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茶与中华文化 一 茶与宗教民俗 二 茶与文学 三 茶与歌舞戏曲 第六章茶与中华文化 第一节茶与宗教民俗一 茶与佛教茶与佛教 因缘 深长 自古就有 茶禅一味 的说法 佛教是公元前6 5世纪由古代印度迦毗罗卫国 在今尼泊尔 的王子释迦牟尼创立 最初从西域传入我国 西汉末年 佛教传入我国以后 由于教义与僧侣活动的需要 茶很快就与佛教结下了不解的缘分 第一节茶与宗教民俗 佛教要求 坐禅修行 跏趺 fu 而坐 头正背直 不动不摇 不委不倚 过午不食 不可饮酒 戒荤吃素 因而 需要有一种既符合佛教规戒 又能提神醒脑和补充 过午不食 的营养 一 茶与佛教 第一节茶与宗教民俗 茶叶特性 丰富的营养成分 提神生津的药理功能 平和饮料 古人认为 茶能清心 陶情 去杂 生精 茶圣陆羽在 茶经 中指出 茶味至寒 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故饮茶最符合佛教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 从而 茶叶成了佛教的 神物 一 茶与佛教 第一节茶与宗教民俗 1 茶与佛教的关系史茶与佛教的密切关系 有明确文字记载 可上溯到晋代 晋书 艺术传 记述 东晋敦煌人单道开 在后赵都城邺城 今河北临漳 昭德寺修行时 室内坐禅 昼夜不眠 不畏寒暑 诵经四十余万言 经常用饮茶来提神防睡 一 茶与佛教 第一节茶与宗教民俗 唐宋时期 佛教盛行 寺院饮茶之风更烈 唐代封演的 封氏闻见记 开元中 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 大兴禅教 学禅 务于不寐 又不夕食 皆许其饮茶 人自怀挟 到处煮饮 一 茶与佛教1 茶与佛教的关系史 第一节茶与宗教民俗 吃茶去 禅林的著名法语唐代高僧从谂禅师 常住赵州观音寺 人称 赵州古佛 嗜茶成癖 广群芳谱 茶谱 引 指月录 载道 有僧到赵州从谂禅师处 师问 新近曾到此间么 曰 曾到 师曰 吃茶去 又问僧 僧曰 不曾到 师曰 吃茶去 后院主问曰 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 不曾到也云吃茶去 师曰 吃茶去 吃茶去 成了从谂禅师的机锋语 一 茶与佛教1 茶与佛教的关系史 第一节茶与宗教民俗 2 寺院重要佛事活动 饮茶宋朝时我国许多寺院中也逐渐形成下一套庄严肃穆的茶礼和茶宴 以径山茶宴最为有名 径山寺始建于唐代 宋元时 有 江南禅林之冠 的美誉 径山寺不但饮茶之风甚盛 而且每年春季 经常举行茶宴 坐谈佛经 形成有名的径山茶宴 一 茶与佛教 第一节茶与宗教民俗 在许多寺院里 还专门设有供僧侣们潜心念佛和招待施主的 茶堂 在演说佛法皈 gui 戒的法堂里面 备有召集僧侣饮茶的 茶鼓 以及特别设有掌管烧水煮茶的 茶头 和在寺院门前布施茶水的 施茶僧 在福建武夷山 还把讲经说法等佛事称作 普茶 这种风习 一直沿袭至今未绝 一 茶与佛教2 寺院重要佛事活动 饮茶 第一节茶与宗教民俗 唐代名僧释皎然 人称 诗僧 他爱茶 恋茶 崇茶 平生与茶结伴 一生作有许多茶诗 俗人多泛酒 谁解助茶香 是他的名句 五代十国时 吴僧文了 精于煮水烹茶之道 被后人称为 汤神 授予华定水大师上人称号 一 茶与佛教3 僧人与茶人 第一节茶与宗教民俗 宋代的南屏禅师 深通茶事 对点茶 得之于心 应之于手 非可以言传学到者 茶圣 陆羽 也是寺院出身 虽非僧人 但成年后行迹时常出没寺院 并与许多僧人保持着真挚的友谊 一 茶与佛教3 僧人与茶人 第一节茶与宗教民俗 我国江南许多名寺古刹 有专门从事茶作劳动的僧侣 唐朝寺院种茶很普遍 他们自行种茶 采制茶叶 这就是人们常说 寺院茶 唐代诗人刘禹锡 西山兰若试茶歌 山僧后檐茶数丛 春来映竹抽新茸 的诗句 一 茶与佛教4 佛教与茶叶生产加工 第一节茶与宗教民俗 寺院生态条件优越 十分宜茶 因而历史上许多名茶往往最初都出自禅林寺院 如 四川的蒙山茶 福建的武夷岩茶 江苏的碧螺春 浙江普陀佛茶 景宁惠明寺的惠明茶 余杭径山寺的径山茶 天台万年寺的罗汉茶 杭州法镜寺的香林茶 安徽黄山云谷寺的毛峰茶等 一 茶与佛教4 佛教与茶叶生产加工 第一节茶与宗教民俗 天下名山僧侣多 自古高山出好茶 名山出名刹 名剎出名茶 一 茶与佛教 第一节茶与宗教民俗 二 茶与婚俗在我国历史上 茶被看作是一种高尚的礼品 纯洁的化身 吉祥的象征物 使茶的内涵上升到精神世界 茶与婚姻的关系就是一例 第一节茶与宗教民俗 1 我国古代婚俗与茶唐太宗贞观十五年 公元641年 三十二世藏王松赞干布到大唐请婚 唐太宗决定把宗室养女文成公主下嫁于他 文成公主远嫁吐蕃 按照汉民族的礼节 她带去了陶器 纸 酒和茶叶等嫁妆 这是我国茶与婚礼联系的最早记载 二 茶与婚俗 第一节茶与宗教民俗 唐朝 社会上 风俗贵茶 反映在婚礼方面 茶叶不仅成为女子出嫁时的陪嫁品 而且逐渐演变成一种茶与婚礼特殊形式 茶礼 在北方是指女子出嫁时随身而携的所有嫁妆 也称 下茶 在南方 茶礼 是指男子向女子求婚的聘礼 俗称 茶定 二 茶与婚俗1我国古代婚俗与茶 第一节茶与宗教民俗 唐宋以后 茶礼 几乎成为婚礼的代名词 是男女确立婚姻的重要形式 女子受聘 茶礼 俗称 吃茶 二 茶与婚俗1 我国古代婚俗与茶 第一节茶与宗教民俗 曹雪芹 红楼梦 中王熙凤对林黛玉诙谐地说 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 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 二 茶与婚俗1 我国古代婚俗与茶 第一节茶与宗教民俗 2 茶在婚姻中的意义取茶树的 坚贞 不迁 之意明朝 七修类稿 种茶下子 不可移植 移植则不复生也 故女子受聘 谓之吃茶 又聘以茶为礼者 见其从一之义 二 茶与婚俗 第一节茶与宗教民俗 茶树是一种四季常青的植物 在婚礼中人们馈送 茶礼 再加上其他果品和饰物 象征着爱情之树常青 婚姻之果常甜 从茶中图个吉利 包含着对婚姻美满的良好祝愿 二 茶与婚俗2 茶在婚姻中的意义 第一节茶与宗教民俗 3 我国各民族茶俗求婚茶 云南拉祜族人民 当男方去女方家提亲时 必须带去一包茶叶 两只茶罐及其它礼品 而女方家通过品尝男方送来的茶叶质量的好坏 作为了解男方劳动本领高低的主要参考条件 退婚茶 贵州侗族的男女婚姻由父母决定后 如姑娘本人不愿意 可以用退茶的方式退婚 二 茶与婚俗 第一节茶与宗教民俗 3 我国各民族茶俗此外 侗族的闹油茶 亲婆茶 湖南衡阳一带的合合茶等 二 茶与婚俗 第一节茶与宗教民俗 三 茶与祭祀由于茶与宗教关系密切 所以 茶还常常作为祭天 敬佛 祀祖的物品 作为祭品的茶 往往寄托祭祀者的深深的祝愿 第一节茶与宗教民俗 1 用茶祭祀在我国历史上 有文字记载的 可以追溯到两晋南北朝时期 据梁 萧子显 南齐书 记载 南朝时齐世祖武皇帝 在他的遗诏里说 我灵座上 慎勿以牲为祭 唯设饼果 茶饮 干饭 酒脯而已 三 茶与祭祀 第一节茶与宗教民俗 2 以茶作为随葬物在我国的不少地区 长辈死后 若生前爱茶 做晚辈的就用茶作随葬品 以尽孝心 慰藉长辈在天之灵 三 茶与祭祀 第一节茶与宗教民俗 用茶作为殉葬品 在民间有两种说法 一种认为茶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人虽死了 但阴魂犹在 衣食住行 如同凡间一般 饮茶仍然不可少 一种认为茶是 洁净 之物 能吸收异味 净化空气 用茶作随葬物 有利于死者的遗体保存和减少环境污染 三 茶与祭祀2 以茶作为随葬物 第一节茶与宗教民俗 3 以茶敬神在我国民间 还有信神拜佛的 尤其一些善男信女 常用 清茶四果 或 三茶六酒 祭天谢地 期望能得到神灵的保佑 三 茶与祭祀 第二节茶与文学有很多文人学士 他们爱茶 恋茶 颂茶 在中国的文学艺术宝库中留下宝贵一页 第二节茶与文学 一 茶与诗词千百年来 我们的祖先为后代留下的茶诗 茶词 不下数千首 具有数量丰富 题材广泛和体裁多样的特征 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支奇葩 第二节茶与文学 1 中国最早的茶诗 晋 左思的 娇女 诗 吾家有娇女 皎皎颇白皙 小字为纨素 口齿自清历 有姐字惠芳 眉目粲如画 驰鹜翔园林 果下先生摘 贪华风雨中 倏shu忽数百适 心为荼荈剧 吹嘘对鼎沥 一 茶与诗词 第二节茶与文学 2 唐代茶诗唐代 涌现了大批以茶为题材的诗篇 李白的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茗生此中石 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 采服润肌骨 从老卷绿叶 枝枝相接连 爆成仙人掌 以拍洪崖肩 一 茶与诗词 第二节茶与文学 卢仝的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 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 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 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一 茶与诗词 第二节茶与文学 此外 还有杜牧的 题茶山 题禅院 等 袁高的 茶山诗 齐己的 谢邕湖茶 咏茶十二韵 等 以及元稹的 一字至七字诗 茶 颜真卿等六人合作的 五言月夜啜茶联句 等等 都显示了唐代茶诗的兴盛与繁荣 一 茶与诗词2 唐代茶诗 第二节茶与文学 3 宋代茶诗北宋斗茶和茶宴盛行 所以茶诗 茶词大多表现以茶会友 相互唱和 以及触景生情 抒怀寄兴的内容 如欧阳修的 双井茶 诗 西江水清江石老 石上生茶如凤爪 穷腊不寒春气早 双井茅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红碧纱 十斛茶养一两芽 长安富贵五侯家 一啜尤须三日夸 一 茶与诗词 第二节茶与文学 苏轼 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 仙山灵草湿行云 洗遍香肌粉末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 清风吹遍武陵春 要知玉雪心肠好 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勿笑 从来佳茗似佳人 范仲淹的 斗茶歌 蔡襄的 北苑茶 等 一 茶与诗词3 宋代茶诗 第二节茶与文学 陆游 晚秋杂兴十二首 置酒何由办咄嗟 duojie 清言深愧淡生涯 聊将横浦红丝碾 自作蒙山紫笋茶 杨万里的 以六一泉煮双井茶 日铸建溪当近舍 落霞秋水梦还乡 何时归上滕王阁 自看风炉自煮尝 一 茶与诗词3 宋代茶诗 第二节茶与文学 4 元代茶诗也有许多咏茶的诗文 著名的有耶律楚材的 西域从王君玉乞茶 因其韵七首 洪希文的 煮土茶歌 谢宗可的 茶筅 谢应芳的 阳羡茶 等等 元代的茶诗以反映饮茶的意境和感受的居多 一 茶与诗词 第二节茶与文学 5 明代著名的有黄宗的 余姚瀑布茶 文征明的 煎茶 陈继儒的 失题 陆容的 送茶僧 等 此外 明代还有不少反映人民疾苦 讥讽时政的咏茶诗 如高启的 采茶词 一 茶与诗词 第二节茶与文学 高启的 采茶词 雷过溪山碧云暖 幽丛半吐枪旗短 银钗女儿相应歌 筐中采得谁最多 归来清香犹在手 高品先将呈太守 竹炉新焙未得尝 笼盛贩与湖南商 山家不解种禾黍 衣食年年在春雨 一 茶与诗词5 明代茶诗 第二节茶与文学 6 清代也有许多诗人如郑燮 金田 陈章 曹廷栋 张日熙等的咏茶诗 清代乾隆皇帝六下江南 曾五次为杭州西湖龙井茶作诗 其中 观采茶作歌 最为后人传诵 一 茶与诗词 第二节茶与文学 观采茶作歌 火前嫩 火后老 惟有骑火品最好 西湖龙井旧擅名 适来试一观其道 村男接踵下层椒 倾筐雀舌还鹰爪 地炉文火续续添 乾釜柔风旋旋炒 慢炒细焙有次第 辛苦工夫殊不少 王肃酪奴惜不知 陆羽茶经太精讨 我虽贡茗未求佳 防微犹恐开奇巧 采茶朅 qie 览民艰晓 一 茶与诗词6 清代茶诗 第二节茶与文学 8 现代咏茶诗也很多 如郭沫若的 赞高桥银峰茶 陈毅的 梅家坞即兴 以及赵朴初 启功 爱新觉罗 溥杰的作品等 都是值得一读的好茶诗 一 茶与诗词 第二节茶与文学 二 辞赋 散文茶叶除了在诗词中有大量表现外 在辞赋和散文中也屡见不鲜 辞赋和散文具有表现手法灵活 语言优美的特点 更能表现茶的品性 第二节茶与文学 1 赋 晋代杜育的 荈赋 灵山惟岳 奇产所钟 厥生荈草 弥谷被岗 承丰壤之滋润 受甘霖之霄降 月惟初秋 农功少休 结偶同旅 是采是求 水则岷方之注 挹彼清流 器择陶简 出自东隅 酌之以匏 取式公刘 惟兹初成 沫成华浮 焕如积雪 晔若春敷 二 辞赋 散文 第二节茶与文学 唐代诗人顾况 茶赋 赞茶之功用 稽天地之不平兮 兰何为兮早秀 菊何为兮迟荣 皇天既孕此灵物兮 厚地复糅之而萌 惜下国之偏多 嗟上林之不至 如罗玳筵 展瑶席 凝藻思 间灵液 赐名臣 留上客 谷鸎转 宫女嚬 泛浓华 漱芳津 出恒品 先众珍 君门九重 圣寿万春 此茶上达于天子也 滋饭蔬之精素 攻肉食之羶腻 发当暑之清吟 涤通宵之昏寐 杏树桃花之深洞 竹林草堂之古寺 乘槎海上来 飞锡云中至 此茶下被于幽人也 雅曰不知我者 谓我何求 可怜翠涧阴 中有泉流 舒铁如金之鼎 越泥似玉之瓯 轻烟细珠 霭然浮爽气 淡烟风雨 秋梦里还钱 怀中赠橘 虽神秘而焉求 二 辞赋 散文 第二节茶与文学 宋代吴淑 茶赋 历数茶之功效 典故和茶中珍品 夫其涤烦疗渴 换骨轻身 茶荈之利 其功若神 则有渠江薄片 西山白露 云垂绿脚 香浮碧乳 挹此霜华 却兹烦暑 清文既傅于读杜育 精思亦闻于陆羽 若夫撷此皋卢 烹兹苦茶 桐君之錄尤重 仙人之掌难逾 豫章之嘉甘露 王肃之贪酪奴 待枪旗而采摘 对鼎沥以吹嘘 则有疗彼斛瘕 困兹水厄 擢zhuo彼阴林 得于烂石 先火而造 乘雷以摘 吴主之忧韦曜 初沐殊恩 二 辞赋 散文 第二节茶与文学 陆纳之待谢安 诚彰俭德 别有产于玉罍 lei 造彼金沙 三等为号 五出成花 早春之来宾化 横纹之出阳坡 复闻邕湖含膏之作 龙安骑火之名 柏岩兮鹤岭 鸠坑兮西亭 嘉雀舌之纤嫩 玩蝉翼之轻盈 冬芽早秀 麦颗先成 或重四园之价 或侔 mou 团月之形 并明目而益思 岂瘠气而侵精 又有蜀冈牛岭 洪雅乌程 碧涧纪号 紫笋为称 陟 zhi 仙匡而花坠 服丹丘而翼生 至于飞自狱中 煎于竹里 效在不眠 功存悦志 或言诗为报 或以钱见遗 复云叶如栀子 花若蔷薇 轻飚浮云之美 霜苛竹箨 tuo 之差 唯芳茗之为用 盖饮食之所资 第二节茶与文学 清代文学家全望祖的 十二雷茶灶赋 描写浙江四明山区的茶叶盛景 其境界浪漫灿烂 气势非凡 二 辞赋 散文 第二节茶与文学 2 散文苏东坡 叶嘉传 以拟人手法 铺陈茶叶历史 性状 功能诸方面的内容 其中情节起伏 对话精彩 读来有栩栩如生的感受 二 辞赋 散文 第二节茶与文学 元代文学家杨维桢的散文 煮茶梦记 充分表现了饮茶人在茶香的熏陶中 恍惚神游的心境 如仙如道 烟霞璀灿 此外 明代周履靖的 茶德颂 张岱的 斗茶檄 闵老子茶 等佳作 二 辞赋 散文 2 散文 第二节茶与文学 在现代散文中 鲁迅的 喝茶 和周作人的 喝茶 都是别具一格的美文 鲁迅的 喝茶 喝好茶 是要用盖碗的 于是用了盖碗 果然 泡了之后 色清而味甘 微香而小苦 确实好茶叶 有好茶喝 会喝好茶 是一种清福 不过要享这清福 首先就须有工夫 其次是练出来的特别感觉 二 辞赋 散文 第二节茶与文学 三 小说小说是文学的一大类别 它以人物的塑造为中心 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的描写 广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 而作为社会生活必需品的茶 在小说情节中多有描述 第二节茶与文学 唐代以前 小说中茶事往往在神话志怪传奇故事里出现 东晋干宝 搜神记 故事 夏侯恺死后饮茶 隋代以前的 神异记 中的神话故事 虞洪获大茗 南朝宋刘敬叔著的 异苑 中的鬼异故事 陈务妻好饮茶茗 还有 广陵耆老传 中的神话故事 老姥卖茶 三 小说 第二节茶与文学 明清时代 记述茶事的多为话本小说和章回小说 如 三国演义 水浒传 金瓶梅 西游记 红楼梦 聊斋志异 三言二拍 老残游记 等都有茶事的描写 三 小说 第二节茶与文学 红楼梦 全书一百二十回 其中谈及茶事的有近300处 茶俗 以茶养生 荣国府的规定 吃完饭就要喝茶 喝茶时 先是漱口的茶 然后再捧上吃的茶 以茶待客 三 小说 第二节茶与文学 茶俗 以茶为祭 第八十九回中 宝玉在晴雯旧日居室 焚香致祷 怡红主人焚付晴姐知之 酌茗清香 庶几来飨 以茶为聘 第二十五回中 凤姐笑着对黛玉道 你既吃了我家的茶 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儿 三 小说 第二节茶与文学 茶种类 大都是茶中极品 宝玉喜欢的耐冲泡的枫露茶 助消化的普洱茶 女儿茶 宝玉梦景中的千红一窟 贾母不吃六安茶 喜喝老君眉 黛玉爱的是清淡雅香的龙井茶等 三 小说 第二节茶与文学 茶具 大多是古代珍玩 如在第四十一回 栊翠庵品茗时 妙玉给贾母盛茶用的是 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上 里面放一个成窑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家具行业智能化产品应用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互联网金融行业金融科技与数字货币发展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5G技术在工业互联网发展中的应用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房地产行业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实务考核试卷
- 2025年学前教育普惠性发展专项能力测试-城市“新增人口区域”普惠性幼儿园规划考核试卷
- 2025年新能源行业ESG投资与新能源项目绿色能源消费资格考核试卷
- 2025广东中山市公安局横栏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9人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成都市泡桐树小学2026年储备教师招聘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广东南粤银行珠海分行招聘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福建省龙岩华侨职业中专学校专职心理健康区聘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医学美容技术》课件-实训3:二氧化碳激光祛赘生物技术
- 2025信阳辅警考试题库
- 2025年美术类中考试题及答案
- 绿色防控培训
- 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解读
- 护理不良事件及法律法规
- 2025年贵州盐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消防检查指导手册》(2024版)
- 隧道渗水、漏水、排水处治方案
-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五项制度特别解读
-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