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词组整理及古诗(带拼音).doc_第1页
三年级语文词组整理及古诗(带拼音).doc_第2页
三年级语文词组整理及古诗(带拼音).doc_第3页
三年级语文词组整理及古诗(带拼音).doc_第4页
三年级语文词组整理及古诗(带拼音).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词组古诗诵读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古诗诵读 ,。,。译文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注释晓出:太阳刚刚升起。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毕竟: 到底。六月中:六月的中旬时候。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同:相同。接天:像与天空相接。无穷:无边无际。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映日:太阳映照。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于易水送人是 唐代诗人 骆宾王创作的一首 五绝。此诗描述作者在易水送别友人时的感受,并借咏史以喻今。前两句通过咏怀古事,写出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后两句是怀古伤今之辞,抒发了诗人的感慨。全诗寓意深远,笔调苍凉。译文:在此地离别了燕太子丹,壮士荆轲愤怒发已冲冠。昔日的英豪人已经长逝,今天这易水还那样凄寒。句子注释:易水:也称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西部的 易县境内,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为战国时燕国的南界。燕太子丹送别荆轲的地点。 战国策燕策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此地:原意为这里,这个地方。这里指易水岸边。别燕丹:指的是荆轲作别 燕太子丹。壮士:意气豪壮而勇敢的人;勇士。这里指 荆轲,战国卫人,刺客。发冲冠:形容人极端愤怒,因而头发直立,把帽子都冲起来了。冠:帽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 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昔时:往日;从前。 东观汉记东平王苍传:“骨肉天性,诚不以远近亲疏,然数见颜色,情重昔时。”人:一种说法为单指荆轲,另一种说法为当时在场的人。没(m):死,即“殁”字。水:指易水之水。犹:仍然。 ,。,。译文:太阳照射香炉峰升起淡淡的紫烟,远远望去一条瀑布悬挂在山的前面。飞速流淌的瀑布足足有三千尺,令人怀疑那是银行倾落于九天。注释: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生紫烟:云烟被日照呈紫色。 在瀑布附近,蒙蒙的水气透过阳光呈现紫色,所以说它“生紫烟”。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疑:怀疑。银河:晴夜所见环绕天空呈白色的云状光带,由大量恒星构成。九天:天空,极言其高。古人以为天有九重,最高一层称九天。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是诗人的“神来之笔”,夸张而又自然,浪漫而又逼真一道飞流从高空中直泻而下,我怀疑是天上的银河跌落到人间。前句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的景象写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陡峭,又显出水流之迅疾。后句想象奇特,惊人魂魄,“疑是”二字蕴藉深沉,明知不是,但写来更觉生动、逼真,新奇而又真实。诗句气势豪壮,雄奇瑰丽,给人以美的感受,是广为传诵的千古名句。 ,。,。白话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字词注释1. 山行:在山中行走。2. 远上:登上远处的。3. 寒山:深秋季节的山。4. 石径:石子的小路。5. 斜:此字读xi ,为倾斜的意思。6. 深:另有版本作“生”。(“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 “生”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7. 车:轿子。8. 坐:因为。9. 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10. 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11. 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是诗人杜牧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在这首诗中,杜牧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 ,。,。白话译文山中空旷寂静看不见人,只听得说话的人语声响。夕阳的金光直射入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词句注释1. 鹿柴(zhi):王维辋川别墅之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柴:通“寨”、“砦”,用树木围成的栅栏。2. 但:只。3. 返景(yng):同“返影”,太阳将落时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4. 复:又。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首诗写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参天的树林,意在创造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第一句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冷。之后紧接第二句境界顿出,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第三、第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词语解释】1塞下曲:古时的一种军歌。2月黑:没有月光。3单于(chn y ):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4遁:逃走。5将:率领。6轻骑(j):轻装快速的骑兵。7逐:追赶。8弓刀:像弓一样弯曲的军刀。【卢纶塞下曲 其三全诗翻译注释赏析】卢纶塞下曲 其三全诗翻译注释赏析。作者简介:卢纶(748-800),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诗人。【译文】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作品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词语注释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工诗,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擎:举,向上托。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菊残:菊花凋谢。犹:仍然。傲霜:不怕霜动寒冷,坚强不屈。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须记:一定要记住。正是:一作“最是”。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相关译文:降临山色苍茫觉得路途远,天气寒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