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五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阶段性检测试题 文(含解析).doc_第1页
山西省太原市五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阶段性检测试题 文(含解析).doc_第2页
山西省太原市五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阶段性检测试题 文(含解析).doc_第3页
山西省太原市五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阶段性检测试题 文(含解析).doc_第4页
山西省太原市五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阶段性检测试题 文(含解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太原市五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阶段性检测试题 文(含解析)1.用矮杆晚熟(ddEE)水稻和高杆早熟(DDee) 水稻杂交,这两对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如果希望达到200株矮杆早熟水稻,那么F2 在理论上要有A. 800株B. 1000株C. 1600株D. 3200株【答案】D【解析】根据自由组合规律,ddEE和DDee杂交,F1是DdEe,其再自交得到F2,而F2中有16种组合,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其比例是9:3:3:1.其中矮秆早熟纯种植株为ddee,占F2中的1/16,所以F2在理论上要有2001/16=3200株,故选D。2.关于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此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的联会时期,有四分体4个B. 此细胞中含有4个核DNA分子C. 此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组合为 12、34或 13、24D. 此细胞核中含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8个,染色体4个【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该图应是减数分裂第一次的四分体时期图,图中所示,有4条染色体,2对同源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和8条DNA分子。考点:减数分裂点评:本题通过图像形象的呈现,对于学生理解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等重要概念和相互之间的关系,非常有帮助。3.进行有性生殖的高等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如下图所示,图中、和过程分别表示A.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B. 有丝分裂,受精作用和减数分裂C. 受精作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D. 受精作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可知,配子形成合子过程为受精作用,合子发育成生物体的过程为有丝分裂,配子的形成方式为减数分裂,故C正确,AB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个体发育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4.血友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h控制的。现有一对夫妇生了三个子女,其中一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是血友病患者,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A. XhY和XHXhB. XhY和XhXhC. XhY和XHXHD. XHY和XHXh【答案】A【解析】【分析】血友病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女性正常的基因型为XHXH、XHXh,女性血友病患者的基因型是XhXh,男性正常的基因型为XHY,男性血友病患者的基因型为XhY。【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已知,该夫妇有一个女孩患有血友病,因此这对夫妇都含有血友病致病基因,所以丈夫的基因型为XhY,这对夫妻的三个子女中有一个不患病,因此妻子含有正常基因,所以妻子的基因型为XHXh,故A选项是正确的。5.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A. 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B. 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C. 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D. 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答案】C【解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发生了基因重组,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并没有发生基因重组,A错误;两个实验中都没有诱发基因突变,B错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是,设法将DNA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他们的作用,C正确;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D错误。6.下列有关核酸与遗传物质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DNA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B. 有的生物种类的遗传物质是RNAC. 在真核生物中,DNA和RNA都是遗传物质,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 核酸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C【解析】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因此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正确;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B正确;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RNA不是遗传物质,C错误;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正确【考点定位】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名师点睛】核酸分为DNA和RNA,在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中含有DNA和RNA,遗传物质是DNA;病毒中只有一种核酸,DNA或RNA,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7.下图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研究过程。能充分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能证明其他物质等不是遗传物质,所以选D。【考点定位】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8.用 32P和35S标记的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只有32S,31P),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噬菌体中的S、P元素,下表中对结果的预测,可能发生的是 选项S元素P元素A全部32S全部31PB全部35S多数32P、少数31PC全部32S少数32P、多数31PD全部35S少数32P、多数31P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噬菌体的结构有蛋白质(C、H、O、N、S)和DNA(C、H、O、N、P);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组装释放。【详解】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中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的合成,而合成子代噬菌体所需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因此子代噬菌体外壳中只含32S;但因为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因此子代噬菌体均含有31P,只有少数新合成的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故C选项是正确的。【点睛】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杄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9.若某动物细胞内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分别用A和a,B和b表示。下列各组精子中是由同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是A. AB、ab、ab、ABB. AB、AB、AB、abC. AB、Ab、aB、abD. aB、aB、ab、Ab【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精子的形成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能产生2种基因型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減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因此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2个基因型相同的精细胞。由此可见,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但只有2种基因型。【详解】根据题意可知,一个精原细胞只能分裂产生4个精子,在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的情况下,只会有两种精子。即基因型为AaBb的精子通过减数分裂将产生AB、ab或aB、Ab两种精子。故选:A。10.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有一半来自精子B. 受精时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C. 合子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D. 合子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一致【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受精作用: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受精卵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但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完全来自卵细胞;故错误的选A。考点:受精作用。点评:本题考查了受精作用,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1.下图是4位同学制作的DNA分子平面结构模型局部,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结合4位同学拼制的DNA分子中一条多核苷酸链局部平面结构模型图,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能对各选项中的局部平面结构模型作出正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详解】A、DNA分子的外侧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而不是磷酸与磷酸直接连接,A错误;B、DNA分子的外侧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B正确;C、下一个脱氧核苷酸的磷酸应该与上一个脱氧核苷酸的脱氧核糖连接,且C中连接的位置错误,C错误;D、DNA分子的外侧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而不是磷酸与碱基交替连接,D错误。故选:B。12.在DNA分子中,(A+G)与(T+C)的比值为A. 0.5B. 1C. 2D. 4【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双链DNA中:A= T,G= C,则AG= TC,所以双链DNA的中,(AG)与(TC)的比值为1。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应用能力,属于容易题。13.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DNA分子的任一条链中AT,GCB. 每个碱基分子上均连接着一个磷酸和一个脱氧核糖C. 每个磷酸分子都和两个脱氧核糖相连D. DNA分子两条链上的A与T通过氢键连接【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DNA的分子结构特点:DNA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在DNA分子外侧,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形成骨架;在DNA分子内侧,碱基A与T、G与C通过氢键相连,构成碱基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详解】双链DNA分子中,A=T、C=G,但每一条链上的A和T、C和G不一定相等,A错误;DNA分子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中每个脱氧核糖分子上均连接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B错误;在DNA两条单链中,都有末端的一个磷酸分子与一个脱氧核糖相连,C错误;DNA分子两条链上的A与T通过氢键连接,D正确。14.图为某家系遗传病的遗传图解,该病不可能是A.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答案】C【解析】女性患病个体的父亲正常,所以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选C。【考点定位】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判断【名师点睛】判定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口诀为: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15.红眼(R)雌果蝇和白眼(r)雄果蝇交配,F1 全是红眼,让 F1 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红眼雌果蝇 121 只,红眼雄果蝇 60 只,白眼雌果蝇 0 只,白眼雄果蝇 59 只,则 F2 卵细胞中具有R和r及精子中具有R和r的比例是A. 卵细胞:Rr=11 精子:Rr=31B. 卵细胞:Rr=31 精子:Rr=31C. 卵细胞:Rr=31 精子:Rr=11D. 卵细胞:Rr=11 精子:Rr=11【答案】C【解析】果蝇的眼色属于伴性遗传,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XRXR和XrY,F1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XRXr和XRY;F1相互交配,F2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XRXR和XRXr、XRY和XrY,各占1/4,则F2卵细胞中Rr=31,F2精子中Rr=11,C正确。16.某双链DNA分子共有1000个碱基,若碱基A的数量为200个,则该DNA分子中碱基G的个数为A. 100B. 200C. 300D. 40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解题时先画出简图,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推知规律:则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则A+G=C+T=50=500个,则G=300个;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计算,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分析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平时应该加强训练。17.下图是摩尔根和他的学生经过努力,绘制出的第一个果蝇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图(部分),关于这条染色体上基因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染色体上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呈线性排列B. 控制棒眼的基因和短硬毛的基因减数分裂时自由组合C. 若控制白眼的基因也在该染色体上则雄果蝇不可能有该染色体D. 控制朱红眼和深红眼的是一对等位基因【答案】A【解析】果蝇的同一条染色体上含有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A正确;控制棒眼的基因和短硬毛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所以在减数分裂时不能自由组合,B错误;若控制白眼的基因也在该染色体上,则该染色体为X染色体,雄果蝇也有X染色体,C错误;控制朱红眼和深红眼在同1条染色体上,因此控制朱红眼和深红眼的是两个非等位基因,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2、基因自由组合的实质是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3、等位基因存在于同源染色体上。18.下列细胞既含有同源染色体,又含染色单体的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丝分裂后期有丝分裂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A. B. C. D. 【答案】C【解析】在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完成复制后形成染色单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分离的同源染色体分别进入不同子细胞中,因此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和后期的细胞既含有同源染色体,又含染色单体,正确;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不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导致染色单体消失,所以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既含有同源染色体,又含染色单体,正确;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不含染色单体,但前者含有同源染色体,错误。综上分析,A、B、D均错误,C正确。19.人的褐色眼(B)对蓝色眼(b)为显性,双眼皮(D)对单眼皮(d)为显性,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在一个家庭中,父亲为褐色双眼皮(BbDd),母亲为蓝色双眼皮(bbDd),生出的孩子是蓝色单眼皮的几率是A. 12B. 14C. 18D. 116【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控制眼色和眼皮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已知父亲为褐色双眼皮(BbDd),母亲为蓝色双眼皮(bbDd),则子代是蓝眼的概率是1/2,是单眼皮的概率是1/4,所以生出的孩子是蓝色单眼皮的几率是1/21/4=1/8,故C符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20.某女患有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下表是与该女有关的部分亲属患病情况的调查结果。相关分析错误的是家系成员父亲母亲妹妹外祖父外祖母舅舅舅母舅舅家表弟患病正常A. 该病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 该女与正常男子结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为1/4C. 该女的母亲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D. 其妹妹和舅舅家表弟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以表格信息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该女的父亲与母亲均患病,其妹妹正常,说明该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正确;若相关的基因用A和a表示,则该女的基因型为1/3AA或2/3Aa,与基因型为aa的正常男子结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为2/31/2aa1/2XY1/6,B错误;该女的外祖父正常(aa),母亲患病(A_),据此可推知:该女的母亲是杂合子(Aa)的概率为1,C正确;其妹妹和舅舅家表弟均正常,二者的基因型均为aa,所以其妹妹和舅舅家表弟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D正确。21.豚鼠的黑毛与白毛毛粗糙与毛光滑是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按自由组合规律遗传:亲代子代表现型及数量基因型表现型黑毛粗糙黑毛光滑白毛粗糙白毛光滑 黑光白光018016 黑光白粗25000 黑粗白光10879 黑粗白粗154163 白粗白粗003212(1)表中的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_。(2)写出亲本的基因型:_,_,_。(3)让第组后代中黑色粗糙毛豚鼠相互交配,从理论上分析,产生的后代中纯合体占_。【答案】 (1). 黑毛粗糙 (2). AaBb (3). aabb (4). AaBb (5). aaBb (6). aaBb (7). aaBb (8). 1/4【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遗传的基本规律,对于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掌握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详解】(1)根据第组实验黑光白粗,后代全部是黑色粗毛,说明黑色对白色是显性性状,粗毛对光滑是显性性状。(2)黑粗白光后代性状分离比=1:1:1:1,说明两对基因都是测交,则亲本为AaBb、aabb;黑粗白粗,后代黑色:白色1:1,说明亲本为Aa、aa,光滑:粗毛=3:1,说明亲本是Bb、Bb,所以两个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白粗白粗,后代白毛粗糙:白毛光滑=3:1,说明亲本为aaBb、aaBb。(3)第组黑光白粗,后代全部是黑色粗毛,则亲本为AAbb、aaBB,后代黑色粗毛为AaBb,其相互交配,后代纯合子占1/21/2=1/4。【点睛】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22.下图是某家系红绿色盲遗传图解。(相关基因用B-b表示)(1)III3基因型是_,他的致病基因来自于I中_个体,该个体的基因型是_。(2)III2的可能基因型是_,她是杂合体的概率是_。(3)IV1是色盲携带者的概率是_。【答案】 (1). XbY (2). 1号 (3). XBXb (4). XBXB/XBXb (5). 1/2 (6). 1/4【解析】【分析】本题以遗传系谱图为载体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时首先要知道红绿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然后就是正确运用顺推和逆推判断亲子代的基因型,最后才是计算相关个体的概率。【详解】(1)红绿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选传,3是患者,其基因型是XbY;3的致病基因Xb来自于他的母亲1,其母亲表现正常,所以他的母亲1基因型是XBXb,1的父母I1和I2均表现正常,可推知1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I1。所以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I中的I1个体,该个体的基因型XBXb。(2)由前面分析可知,1的基因型是XBX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