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中国民族学类核心期刊2007年第2期 J NOR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No 2 2007 英汉法律翻译的语用原则 彭红兵1 张新红2 1 暨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 广东 广州510632 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商务英文学院 广东 广州 510420 摘 要 从Sarcevic所提出的 译者在交际过程中起积极参与者的作用 这一论断 可以分析出法律翻译的目的是 作出能够通过保证一致的解释和适用而保留单一法律唯一性的文本 原语文本功能决定法律翻译的策略 法律翻译 是法律机制中的交际行为 译文应传达原文的法律意图 译者在法律翻译交际活动中扮演着积极参与的角色等语用原则 在法律翻译实践中的运用可以更好地实现这一翻译目标 关键词 法律翻译 语用原则 立法意图 中图分类号 H315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5145 2007 02 0147 04 一 引言 国内翻译界从微观的角度探讨过法律翻译的原则 如庄严词语的使用原则 准确性原则 术语一致 原则 公正性原则及合适性原则等 邱贵溪 2000 杜金榜 2001 2004 但是讨论法律翻译的语用原则还 无人涉及 20世纪下半叶 语用学研究蓬勃发展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语用学是研究符号与符号解释者 之间的关系 即研究语言选择机制与动机及其影响与后果的一门学问 方梦之 2004 194 法律涉及语 言的使用和效果 法律语言还具有 以言行事 的特点 因此研究法律翻译问题非语用学莫属 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提出法律翻译的四条语用原则 1 原语文本功能决定法律翻译的策略 2 法 律翻译是法律机制中的交际行为 3 译文应传达原文的法律意图 4 译者在法律翻译交际活动中扮演 着积极参与的角色 这些分析论证主要基于Sarcevic所提出的 译者在交际过程中起积极参与者的作 用 这一理论框架 旨在帮助法律译员增强语用翻译意识和语用翻译能力 提高法律翻译的质量 二 法律翻译的语用学视角 回顾法律翻译研究的历史 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翻译理论的影子 无论是Catford的 语境对等 situational equivalence 概念 或是Nida的 形式对等 formal correspondence 理论 都把法律翻译看作 是语际转换 interlingual transfer 是 用一种语言的文本替换另一种语言文本的过程 a process of substituting a text in one language for a text in another 译者的作用只是被动地再现原文 这强调译文 收稿日期 2006 12 23 作者简介 彭红兵 1968 女 江西新干人 讲师 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张新红 1968 男 四川资阳人 副教授 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语用学 741 1994 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与原文不仅在语言结构形式上对应 还要在语法单位体系上对应的翻译理论显然对法律翻译意义不大 因为它不顾内容 忽略语篇和语言的使用特点 片面追求形式对应 最终导致死译 致使法律精神丧失 社会语言学 功能语言学及语用学的兴起改变了学者们对法律翻译的认识 他们发现文本类型及文 本功能和翻译策略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法律文本语言使用特征使它划入特殊用途文本 Language for Special Purpose 简称LSP 的行列 其文本交际功能也与众不同 主要目的是规范人的行为方式 文 本功能直接决定直译或意译 随着现代译论的侧重点由语码转换向文化转换 法律翻译被认为是 跨文 化事件 cross cultural event 译员被看作是 文化的操作者 cultural operator 因为承担着文本产 生者的积极角色 译者翻译时要考虑语言因素 更要考虑产生社会文化的语境因素 the elements constituting the sociocultural situation in which it is produced 即法律文化 尤其是译语功能及接受情景 的其他条件 Vermeer认为翻译是 复杂的行动形式 complex form of action Sarcevic 1997 2 翻译 理论于是成为 行动的理论 the theory of action 因而译者成为翻译过程中负责的决策者 responsible decision maker Newmark认为 行动的理论 可以帮助译者分析特定交际情景的语用因素 因此又被 称作 行动中的理论 theory in action 它可以充分激发译者灵感 积极地进行创新 Newmark 1988 8 Sarcevic旗帜鲜明地提出法律翻译研究的新角度是语言使用和法律效力 从文本功能 语境 语 言使用及效果的交际角度来探讨法律翻译是一种语用翻译观 因此Sarcevic和德国的莱比锡派认为语 用因素在法律翻译中应予以考虑 三 英汉法律翻译的语用原则 为了更好地帮助法官 法庭解释运用法律条文 译文必须保持立法意图以达到应有的法律效果 译 员不仅应对法律条文语用规则了然于胸 还要了解其翻译的语用原则 方能在翻译时对症下药 下面以 Sarcevic的翻译语用交际观来探讨法律翻译中应遵守的四条语用原则 3 1原语文本功能决定法律翻译的策略 翻译家们早已意识到文本类型决定翻译策略 直译或意译 经过多年的探讨 多数翻译家最终认定 法律文本的主要交际功能在于起到规范调节作用 regulatory function 次要功能是信息功能 informative function Bocquet认为 法律文本根据上述功能可分为以下三组 1 主要是规定性的 prescriptive 2 即是 描述性的又是规定性的 3 主要是描写性的 descriptive Bhatia 1997 11 主要是规定性的法律文 本包括法律法规 法典 合同 条约和公约 这种文本的主要功能在于规定权利和义务 规定必须做什么 命令 不准做什么 禁止 可以做什么 允许 和允许做什么 授权 第二类是法律文本的混合体 包 括诉讼 答辩状 案情摘要 投诉 诉状等 第三类主要指法学教材 法学评论 论文等 法律翻译按照其地位或功能 即权威翻译或非权威翻译决定其翻译策略 交际目的如是向译入语 读者介绍其他法系的法律法规 传达一定的信息 其译文在译入语环境中不具法律效力 即这类译文不 当作译入语环境中的法律法规来使用 因此这类法律翻译被称作非权威性翻译 non authoritative translation 如上述第二类和第三类法律文本 又如作为证词的法律文件翻译 通常采用直译 与之相 反的是权威翻译 authoritative translation 如第一类中的宪法 法令 法典 条约及公约和第二类规定性 质的法律文本等的翻译可以被法庭用作阐释的目的 权威翻译具有法律效力 可以在不止一种语言中 发挥作用 例如香港回归后 实施汉英双语法律语言制 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 基本法 规定 香港特别 行政区用于行政 立法 司法的正式语文 除使用中文外 还可使用英文 中英文作为法律语言 均具有 841 Sarcevic 1997 5 7 As in general translation pragmatic considerations are important in legal translation and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when determining translation strategy Sarcevic 1997 8 This study is not concerned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guage of the law but rather with the language usage in legal texts Above all legal translators must be able to use language effectively to express legal actions that achieve the desired legal effects 1994 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定的地位 潘庆云 2004 544 因此其法律英文也是权威翻译 具有法定效力 权威翻译通常采用 交际翻译 它注重译文的效果 注重译文的读者对象 3 2法律翻译是法律机制中的交际行为 以前译者的作用被孤立看待 忽略了作为接受者参与交际的情况 根据Sarcevic的观点 法律翻 译与一般翻译有着本质区别 它是 法律机制中的交际行为 An act of communication in the mechanism of law 1997 3 4 是两大组专家之间的交际 communication between specialists 的过程 即制定法律 的人 政策制定者 法律起草者 立法人员 和解释适用法律的人 律师 管理人员 法官 的交际 前者是 法律文本的作者 后者是法律文本的直接接受者 把法律翻译看作交际过程 就是强调翻译过程中原 文 文本产生者 译员 译文与接受者这些主要因素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法律翻译以接受者为中心 receiver oriented 对法律专家和外行人的翻译应有所不同 翻译过程中 译员是译文的产生者 text producer 统筹翻译中各种因素 成为交际的核心 其次 法律翻译是法律转换和语际转换的双重操作 a double operation consisting of both legal and interlingual transfer 但主要是法律转换 legal transfer 是把原语法律体系译为目的语法律体系的过 程 法律翻译处于法律和翻译的双重框架之内 它不但要遵循普通翻译理论 还要受制于法律规则 法 律是一种国家现象 有其自身术语 概念结构 价值观 分类规则 历史渊源 方法论和社会经济原则 我 国法律接近大陆体系 而英美属于海洋法体系 两种体系大相径庭 都是特有历史和文化的产物 因此法 律翻译实际是翻译法律文化 例如中国法律中的 人权 human rights 民主 democracy 政策 policy 甚至 外商投资法 foreign investment law 英译后与西方的相应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非相同 有其语境意识形态的内涵 所以 翻译时应该在词语使用上符合专业习惯 语句表达要符合法律语句规 范 翻译时要选用具有法律意义的词进行翻译 例如 举证责任 应译为 burden of proof 而不能望文 生义 用非法律词 responsibility of proof 来翻译就不合适 3 3译文应传达立法意图 即法律精神 传统译论认为法律翻译的目的是保存原文的意义 功能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Vermeer认为文本的 意义取决它的文化语境和其他语境因素 他认为法律意义由特定的法律语境或法系决定 但两种法律 体系巨大的差异导致了两个平行文本难以具备同样的意义 因此法律翻译的主要目标被认为是 法律等 效 legal equivalence 即译文与原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the same legal effects 但这还不是以接受 者为中心的法律翻译的最终目标 法律翻译的成功与否是由法律在实践中的解释和运用来衡量的 因 此译者的任务就是使法庭像原文一样解释和适用译文 以保留单一文本的唯一性 因而法律翻译的终 极目标是 在保证译本统一解释和运用的前提下保留单一文本的唯一性 preserve the unity of the single instrument by guaranteeing uniform interpretation and application Sarcevic 1997 72 忠于立法意图 为 达到这一目标 译者必须生产同其他平行文本具有同样规范强度的文本 法律规范作为整体来看 就是一个言语行为 表达了立法者的立法愿望 体现了法所代表的国家的 意志 杜金榜 2004 133 法律条文中使用情态动词 shall should may 可以 应当 必须 等清楚地体现出言语行为的特点 言语行为言外有力 illocutionary force 更是言必有果 译者在翻译 时还要考虑源语条文是强制性还是指令性的 不同考虑导致不同法律后果 强制性法律条文具有法律效 力 不遵守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导致文本或程序无效 相反 指令性条文只要遵守便可 不会导致严重 后果 因此在翻译时要加以区分 选择表示法律行为的情态动词来翻译 做到语用等值 pragmatic equivalence 下面看一个误用情态动词的例子 原文 职工应当 从事劳动 原译 All employees should do their work 拟译 All employees shall do their work 不能看到 应当 就用 should 而务必从汉语原文的精神实质出发把 应当 译成 shall 因为 应 当 在法律文字中就是 必须 而婉转的 should 则意味着原该或最好如此这般 如果不这样 那只好 941 1994 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就算了 这显然违背条文中 应当 的内涵即 必须 所以上例中的 should 必须改为 shall 体现 法律效力 3 4译者在法律翻译交际活动中扮演积极参与的角色 Sarcevic明确主张 译者在交际过程中起积极参与者的作用 并把它作为其理论的支撑点 传统 译论将译员的作用定位于被动地传递源语的语言信息 译者积极性受到压制 尤其是法律译员 自由意 味着对法律意图的歪曲 并有可能导致法律纠纷 随着法律翻译研究的发展 译者的积极作用得到强 调 翻译被看作是 跨文化的事件 译者是 文化的操作者 cultural operator 为了翻译的终极目标 译者 translator 的角色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从文本产生者和接受者 receiver 之间的 调解人 mediator 转变为 文本产生者 参与决策 甚至可以和立法人员 一起参与起草法律 co drafting 成为文本的产生者 拥有更多的责任和决策权威 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大提高 合作目的是消除文本产 生和接受的不同语境因素 译员首先要将源语作者所授予的权威传达出来 其次他在其它方面也是决 策者 如对法律效果的传达 对语言形式的安排等 在整个翻译过程中 译员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决策 表面看来 法律语言束缚译员 使他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 其实不然 法律语言准确但不乏弹性 译员还 有自由发挥的余地 法律译员所面对的是两种法系和语言体系的挑战 要解决这些矛盾和差别 有时须 充分发挥创造性 在原语和目的语之间寻求切入点 或是在译语中创造一种新的表达方式 这种创新并 非自作主张 而是根据交流需要主动采取某些策略 在囿于法律 语言 文化等因素构成的框架内积极 而有限地进行创新 杜金榜2004 159 译者角色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译者在四项原则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其他原则的实现有赖于译者作用的积极发挥 法律译员所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不同法系中法律术语的适用范围不同 因此在理解和翻译时要用 语用原则理解和掌握其语用含义 如 由于英汉法系的差异 词语在概念上存在不一致性 conceptual incongruency 完全等同的词语较为少见 如汉语中的 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法制 在英语中没有对等 词 英语中 barrister mortgage 和 jury 在汉语中没有对等词 其翻译都要发挥译员的主动性 采用 意译或解释或创造新词或借词或直译等方法 才能再现法律精神 四 结束语 法律翻译是两种不同符号体系之间在不同社会认知 文化 动机情景下的真正的交流行为 译者要 对两个语系中涉及的各种因素都要了然于胸 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此外 法律翻译是以译者为核心 其他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法律翻译还要正确理解法律规约的 隐身性 语言整体表达上要符合 下转第156页 051 1994 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五是积极为西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 西部民族地区高校在发展中只有坚 持科学发展观 在办学过程中形成优势 办出特色 靠优势立足社会 靠特色在竞争中取胜 才能够创造 有利的发展环境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面向社会 参与竞争 增强服务效果 根据本地的具体情 况 通过联合 改组等途径调整和优化西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结构 形成规模效益 同时 根据民族地区 的产业结构特点 改造和调整专业结构 集中力量办好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民族地区急需的重点学科 形成具有西部民族地区有特色的高等教育 在民族地区发展中求得社会资金的投入和支持 六是在坚持政府投入为主的前提下 坚持 两条腿走路 的办学方针 采用政府投入与学生适当缴费 并举 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并举 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并举 正规学校教育与自学考试制度并举 传统的学校教育组织形式与函授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并举等办学途径实现自我良性发展 既增加了社会 对教育的投入 增强了学校自筹经费的能力 也有利于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 许兰风 谈我国高等学校经费来源的多元化 J 高等教育 2001 6 2 Lauchlan Chipman Affording Universal Higher Education J Higher Education Quarterly 2002 4 3 蒋芯萍 西部开发中的外商直接投资问题研究 J 兰州大学学报 社科版 2001 3 4 魏后凯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J 经济研究 2002 4 5 胡鞍钢 积极吸引外资 加快西部发展 J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0 6 责任编辑 杨士宏 责任校对 戴正 上接第150页 语言和行业表述习惯 努力做到 法言法语 法律翻译的最终目的是 做出能够通过保证一致的解释和 适用而保留单一法律唯一性的文本 以期达到 法律对等 legal equivalence 或 司法一致 juridical concordance 的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 译员须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不断提高自身的语用 翻译能力 努力寻找目的语中合适的语言载体再现原语所体现的精神实质 参考文献 1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龄老年高血压特点
- 济南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
- 集安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卷
- 电费账务基本知识培训总结
- 电脑钉钉显示课件
- 高质量培智说课课件
- 高职考现在进行时课件
- 电脑电缆知识培训课件
- 高考常见谦敬词课件
- 第5课《一着惊海天》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2025年大学辅导员选拔考试题库: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评价方法试题
- 酒店前台接待流程及话术
- 2025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竞赛(装配钳工赛项)省选拔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GB/Z 27001-2025合格评定通用要素原则与要求
- 2025年第九届“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知识竞赛测试题库及答案
- 银行规范服务礼仪培训
- 嘉兴市昊鸣纺织有限公司年产480万米高档纺织真丝面料技改项目环评报告
- 民宿管理的规章制度
- 2025四川眉山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5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机车信号杜斌刚课件
- 《医学美容技术》课件-5强脉冲光美容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