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烛之武退秦师左转【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目标: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以及跌宕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3、赏析人物形象,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二、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诵读,借助工具书,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2、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烛之武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品质。【教学重点】1、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2、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情节。【教学难点】1、领会春秋时期的外交辞令的特点。2、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曹操有句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分光和热。烛之武就是这样的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今天我们来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二、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 左传的作者,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但由于文献不足,迄今尚无定论。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2、时代背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三、学生自读,解决问题1、借助工具书,通读原文。2、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特别注意对烛之武这个中心人物的把握。明确: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3、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重点字的读音汜(fn)南 贰(r)于楚也 佚(y)之狐 夜缒(zhu)而出君之薄(b)也 共(gng)其乏困 朝(zho)济而夕设版焉 夫(f)晋肆(s)其西封 阙(qu)秦 秦伯说(yu) 逢(png)孙戍sh之 戊w戌x (点“戍”横“戌”“戊”中空) 微夫(f)人四、理清结构,概述大意1、第一自然段:秦晋围郑。 2、第二自然段:烛之武临危受命。3、第三自然段:烛之武说退秦师。 4、第四自然段:晋师撤离郑国。五、诵读指导,串讲赏析(一)第一自然段1、本段仅25字,却道出很多内容,有哪些?明确: 秦晋 郑国1)来势凶猛 弱小危险 2)围郑原因 有机可乘 (二)第二自然段1、本段三个人物都有怎样的行为?明确: 1)佚之狐推荐烛之武。 2)郑伯听从劝谏,说动烛之武。3)烛之武婉辞拒绝后承担说秦重任。(三)第三自然段1、1)秦晋合围郑既知亡欲扬先抑 2)亡郑只对晋国有利以害析之3)舍郑会对秦国有利以利诱之 4)晋国曾经背信弃义以史为鉴5)晋国必将贪得无厌谨防将来2、1)“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欲扬先抑、以退为进的论辩技巧。明确:不卑不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博得秦君好感。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君之薄也”。欲扬先抑、以退为进的论辩技巧。明确:亡郑只对晋国有利:郑距秦远离晋近,郑亡晋厚秦薄。3)“若舍郑君亦无所害” 另换角度、分析利害的论辩技巧。明确:存郑会对秦国有利:共行李之乏困4)“且君尝君之所知也” 分化离间、保存自己的论辩技巧。明确:晋国曾经背信弃义。以史为鉴5)“夫晋唯君图之” 挑拨离间、保存自己的论辩技巧。明确:晋国必将贪得无厌。谨防将来(四)第四自然段1、本文是如何结尾的?明确:晋文公:面对突变,清醒撤军。明烛之武:达成所想,围郑解除。暗(五)串讲梳理1、通假字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 共其乏困(共,通“供”)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秦伯说(说,通“悦”)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2、重点实词: 贰:不专一,引申为从属二主 怀有二心 辞:推辞,不接受 烛之武辞曰 鄙:边境,边远的地方 军:驻扎 济:渡河 微:如果不是,如果没有 与:结交,依附。3、重点虚词 以:连词,因为 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拿,用 敢以烦执事/以乱易整连词,表顺接,相当于“而”,来 越国以鄙远/焉用亡郑以陪邻/阙秦以利晋介词,把。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而:连词,表顺接,才。 今急而求子连词,表顺接。 而。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连词,表修饰。夜缒而出连词,表转折,却 朝济而夕设版焉/因人之力而敝之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臣之壮也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何厌之有? 助词,的, 是寡人之过也。 助词,连接古人的姓氏与名字。 烛之武 佚之狐焉:句末语气词,表陈述,啊。 子亦有不利焉疑问副词,为什么。 焉用亡郑以陪邻兼词,“于何”,从哪里。 将焉取之其:第三人称代词。它,代指郑国。 以其无礼于晋句中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期望或命令 吾其还也 代词,其中的。 君知其难也因:介词,依靠,凭借。 因人之力而敝之4、古今异义词 (1)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2)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3)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带的包裹(4)夫人:古义:那人今义:妻子的尊称(5)去:古义:离开,距离今义:与“来”相对的动作 5、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作动词晋军函陵 军,驻扎 越国以鄙远 鄙,以作为边疆与郑人盟 盟,订立盟约 以乱易整,不武。 武,符合武德(2)名词用作状语夜缒而出 夜,在晚上,当晚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在东边;西,在西边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在早上;夕,到黄昏(3)使动用法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撤军、退兵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灭亡既东封郑 封,使成为边疆 若不阙秦 阙,使亏缺 阙秦以利晋 利,使得到好处(4)形容词用作名词越国以鄙远 远,远方的国家。 共其乏困 乏困,缺少的东西。以乱易整 乱,散乱的状态 整,整齐的状态。(5)形容词用作动词肆其西封 肆,扩张 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增强;薄,变弱。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损害(6)数词用作动词且贰于楚也 贰,怀有二心6、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句: 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且贰于楚也 且于楚贰也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于君有益 2)宾语前置句: 何厌之有?有何厌? 3)判断句是寡人之过也。(“是也”表判断)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4)省略句: 省主语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晋惠公)许君焦、瑕省宾语 夜缒(烛之武)而出 敢以(之)烦执事省介词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六、人物形象(一)佚之狐1、找佚之狐说的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2、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3、通过他的话,可知他对烛之武是很了解的。那么既然他知道烛之武这么能干,为什么到现在才举荐呢?明确:明哲保身、嫉妒、红眼病。4、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明确: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二)郑伯1、找郑伯说的话: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2、郑伯是一个礼贤下士、勇于改过、从谏如流的君主吗?3、他平白无故的怎么礼贤下士起来了呢?明确:强敌压境,国家危难,事到临头才开始求贤。4、品味他的话:“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言外之意就是什么?明确:你出来干活,是帮我的忙也是帮你的忙,你如果不肯帮忙,对你也没有好处。话里含有威胁的意味。5、再想一想秦晋攻打郑的原因当年慢待重耳,可知郑伯是个怎样的人?明确:目光短浅、自私,不以道义、国家利益为重的人,求烛之武也是临时抱佛脚。(三)烛之武1、史书上的烛之武正史上对他的记述除了左传这些文字外,别处似乎很难找到他的名字了。史记里有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人”“使”二字使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东周列国志里说他“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佚之狐对他的评价是:“口悬河汉,舌摇山岳。”从其后来的表现看,此言不虚。2、这样的人为何老不见用?年近七十,也只是个小小的“圉正”(弼马温)?明确:当权者不注意选拔人才,有权者的嫉妒。3、从文中可看出,他对国家大事了解得很透彻。既然烛之武一直不被用,他了解得那么透彻想干什么?明确:怀才待用,忠于祖国。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烛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安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你想,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敬仰他们的主要缘由。4、让学生展开想象,想象烛之武在漫长的岁月里是怎样渴望为国立功,实现自己的报负的。明确:烛之武向多少人探问过天下的分分合合,路人、行商、政客(其中可能就有佚之狐);可以想象出多少个日夜他翻看竹简的手势与眼神;想象出多少次他侧耳细听能从王宫里传来征召自己的声响时的焦急与渴盼。5、烛之武的闪光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明确:这样一个才华长久没显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对郑国的最朴素的爱又加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他与秦伯的交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胜局,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有了释放和爆发的闪亮时刻。“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只是这机遇来得太迟了一点儿,而且是冒着亡国的危险。但如果不是秦晋围郑,烛之武恐怕真得“骈死于槽枥之间”,湮灭于历史的风雨之中了。6、烛之武这么能干,为何不在“臣之壮也”的时候,也像三百年后的晚生毛遂那样,大胆地“自赞”于郑伯的驾前呢?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他是不是也有一些小小的缺点呢?明确:在推销自己这点上,春秋之“士”远不如战国之“士”放得开。商鞅、冯谖、范睢、苏秦,哪一个不是在竭力运筹、想方设法(有的甚至不择手段)去干谒王侯,以期受到垂青授以大任,创出一番功业而名垂史册呢?在烛之武的心里,更多的还珍藏着做为“士”的标志之一的清高与孤傲。“士为知己者死”,如果碰不上一个敬贤礼士、思贤若渴的开明君主,宁可老死家中、默默无闻,也绝不涎皮赖脸的去求人家赏给自己一个板凳、弯腰低头地做一个平庸的官僚。他们人生最年富力强的岁月在磋砣中消磨逝去,我们可以为他们惋惜,但我们必须向他们那高傲的灵魂敬礼!7、烛之武:热爱祖国、深明大义、顾全大局、能言善辩、机智勇敢。(四)秦伯:唯利是图 晋文公:审时度势,客观冷静七、艺术特色1、高妙的论辩艺术。2、伏笔与照应。 1)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2)“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的有关内容。 3)“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3、叙事波澜起伏。 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佚之狐推荐,郑伯看到希望烛之武婉拒郑伯自责。秦国退兵子犯建议攻打秦军晋文公讲大道理,平息了一场虚惊。 八、拓展练习若:1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假如) 3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 说:1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 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一种文体) 3秦伯说,与郑人盟(喜欢,高兴) 辞:1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 2停数日,辞去(告别) 3不辞劳苦(推托) 鄙:1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远的地方)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边境)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 微:1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 2微闻鼠有作作索索(暗暗地) 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之:1辍耕之垄上(往,到) 2子犯请击之(他们指秦军) 3是寡人之过也(的) 4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不译)九、作业:翻译课后练习3语段参考:天下的事因为利益而合作的,必然会因为利益而分离。秦国、晋国联合出兵讨伐郑国,郑国就要灭亡了,烛之武出来游说秦穆公,站着说会话的功夫就挽救了即将灭亡的郑国,不但使秦国军队撤退,还让秦国帮助郑国防守边境,改变得多么快啊!烛之武一席话就使秦穆背叛晋国亲近郑国,舍弃强大的援军、依附弱小的国家;抛弃晋国的旧恩、召来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施工培训考核课件
- 改造提升整治工程方案(3篇)
- 安全文明驾驶学习培训课件
- 安全文明礼貌培训课件
- 猫眼部疾病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安全教育自评课件
- “周总理你在哪里”的呼唤声为何经久不绝
- 废物油桶改造工程方案(3篇)
- 安全教育民营企业培训课件
- 狂野大数据课件
- 小学生青春期教学课件
- NEDD4在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s继发耐药中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启示
- 车辆按揭押金合同协议
- 耳穴压豆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 2024心肺复苏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2025春季学期国开电大专科《政治学原理》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二)试题及答案
- 内镜标本规范处理
-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电子教案2电流、电压和电位
- 2025年通力扶梯e1试题及答案
- 老年临床营养支持
- 发电厂继电保护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