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艾灸疗法.ppt_第1页
背部艾灸疗法.ppt_第2页
背部艾灸疗法.ppt_第3页
背部艾灸疗法.ppt_第4页
背部艾灸疗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背部艾灸疗法 1 什么是艾灸 扁鹊心书 云 人于无病时常灸 虽未得长生 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艾灸是一种自古相传的中医疗法 在医学典籍出自 医学入门 里的 药之不及 针之不到 必须灸之 和 黄帝内经 里有 针所不为 灸之所宜 的说法 2 背部艾灸的作用 现在很多人都自己在家用艾灸治病 或者保健 与拔罐 刮痧等其他中医疗法相比 艾灸的作用更好 没有副作用 操作起来更简单 花费低廉 适合普通家庭使用 背部艾灸是通过艾灸在燃烧过程中 产生的热效应 传递到经络系统 调动人体的免疫功能 作用于人体五脏六腑 四肢百骸的病变部位 达到驱寒邪 补阳气 通经络 调正气的目的 起防病治病 保健强身之功效 可以有病治病 未病找病 无病养生 因此达到四效合一和三位一体的作用 这是其他中医疗法不具备的 3 背部艾灸的正确手法 1 直接灸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 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 2 间接灸 用药物将艾炷与皮肤隔开 进行施灸的方法 如生姜间隔灸 隔蒜灸 隔盐灸 隔附子饼灸等 3 艾条灸 艾条于穴位或病变部位上施灸者即艾条灸疗法 操作常分温和灸 雀啄灸 回旋灸等 4 温灸器灸 艾灸盒灸 临床常用的有中华经络灸棒 随身灸 火龙罐灸 艾灸盒 一孔 二孔 三孔 施灸时 将艾绒 或加掺药物 装入温灸器的小筒 点燃后 将温灸器之盖扣好 即可置于俞穴火应灸部位 进行熨灸 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度 4 背部艾灸功效 灸疗的治疗作用还可以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实现 而且这种作用呈双向调节的特征 即低者可以升高 高者可以使之降低 因为艾灸施于穴位 首先刺激了穴位本身 激发了经气 调动了经脉的功能 使之更好的发挥行气血和阴阳的整体作用 而且激活皮肤中某些神经末梢酶类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 因而对疾病的治疗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5 艾灸适合人群 男性 腰痛膝软 下肢沉重 神疲乏力 耳鸣头晕 尿频尿急 阳痿 早泄 前列腺炎 性功能障碍 性功能减退等一系列亚健康状态 女性 腰酸腰痛 手脚冰凉 痛经 带下 月经不调 内分泌失调 更年期提前等一系列亚健康症状 6 一 背部艾灸操作图解 7 二 艾灸工具 中医艾灸 好轻松艾灸操作手法 8 背部注意事项 1 温灸时先灸左方 再灸右方 2 灸器点上火后不可悬空过久 以免接触皮肤时温度过高 以致烫伤 如悬空太久 可先以手掌将灸器之温度搓低后再继续使用 每隔一段时间 应将灸器敲除支 3 每使用灸条二至三条后 在灸器控制口会产生温灸油垢 应以毛刷清洗 以保持灸条之通畅 4 熄火时 只要将上端弹簧部分按下同时倒置灸器使灸条滑入管内 停留10秒钟即熄灭 5 温灸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6 温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 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 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7 饭后一小时内不宜温灸 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 过饥 过饱 酒醉禁灸 孕妇禁用 身体发炎部位禁灸 9 禁忌 1 凡暴露在外的部位 如颜面 不要直接灸 以防形成瘢痕 影响美观 2 皮薄 肌少 筋肉结聚处 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 下腹部 男女的乳头 阴部 睾丸等不要施灸 另外 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 此外 大血管处 心脏部位不要灸 眼球属颜面部 也不要灸 3 极度疲劳 过饥 过饱 酒醉 大汗淋漓 情绪不稳 或妇女经期忌灸 4 某些传染病 高热 昏迷 抽风期间 或身体极度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