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制造企业订单式项目管理方法研究论文(PDF 46页).pdf_第1页
中小型制造企业订单式项目管理方法研究论文(PDF 46页).pdf_第2页
中小型制造企业订单式项目管理方法研究论文(PDF 46页).pdf_第3页
中小型制造企业订单式项目管理方法研究论文(PDF 46页).pdf_第4页
中小型制造企业订单式项目管理方法研究论文(PDF 46页).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申请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中小型制造企业订单式 项目管理方法研究 院系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工程领域 项 目管理 交大导师 林少培教授 企业导师 乔海涛 工程硕士 吴醒 学号 1080262118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2011 年 08 月 Thesi s Su b m i t t ed to Sha n g h aiJi ao T O ng U l li versi ty f o r t h e D egree o fE n g i n eering Master S T U D YO NP R O J E C T MA N A G E ME N T F O R MA K E 一 T O 一 O R D E RM E D IU MA N DS N IA L L 一 S IZ E D M A N U F A C T U R IN GE N T E R P R IS E S D C a n d id ate P e fn S0 f Sl l P e f V I S0 f I 11 S P eciality C h en g Wt l Sh aoP ei L in H a i tao Q iao Pro j ectM a n agem ent 厅L U 入S S eh oo l of M eeh a nieal E ng i n eeri n g S h a ngh ai Jiaoton g U l liv ersity S ha nghai P R C h i n a A t lgu st 2 0 11 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 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它个人或集体 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 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 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 期 日年 兮 月莎日 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校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 本人授权上海交通大学可 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编入有关数 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口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属于 不 保 密斌 请在 以上方框 内打 了0 学 位 论 文 作 者 签 名 俊 能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助以 年 2 月乏 自习 日 期 卯刁 年 才 月 承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订单式中小型制造企业项目管理方法研究 摘 要 随着工业全球化进程和 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 产品的生命周期在 不断缩短 小批量多品种加工已经成为制造业的主流 不管是市场导 向的企业还是上游客户导向的企业 特别是受上游客户导向的中小型 制造企业 订单式生产已经成为他们主要的生产模式 本文通过对订单式中小型制造企业的 SWOT 分析 了解他们的优势 和劣势 进而结合项 目管理的理论基础研究了中小型制造企业进行项 目管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然后分析了中小型制造企业项 目管理的基 本内容和工作流程 最后结合现实案例对 S 公司的项 目管理现状进行 了研究和分析 本文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分析 探讨适合于中小型制造企业订单式 项 目管理 的方法 对 中小型制造企业进行项 目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 义 关键词 订单式项 目管理 SWO T分析 中小型制造企业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A B S T R A C T S T U D YO NP R O J E C T MA N A G E ME N TF O R M A K E 一 T O 一 O R D E RME D IU MA N DS MA L L 一 S IZ E D MA N U F A C T U R IN GE N T E R P R IS E S A B S T R A C T W i th grow i ng i nd u st rial gl obal i zati on a n d i ntensi f y i ng 1 l larl et col llPet i ti on t he lif esP a nof Pro d ucts 15 beco m ing i n creasin gly sh orter H igh va r iety a n d lowvof u m e m an uf a ct u ri nghas b ecom ethe m ain st r eamof m a n uf a ct u ri n g ind ustry B oth m arl et orientedenter p rises a n d u PP er custom er orientedenter p rises esP eciallysm all and m ediumsized m an uf a ct u ring enter p rises th at a r e oriented to thei ru PPer custom ers h ave m ade m a k e to order m an uf a ct u ring the m ost il llPor t a n t Prod uction Patter n B ased on th e SWO Ta n alysis o f sm all and m edi u menter p rises to u ndersta n d t hei r st rengt hs a n d w eal I l esses col llbi ned w i th Pro j ectm anagem enttheor y t he Pa p er sum m a rize th e necessities andm ainPro cedures o f t h esm all sizedm a n uf a ctu r ing enter p ri ses to execute Pro j ect m anagem ent a n d t h r ough a nact ual case st udy the Pa p aer di scusst he Pro j ectm a n agem entsta t us ofcol l lPa n y 5 Trou ghtheresearchesa n danalysis th is PaP er aimtoProvidesom egu ide suggesti ons to the Pro j ect m anagem ent of m e di uma n d sm al l si zed m an u f a ct u r i ng en ter p rlses K E YWO R I S M ake一 to一 ord e r P ro j eet M a n agem en t SWO T a n alysis M ed i t u na n d sm all si zed m an uf a c t u r i n g en t e r P r i s e s II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目录 目 录 摘要 I A B S 丁 RA C 丁 日 目录 川 第一章 绪论 1 1 1 课题的意义及 国内外研 究现状综述 1 1 1 1 课题的来源 1 1 1 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 1 1 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 1 2 研究的内容和思路 4 第二章 订单式中小型制造企业 S O W T分析 5 2 1 优势分析 5 5 2 2 机遇分析 0 5 2 3 劣势分析 W 6 2 4 威胁分析 T 7 2 5 S W O T策略 7 第三章 订单式中小型制造企业项 目管理 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 9 3 1 订单式生产的概念和特 点 9 3 2 订单式生产的管理方法 1 0 3 3 订单式 中小型制造企业导入项 目管理的必要性 1 1 3 4 订单式 中小型制造企业导入项 目管理的可行性 1 4 第四章 订单式中小型制造企业项 目管理 的基本内容 门 6 4 1 订单式 中小型制造企业项 目管理的知识体系 1 6 4 2 订单式 中小型制造企业项 目管理的目的 1 8 4 3 订单式 中小型制造企业项 目管理体系的建立 1 9 4 4 订单式 中小型制造企业实施项 目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2 0 4 5 项 目经理的重要性 2 1 第五章 订单式中小型制造企业采用项 目管理的工作流程 二 2 2 5 1 订单式项 目管理的计划 2 2 5 1 1 订单式项 目管理的启动 22 5 1 2 订单式项 目时间及成本的估算 2 3 5 1 3 订单式项 目时间进度计划及资源进度计划 24 5 2 订单式项 目的实施与控制 2 4 5 2 1 订单式项 目的实施 24 5 2 2 进度及绩效的衡量与评价 24 5 3 订单式项 目的评价与收尾 25 5 3 1 订单式项 目的评价 25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目录 5 3 2 订单式项 目的收尾一一服务与备件计划 2 6 第六章 中小型制造企业项 目管理技术的案例研 究 2 7 6 1 企业背景简介 2 7 6 2 5 公司项 目执行过程 2 7 6 2 1 开球会 28 6 2 2 订单评审 29 6 2 3 设计联络 3 1 6 2 4 研发设计 3 1 6 2 5 设计冻结 32 6 2 6 生产制造 32 6 2 7 出厂验收 32 6 2 8 安装调试 32 6 2 9 项 目验收 32 6 3 5 公司项 目管理组织结构 33 6 4 5 公司项 目管理过程中存在 的优势和不足 33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3 5 7 1 总结 35 7 2 本文的不足及展望 35 参考文献 3 6 致谢 3 7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8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课题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课题的来源 本课题来源于作者的工作需要 在担任某德国中小型制造企业项 目经理和工程经 理期间 对德国企业在项 目管理方面的经验和优势有深刻的体会 同时 对于该公司 在快速增长过程 过早地套用大型企业的项 目管理模式 这不仅影响中小型企业本该 拥有的灵活性 又无法像大型企业一样 有足够的资源来推行完善的项 目管理模式 从而导致某些项 目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管理混乱局面 不仅影响交货期 损坏客户关系 还使项 目经理及其它参与项 目的员工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本文通过对中小型制造企业 项 目管理的理论分析 结合该德国公司的项 目管理现状 探索适合于订单式中小型企 业的项 目管理方法 希望对国内的中小制造型企业也有借鉴意义 2 课题研究的意义 从工信部2009年提供的数据显示 目前国家工商部 门登记注册的企业中 9 9 8 的是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中小型企业 这些企业创造了6 0 的G D P 在规模 以 上工业中 中小型制造企业 占企业总数的9 9 3 其工业总产值所 占比重接近7 0 实现利润 占6 7 上缴税金占5 3 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 与此同时 这些以 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中小型企业提供了8 0 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 国有企业下岗失 业人员8 0 以上在非公有制经济再就业 虽然中小型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已经 占有重要地位 但是大部分的中小型企业 都集中进入门槛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 存在 生产规模小 技术装备率低 0 组织 程度差 0 管理混乱 0 等诸多问题 中小型企业的停业破产率也远远高于大型企业 因此 在管理决定成败的今天 探寻中小型企业的科学管理模式 从而让中小型企业 安全 快捷地驶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便显得尤其有意义 近年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 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 制造企业面临更加苛刻的 按质 按量 按期交货条件 在全方位地满足客户的要求的同时 又不得不考虑企 业的成本和效益 传统的存货式生产方式 M a ke t oStoCk 虽然可以保证较低的成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 绪论 本及较短的交货周期 但却无法满足越来越多的客户化定制需求 而订单式生产 Ma k e to order 又存在不合格品率具有随机不确定的特征 这一特征决定了订单产品交货 期难于保证 另一方面也使计划管理人员在确定投产量时 往往难于准确把握投产 量 因而实际产量往往出现产量不足或超量生产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些矛盾 在制造 企业中推行项 目管理势在必行 中小型制造企业过去普遍认为市场需求 生产 销售是企业应关注的问题 项 目 管理是不重要的 忽视项 目管理对企业成本降低 利润增加的重要作用 随着项 目管 理知识的推广 以及参照国内外同行的成功经验 目前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 已经普遍 认识到项 目管理的意义 虽然在项 目初期 项 目管理可能会增加一些管理成本 但纵 观整个项 目 就可以发现项 目管理其实可以很大幅度地削减项 目成本和缩短项 目周期 如 图1所示 没有 项 目管理 群麟破愁 一 苏黔 尹 犷 颧 乡神 罕 一 一 一 鑫癖锡 降低成本 有 项 目管理 瘫拼 血 尸 姚率 钱 翼 黑零翼鉴 瑙嘟淤 黝彝 假鑫 镌一 缄咆 熟 隆一 卿巅 瓤鑫 瘾 趣 巍 毅 灌 督 鳃 图 1 使用与不使用项 目管理时的时间和成本 F 19 1 Cost and t ime w ithout and w ith Projeet management 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据美国项 目管理学会PM工 统计 目前全球的项 目投资额高达1 0 万亿美元 其中美 国为2 5万亿美元 约 占其本国GD P 的2 5 全球从事项 目管理的人员约1650多万人 其中美国为45 0 万人 其他国家为1200万人 从以上的数字可以看出 项 目管理在当今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全球项 目投资成本和从业人员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并且这一数字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目前 在欧美发达国家 项 目管理不仅普遍应用于建筑 航天 国防等传统领域 而且在电子 通讯 计算机 软件开发 制造业 金融业 保险业等领域也已经有着 广泛的运用 典型的企业如A B B Bell 工 B M C i t y b a n k 和M o rg a n S t a n ley等 如何在 组织内围绕不同的业务对象 分别组织起相对独立和完整的项 目组织 使得每一笔业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 绪论 务都能得到针对性的资源 组织和管理保证 正成为考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关 键 同时 也决定着能否在多品种 小批量 定制化的业务状态下实现更加优秀的运 营效率 针对订单式制造企业的特点 国内外的一些学者对传统的项 目管理方法如工作分 解结构 项 目控制技术 网络计划技术 甘特图技术 进行了改进 尤其在对资源约 束下的项 目计划问题的研究方面 已经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这些成果分为两类 一是对原有模型的改造 二是在算法上下工夫 它们都从经典的项 目计划问题发展而 来 国外的研究中在对传统方法的改进方面 其实很多研究都集中在算法方面 在实 际的项 目实践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 随着项 目管理的多 元化发展 有些研究开始把焦点投向项 目组织 项 目人力资源 项 目采购等方面的研 究 特别是在项 目组织方面 出现了更多的研究成果 面对存货式生产方式和订单式生产方式各 自的优缺点 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将这 两种生产方式同时运用到生产过程中 这也促使一些学者开始研究更适合于这类具有 混合型生产方式的项 目管理方法 并研究存货式生产与订单式生产合理优化配置的必 要性与可行性 戴尔 Dell 电脑公司便是将存货式生产与订单式生产合理地运用到产品生产 中 的一个成功案例 戴尔可以为愿意付更高价钱的高端客户提供非常灵活的配置需求 同时 戴尔也经常用一些低端产品的促销来吸引更多的客户 而对于这些低端产品 客户往往对配置没有很多的选择权 为了满足这部分需求 戴尔也制造一些标准产品 用于库存 这种存货式生产和订单式生产的合理配置 使戴尔能够更好地管理他们的 产能 并提高期望收益 7 12 我国从8 0 年代初从国外引入项 目管理方法 当时一些国外专家和从国外回国的中 国学者曾多次在一些场合介绍项 目管理 一些大学开始进行项 目管理的教育与研究 工程领域也开始应用项 目管理 1982年 在我 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鲁布格水电 站引水导流过程中 日本建筑企业运用项 目管理方法对这一工程的施工进行了有效的 管理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这给当时我 国的整个投资建设领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人 们确实看到了项 目管理技术的作用 随着项 目管理影响的扩大 它开始受到政府的关 注 1987年国家计委等五个政府有关部 门联合发出通知 确定了一批试点企业和建设 项 目 要求采用项 目管理 199 1 年建设部进一步提出把试点工作转变为全行业推进的 综合改革 全面推广项 目管理 然而在我国 项 目管理方法还只为建筑等极少行业接受和掌握 并产生了较大 的影响 这不仅限制了项 目管理的应用范围 更重要的是人们对项 目管理产生了误解 把它理解为工程建设项 目管理了 其实工程建设项 目管理是项 目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 具体应用 而项 目管理并不针对哪个专业领域 是一种通用的方法 在用现代信息技 术提升传统产业的今天 制造业 中的任何创新和改革都可以说是一个项 目 因而 借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 绪论 鉴 吸收 进而消化项 目管理方法 并将其应用至本行业 在 目前来说 这不能不是 一种 创新 目前 我国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的项 目管理现状不容乐观 有一些企业及部门根本 就没有项 目及项 目管理的概念和意识 企业中的项 目管理基本上是一种被动式管理 常见现象是临时性 一次性的应付活动 企业中项 目管理活动往往是瞬时或间断性的 事后则无相应的总结积累 缺乏系统 科学的企业整体发展战略层面的项 目管理理论 方法指导 没有专 门的人员或机构进行企业项 目管理活动 每个人或部门往往是针对 自己工作中的任务 项 目 独立地采取一定对策 缺乏系统性 全局性 用常规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时 会出现一些很难解决的问题 也给企业带来了不 同程度的浪费 如 部门之间本位主义严重 部门之间沟通不畅 习惯大批量生产模 式 很少根据订单来调节生产 响应客户需求速度慢 产品数量 质量 交货期存在 问题 成品库存 在制品 原材料库存不同程度的偏高 制造业企业面临许多的困难和不利因素 经济全球化却对制造业企业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制造业企业面临更多压力和挑战 加强技术开发力度 保持技术领先优势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让有限的企业资源发挥更大的效能 改变高消耗 低效能 低效 益的管理局面正逐步成为制造业企业的必然选择 7 2 2 2 研究的内容和思路 本文从订单式中小型制造企业的S W O T 分析出发 针对订单式中小型制造企业的优 势与不足 结合PM B O K 项 目管理的理论方法 研究适合于订单式中小型企业的项 目管 理方法和具体的工作流程 并利用工作中的实际案例加以验证说明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 订单式中小型制造企业sow下 分析 第二章 订单式中小型制造企业 S O W T分析 S W O T 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 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企业现实情况 其含义是 优势 Strength 劣势 W e a k n e ss 机会 opP o rtu n it y 威胁 Threa t SWOT由两部分组成 S W 和0 T 前者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 后者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 件 运用S W O T 分析法可 以使企业更加直观地了解对 自身发展有利的因素 回避那些可 能给企业造成损失的因素 扬长避短 继而总结并提出可行性战略 有利于企业的领 导者和管理者做出较正确的决策和规划 本章将利用S W O T 分析法 分析订单式中小型 制造企业在当今市场环境下的优势和劣势 面临的机遇和威胁 探讨订单式中小型企 业健康发展的策略 7 3 2 2 1 优势分析 S 首先 订单式中小型制造企业最大的优势就是经营灵活 由于生产规模较小 技 术装备简单 生产经营所需的资源投入量较小 因此 对外界环境变化反应比较敏锐 和迅速 能够随时适应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及时改变经营方向 调整经营策略 满足社 会消费需求 其次 组织机构简单 容易管理 订单式中小型制造企业人数较少 组织结构简 单 机制灵活 善于应变 信息沟通快 信息处理反应能力较强 管理成本低 效率 局 第三 富于活力 订单式中小型制造企业竞争激烈 市场约束力强 因此 有较 强的创新激励 刺激订单式中小型制造企业积极创新 开拓进取 在竞争中成长 以 市场为导向 有很强的市场意识 正是因为中小型企业的这些特点 使得中小型企业易于接受新观念 相对于大型 企业来说 订单式中小型制造企业更容易接受新管理理念 因为订单式中小型制造企 业规模小 层次少 结构灵活 没有僵化性 一般只需得到企业领导人的支持即可实 行新管理模式 2 2 机遇分析 0 首先 消费向多样化 个性化发展 为订单式中小型制造企业提供了市场空间 随着收入的增加 消费者偏好及消费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消费的多样化 个性化走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 订单式中小型制造企业sow下 分析 势明显 这无疑扩大了差异性产品的需要 为订单式中小型制造企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其次 计算机网络为订单式中小型制造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手段和契机 计算机 网络的发展 改变了订单式中小型制造企业信息闭塞的劣势 也弥补了订单式中小型 制造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在信息获取能力上的不足 便于更好地发挥其信息处理能力的 优势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时也为项 目管理提供了充分的技术基础 目前已有相当 多信息技术开始进入中国并在企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例如E即 M即等 第三 政府部 门加强了政策扶持力度 在融资 市场准入方面都给予一定的优惠 为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第四 订单式中小型制造企业集群不断发展 集群化模式已经成为订单式中小型 制造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政府也高度关注和扶持订单式中小型制造企业集群的发 展 从资金 技术创新 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大力扶持 第五 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随着WT O 的加入 国际贸易门坎降低以及发达国 家调整产品结构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加工厂 使中小型制造企业面临更大的 发展空间 2 3 劣势分析 W 第一 技术力量不足 缺乏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 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端产品 产 品相对集中在常规产品 中层技术人员存在较大的流动性 公司的新型设计和理念较 易流失 与科研院所在技术层面的联系相对松散 对新产品和技术的理解 吸收 挖 潜存在滞后性 第二 经营管理水平 比较落后 有许多中小型企业还是家族式管理 投资人将管 理层次延伸到操作层面 规章制度在公司成立时制定 并没有随着公司的发展 与时 俱进的进行调整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缺乏项 目管理经验 无计 划性 风险准备不足 组织架构和责权利不清晰 阶段绩效考核不完善 企业文化和 团队精神函待塑造 第三 质量管理程度不够 前期原材料供应和售后服务反馈信息存在不对称性 工 509000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落后 偶发性质量事故在处理完毕后 事后总结不够 不 能以规章制度的形式约束工作人员 全体职工 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命 0 的意识不足 第四 企业社会知名度低 大多数 中小型企业在本行业 地区乃至全国 全球知 名度不太高 这对产品的营销造成了障碍 第五 高层次人才缺乏 人才流失严重 企业技术研发与创新的能力较弱 中小 型企业的工作条件 物质和福利待遇较差 现代人工作生活方面的价值观取向更为实 际 超前 他们往往追求较高的工作 生活质量 尤其把物质方面的追求作为其事业 发展的基础 而这些是中小型企业难 以充分满足的 因此造成了中小型企业优秀人才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 订单式中小型制造企业sow下 分析 的不足 第六 资金和规模偏小 筹措困难 中小型企业规模较小 资金力量薄弱 在金 融危机和政府紧缩货币政策下融资相当困难 第七 风险较大 破产和倒闭率较高 中小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抗风险能力较为 薄弱 由于产品品种少 不能像大型企业那样实行多元化经营分散风险 一旦遇到市 场需求转变或技术变革 就会遭受较大损失 另外订单式中小型制造企业资产规模较 小 获利能力相对较弱 当遇到风险时企业很难抵挡 2 4 威胁分析 T 第一 市场环境相对落后 虽然我 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多年 但 市场环境仍然不够完善 而且近年来经常遭受西方国家的贸易保护壁垒以及反倾销调 查 从而导致部分中小型企业在市场营销中出现困境 第二 企业间恶性竞争 订单式中小型制造企业面临的威胁还主要有来自同行业 的中小型制造企业的恶性竞争 包括在产品质量 客户服务能力 价格 供应链合作 能力等方面的竞争 恶性竞争使订单式中小型制造企业追于生存问题而难 以对项 目管 理加以关注 第三 制度环境不完善 我 国订单式中小型制造企业发展所需的制度环境 诸如 融资制度 产权转让制度 人才使用制度 市场准人或退出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等 目前还远远不能适应订单式中小型制造企业经营的需要 因为企业在改善项 目效率 时 必然要涉及到各种资源在企业 内部和企业与市场之间重新配置 由于上述制度改 革尚未到位 企业根据经济合理原则对资源的配置就会受到阻碍 第四 诚信度低 我 国中小型企业诚信度缺失由来已久 诚信缺失导致了社会性 的诚信危机 这不仅影响了中小型企业的融资和营销 使其在吸引人才和与其它企业 或机构进行合作时都相对困难 2 5 SWOT 策略 通过上述的S W O T 分析我们不难看出 订单式中小型制造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 的今天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但也拥有前所未有的市场环境和机遇 企业要想在竞 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并健康发展 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实施管理创新 深 化企业改革 同时又能发挥 中小型企业灵活多变的特点 勇于技术创新 开发能够适 时适应市场需求的高附加值产品 而在管理创新当中 在项 目管理方面的创新尤为重 要 订单式中小型企业需要简洁 高效 但又规范的项 目管理流程来有效地控制项 目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 订单式中小型制造企业sow下 分析 进程 成本和风险 4 2 SWOT战略分析见表1 内因分析 表 1 中小型制造企业 sw0 T分析 优势 S 经营灵活 结构简单 容易管理 富于活力 外 因 分 析 战 略 分 析 机遇 0 市场需求多样化 个性化 网络 为信 息获 取 提供 便 利 政府大力扶持 企业集群发展 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威胁 T 市场环境还相对落后 企业间恶性竞争 制度环境不够完善 诚信度缺失 50 战略 快速响应市场的需求 开发 满 足客户个 性化 需求 的产 口 口口 利用政策及环境利好发展契 机 适时适量扩大企业发展 劣势 W 技术不足 管理水平落后 质量管理程度不够 企业知名度低 缺乏高层次人才 资金和规模偏小 破产和倒闭率较高 WO 战略 加强企业管理 大力引进人 才 联合其 他企业 互利集群 发 展 ST 战略 产品 工艺和流程创新摆脱 恶性竞争 WT 战略 加强项 目管理 降低单位产 品的成本及生产周期 提供企业知名度和诚信度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 订单式中小型制造企业项 目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三章 订单式中小型制造企业项目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 1订单式生产的概念和特点 按照企业组织生产的特点 可以把制造性生产分成存货式生产 M a k e一 to一 StoCk M T S 与订单式生产 M a k e一 to一 Order MT O 两种 流程式生产一般为存货式生产 加工 装配式生产既有存货式又有订单式 订单式生产是按用户订单进行的生产 用户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 包括产品性能 数量等 经过协商确定出价格和交货期等要素 然后组织设计和生产 如船舶 大型 工业锅炉等 而存货式生产则是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的生产 生产的 目 的是为了补充库存 通过成品库存随时满足用户需求 例如 家用电器 标准件 汽 车等的生产 订单式生产和存货式生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一 存货式生产 产品标准化程度高 生产效率高 用户订货提前期短 库存水 平高 难以满足顾客个性化要求 二 订单式生产 产品标准化程度低 生产效率低 用户订货提前期长 库存水 平低 满足顾客个性化程度高 按用户订单内容的不同 订单式生产又分为以下几种 1 订货装配型生产 以零部件标准化 通用化为前提 2 订货制造型生产 生产周期较长 3 订货工程型生产 一般为非重复的单项任务 设计 制造等工作都要重新 开始 订单式生产是企业常用的一种生产模式 通常具备以下特点 1 产品种类比较多 由于是按单生产 且客户订单的细节要求往往各不相同 就导致了面向订单生产的企业的产品种类比较多 2 需求波动比较大 这种波动包括需求时间上和数量上的波动 有的产品 客 户可能只下一次订单 后面就再也没有订单了 而有的产品生命周期远远大于设 计的生命周期 另外 需求的数量受市场的影响也很不稳定 波动很大 单个订单对 产品的需求数量相对比较小 即 需求少量多样 0 不会像存货式生产的产品那 样 一生产都是成千上万的 3 需求变更频繁 订单式生产的生产提前期 Lead Time 相对 比较长 因此正 所谓的 夜长梦多 0 在这个期间内客户变更需求的机会就比较大 这种变更包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 订单式中小型制造企业项 目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括 增加或取消订单 交期的提前或延后 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产品结构或包装方式 的变更 甚至原来要 A 产品 现在改要 B 产品等 4 紧急订单 Rush order 多 插单多 较长的生产提前期往往超出客户的期 望 客户通过各种方式 如联系公司高层 提升订单的优先级 以获得期望交期 订 单式生产的生产过程比较复杂 生产中多会用到需要长采购提前期的关键物料和复杂 的生产工艺 3 2 订单式生产的管理方法 目前 国内外 比较先进的订单生产的运作模式主要应用成组技术 柔性制造技术 和项 目管理技术 一 成组技术 即对于不同制品之间客观存在的相似性进行识别 并根据一定的 目的 按其相似 特征进行归类分组 并找出同一类制品中的典型制品 以典型制品为基础编制成组工 艺和进行成组生产 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和组织管理中不应有的多样化 达到简 化 统一 高效和经济 目的的生产组织技术 二 柔性制造 柔性制造是由计算机控制的 以数控机床 N C 和加工中心 M C 为基础 适应多品 种中订单式生产的自动化制造系统 生产系统的柔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可以适 应不同的产品或零件要求 二是转换时间尽量减少 推行成组技术是提高生产系统柔 性的必要手段 两种方法的实施是相辅相成的 三 项 目管理 项 目管理是指在确定的时间范围内 为完成既定 目标 通过特殊形式的临时性组 织 通过有效的计划 组织 领导与控制 充分利用既定有限资源的系统管理方法 项 目管理的主要特点 1 项 目管理是一项系统性极强的管理活动 2 项 目管理具有创造性 3 项 目管理有其时间界限及寿命周期 4 项 目管理需要集权领导并建立专门的项 目组织 5 项 目经理在项 目管理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7 5 2 对制造业企业来说 传统的生产过程管理就是对产品制造过程本身的管理 其主 要内容往往包括生产过程组织 生产计划 生产作业计划 生产调度及生产作业控制 而产品制造过程又和前期的技术工艺准备过程 材料及外购件准备过程 后期的储存 包装 发运过程 安装调试等服务过程密切相关 仅仅将生产过程局限于具体的作业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 订单式中小型制造企业项 目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过程无法对产品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组织及控制 扩大传统生产管理活动的范围 将合 同执行过程 向基本生产过程的前后延伸应该成为合同执行过程管理的研究方向 制造业企业订单式生产过程 中实施项 目管理技术 可以加强合 同执行过程的管理 控制 转变单纯重视生产作业过程的传统生产过程管理模式 目前 国内制造业企业的项 目管理理论把研究的重心放在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开 发 生产运行 经营管理等独立的企业管理活动上 对于解决订单式生产过程中出现 的系统问题效果并不十分显著 而一些发达国家制造业企业在订单式生产的整体合 同 执行过程中使用项 目管理技术 把项 目管理技术的应用作为企业组织机构设计 生产 流程设计及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基础 对于我国的订单式生产的运作过程具有借鉴意 义 对于这种基于订单合同的项 目管理 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合同项 目管理 3 3 订单式中小型制造企业导入项 目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经济活动的节奏越来越快 其结果是每个企业都感到用户 对交货期的要求越来越高 如果一个企业对用户要求的反应稍慢一些 很快就会被竞 争对手抢 占先机 因为对现在的企业来说 市场机会几乎是稍纵即逝 留给企业思考 和决策的时间极为有限 因此 缩短产品的开发生产周期 在尽可能短时间内满足用 户的需求 已成为当今所有企业和管理者易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订单式制造是制造业内复杂而独特的一种生产类型 由于每件产品均需要根据具 体客户合同的指定要求进行大量的定制设计与制造工作 并在规定的期限内交付产 品 对应的整体业务过程因此具有一次性 独特性 目标确定性等典型属性特征 如 今订单式制造正被越来越普遍地运用于装备制造业 国防军工制造业等各种行业 订单式制造企业的业务流程一般以销售业务为起始 以售后服务业务为结束 中 间贯穿以项 目计划驱动的产品设计 配套采购 产品生产 产品发运等业务过程 在 各业务流程阶段 订单式制造企业业务管理需求重点各不相同 产品销售阶段最主要的是给出合理且具有竞争力的报价和承诺用户可以接受的 交货期 企业的销售人员需要能够参考相近历史产品的成本情况 向客户提供合理的 报价 并根据本企业生产运营情况向客户承诺合理的交货期 企业的研发 生产等业 务人员也需要参与到本过程中 对项 目合同的技术可行性 交付进度安排等方面进行 全面系统的评审 也就是说一个完整的工作要跨越多个职能部 门 各部门之间存在大 量的协调和沟通工作 然而现在很多企业在跨部门协调和沟通上存在很大问题 现在很多制造企业整体运作管理还是按照传统制造企业的运作模式进行 企业业 务流程建立在工序细分和工作简单化 专业化基础上 与之相应的企业组织都是多层 次 多部门的 金字塔 0 型的职能型的组织结构 有限的人力资源和时间都消耗在不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 订单式中小型制造企业项 目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能创造价值的沟通工作上 并且组织内部沟通的信息链长 导致信息传递速度慢 容 易导致信息失真 而弄清信息背后的真相又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 如果不进行充分的 沟通 很明显会影响工作的进程 影响整个工作的生命周期 造成工作拖期 对于订单式制造企业 应改进企业管理模式 导入项 目管理模式 拟定公司项 目 化管理流程 项 目管理流程通过对企业项 目进行分类 根据公司资源配置 组建适合 企业开展项 目的组织形式 按项 目的分解对项 目进行管理 相 比而言 企业项 目化管 理流程是企业管理流程的一种 是引入项 目化管理方式后产生的新流程 通过项 目管理模式的引入 以项 目管理分类对企业各类项 目进行区分 对企业的 各种资源按照项 目的重要程度 优先权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 从而把项 目化管理作为 企业流程的延伸 以明确的项 目管理理念 优化企业资源配置 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 率和有效性 产品设计阶段 产品设计 工艺人员需要系统的知识重用手段 以根据历史产品 或基型产品情况 快速高效地进行产品设计或变型 配套采购阶段 采购人员一方面 需要基于历史经验 对采购提前期较长的物资进行预测性采购 另一方面要与产品开 发工作紧密结合 尽早弥补采购预测遗漏情况 鉴于产品设计阶段知识重用 配套采购阶段经验参考的需求 企业要记录并比较 历史产品的配置情况 管理新产品设计 变更工作相关数据与流程 定义零部件在各 件 批 产品的使用有效性 订单式制造企业需要构建项 目知识库作为显性知识共享 平台 以便于将项 目的成果更多落实到平台中 成为可积累和可重用的资源 最大限 度的在各级员工中实现共享 为项 目开展提供比较好的资源支撑 产品生产阶段 由于每件 批 产品之间存在较大差别 订单式制造企业需要具有 较好的柔性生产能力 产品发运阶段 订单式制造企业往往需要派出专门人员去对所发运的产品进行现 场安装 调试 培训 在产品发运后 需要对项 目成本进行核算 考核项 目绩效 售后维护阶段 订单式制造企业需要为互不相同的每件 批 售 出产品有针对性地 提供产品配件与个性化服务 这不仅能够为企业带来新增收入 还能够提高客户满意 度与忠诚度 为后续产品销售打下 良好基础 制造企业一般设有采购 销售 财务 研发 生产计划 工艺质量 安全 行政 管理等职能部门 实现着包括试产调研 产品研发 生产制造 质量检验 产品营销 等诸多 日常活动 在这些生产和职能部 门的日常运作中 更多的是标准化的作业指导 由各种规范用以支撑 日常的业务活动 当在同一活动中 不同部门发生冲突时 不能 很好的得到解决 往往事情是一拖再拖 最后甚至会影响整个项 目的交货期 因为许多企业仍然为职能型组织架构 未能建立起项 目型或矩阵型组织架构 没 有真正意义上的项 目经理职位 职能型组织里的每个职能部门只关心自己的业绩 使 整个组织具有一个狭隘性 不注重与其它部门的团队协作 很少有相互有益的沟通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 订单式中小型制造企业项 目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会妨碍信息流动 在项 目生命周期内不能实现信息共享 项 目管理过程按照两个维度进行了分类 知识领域和过程组 知识领域分别是核 心知识领域的范围管理 时间管理 成本管理 质量管理 辅助知识领域的人力资源 管理 沟通管理 风险管理 采购管理 和整体管理 过程组分为启动 计划 执行 控制和收尾过程组 在项 目的几个知识领域中 几乎每个都存在计划编制的过程 这意味着在项 目管 理里面做任何事情首要的是计划 同时在核心知识领域中 都存在控制过程 因为项 目管理的目标构成就是四个核心知识领域 所以需要制定如何实现和达到这些 目标的 计划 并且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监督和控制 若想很好的控制项 目的进度 质量和费用 并使三者达到平衡 就需要对项 目计 划进行管理 做到事前计划 事中控制 事后总结 项 目计划是项 目组织根据项 目目标的规定 对项 目实施工作进行的各项活动作 出 周密安排 项 目计划围绕项 目目标的完成系统地确定项 目的任务 安排任务进度 编 制完成任务所需的资源预算等 从而保证项 目能够在合理的工期 内 用尽可能低的成 本和尽可能高的质量完成 项 目计划是项 目得 以实施和完成的基础和依据 项 目计划 的质量是决定项 目成败 优劣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企业要想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需要项 目管理这种先进的管理模式 把企业中的人 财 物 信息等资源 高质量 低成本 快速及时地转换为市场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因为质量是企业的立足之本 成本是生存之道 而时间则是企业发展之源 没有好的 质量 就无法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就无法在市场上立足 没 有低的成本 企业就没有实力进行价格竞争 无法获得再生产所需要的资金而难 以为 继 而企业要适应不断发展的消费需求 就必须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提供消费者所需要 的产品和服务 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 因此生产周期就形成了能否适应企业发展需 求的关键 项 目管理模式以 项 目0 为主线管理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 将 一次性 0 项 目模 式与 持续式 0 的日常业务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解决了企业的 信息孤岛 0 状况 对 项 目进度 资源 成本 质量等的进行有效的管理 实现了项 目的全过程控制 7 6 2 总而言之 订单式中小型制造企业导入项 目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它能从以下方面 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1 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 项 目经理监督整个生产过程 另外项 目经理又关注市场 直接 同客户沟通 能及 时发现市场变化 了解客户需求的变化 及时反馈市场信息 能满足市场和顾客的需 求 这样可以通过项 目管理控制整个顾客服务流程 在设计 物料 制程 交付 服 务等流程实现零缺陷 最终达到最大化客户满意 2 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 订单式中小型制造企业项 目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项 目管理实行 目标化管理 要求达到成本 时间和质量的优化 使相关利益者满 意 项 目执行的每一个阶段都设定了一系列的检验标准 只有达到了要求的标准 项 目才可以继续下一阶段的工作 很多设计中隐藏的问题会被及时发现 及时采取修正 对策 对于订单式生产管理 每一环节都要经过严格的检验 这样有利于提高生产效 率和降低成本 避免了前功尽弃的危险 3 有利于加强企业内部沟通和总体协调 订单式生产管理要成立一个项 目小组 对其整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在整个过程中 各个部门要 自始 自终通力合作 有利于加强企业内部的沟通和总体协调 项 目管理作为一门学科是伴随着经济活动的发展需要而产生的 它主要通过科学 的运筹和管理来达到项 目的既定 目标 项 目管理在科研和生产实践中显示 出越来越 明 显的优越性 它改善了企业项 目开发和实施的工作效率 其应用范围已扩展到经济生 活的各个领域 国际上很多著名公司都采用项 目管理的方式对企业进行运作管理 并 通过项 目经理使企业的组织和指挥能力得以体现 可 以预见 在未来各行业都会对项 目管理人才产生巨大的需求 以帮助企业更科学地实现发展 目标 促进企业的全球化 发展战略 7 7 2 3 4 订单式中小型制造企业导入项目管理的可行性 P M BO K 中将项 目和项 目管理定义为 项 目是为提供某项独特产品 服务或成果所 做的临时性努力 项 目管理是在项 目活动中应用知识 技能 工具和技术以达到项 目 要求的过程 通俗地讲 项 目只是一次性任务 这项任务由一个临时性组织在限定的 时间 费用和人力资源下 通过一定的科学运筹和组织手段达到规定 目的 项 目具有如下特点 目的性 具有详细而可行的目标 周期性 具有特定的起点与终点 固定性 具有确定的范围与边界 依赖性 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环节构成 层级性 由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子项构成 独特型 它是一次而非重复的 约束性 受时间 资金和技术资源限制 组织性 由一支临时组织的队伍进行管理与建设 风险性 项 目建设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 冲突性 项 目中各行为主体利益 各环节 各 目标与指标的冲突与矛盾 沟通性 各行为主体利益协调 信息交流 开放性 项 目不断地与环境进行物质 信息 能量的交换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 订单式中小型制造企业项 目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