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_第1页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_第2页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_第3页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_第4页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四语文学业水平试题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一)(二)得分第I卷(选择题)一、积累与运用(14分)1下面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阴霾(mi) 恬静(tin) 苦心孤诣(y)B玷污(din) 蹂躏(ln) 扑朔迷离(shu)C博弈(y) 媲美(p) 鞠躬尽瘁(cu)D涟漪(q) 沉湎(min) 顶礼模拜(m)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项社会调查显示,现在很多中学生在学校里见到老师都能亲切问好,而见到打扫卫生的工人师傅,却都不屑一顾。B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兼容百家,在诸多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被人们誉为学界泰斗,真可谓实至名归。C近十年来,我国的城市“夜景观”建设琳琅满目,发展十分迅速。D孩子刚进入初中读书,家长们就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都做了周密的安排,他们对孩子的关心和照顾真是无微不至。3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B为了总结“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王老师不断整理并搜集了大量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材料。C对于这种超员行驶的现象,至今还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D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到知识和人才方面。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咱们赶快回家,”妈妈对儿子说:“你爸爸做好饭在家等着我们呢。”B明天放假,你是去踢足球,还是在家做作业?C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无言”。D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的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两狼之并驱如故 B彼竭我盈,故克之C温故而知新 D既克,公问其故6、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句意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格是什么? 只有恪守纯洁、崇高的人格。一个人格猥琐、低劣,其一生必将渺小、肮脏。人格是心灵的护佑、人生的座基。 才能造就亮丽、伟岸的人生。A、 B、C、 D、7、下列选项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描写了童年阿廖沙性格的形成过程,再现了当时俄罗斯下层人民悲苦的生活状况。B、威尼斯商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C、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孔乙己都是其中的作品。D、林冲是水浒中的人物,绰号“豹子头”。他武艺高强,安分守己,但懦弱隐忍,逆来顺受,因被高俅陷害,被一步步逼上梁山。第II卷(非选择题)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16分)8、默写填空。(6分) ,浅草才能没马蹄。 ,散入春风满洛城。自古逢秋悲寂寥, 。衣带渐宽终不悔, 。杜甫的春望一诗中,运用对偶手法,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的诗句是: , 。 中国古代的诗人,喜欢以酒入诗,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感。请写出两句连续的借酒抒情的诗。 9、阅读观沧海,完成后面的题。(2分)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你就诗中的画线句子作简要赏析。 10、下面这句话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1、阅读课外文言文,做下面的题。(6分) 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侮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思援弓缴而射之 为是其智弗若与 (2)翻译: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2分)(3)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2分)三、现代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215题。(13分)文化需要相互凝视当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赢得万千瞩目的时候,一个文化中国的形象似乎仍不清晰,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偏见和不平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位美国汉学家翻译了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找到美国一家出版社。出版社认为小说写得确实不错,但恐怕不卖钱,建议将书名改为上海小姐,可以考虑出版。这显然是一种不平等!要是换一个同样优秀的英语作家,出版社就不会轻易要求把他作品的名字改掉。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如何做到相互平等地凝视与对话,并且保持自己的尊严,是我们经常需要面对的问题。一味的迎合偏见,只能扩大偏见,我们应当鲜明地说出我们的观点。在一次中美文学论坛上,一位知名的美国教授在演讲中说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语气不无轻慢。在现场提问环节,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坦诚陈述了她的批评和看法,那位教授也由此意识到自己的轻率和偏颇。这种争论之后的和解,让双方都有收获。那天论坛结束时大家都舍不得离开,最后是一位美国汉学家主动走到大厅弹奏钢琴,让琴声作为这次交流的结束。中国文化目前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处于弱势,原因很多。首先我们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远比对方对我们的了解要多得多。还有历史原因,一边是中国屈辱的近代史,一边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文明迅速勃兴形成的优越感。也有技术原因,汉语太美太难掌握,世界上精通现代汉语的学者相对还太少,这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另外由于文化的差异,有些西方学者也容易从某种印象出发作出主观的判断。这样的现实,并非一日形成。文化相互凝视可以使双方找到并感受人类共通的良知、道德和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的文化取向之间常会有一些误解,但绝大多数不是恶意。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充满惊异和好奇,但普通外国民众对中国、特别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真正的活力知之甚少。中国应该向世界打开自己,特别是最能触动人心灵的文学、文化的交往,这种沟通不是为了让人们变得相同,而是为了理性平等地认识、欣赏并尊重彼此的不同。在文化的相互凝视中,中国人应有自己健康的文化自信。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变革时代,中国作家应该潜心地而不是花哨地,诚实地而不是用讨某一个“他者”喜欢的心态去创作。老话说“酒好不怕巷子深”,好酒不是兑出来而是酿出来的,能否酿出好酒最终要看我们能不能更踏实地潜入到这个时代的深部。只有酿出好酒,才能“走出去”。2006年中国作协启动了“中国当代文学百部精品对外译介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文学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不是即兴的展示,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奢望一两次论坛和书展就能够万事大吉。它需要我们更自觉,更有耐心和耐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需要相互凝视,相互对话。在促进国际文化平等交流方面,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12.文章是从哪三个方面来论述“文化需要相互凝视”这一观点的?(3分)(1) (2) (3) 13.第段中的事实论据有什么作用?(3分) 14.阅读第段,说说为什么中国文化目前在国际文化竞争中会处于弱势?请分条概括。(4分)(1) (2) (3) (4) 15.分别说出“好酒不是兑出来而是酿出来的”一句中“兑”、“酿”在文中的含义。(3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20题。(22分)母亲的羽衣 张晓风(1)讲完了牛郎织女的故事,细看儿子已经垂睫睡去,女儿却犹自瞪着坏坏的眼睛。忽然,她一把抱紧我的脖子:“妈妈,你说,你是不是仙女变的?”(2)女儿的问话充满童真和稚气。我真的一时不知怎样回答,但这句问话却像一把无形的钥匙,开启了情感与记忆的箱箧(3)许多年前,那时我自己还是小女孩,我总是惊奇地窥伺着母亲。记忆中母亲晒箱子的时候就是我兴奋欲狂的时候。(4)母亲的樟木箱子又深又沉,像一个浑沌黝黑初生的宇宙。我还记得的是阳光下竹竿上富丽夺人的颜色,怪异却又严肃的樟脑味,以及我在母亲喝禁声中东摸摸西探探的快乐。(5)我唯一真正记得的一件东西是幅漂亮的湘绣被面,雪白的缎子上,绣着兔子、翠绿的小白莱和红艳欲滴的小萝卜。母亲一边整理,一面会回过头来说:“别碰,别碰,等你结婚送给你。”(6)那幅湘绣后来好像不知怎么就消失了,我也没有细问。但不能忘记的是母亲打开箱子时那份欣悦自足的表情,会让我觉得她忽然不属于周遭的世界,那时候她会忘记晚饭,忘记我扎辫子的红绒绳。(7)除了晒箱子,母亲最爱回顾的是早逝的外公对她的宠爱。外公总喜欢带她上街去吃点心,而当年的肴肉和汤包又是如何好吃,甚至煎得两面黄的炒面和冰糖豆浆都是超乎我想象力之外的美味。(8)每听她说那些事的时候,我都惊讶万分我从有记忆起,母亲就是一个吃剩菜的角色,红烧肉和新炒的蔬菜简直就是理所当然地放在父亲面前的,她自己的面前永远是一盘杂拼的剩菜和一碗“擦锅饭”。(9)母亲每讲起那些事,总有无限的温柔,她既不感伤,也不怨叹,只是那样平静地说着,并不想把那个世界拉回来。下一顿饭她仍然会坐在老地方吃那盘剩菜;而到夜晚,她会照例一个门一个窗地去检点去上闩。她一直都负责把自己牢锁在这个家里(10)其实世上哪一个母亲不曾是穿着羽衣的仙女呢?像故事中的小织女,她们都曾住在星河之畔,织虹纺霓,藏云捉月,几曾烦心挂虑?她们是天神最偏怜的小女儿,她们终日临水自照,惊讶于自己美丽的羽衣和美丽的肌肤,她们久久凝注着自己的青春,被那份光华弄得痴然如醉。(11)而有一天,她的羽衣不见了,她把洁白的羽衣拍了又拍,无声无息的关上箱子,藏好钥匙。是她自己锁住那身昔日的羽衣的。她不能飞了,因为她已不忍飞去。她已经决定做一个母亲。 (12)女儿没有得到答案,哪肯善罢。双臂将我的脖颈搂得更紧:“妈妈,你到底是不是仙女变的?”(13)我回过神来,却又一时愣住,我究竟是不是仙女变的,我不想也不方便告诉她什么,只胡乱应付着:“不是,妈妈不是仙女,你快睡觉。”(14)对我的搪塞,女儿将信将疑。她听话地闭上眼睛,旋又不放心地睁开:“如果你是仙女,也要教我仙法哦!”(15)我笑而不答,替她把被子掖好。其实我真的想对她说:“是的,妈妈曾经是一个仙女,在她做小女孩的时候。但现在,不是了,你才是,你才是一个小小的仙女。”16.认真阅读全文,想一想,文中“母亲的羽衣”究竟指的是什么?以此为题有什么好处?(3分) 17.揣摩并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4分)其实我真的想对她说:“是的,妈妈曾经是一个仙女,在她做小女孩的时候。但现在,不是了,你才是,你才是一个小小的仙女。” 18.读第(6)至(8)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9分) 第(6)(7)两段加点词语“欣悦自足”和“最爱回顾”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从第(7)段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母亲”在小时候倍受宠爱、尽享“美味”,而第(8)段中作者却说“我从有记忆起,母亲就是一个吃剩菜的角色”。你认为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综观这三段内容,从中可以看出“母亲”有着怎样的特点? 19.你认为本文表达的主题是什么?(3分) 20.正如文中所言,每一位母亲自她“决定做一个母亲”起,都自觉不自觉地脱下那件羽衣,并小心地珍藏起心中的那份美好。其实,让母亲重新穿上那件美丽的羽衣,也是每个做儿女的共同心愿。请以“妈妈,我已经长大了”为开头,写几句话,表达你的心愿。(3分) 四、综合性学习。(5分)21、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既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对联,对于我们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提高语文能力,提供了有力的帮助。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面题目。(1)一同学搜集到了两副与名人有关的对联,请你根据对联内容写出其相应的姓名。A志见出师表 好为梁父吟 姓名: B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姓名: (2)下面是两幅名胜景点的对联,请你根据内容写出相应的景点名字。A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景点名字: B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景点名字: (3)根据你的理解,请用线段把下面左右句子连接起来,组成四副完整的对联。A两袖清风存正气 a琴棋书画自陶情B竹菊梅兰可养性 b莫愁两鬓霜雪寒C且喜满园桃李艳 c雪压难摧涧底松D风吹不动天边月 d一间陋室透书香五、写作(50分)22.按照下面要求作文。题目:我学会了 要求:根据自己的意愿把题目补充完整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挚,认识深刻,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初四语文试题答题卡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总分人得分第I卷(选择题)一、积累与运用(14分)1、 2、 3、 4、 5、 6、 7、 第II卷(非选择题)(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16分)8、默写填空。(6分) 9、 10、 11、(1)A B (2) (3) 三、现代文阅读(35分)(一)(13分)12、(1) (2) (3) 13、 14、(1) (2) (3) (4) 15、 16、 17、 18、(1) (2) (3) 19、 20、 四、综合性学习:(5分)21、(1)A B (2) A B (3)A a B b C c D d初四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D2C3D4A5、B6、B7、C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8乱花渐欲迷人眼 谁家玉笛暗飞声 我言秋日胜春朝 为伊消得人憔悴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示例: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二、古诗文阅读(一)9这两句诗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虽全是用的虚景,却更能显示诗人的博大胸怀。 10、只希望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诸侯知道我获得显贵。表达了作者志趣高洁,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11、(1)引,拉 聪明才智(2)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3).阐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三、现代文阅读(一)12.(1)一味的迎合偏见,只能扩大偏见,我们应当鲜明地说出我们的观点。(2)文化相互凝视可以使双方找到并感受人类共通的良知、道德和美。(3)在文化的相互凝视中,中国人应有自己健康的文化自信。13.论证了“一味的迎合偏见,只能扩大偏见,我们应当鲜明地说出我们的观点”这一观点。这一论据使论证有力,增强了说服力。14.西方对我们的文化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