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教材古典作品的教学策略严寅贤,北京市101中学。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在我们看来,中国古典作品选入高中语文教材,存在两个人们通常认为不是问题的问题:一是“节选”,大凡长文长诗,一律难逃“节选”之劫;二是“单薄”。其“单薄”又体现在:只选文学史上特别有影响的作家,只选特别有影响作家特别有影响的作品。 上述问题的存在,旷日持久,几乎从新中国成立直到当下。这样一来,下列现象就令人遗憾且难以逆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他的高中时代,远远没有能够对中国历史上重要作家作品形成哪怕是初步的立体性、全方位的了解与认知。 因为,众所周知,从高中升入大学中文院系的学生,从来都是寥若晨星。而那些未能升入大学中文院系的学生,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他们对中国历史上灿若群星的作家作品的了解,基本上也就局限于他们在高初中语文教材中所接触到的那些“支离破碎”,那些“一鳞半爪”。 因为,他们自高中毕业始,基本上就彻底告别了中国古代经典。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对诗经,他们或许只约略知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零星诗句;对屈原,他们或许只模糊记得其作品多用“兮”字或“九死未悔”之类的成语;对史记,他们或许只仅仅记住“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出自鲁迅之口,姑且不说何谓“无韵离骚”恐怕也似懂非懂;对苏东坡,他们恐怕也只是背过“大江东去,浪淘尽”之类的名句。 概而言之,面对中国五千年的文化,面对瀚如烟海的中国古代典籍,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中的绝大多数,他们只是念了中学语文课本一篇篇单薄诗文或诗文节选,只是做了“之乎者也”之类的选择题,只是背了本来就很有限的选文的若干段落。他们毕业之后真正剩下的,充其量也就是一点点纯知识性的“文学常识”或“古诗文名句”之类。 那么,这种现象几十年如一日地存在着,又意味着什么呢? 它又意味着一代一代中国人,他们无从较深入地了解诗经内容的广博与淳朴,无从较深入地了解屈原的神奇与圣洁,了解诸子百家的博大与精深,了解司马迁的坚忍不拔,了解魏晋士人的洒脱风流,了解苏东坡的旷达豪放,了解辛弃疾的困兽犹斗。 一言以蔽之,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博大厚重,对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来说,人们只是以符号入脑,没有以内涵入心。人们缺乏对古代经典作家作品独立精神与人格所应有的深入了解。 那么,这种现象几十年如一日地存在着,又意味着什么呢? 它或许又意味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心中日渐消散 比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所浓烈地弥散着的刚正不阿、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风亮节,为追求真理九死不悔、百折不挠的无畏勇气,精忠报国、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气概,节制物欲追求、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的深邃思想,诚实守信、仁义敦厚,以及面临人生艰难从容应对的可贵品质。 为什么总是有人说今天的中国人淡薄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 为什么总是有人说今天的中国人淡漠了信仰,脆化了自己的精神脊柱? 为什么总是有人说今天的中国“汉语危机”日渐加重? 为什么总有人说今天的中学生对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过于隔膜,过于陌生? 今日中国,有多少人能对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学现象、文化现象娓娓道来?在今日浮躁与功利的社会,有多少人去深刻地冷静地反思我们传统文化教育的局限性,深刻地冷静地反思中学语文课程、尤其是中学语文教材的局限性,进而深刻地冷静地反思国人精神家园的贫瘠甚至荒芜与中学语文教育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隐性的必然的关联? 也许有人说,市场经济所导致的群体性社会性物欲追求,会瓦解人们景仰传统文化的心态和意志,那么,我们担心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学生远离中国古代经典,会不会让这种“瓦解性危机”雪上加霜?也许有人说,中学生对古典的东西,略知一二即可,要这些“深入了解”会非常困难,他们读不懂,读不了。 我们担心的是,如果他们高中阶段读不懂读不了,那么可能也就意味着他们一辈子也读不懂读不了。于是,我们有理由追问:当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由于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与传统过于隔膜,过于陌生,而成为民族文化的侏儒,又可能会意味着什么呢? 答案不言而喻。 二、基于问题背景的文言教材编写建议 高中语文教材文言部分的编写,在内容上应动大手术,使之成为“大部头”;在理念上应当更明确,使之旗帜鲜明地承担起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 1.文言教材独立化 高中语文教材无论是必修还是选修,文言教材都可以独立成书,自成系列。只有这样,才会尽可能丰富选文,丰富文本。 2.作品选文系列化 所谓系列化,即从先秦开始,凡属民族传统文化经典,均可入选。要解放思想,要有眼界,要有包容的心态。 比如堪称“群经之首”的周易。一代又一代的中学生对它实在是隔膜空前。他们充其量只是模糊地知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之类的片言只语,姑且不说何谓“乾”何谓“坤”,姑且不说何谓“厚德载物”。 可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在哪里?在周易。 可是,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材唯恐避之不及。个中原因,我们猜想,除了文字晦涩,“易传”千家,各传其是,且莫衷一是之外,恐无非是避其“占卜算命”之嫌。试问今日国人,只要提起周易,或许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一部“算命卜卦”的“迷信”之书。 然而,众所周知,一部周易,又岂止是“占卜算命”而了之? 退一步讲,如果不选周易本经,那么,是否可以选易传,选所谓周易“十翼”中的序卦系辞或文言。无论是序卦系辞或文言精美的语言,还是它们所蕴涵的空前而深邃的人文思想和辩证法(须知,这种人文思想和辩证法,曾经滋养了中国古代无数知识分子,首推先秦诸子),让一代又一代高中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实在很有必要。相信他们不仅会从中领略其思想精髓,领略早期中华民族的智慧,或许会因此而激发起他们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畏感。 因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问:高中语文教材回避周易,是否也就回避了一代又一代中学生对本民族文化源头应有的认知? 3.作品选文单元化 文言教材编写,可以让中国文学史文化史上重要作家作品形成相对独立的单元,如前文所云,可使中学生这个庞大群体对中国历史上重要文学文化现象形成初步的立体性全方位认知。 这,或许会有利于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全员性传承。 比如诗经。我们是否可以“风雅颂”兼顾,适当选入诸如“雅”中的鹿鸣采薇何草不黄公刘,“颂”中的维天之命噫嘻载芟。通过诗经中的文学性描写,了解我们两千多年前先人的生活与风俗民情,是一件多么有意思有意义的事情。 比如楚辞。如果选入离骚全诗,如果选入桔颂哀郢国殇,那么屈原的形象该是多么完整而丰满。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爱国主义浪漫诗人,他的才情,他的坚贞,他的圣洁,他对国家的痴迷的爱,简直是惊天地泣鬼神。可长期以来,高中语文教材总是以“节”选之。细细想来,这是怎样一种愧对,怎样一种遗憾甚至不幸。笔者每每讲完现行离骚节选之后,总是不免慨叹有三:读完离骚全文再读“节选”,顿觉太单薄太淡薄;读完离骚全文,再读桔颂读哀郢,顿觉至善至美,至壮至悲;只读“节选”,顿觉学生对屈原“没感觉”。 “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史迁之言,亦“于我心有戚戚焉”!(孟子梁惠王上) 比如诸子散文。如果让论语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等成为独立而丰满的诸子散文单元,让诸子百家异彩纷呈,甚至穿越时空的思想内核和精神品质有效地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他们的精神之树必定会更加茂盛挺拔。 我们总是抱怨今天的高中生写作没思想、没灵魂,少宽度、少厚度,试想,我们让他们远离了中国古代文学史思想史上一座座殷实的宝库,干涸了中国古代圣贤之精神对当代高中生的雨露滋润,那么请问 他们的思想与灵魂、宽度与厚度又从哪里来? 比如魏晋。如果入选阮籍和嵇康,入选更丰富的“陶渊明”,那么,今日中学生的情怀与胸怀、情致与情趣、雅趣和雅意,或许也一定会丰富得多。 比如司马迁。每当笔者执教史记中的节选作品,总是为残缺不全的节选而遗憾,更为部分语文教材长期拒绝报任安书而鸣不平。一篇报任安书,千百年来,令多少人回肠荡气。更何况,讲史记节选,讲史迁而不读报任安书,与游览故宫只是走进故宫大门,而未深入太和宫、中和宫、保和宫何异? 比如才气贯天命运多舛而又豁达豪放洒脱不羁的苏东坡,如精忠报国屡遭打击却又矢志不移的辛弃疾。如果教材更多地选入他们不同时期的作品,将会给今日中学生以怎样的文化熏陶和精神濡染? 须知,文化熏陶,精神濡染,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和渗透力,它能够浸入人的骨髓,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文化,莫不皆然。 4.作品选文“详释”化 长期以来,中学生厌读文言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注释过简,读不进,读不懂。设想中的文言教材编写,最重要的一点应当是:课文注释一定要力求详尽。这种“详释”化的教材可以大大地扫除学生的阅读障碍,他们可以因此而读得多,读得快,他们可以把宝贵的时间用来欣赏与思考,同时也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三、基于建议基础之上的文言教材编写体例、使用设想与效果预期 设想中的编写体例 科学借鉴。可参照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之类的教材体例,以朝代先后为序,每学期一册或每学年一册。每个朝代,或每位作家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 知人论世。作品之前可以有较为具体的背景介绍。 作品导读。作品之后可以有较为全面的作品赏析提示。 设想中的教材使用 这种文言教材可以成为每一位高中生的必读书目。教育行政部门甚至可以以“指令性”要求使之然,进而让这样的教材陪伴学生一生。如果考虑到应试的统一性与可操作性,那么,教材编写者可以参考传统教材,规定“必读”与“自读”篇目即可。 这种文言教材还可以为各高中学校大大开阔教材选择与整合的空间。这是因为,无论是地区与地区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甚至学校内部,学生的阶段性差异都是一种客观存在。就一所学校内部而言,这样的教材则为国家教材(课程)校本化提供了很开阔的空间。 设想中的教材使用效果预期 教材注释的“详释化”,为学生自学提供了很大方便,多数学生在校期间应当读得进,读得懂。 这样的教材还具有让学生终身阅读的价值。语文教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阜阳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克拉玛依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带答案详解
- 徐州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台州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精练)
- 淮北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研优卷)
- 成都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
- 2026年舟山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带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教师职称考试(理论知识)在线模拟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特种作业人员考试(煤矿提升机操作作业)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6年兰州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胃肠镜护士理论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反洗钱知识考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8月10日浙江省杭州市卫健委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 药械集采政策解读
- 2024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考点背诵提纲
- 英语花木兰说课课件
- 研学基地合作协议协议书
- 新生儿人文关怀护理
- 2025国庆节知识答题题库(含答案)
- 肥胖患者麻醉管理专家共识2024年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 村委会三年来工作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