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选修2:第5单元第15课 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萌生(课件2) (共21张PPT) .ppt_第1页
岳麓版选修2:第5单元第15课 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萌生(课件2) (共21张PPT) .ppt_第2页
岳麓版选修2:第5单元第15课 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萌生(课件2) (共21张PPT) .ppt_第3页
岳麓版选修2:第5单元第15课 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萌生(课件2) (共21张PPT) .ppt_第4页
岳麓版选修2:第5单元第15课 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萌生(课件2) (共21张PPT) .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萌生 课标要求 1 了解19世纪后半叶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的基本主张 认识当时中国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反应 2 简述康有为 梁启超和孙中山关于民主的主要论述 比较其观点的异同 3 说出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斗争的史实 认识中国近代史上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历史进步性和艰巨性 3 思考 1 近代中国民主思想萌生的条件有哪些 2 简述民主思想在中国近代的发展历程 3 分别阐述严复 康有为 梁启超 孙中山的主要思想主张及特点 一 萌生的条件 经济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政治 西方列强的侵略及清政府腐朽的专制统治导致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迫使有志之士去救亡图存 思想 明末清初批判君主专制的新思想的深刻影响和启迪 文化 近代教育的发展和派遣留学生出国促进了西学的传播 西学东渐 学习西方逐步深入 二 发展历程 一 第一阶段 二 第二阶段 三 第三阶段 西学东渐和民主思想的萌生 师夷长技 中体西用 早期维新派民主思想 民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维新思想1 严复2 康有为3 梁启超 民主思想的成熟阶段 孙中山民主思想的提出与实践 二 发展历程 一 第一阶段 西学东渐和民主思想的萌生 1 师夷长技 主张的提出 夷之长技 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 本资料由书利华教育网 又名数理化网 为您整理 7 2 中体西用 早期 后期 主张 采西学 制洋器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 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中体西用 张之洞 劝学篇 中国惟一的希望 极力维护君主专制和纲常名教 主张 务通 倡导西学 进步 超出 器物 层面 涉及 西政 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 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达到强化封建制度 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 实质 8 3 早期改良思想家的政治改良主张 设议院 君民共和 9 第二阶段 民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维新思想 严复 留学英国 康有为 梁启超 著作 思想主张 涵义 特点 天演论 原富 法意 a 提出 自由为体 民主为用 说 b 温和的现实政治主张 主张教育 开启民智 自由是最基本的价值 体民主是捍卫自由的一种手段手段 用 孔子改制考 新学伪经考 a 认为儒家思想中包含民主 自由 平等精神 b 用进化论观点重新解释三世说 c 坚持渐进改革 主张君主立宪 将儒家经典与西方政治学说相结合 借孔子的权威宣扬维新变法思想 变法通议 新民说 a 兴民权是变法之根本 是强国的保证 b 要建 新 中国必先养 新民 c 主张实行君主立宪 但反对操之过急 新民 指有爱国思想 尚武精神 社会公德 独立人格的新国民 实现立宪必备两条件 制定一部 宪法 和培养有资格的国民 思考 比较康 梁 严的思想 你能发现什么相似之处吗 说明了什么 相似 都宣扬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 在现实政治中都主张温和的改良主义 君主立宪 说明 1 他们对国情的深刻了解 2 对封建统治者还抱有幻想 妥协性 软弱性 10 儒家思想真的与西方近代民主思想不谋而合吗 康有为为什么要用传统文化来包装西学呢 说明了什么 思考 三 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孙中山 1866 1925 世界潮流 浩浩荡荡 顺之则昌 逆之则亡 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 三 第三阶段 民主思想的成熟阶段 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1 核心 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2 五权分立学说五权 既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的优秀成分 又注意到了其缺陷弊端 是结合本国国情的积极探索 14 学政治 魏源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阐述为 严复 自由为体 民主为用 康有为 1托古改制2实行君主立宪 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萌生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学技术 张之洞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梁启超 1兴民权2 新民 3实行君主立宪 孙中山 1三民主义 实行民主共和制2新三民主义3五权分立 陈独秀 民主与科学 抵抗派 洋务派 维新派 革命派 激进派 学思想 知识建构 15 1 洋务派对待中西文化的主张是a 中体西用 b 中西并用 c 西体中用 d 西学位体 2 洋务派主张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的根本目的是a 抵御外侮b 镇压人民起义c 巩固清朝封建统治d 倡导西学3 企图用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和经济方式来挽救封建专制统治 说的是a 顽固派b 洋务派c 维新派d 革命派 b 知识运用 a c 4 提出 以自由为体 以民主为用 的是a 康有为b 梁启超c 谭嗣同d 严复5 严复为传播西方近代理论知识而翻译的书籍是 天演论 原富 法意 劝学篇 a b c d 6 下列关于严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主张 自由为体 民主为用 b 其思想突破 中体西用 说c 西方富强的根源是崇尚自由d 其主张比康有为激进 d d a 17 7 维新派和洋务派的主张的根本区别 a 鼓励开矿设厂b 改革教育制度c 改革政治制度d 抵制农民起义8 晚清奏折说 今日人心浮动 民主民权只说日益猖獗 若准各省纷纷立会 空会匪闻而起 其患不可胜言 这个奏折针对的是a 太平军b 洋务派c 维新派d 义和团9 主张 我朝变法 但采鉴日本 主张要在政治上实行a 君主专制b 联邦制c 共和制d 君主立宪制10 乱世者 文教未明也 升平者 渐有文教 小康也 太平者 大同之世 远近大小如一 文教全备也 这段话出自a 张之洞b 严复c 康有为d 梁启超 c c c d 18 11 梁启超的思想观点中认为实现民主政治的第一步是a 兴民权b 君主立宪c 新民d 民主12 关于右面图片说法不正确的是a 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b 对胡适影响最大c 是康有为所著d 系统阐述了作者对国家 权利 自由 进步等问题的看法13 梁启超说 变法之本 在育人才 人才之兴 在开学校 学校之立 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其大成 在变官制 这表明梁启超认为变法之本在于学习近代西方的a 科学知识b 选官制度c 军事技术d 教育与政治制度 d c c 19 14 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核心是a 民族主义b 三民主义c 三大政策d 五权分立学说15 下列人物与其思想对应正确的是a 张之洞 自由为体 民主为用 b 严复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c 梁启超 三民主义 d 康有为 君主立宪制 d b 本资料由书利华教育网 又名数理化网 为您整理 20 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比较 21 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 民族主义都主张反对民族压迫 民权主义都要求人民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 民生主义都主张平均地权 相同点 不同点 民族主义 旧三民主义主要反对满洲贵族统治 没有明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