢的操作。9.简述拍法的操作及其要领。五、论述题1.试述一指禅推法的操作及要领。2.试述滚法的操作及要领。3.试述按法的操作及其要领。4.试述捏脊法的操作及其要领。5.试述拿法的操作及其要领。6.试述背法的操作及注意事项。7.试述颈部斜扳法的操作。8.试述颈部旋转定位扳法的操作。9.试述腰部斜扳法的操作。10.试述颈椎拔伸法的操作。11.扳法操作的注意事项及临床应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B 3.B 4.A 5.D 6.D7.C 8.E9.A10.D 11.B 12. C 13.A 14.A 15.B 16.B 17.B 18.D 19.C 20.A 21.B 22.B 23.A 24.A 25.B 26.C 27.E 28.B 29.D 30.A 31.C 32.A 33.E 34.B二、名词解释1.用拇指某部位着力,沉肩、垂肘、悬腕,通过肘关节屈伸,前臂与腕的内外摆动,拇指随之而动的联合动作,使着力部对施术部位进行一种活动性、深透性压力刺激的一种手法,称之为一指禅推法。2.用手背等部位着力,通过前臂旋转摆动及腕关节屈伸旋转的联合动作,使着力部对所施部位进行滚动性压力刺激的一种手法,称之为滚法。3.用肢体某部位着力,揉动所施部位皮下组织的一种手法,称之为揉法。 4.用指面或掌面等部位着力,对所施部位进行摩动刺激的一种手法,称之为摩法。5.用指、掌、拳、肘等部位着力,对所施部位进行推压刺激的一种手法,称之为推法。6.用手掌等部位着力,在所施部位作直线往返摩擦运动,使之产生摩擦刺激的一种手法,称之为擦法。7.用手掌等部位对所施部位进行搓动刺激的一种手法,称之为搓法。8.用拇指罗纹面、食中环三指罗纹面或掌面等部位着力,对所施部位进行抹动摩擦刺激的一种手法,称之为抹法。9.用拇指与其它手指相对着力,对所施部位的皮肉进行捏挤、提捻刺激的一种手法,称之为捏法。 10.用拇指与其余四指对称用力,对所施部位进行拿捏、拿提、拿揉、或抓拿等刺激的一种手法,称之为拿法。11.用拇、食指夹住手指或足趾,进行捏揉搓捻操作的一种手法,称之为捻法。 12.用虚掌或特制拍子拍打体表的手法,称之为拍法。 13.用拳背、掌根等部位叩击所施部位的一种手法,称之为击法。包括指击法、掌根击法、侧击法、拳击法和桑技棒击法等。14.用拇指端等部位着力,对所施部位筋腱等条索状组织进行横行拨动的一种手法,称之为拨法。 15.使受术者肢体抖动的一种手法,称之为抖法。 16.能使所施部位振动的手法,称之为振法。 17.摇动受术者关节的手法,称之为摇法。包括颈项部摇法、腰部摇法和四肢关节摇法。18.根据治疗的需要,扳动受术者肢体关节的一种手法,称之为扳法。其主要用于颈椎、胸椎、腰椎、肩、肘、腕、髋、膝、踝等关节。19.拔伸肢体关节的一种手法,称之为拔伸法。主要有颈椎拔伸法、肩关节拔伸法、指间关节拔伸法、腰部拔伸法、骶髂关节拔伸法及踝关节拔伸法等三、填空题1.摆动类摩擦类挤压类振动类叩击类运动关节类2.一指禅偏峰推法一指禅屈指推法3.屈伸者 不屈伸者 4.掌背滚 掌指关节滚指间关节滚5.头面胸腹部及四肢急性损伤所致的肿痛处 腰背臀及四肢肌肉丰厚处 全身各部经穴以及需要做点状刺激的部位6.摩法擦法推法抹法搓法7.全掌擦法大鱼际擦法小鱼际擦法8.紧贴体表,速度宜缓慢均匀,平稳适中冬青油、红花油、滑石粉等9.拇指罗纹面、食中环三指罗纹面或掌面等部位指抹法掌抹法10.四肢及腰部抖法11.挤压类手按压类 捏拿类手法12.点法 13.拨法14.拿法15.揪法16.挤法17.振动类手法振法颤法抖法18.振法掌振法指振法19.抖法20.上肢下肢腰部21.叩击拍法击法22.击法 掌击法 拳击法 侧击法 指法 棒击法23.头肩背腰骶臀四肢四、简答题1.答:指摩时,用食中环小四指指面着力;掌摩时用全掌或大鱼际或小鱼际或掌根着力。作环形或直线摩动,直线摩动可以是横向摩动,亦可竖向摩动。摩动的压力、速度要均匀,适当,着力面与皮肤之间发生摩擦,不要带动皮下组织,就环摩而言,一般认为顺摩为泻、逆摩为补,急摩为泻、缓摩为补。2.答:用手指掌面、全掌、大鱼际或小鱼际着力,在所施部位作直线往返摩擦运动,使之产生摩擦刺激。摩擦的距离要尽量拉长,紧帖所施部位,压力要适度,动作要连续,摩擦要生热,以透热为度。操作时,直接接触皮肤,不要隔衣而擦。注意保护皮肤,防止擦破,可使用润滑剂(如凡士林、冬青膏、红花油等)以保护皮肤,增强手法效应。3.答:推法可分为指推、掌推、拳推、肘推。指推又可分为拇指推、食中指推、食中环三指推、拇指指间关节推、食指指间关节推、中指指间关节推、食中指指间关节推、食指中节骨推、八字推;掌推可分为全掌推、大鱼际推、小鱼际推、掌根推。 4.答:点法具有着力点小、刺激强的特点,主要用于穴位及痛点,具有明显的“以痛止痛”的功效,在治疗操作中可起到开通闭塞、通经止痛、调整脏腑功能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以治疗脘腹挛痛、风湿顽痹、陈伤疼痛、肢痿瘫痪等病证。5.答:拇指伸直或微屈,以指端着力,余四指置一旁以助力,拇指适当用力点压至一定深度,待有酸胀感时,再做与肌纤维、肌腱、韧带或经络经筋成垂直方向的单向或来回拨动,可双拇指重叠操作。亦可用拼拢的食中二指(二指拨法)、并拢的食中环三指端面着力(三指拨法),以拇指置一旁以助力,进行拨法操作。拨法的作用效果是使肌纤维、肌腱或韧带横行移动,着力部与皮肤表面没有摩擦移动。如果对肌纤维、肌腱或韧带施以弹动性拨动,则称之为弹拨法,弹拨法着力部与皮表有摩擦滑动,但要避免皮肤损伤。掌握好用力轻重,一般由轻而重,避免损伤性用力。应用时可在患处找到某一体位时最痛的一点,拇指端按住此点不放,嘱其转动肢体至痛转轻的新体位时,再施以拨法,此即“以痛为腧,不痛用力”的点拨治疗法,有很好的止痛效果。6.答:用拇指罗纹面与食指的中、末节罗纹面或食指桡侧缘相对捏住施术部位,拇指、食指主动运动,稍用力做对称性快速捏揉搓捻动作。可边捻边移,捻动的速度宜快,移动要慢。捻动时动作要灵活连贯,柔和有力,不要僵硬、呆滞。7.答:受术者站位或坐位,令其上肢放松。术者双手握其腕部,两前臂微用力,做连续小幅度的上下抖动,使抖动波传递到肩部。或术者以一手按其肩部,另一手握其腕部,做连续小幅度的上下抖动,并边抖边使肩关节前后方向活动;亦可单手握其手指部,进行连续小幅度的横向抖动。8.答:受术者仰卧位,下肢放松。术者双手分别握住受术者一侧或两两则踝部,将下肢拎起(离开床面约30cm左右),然后用力做连续的上下抖动,使其下肢及髋部产生抖动舒松感。9.答:五指并拢,掌指关节微曲,形成穴心掌。腕关节放松,前臂主动运动,上下挥臂,有节奏地用虚掌拍击施术部位。可单手操作,亦可双手操作,用双掌拍打时,可双手同时起落拍击,亦可双掌交替起落拍击。拍击时,动作要平稳,有节奏,要使整个掌指周边同时接触体表(兜住空气),声音发空而无疼痛。掌握好力度,不同部位用不同的力度;直接拍打皮肤时,以皮肤轻度充血、发红为度。要掌握好适应症,对结核、肿瘤、冠心病等禁用拍法。五、论述题1.答:术者站位或坐位,体态自然、舒展,思想集中。拇指自然着力,其余手指自然屈曲或平伸,沉肩,垂肘,悬腕。肘关节做小幅度屈伸、前臂以肘为支点做内外摆动,在前臂连同腕掌摆动带动下,使拇指着力部位对所施部位进行一种节律性、轻重交替性、活动性、深透性压力刺激的操作。动作频率每分钟120160次。用拇指指端着力做一指禅推法,即为一指禅指峰推法;用拇指偏峰着力做一指禅推法,即为一指禅偏峰推法,拇指屈曲,指端顶于食指桡侧缘,或以罗纹面压在食指的指背上,余指握拳,用拇指指间关节桡侧及背侧着力,做一指禅推法,即为一指禅屈指推法。操作中,拇指指间关节可屈伸可不屈伸,屈伸者刺激柔和,不屈伸者着力较稳,刺激较强,可根据术者的拇指特点和治疗需要灵活选用。半握拳操作者,拇指置于食指中节指骨桡侧面,但拇指与食指不要捏紧,要时靠时离,用食指扶持拇指完成动作;平伸操作者,拇指作一指禅推法动作,其余手指在旁侧面作摩动动作,即一指禅推摩法。可定点操作,亦可移动,定点操作要吸定不滑,亦不可拙力下压,移动时要在吸定的基础上作到缓慢、均速、均压,即紧推慢移。操作时努力作到蓄力于掌,发力于指,刚柔相济,形神俱备,以求气力并存之效。2.答:术者站位,体态自然、舒展,上身前倾,肩部放松,着力后,前臂侧立位,与施力面呈一定斜角,腕关节处于侧立、伸直或微屈位,前臂主动向前外侧推旋摆动,带动腕关节作屈曲外旋回位屈曲外旋的反复运动,使着力部对所施部位产生滚动性压力刺激。手法频率每分钟120160次。手背滚推拿时,即以手背偏尺侧部分为主要着力部进行滚法操作;小鱼际滚,即以小鱼际为主要着力部进行滚法操作;掌指关节滚以小、环、中三指掌指关节背侧为主要着力部位进行滚法操作;指间关节滚,即以食、中、环、小四指指间关节背侧为主要着力部位进行滚法操作。操作时,拇指自然伸直,余指自然屈曲,形成滚动弧面;亦可握空拳或实拳进行各种滚法操作。前者,压力柔和,后者便于施压,增强刺激度。操作时不要拖动或空转,应尽量避免掌指关节骨突部与所施部位的骨突处猛烈撞击;操作要柔和,不要生硬;腕关节屈伸幅度要够,并控制好腕关节的屈伸运动,避免出现折刀样的突变动作。3.答:指按法,以拇指罗纹面着力,余四指张开,固定于一侧以支撑助力,拇指主动施力,垂直下压;掌按法,以单手或双手掌面(或双手重叠),全掌或掌根着力,以肩关节为支点,借助身体上半部的重量,通过上臂、前臂传至手掌,垂直向下按压;肘按法,即肘压法,以肘尖(肘关节尺骨鹰嘴突起部)着力,肘关节屈曲,手握拳,另一手按压拳背以助力,以肩关节为支点,利用身体上半部的重量,对所施部位进行垂直持续按压。操作时,根据需要,可对所施部位进行颤压;可进行节奏性“按压松压按压”的操作(按压至所需力度后,要稍停片刻);或进行持续施压操作(亦称压法)。 应用时,要掌握好施力轻重,稳而持续,气力透达,有得气(酸、胀、痛)感,并以受术者能忍受为度。开始时用力须由轻而重,结束时再由重而轻,不可突发突止,暴起暴落。 肘按法(肘压法)因刺激较强,可间歇性施用,在结束操作时,要逐渐减力,不可突然终止压力。对骨质情况要诊断明确,按时手下有准,不可突施暴力,以免造成骨折。4.答:两手捏起脊柱中线两侧的皮肉。用拇指面抵住皮肉,食中指在前,将皮肉捏起,或用食指桡侧面抵住皮肉,拇指在前,捏起皮肉。两手捏提捻转,并交替向前移动。在腰部捏移时可配合提扯操作。从骶部捏至大椎为1遍,一般捏35遍,以皮肤发红为度。捏提肌肤多寡及用力要适度,捏之过多,则动作呆滞不易向前推动,过少则滑脱;用力过大则疼痛,过小则刺激量不足。捏脊法包含了捏、捻、提、推等复合动作,动作宜灵活协调,若掌握得法,操作娴熟,在提拉时,常发出“嗒、嗒”声。捏法用力要对称、均匀、柔和,动作要连贯而有节奏性。可在所施部位涂以润滑剂,以防损伤皮肤或造成难忍之皮肤锐痛。5.答:以拇指和其余四指的指面相对用力,拿住所施部位的筋肉,逐渐收紧,进行拿捏、拿提、拿揉、或抓拿等操作。对称捏挤所施部位筋肉,即为拿捏,在拿住所施部位筋肉的基础上提之,即为提拿;拿而揉之,即拿揉法;拿法在头部的操作,实际上做的是抓、按动作,即为抓拿。用拇指与食中指拿之,称三指拿;用拇指与余四指拿之,称五指拿。根据需要,在颈项、肩、背部可行强刺激重拿,以达开窍、发汗之效;可行轻重交替性、节奏性、连续性、舒适柔和的拿揉操作,以求舒筋活络之果。可根据需要,边拿边循序移动。6.答:术者与受术者背靠背站立,术者两足分开,与肩同宽,用两肘勾套住其两肘弯部,屈膝、弯腰、挺臀,将受术者反背起来,使其双足垂吊悬空,短暂持续一段时间,利用其自身重力来牵伸其腰脊柱。然后术者臀部施力,使其腰骶左右摇晃510次后,术者再做有节律的伸屈膝关节与向后上方挺臀的动作,使其腰骶部随之上下颠簸,510次后,术者双足踮起,并快速下落使足跟用力顿地,使其腰椎在后伸位下受到一较大的瞬间牵引力。注意事项:(1)受术者腰部持续紧张、痉挛,疼痛较著者,年老体弱者,或有)较严重的心肺疾病、骨质增生、骨质疏松及有其它骨病者禁用本法。(2)操作时间不宜过长,防止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情况的发生。(3)操作完毕时,术者要扶住受术者,使其站稳,避免因体位性改变或颅内压增高而失衡跌倒。7.答:一法:受术者坐位,颈项部放松,头颈中立位或略前倾。术者站于受术者侧后方,以一手扶按其头顶后部,另一手托扶其下额部。两手协同用力,向侧方旋转其头部,当旋转至有阻力时,稍停一下,随即用巧力寸劲,做一个快速有控制的突发性扳动,常可听到“喀”的弹响声。之后可按同法向另一侧扳动,二法:患者仰卧,全身放松;术者坐其头端,以一手扶托于下额部,另一手置于其枕后,两手协调施力,先缓慢牵引颈椎,在牵引的基础上将颈向一侧旋转,当遇到阻力时稍停一下,然后以巧力寸劲做一个快速、稍增大幅度的突发性扳动,常可听到“喀”的弹响声。8.答:患者坐位,颈项放松。术者站于其侧后方,以一手拇指顶按住某一病变颈椎棘突旁,另一手托住对侧下颏部,令受术者屈颈,至术者拇指下感到棘突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