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研究 关于翻译文学和翻译研究的几点思考——由王向.pdf_第1页
翻译研究 关于翻译文学和翻译研究的几点思考——由王向.pdf_第2页
翻译研究 关于翻译文学和翻译研究的几点思考——由王向.pdf_第3页
翻译研究 关于翻译文学和翻译研究的几点思考——由王向.pdf_第4页
翻译研究 关于翻译文学和翻译研究的几点思考——由王向.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比较文学2 0 0 8年第 1 期 总第 7 0期 翻 译 研 究 关于翻译文 学和翻译研 究的几点思考 由王向远教授的两部专著说起 谢天振 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上海2 0 0 0 8 3 摘要 王向远对翻译文学与文学翻译的理论探索 以建构性 系统性 缜密性见长 他的 翻译文学导论 对翻译文学原理的构建 中国翻译文学九大论争 对文学翻译论争的 概括与总结 都具有一定的开拓性 对于读者系统了解翻译文学的学科 内容 把握翻译 文学的规律特征 阅读与鉴赏译本 都大有裨益 关键词 王向远 翻译 文学 翻译研究 Abs t r a c t W a n Xi a n g y u a n S t h e o r e t i c a l r e s e a c h i n t r a n s l a t i o n l i t e r a t u r e a n d l i t e r a t u r e t r a n s l a t i o n i s c o n s t r u c t i v e s y s t e ma t i c a l a n d me t i c u l o u s Hi s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t o T r a n s l a t i o n L i t e r a t u r e i s o r i g i n a l i n t h e t h e o r e t i c al c o n s t ruc t i o n o f t r a n s l a t i o n l i t e r a t u r e wh i l e h i s N i n e Ma j o r I s s u e s i n C h i n e s e t r a n s l a t i o n L i t e r a t u r e c r e a t i v e l y s u mm a r i z e s t h e ma i o r i s s u e s i n t h e fi e l d o f t r a n s l a t i o n l i t e r a t u r e b o t h wi 1 1 b e o f g r e a t h e l p i n r e a d e rs s y s t e ma t i c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o f t h e c o n t e n t o f t r a n s l a t i o n l i t e r a t u r e a s a s u b j e c t g r a s p i n g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r a n s l a t i o n l i t e r a t u r e r e a d i n g a n d a p p r e c i a t i n g t h e t r a n s l a t i o n Ke y wo r d s W a n g Xi a n g y u a n tr a n s l a t i o n l i t e r a t u r e t r a n s l a t i o n s t u d i e s 中图分类号 I 1 0 6 文献标 识码 A文章编号 1 0 0 6 6 1 0 l 2 0 0 8 O 1 0 0 2 2 9 大约在去年初夏的某一天 我收到王向远教授的来信 紧接着又接到他 的电话 告诉我他即将推出一套个人学术专著 共 l 0本 其中第八卷是专讲 翻译文学和文学翻译论争的 收入他此前出版的 2 本专著 一本是 翻译文 学导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0 0 4年 另一本是他和陈言合作的 二十 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之争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 0 0 6 年 收人本卷时他作了 修订 并改名为 中国翻译文学九大论争 他希望 我作为一名多年来一 直在从事并关注翻译文学和文学翻译研究的专家 能仿照 国外出版界 的做 法 为他这一卷文集写点解说性 的文字 我当即欣然答应 近年来 我周围 2 2 维普资讯 谢天振关于翻译文学和翻译研究的几点思考 颇有几位朋友先后出版 了他们个人 的学术论文集和多卷本 的学术专著文 集 这些朋友大多心无旁鹜 问学勤奋 笔耕不辍 多年来一直孜孜 于学术 研究 所以才有今天如此丰硕的学术论著问世 我与向远认识 已经有好多年了 但是回想起来 彼此坐在一起促膝畅谈 的机会却一次也不 曾有过 仅有的几次在学术会议上 的见面 也都是打一 个照面 简单的几句寒暄 就匆匆擦肩而过了 然而这并不妨碍我对他的了 解 因为向远每有新著问世 总会在第一时间寄赠给我 而我在收到他的大 作后 也总是读得津津有味 不光是因为这些论著 的内容与我的专业兴趣 比 较接近 一致 更重要的 还因为他 的论著大多文笔犀利 充满激情 富有思 辨性 给人印象至深 在翻译文学研究的领域里 向远对翻译文学与文学翻 译的理论探索 更是 以建构性 系统性 缜密性见长 他的 翻译文学导论 对翻译文学原理的构建 中国翻译文学九大论争 对文学 翻译论争 的概括 与总结 都具有一定的开拓性 对于读者 系统 了解 翻译文学 的学科 内容 把 握翻译文学的规律特征 阅读与鉴赏译本 都大有裨益 我国学术界对翻译文学的关注和重视 如果从梁启超 胡适算起 差不 多正好是 1 0 0年的历史 然而在这 1 0 0年的时间里 前半个世纪 我们的学 者大多只是注意到翻译文学 的存在 认识到翻译文学的功用 却鲜有人从理 论上 从学术层面上 对 翻译文学作 为一个相对独立存在 的文 学类 型的性 质 归属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因此 长期 以来 我 国学界对 翻译文学 的 认识是 比较模糊的 记得 1 9 8 7年粤港闽三地 比较文学学会联手在广东省 中山市举行 了一次 比较文学研讨会 在会上我第一次就翻译文学在中国现 代文学史上 的地位问题提交 了正式 的论文并在会上发言 我的关 于 翻译 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的观点 当时激起 了非常强烈 的反响 质 疑者甚众 以至于本来在一旁正和陈思和教授一起说着悄悄话 的殷 国明教 授都开始为我感到不安 出于朋友情义 他甚至准备 拔刀相助 但被思和 劝住了 没关系的 谢天振肯 定能应付得了 这篇发言后来整理成文 为 弃儿 寻找归宿 论 翻译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的地位 发表在陈思和 王晓明在 上海文论 主持的专栏 重写文学史 里 从 1 9 8 9年起 我几乎每年都会发表几篇论文 阐述我本人关 于翻译 文 学 文学翻译 翻译文学史的观点 对我 的观点 陈思和教授作为一名 出色 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是非常理解并支持的 另外 在文学翻译领域成 就卓著的著名翻译家方平先生 根据他丰富的文学翻译实践和经验体会 也 非常理解我关于翻译文学的观点 每次看到我发表 的文章后 他总是热情 地打电话来与我交换意见 一谈就是半个多小时 我从 中受 到很大 的鼓舞 他甚至建议我把我 当时正在撰写 的拙著 译介学 就 直接 改名为 翻译文 2 维普资讯 中国比较 文学2 0 0 8年第 1 期 总第 7 0期 学 争取承认的文学 觉得这样 于争取翻译文学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 来说更直截了当 也更有气势 然而尽管如此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我关于翻译文学的观点在国内学界 仍然备受争议和质疑 一些学者怎么也弄不 明白 翻译文学怎么可能成为 中国文学 的一个组成部分 他们撰文质问 翻译 文学 怎么也是 中国文学 的 作家作 品 呢 难道英 国的戏剧 法 国的小说 希腊 的拟 曲 日本 的俳 句 一经中国人 或外 国人 之手译成汉文 就加入 了中国籍 成 了 中国文 学 收入本卷的 中国翻译文学九大论争 一书第八章 翻译文学国别属 性之争 非常详细 清晰地梳理并记 录了这场为时长达十余年 的论争 顺 便可以一提的是 读者通过阅读该书第八章不难发现 在这场非常热闹的论 争 中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几乎都是一人在 孤军奋 战 但这个局面 在进入新世纪以后发生了变化 2 0 0 1年 4月的某一天 我突然收到此前从 未谋面的王向远教授惠赠的大作 二十世纪中国的日本翻译文学史 在 这本将近 5 0万言的国内首部 日本翻译文学史 里 作者在 的 前 言 第一 段即旗帜鲜明地宣称 中国的翻译文学既是 中外文学关系的媒介 也是 中 国现代文学的一个特殊的重要组 成部分 完备的中国现代文学史 不能缺 少翻译文学史 完整的比较文学的研究 也不能缺少翻译文学 的研究 接 着 他接过我的 翻译 文学是 中国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的观点 并 做了进 一 步 的阐释 认为 把翻译 文学视为 中国文学 的组成部分 是合情合理 的 必要 的 但同时还必须清楚 翻译文学是 中国文学的一个 特殊的 组成部 分 说它 特殊 就是承认 它毕竟是 翻译过来 的外国作品 而不是我 国作 家的作品 说它 特殊 就是承认翻译家的特殊劳动和贡献 承认译作在 中 国文学中特殊的 无可替代的位置 也就是承认 了翻译文学 的特性 1 1 6 7 读着这些文字 我一方面能 明显感觉到作者 与我在学术上 的强烈共 鸣 但另一方面 我同时也感觉到作者是一位 富于个人感悟和创见 的学者 他对前人的观点不是简单地附和 而是有他 自己更深刻的思考 事实上 向 远教授关于翻译文学和翻译文学史 的见解不仅体现在他撰写的这本 二十 世纪中国的日 本翻译文学史 里 同时又具体化为他此后出版的 也是收入 在本卷里的一部专著 翻译文学导论 确实 翻译文学导论 向读者全面展示了向远教授有关翻译文学的思 考 这是我国迄今为止第一部 全面论述翻译文学 的概念 特征 功用 方法 等方面的理论专著 对于推动国内翻译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其贡献是不言 而喻的 我很欣赏作者对翻译文学作为一个文学类型的概念的分析 以及 对 翻译文学 外 国文学 本土文学三者 的关系和界定所作 的区分 作者指 出 这三种文学类型 是 以跨文化跨 国界为依据对 文学类 型所做 的一种充 2 4 维普资讯 尉天振关于 翻译文学 和翻译研究的几点思考 分的 完全的划分 也是文学研究的一种基本层面和重要 的切人点 因而具 有重要 的学术价值 2 3 把翻译文学理解为文学类型的一种 这样也就 解决了翻译文学相对独立的地位和存在价值问题了 接着在对翻译文学与文学翻译进行 区分时 向远又对 翻译文学做 了颇 具见地 的思考 他说 翻译文学 当然必须是 文学 也就是说 文学 翻译 作为一种行为 其 目的是使行 为的结果 行 为的产 品成 为 文学 但 事实上 并不是所有的 文学翻译 都能够成为 翻译文学 任何 一个懂一 些双语的人 都可以进行 文学翻译 但并不是任何一个从事翻译 的人 都 能够创作出 翻译文学 只有高水平 的翻译者 只有优秀 的译文 才 能称得上是 翻译文学 才能称得上是一种 艺术 成为一种 翻译创作 即 译作 在历史上已有的大量 的 文学翻译 中 能够成为 翻译文学 的 只是其 中一部分罢了 他认为 不好的译文译本 甚至是坏的译文译本 糟蹋了 破坏了原文的艺术 面貌 使文学 艺术 成为非文学 艺术 剥夺 了一 本优秀的原作应给读者的审美感受 也就等于扼杀 了原作在译人国的生命 这种译本本身 只是 文学翻译 而不是 翻译文学 使 文学 翻译 成为 翻译文学 是译者 自觉追求 的目标 2 7 这里向远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 也很有探讨空问的关于翻译文学的命 题 这让我想起 了比较文学界关于世界文学的讨论 一部分学者把世界文 学理解为各 国 各 民族文学的总和 而另一部分学者则把世界文学理解为一 种价值判断 只有经得起时问考验 的 被世界各 国 各民族读者喜爱的文 学作品才能算是世界文学 显然 向远 也把翻译文学理解为 了一种 价值判 断 只有优秀的译 文 才 称得 上是 翻译 文学 2 7 作为一 家之 言 这样说当然也未 尝不可 只是 我在想 把 翻译文学 定位在 优 秀 的译 文 那么那些 非优 秀的译 文 的位置在 哪里呢 作者说那 只是 文学翻 译 但是这样一来又造成 了概念上的混乱 因为就在这一节讨论 文学翻 译 与 翻译文学 的区别时 作者刚说过文学翻译 是一种行为过程 也是 一 种 中介或媒介的概念 而不是一个本体的概念 翻译文学 则是 文学翻 译 这一过程直接结果 2 6 我比较赞成这一提法 因为这样提就把两者 区分得很清楚 了 既然翻译文学是文学翻译这一过程 的直接结果 那么所有 已经翻译成译人语的作品也就都 直接 成为 了翻译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至于在这个 翻译文学 里 有些作品是 优 秀的 有些是 非优秀的 不 好的甚至是坏的 那也很正常 这就像在任何 国别文学里 也都并存着优 秀的和 非优秀的 文学作品一样 让 翻译文学 承担起价值判 断的任务 还会 引发另一个麻烦事 那就 是价值判断的标准 用什么作为你判断属于或不属 于翻译文学的标准 在 2 5 维普资讯 中国比较文学2 0 0 8年第 1期 总第 7 0期 我看来 文学翻译与翻译文学在价值判断上 的标准应该是不完全一致的 文 学翻译基本上是 以是否忠实于原文 是否传递 出了原文的审美效果等为它 的最高标准 而翻译文学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忠实与否以及审美效果这样一 些标准上 而还应该考虑该译作在译入语语境中的传播 接受 影响 作用等 因素 否则林纾 严复 庞德等人的译作恐怕就难 以被视作 优秀的 译作而 进入翻译文学的殿堂 了 所以我的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是 这种价值判断的 事 就交给翻译文学的鉴赏家和批评家以及翻译文学史家去做吧 如果把 翻译批评从翻译文学 甚至从翻译文学史 中排除出去 这样翻译文学的研究 就全部集中在文学 文化层 面上 从 而也与传统的文学翻译研究划清 了界 限 这于翻译文学的建设也许是比较有益的 其实向远本人对此也已经有 所注意 他在 翻译文学导论 里专门辟出第九章讨论了翻译文学的 鉴赏 与批评 问题 把鉴 赏与批评视作 翻译 文学实现其价值和效用 的必要环 节 2 2 2 3 当然 以上想法也只是我的一家之言 写出来无非是借此机 会向向远教授请教 也顺便与读者一起探讨 说到翻译标准 我觉得 翻译文学导论 中的第八章 审美理想论 很值 得关注 作者在这一章的第一段明确指出 在谈 到翻译 的原则标准 的时 候 存在一种错误认识 就是将 原则标准 的概念与 审美理想 的概念相 混淆 将 信达雅 与 神似 化境 一起 视为翻译的标准 这在理论逻 辑上是不可行的 神似 化境 不是文学 翻译 的标准 而是 翻译文学 的 理想境界 与 信达雅 有着不 同的理论价值 2 1 9 9 我非常同意这段话 把 信达雅 与 神似 化境 混在一起 视作文学翻译 的标 准 是国 内翻 译界相当普遍的一个认识上的误 区 向远 的这一区分 对于深化 国内译界 对翻译标准的探讨具有很积极 的意义 此外 第十章第三节关于翻译文学 史的六个要素的阐述 也是很有个 人见地 的 作者提出翻译文学史有六个 要素 即时代环境 作家一作品一翻译家一译本一读者 同时指出翻译文学 史应解决和 回答这样 四个问题 第一 为什么要译 第二 译的是什么 第 三 译得怎么样 第四 译本有何反响 我们国家从最初提出和采用 翻译文学 这个术语 到在相关 的文学史 中列入 翻译文学 的专章 再到近年来从学术层面上展开对翻译文学的研 究 以及最终推出一部关于翻译文学的专著 翻译文学导论 其间走 过 了整整一个世纪的漫长的道路 尽管如此 环顾世界各 国的翻译研究 如 果说在翻译的纯理论研究方面国外学者的论著 比我们丰富的话 那么在翻 译文学研究方面我们是绝对领先 于国外 同行 的 迄今为止 国外这方面的 论著只能推埃文 佐哈尔的那篇论文 论翻译文学在国别文学里的地位 其余就乏善可陈了 而在我们国家 不仅有较多关 于翻译文学的论文 各种 26 维普资讯 射天振关于翻译文学和翻译研究的几点思考 类型的翻译文学史 更有像向远教授撰写的 翻译文学导论 这样全面论述 翻译文学性质 特征 标准 功用 方法论等 内容的专著 这 足以令我们感到 自豪 我相信 以这部 翻译文学导论 为起点 我们国家在翻译文学的研 究方面还将会有新 的成就 如果说 翻译文学导论 是以思辨性 理论探索性见长的话 那么收入 本卷的另一本专著 中国文学翻译九大论争 以下简称 论争 就是以资 料 的丰富翔实 以及对各 家观点 的恰 当归纳 整理为 主要特点 了 论争 围绕 2 0世纪我 国翻译界的九大论争话题 清晰展示 了我国翻译界翻译思想 的演变历程 我觉得 作者 以 论争 为切入 口 所抓住的 9个论争话题抓 得很准 这几个话题 如 信达雅 直译与意译 归化与异化 可译 与不可译 以及 翻译文学 的国别之争 科学 与艺术之争 翻译学之 争 等 可谓是 2 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发展史上 的关键词 抓住 了这九组关 键词 那么我们对 2 0世纪中国的翻译思想史的发展也就基本把握住了 其 实按理说 这本书应该由译学界的人士来做才是 但是很可惜 我国译学界 竟然没有人从事这一工作 对此 我觉得我们译学界 的人士既应该表示感 激 同时也应该感到惭愧 我本人也算是 国内译学界的一员 希望我 的这 番话没有让国内译学界其他人士感到不快 当然 话说回来 由中文出身的专家学者做这一工作也有它的好处 总 体而言 他们 比外文出身的专家学者在对资料的梳理 驾驭上能力更强些 再加上他们比较超脱 论述也会 比较客观 譬如 对于 信达雅 之争 作者是从 信达雅 的来源 之争 信达雅 内涵 的诠释 之争 信达雅作为翻译标准 之争等三个方面展开其论述的 非常清晰 论述也非常透彻 尤其值 得一提的是 作者在 总结 国内译 界对 信达雅 的论争时 包括在该书的其他几章对其余 8个论争话题进 行总结 时 尽管也透露出他们 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但并不试图把作者 自己的观点强 加给读者 而是给读者 留下了很 大的思索空 间 如关 于 信达雅 他们指 出 总之 关 于严复的 信达雅 问题的论争 是 2 0世纪 中国翻译学及翻译 文学学术争鸣与理论建构中的最引人瞩 目的现象 也是 2 0世纪整个 中国学 术论争中的焦点之一 不管论者对 信达雅 赞同与否 通过这些 论争 探 讨和研究 客观上都使 信达雅 得 到了新 的理解 新 的阐释 新 的补充发 挥 使 信达雅 说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产生了更大 更深远的影响 这对 中 国译学 的健康的发展 都是 十分必要和十分有益的 3 2 9 6 这样 的论述 立场 很值得称道 又如作者对 异化 与 归化 之争 的总结 在第三章一开始他就指 出 翻译中的所谓 异化 与 归化 是 以译者所选择的文化立场为基本点 2 7 维普资讯 中国比较文学2 0 0 8年第 1 期 总第 7 0期 来加以区分的 前者主要 以原语文 化为归宿 强调译文要有 异 于 目的 语 后者主要 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 强调译文要 同化于 目的语 它们在翻译 中的可行性取决于翻译 的目的 读者的需要 文化间相互依赖的程度等 具 有各 自的价值和不可替代性 3 3 1 5 这里作者没有把 归化 异化 简 单地理解为一种翻译的方法问题 而是提出 了 文化立场 的说法 这是击 中 异化 与 归化 之争 的要害 的 正是抓住 了这一 点 该章对 归化 和 异化 在近现代 包括在 8 O年代 以后 为何会彼 消此长 或此消彼长 的梳 理就显得顺理成章 一 目了然 了 这与译 者的文化立场有关 同时又与原语 文化的强弱势有关 一般而言 当原语文化处于强势 而 目的语文化处于弱 势时 译者通常会采用异化的翻译手法 并 比较重视翻译的充分性问题 反 之则就会采用归化的手法 并对翻译 的充分性不很重视 甚至会有较多的对 原文的随意删改 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何在上世纪五四以后以及 8 O年代 以后 我国翻译界会盛行异化的翻译 而清末 民初林纾 严复却采用典型的 归化翻译 尽管林纾严复时代我国的文化 同样处于弱势 但 在当时的知识 分子心 目中 枪炮我不如人 词章人不如我 这也正如作者所言 仍保持 着汉文化 中心主义的文化优越感 3 3 1 5 所以 清末 民初 的外 国文学 翻 译大都采用 归化 的翻译策略 3 3 1 6 进入新世纪以后 国内翻译界有 学者撰文称 从现在起异化翻译应该成为主流 我觉得这个说法似乎太过 简单 我更 同意本书作者所说的 即 归化 异 化 在翻译 中的可行性 取 决于翻译的 目的 读者的需要 文化间相互依赖的程度等 因素 简单地断 言 倡言 归化 或 异化 并不能解决问题 至于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家韦努 蒂从后殖民文化理论的立场 出发 认为 归化 翻译 的实质是英美等前殖 民 地宗主国强势文化对前殖 民地国家弱势文化的 掩盖 吞没 那是针对 英美等 国家的翻译而言的 我觉得并不能完全照搬 照套到我 国的翻译现实 上来 再如在本书第七章 科学 论与 艺术 论之争 里 作者在概述许渊冲 的 美化之艺术 论和 优势竞赛 论所引发的争论时 其态度和立场也 比较超 脱 许渊冲的理论在 当时国内译界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反对者 持不同意 见者很多 但本书作者仍以客观的立场 相当详细地描述了围绕许论展开的 争论 赞同者 如郑海凌 推崇许论突破了翻译 以信为本 的传统观念 标举 译者的创新意识 是我国翻译理论的一大飞跃 反对者 如江枫 质疑其 既与 一 般翻译工作的本质属性不符 更和文学作为语言艺术 的规律性特点相抵 触 因而在理论上难以 自圆其说 在实践上导致有害的结果 作者在总结这 一 论争时颇 除如其分地指出 上述 围绕许渊冲的 美化论 优势论 竞赛 论 所进行的学术争鸣 不是 科学派 和 艺术派 的分歧 而是 艺术派 内 2 8 维普资讯 射天振关 于翻译 文学和翻译研究 的几点思考 部 在文学翻译应该是一种什么样 的艺术这一 问题上所产生 的截然不同的认 识 集中地反映了两种不 同的文学翻译理念之间的交锋 也反映了文学翻译 作为一种艺术活动所具有的内在矛盾性 作者最后归纳说 在争论中 双方 最终没有妥协 这表明文学翻译在理论和实践中的两种不同的倾 向的并存 是现实的 也是正常的和合理的 可以想象 今后两派会继续在理论争鸣中 互相借鉴吸收 在翻译实践上互相展开 竞赛 各 自发挥 自己的 优势 奉献 出不同面貌的译品 满足不同读者的需要 这必将有利于我国文学 翻译事业 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 3 4 0 6 作者把关于 翻译学 的论争作为全书的最后一章 并从 翻译学可否 建立 和 如何看待借鉴西方译论 如何看待和吸收中国传统译论 两个大 问题人手 介绍 了国内翻译界围绕翻译学所展开的激烈的论争 同样非常值 得关注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 前面所提到的所有论争 最终都应该随着翻译 学的建立而得到深化或解决 翻译学应该是讨论和解决所有有关翻译问题 论争的最合适 的平 台 关于第一个问题 即 翻译学可否建立 的问题 本书很详细地介绍 了 围绕这个 问题两派论争者所发表 的的意见 一派认为 翻译学不可能建立 它只是一个 迷梦 一个 未 圆且难圆的梦 不仅如此 他们还要 揭破 翻译 科 学的 迷梦 另一 派则认为建立 翻译学完全可能也可行 翻译学 的建立只是一个迟早的问题 是终究能够实现的 其实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两派论争者的身份和学术背景 我们也许 可对这场论争有更清楚和透彻的了解 在这场论争 中 持 迷梦说 的人士 多为长期从事翻译实践 的翻译家 且多是文学 翻译家 如劳陇 其 中也有 部分虽是大学教师 但身兼翻译家 且讨论问题时的立场基本未摆脱翻译家 的身份 如张经浩 另一派则几乎清一色是高校教师 他们多从 事翻译教 学 虽然其中也有不少人从事过翻译实践 但他们在讨论翻译学 问题时的立 场和出发点是在学理层面的 如谭载喜 王东风等 由于这两派人士不在 同一层面上讨论问题 因此难以达成共识也就不难理解 了 与此同时 作者在该章第一节的末尾援引 文学翻译学 的作者郑海凌 的意见 认为 不同专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