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戴氏教育集团 戴氏高考中考学校 蓝谷地校区 高三物理(教师版) 2013年3月21日选择题专题训练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23456789101 一个物体自由下落,落地前1s内通过的路程是全程的,不计空气阻力,则物体是A从125m处落下 B从31.25m处落下C从高15m处落下 D从高60m处落下S2 两块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金属平板平行放置,构成一平行板电容器,与它相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接通开关S,电源即给电容器充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保持S接通,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减小;B保持S接通,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电介质,则极板上的电荷量增大;C断开S,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减小;D断开S,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电介质,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大3 质量为m的钢球自高处落下,以速率1碰地,竖直向上弹回,碰撞时间极短,离地的速率2在碰撞过程中,地面对球的冲量的方向和大小为 A向下,m(1-2) B向上,m(1+ 2) C向上,m(1- 2) D向下,m(1+ 2)4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B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球质量关系为mB = 2mA,规定向右为正方向,A、B两球的动量均为6kgm/s,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A球的动量增量为-4kgm/s,则 A. 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 B. 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 C. 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 D. 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 mMPO5 如图,重物P放在粗糙的水平板OM上,当水平板绕O端缓慢抬高,在重物P没有滑动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P受到的支持力不做功 BP受到的支持力做正功CP受到的摩擦力负功 DP受到的摩擦力不做功Otyabcdef6 卡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卡车车厢装满货物由于路面不是很平,车厢发生上下振动货物也随车厢上下振动但不脱离车厢底板假如货物上下做简谐运动,振动位移图象如图规定向上方向为正,则货物对车厢底板的压力大于货物重力的情形是对应于在图象中的Aa点 Bb点 Cc点 Dd点FMm7 如图,对斜面上的物块施以一个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时,物块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在此过程中斜面相对水平地面静止不动,物块和斜面的质量分别为m、M,则 A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小于 ( M + m)gB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等于( M + m)gC. 斜面受到地面向左的摩擦力为mgsinFD斜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零8 有两个半径为r的金属球中心相距为L (L = 4r),对于它们之间的静电作用力(设每次各球的电荷量绝对值相同)A在带同种电荷时大于带异种电荷时 B在带异种电荷时大于带同种电荷时C在带等量负电荷时大于带等量正电荷时 D大小与电性无关,只取决于电荷量9.一物体在某行星表面受到的万有引力是它在地球表面受到的万有引力的1/4在地球上走得很准的摆钟搬到此行星上后,此钟的分针走一整圈所经历的时间实际上是 A1/4小时B1/2小时C2小时D4小时PQMN10.如图所示为波源开始振动后经过一个周期的波形图,设介质中质点振动的周期为T,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若M点为波源,则M起振方向向下B若N点为波源,则P点已振动了3T/4C若N点为波源,则此刻P的动能最大D若M点为波源,则P已振动了3T/4 选择题专题训练二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23456789101下列关于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光的偏振现象表明光是一种横波B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由v=f可知,波长越长,波传播得越快D当日光灯启动时,旁边的收音机会发出“咯咯”声,这是由于电磁波的干扰造成的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英国植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做无规则的运动,该运动不是水分子的运动,而是花粉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增大,斥力减小,所以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C当一列火车呼啸着向我们匀速驶来时,我们感觉的音调比火车实际发出的音调高D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3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A电流的电能不可能全部变为内能B在火力发电中,燃气的内能不可能全部变为电能C在热机中,燃气的内能不可能全部变为机械能D在热传导中,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 4图为一个点电荷的电场中的三条电场线,已知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为8eV(以无穷远处为零电势参考点),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电场线方向一定由A点指向B点B电子在A点所受电场力一定小于在B点所受的电场力CA点的电势一定高于B点的电势D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一定大于8V 5如图所示,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为一正弦曲线,其波速为200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0.01s质点a通过的路程为0.4mB从图示时刻开始,质点b比质点a先到平衡位置C若此波遇到另一列波并产生稳定的干涉条纹,则另一 列波的频率为50HzD若该波传播中遇到宽约3m的障碍物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6如图所示,一个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n1:n2=10:1,在原线圈ab两端加上电压220V的正弦交流电,当原线圈中电流为零的瞬间,副线圈两端c、d之间的瞬时电压大小为 A22V B220V C31.1V D07如图,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外电路接有定值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合上开关K,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P从R2的最左端移到最右端的过程中,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读数一定变大B电压表读数一定变小CR2消耗的功率一定变大DR2消耗的功率一定变小8同步卫星离地心距离为r,运行速率为V1,加速度为a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2,第一宇宙速度为V2,地球的半径为R,则下列比值正确的是A= B.=()2 C. = D. =9如图所示,一水平方向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v1沿顺时针方向运动,传送带右端有一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物体以恒定的速率v2沿直线向左滑上传送带后,经过一段时间又返回光滑水平面上,这时速率为v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v1v2,则v2=v2C不管v2多大,总有v2=v2D只有v1=v2时,才有v2=v110回旋加速器是加速带电粒子的装置,其核心部分是分别与高频交流电两极相连接的两个D形金属盒,两盒间的狭缝中形成的周期性变化的匀强电场,使粒子在通过狭缝时都能得到加速,两D形金属盒处于垂直于盒底面的匀强磁场中,如图6所示,设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D形金属盒的半径为R,狭缝间的距离为d。匀强电场间的加速电压为U,要增大带电粒子(电荷电为q、质量为m,不计重力)射出时的动能,则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A增大匀强电场间的加速电压B、减小狭缝间的距离C、增大磁场的磁感应强度D、增大D形金属盒的半径选择题专题训练三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23456789101.有两个电源,电动势相同,但甲电源内阻是2欧,乙电源内阻是1欧,分别向电阻R1和R2供电,如果R1与R2电压相等,那么R1与R2的大小关系式为AR1:R21:2 BR1:R22:1CR1:R23:2 DR1:R22:3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果保持温度不变而吸收了热量,那么气体的A内能一定保持不变 B体积一定增大C压强一定增大 D压强一定减小3一弹簧振子沿水平方向的X轴作简诣振动,原点O为其平衡位置,在振动中某一时刻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 位移与速度、加速度均为负值B位移为负值,而速度加速度均为正值C位移与加速度均为正值,而速度为负值D位移、速度、加速度均为正值4如图所示,在固定的等量异种电荷连线上靠近负电荷的b点处释放一初速为零的带负电荷的质点,在运动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b-A带电质点的动能越来越大 B带电质点的电势能越来越小 C带电质点的加速度越来越大D带电质点通过各点处的电势越来越高5阿佛伽德罗常数是N摩1,铜的摩尔质量为M千克摩,铜的密度是D千克米3,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1千克铜所含原子的数目是DNB1米3铜所含原子的数目是DNMC1个铜原子的质量是DN千克D1个铜原子占有的体积为MDN米3NbacdM6 如图所示,abcd是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制成的长方形线框,导体MN有电阻,可在ad边与bc边上无摩擦滑动,且接触良好,线框处于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当MN由靠ab边处向cd边匀速移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MN中电流先增大后减小B MN两端电压先增大后减小C. MN上拉力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D. 矩形线框中消耗的电功率先减小后增大7甲、乙两卫星分别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甲、乙的周期比值为T1:T28,则两者的速率比值V1:V2为A4 B2 C1 D12VR0A8用伏安法测一准确值为R0的定值电阻,电路如图所示,测量时发现所测值总是偏大,已知安培表示数是准确的,那么可能的原因是A.伏特表内阻偏小B.伏特表内阻偏大C.伏特表不够准确,示数总是偏大D.伏特表不够准确,示数总是偏小B9如图所示,质子和氘核以相同的动量,都垂直磁场边界MN并垂直磁场方向进入匀强磁场区,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所受洛仑兹力相同B.它们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相同C.它们的轨道半径相同D.它们在磁场中运动时间相同F10如右图,斜面体置于水平地面上,物体在水平力的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若稍许增大水平力,而使物体仍能保持静止。则A斜面对物体支持力一定增大B斜面对物体支持力不一定增大C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一定增大D地面对斜面体的静摩擦力一定增大选择题专题训练四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23456789101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F引和斥力F斥两部分组成。则有AF引和F斥总是同时存在的 BF斥增大,F引就必然减小CF斥和F引不可能等值 DF斥可以大于F引,也可以小于F引2振源S上、下振动,频率为10Hz,产生一列水平向右传播的横波,波速为20m/s,沿波传播方向上依次有a、b两个质点,相距5.5m,当a质点具有向上最大速度时,b质点应具有A向上的最大速度 B. 向上的最大加速度C向下的最大速度 D. 向下的最大加速度3弹簧振子作简诣振动时,在同一周期内不同时刻通过同一位置总相同的是 A位移 B速度 C加速度 D动能4一个正电荷在电场中沿某一电场线由M点移动到N点,在此过程中有可能的是EA电场力的大小不断变大MNB电场力的大小保持不变C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D电荷的电势能不断变小5使用万用电表欧姆挡测电阻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前应检查指针是否停在“W”刻度线的“”处B每一次换档位,都要重新进行一次“欧姆调零”C在外电路,电流是从黑表笔流经被测电阻到红表笔的 D测量时,若指针偏转很小(靠近附近),应换倍率较小的档位再测6初速度都是零的质子和a粒子,由同一位置经同一电场加速后,垂直进入同一匀强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则质子和粒子的轨道半径之比为 A2:1 B. 1:1 C. D.F7如图不光滑的地面上放有一辆车,车的尾端放有一物体,用水平力F拉物体,使它从小车尾端移动到小车的前端。第一次小车固定,整个过程拉力做功W1,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为Q1;第二次小车可以在地面上滑动,整个过程拉力做功为W2,生热为Q2。则有AW1W2 BW1W2CQ1=Q2 DQ1E2 BE1I2 DI123 ,则n=3能级和n=1能级的能量差为A Ah1 B. h(23) C. h(1+2+3) D. h (13)3用m表示地球的同步卫星的质量,h表示它离地面的高度,R0表示地球的半径,g0表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0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则该卫星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为F,则AF=GMm/(R0+h)2 BF=mg0R0/(R0+h)2CF=m02(R0+h) D轨道平面必须与赤道平面重合4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一带电粒子从A点飞入,B点飞出,粒子运动轨迹如图,则带电粒子(重力不计) A一定带负电 V E B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C在电场中作减速运动,电势能增加 B D受到的电场力一定水平向左5物体从A点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B点时恰好停止。在先后两个运动过程中 A.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 B. 加速度的大小一定相同。 C.平均速度一定相同。 D. 时间一定相同。 6两个分子之间距离为r0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当分子之间距离为r0时,分子具有最大势能B当分子之间距离为r0时,分子具有最小势能,距离变大或变小,势能都变大C当分子之间距离大于r0时,引力增大,斥力减小,势能变大D .当分子之间距离小于r0时,引力减小,斥力增大,势能变小7如图, A,B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灯泡,L为自感系数很大,电阻可以忽略的带铁芯的线圈。 A开关K闭合的瞬间,A、B同时发光,随后A灯变暗,B灯变亮B开关K闭合的瞬间,B灯亮,A灯不亮C断开开关K的瞬间,A,B灯同时熄灭ABELKD断开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