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课 北宋的政治【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课北宋的政治,主要讲述了北宋的建立、统一及政权的巩固。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北宋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走向完善的重要时期,北宋统治者在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后,建立了一个新兴的封建王朝。宋太祖为维护统治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并采取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经过北宋统治者一系列的政治改革,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武将专权、地方割据的局面得到一定控制。同时,这一时期在历史上建立的文官制度,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重文轻武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宋朝科技文化的繁荣,但与此同时,这些新的措施也带来了很多社会弊端。【学情分析】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对历史学科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本节课他们需要通过学习,了解北宋的建立及统治者所采取的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理解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北宋统治者实施这些政策的原因和影响,对他们来说,这既是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七年级学生对历史图片、历史小故事、历史视频等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历史上关于宋太祖和宋朝的故事又非常多,比如“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雪夜定策”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这些历史故事,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教学目标】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北宋的建立和统一,理解北宋在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后的局部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教师通过讲述,引导学生联系五代十国以来的政治特点和宋朝建立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通过史料研读,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所带来的利弊,培养学生客观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史料呈现,阅读并提取有效信息,使学生掌握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理解这些措施的采取给北宋带来的两方面的影响,并引导学生反思历史,吸取历史教训。【课标要求】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赵匡胤建立北宋、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等基本史实,了解赵匡胤实施集权措施的背景条件,具体的措施,这些措施导致重文轻武的历史结果。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赵匡胤为什么要实施集权的原因,和具体的措施的分析,培养学生总结归纳、抓住重点的学习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赵匡胤的举措带来的问题他的集权措施有失偏颇,导致宋朝的积贫积弱,从而我们做任何事情,要辩证地、长远的看问题的结论。认识到在封建时代,君主的权利是在不断加强的,任何封建统治者都跳不出这个历史的铁律。【学习重点】北宋的建立和统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教学难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和实施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教学过程】1、 趣味导入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史学家汤因比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余秋雨今天我们就一起“穿越”到宋朝,看看历史上真实的宋朝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宋朝创造了什么样的政治文明。二、新课讲授陈桥兵变“得”天下1. 北宋建立(快速回答)北宋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重大事件。材料补充:宋朝的建立者是赵匡胤,历史上的赵匡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来看一段材料。材料一赵匡胤即宋太祖(927-976),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现隶属于河北保定市)人,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文武双全,最早投靠后汉大将郭威,成为一名普通士兵。郭威(904-954,后周太祖)建立后周政权后,赵匡胤被提拔为禁军东西班行首,负责宫廷禁卫。周世宗(954-959年在位)继位后,重用赵匡胤,因战功卓著,被破格提拔为殿前都虞侯,成为后周禁军的高级将领。龚奇柱主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用书:川教版,79页,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7教师设问:赵匡胤为什么能建立北宋政权?(参考答案:武将出身,掌握军权,深受后周皇帝信任。)教师讲述:赵匡胤在担任禁军将领时逐渐培植自己的势力,一批能征善战的武将都聚集在了赵匡胤的周围,比如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等,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北宋的开国功臣,而足智多谋的赵普也成为其打天下的左膀右臂。959年周世宗病逝,年仅7岁的柴宗训(恭帝)继位。此时的后周王朝陷入了“主少国疑”的境地。960年初,正在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的柴宗训接到了北方的少数民族契丹和北汉联合进攻后周的战报,作为禁军将领的赵匡胤被派去前线。当赵匡胤率领军队到达开封以北的陈桥驿时,众将士发动兵变,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这一事件史称陈桥兵变。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胁迫柴宗训禅位。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史称北宋,仍定都开封。新的封建王朝建立了,五代十国的割据混战局面结束了吗?我们来看一幅北宋建国之初的历史地图。2. 统一大业地图教师设问:建国之初,北宋面临怎样的外部环境呢?(参考答案:政权林立,分裂割据。) 教师讲述:北宋建国时,所统治的地区只有黄河、淮河流域一带,北面有北汉和辽,西面有后蜀,南面有南唐、吴越、南平、南汉等国。在这种政权并立的情况下,必须把这些政权消灭或制服,才能完成统一。宋太祖采纳赵普“先南后北”的方针,消灭了南方的南平、后蜀、南汉、南唐、吴越等政权,979年御驾亲征的宋太祖又消灭了北汉,结束了中原和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国家得以太平,人民过上了安定的生活。(过渡)新的王朝的建立,割据政权逐步被消灭,新皇帝似乎可以过一段高枕无忧的太平日子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以武力夺取政权的赵匡胤,最害怕的就是历史重演,他现在最不放心的,就是和他一起发动兵变的那些手握禁军领导权的将领。他该怎么办呢?中央集权“安”天下1. 太祖的烦恼“问计赵普” 太祖: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 赵普: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太祖: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赵普: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问题:1.赵普分析唐末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是什么?(地方权力大,中央势弱) 2.据此,赵普建议怎么做?(设法收回地方政府的权力,集权于中央。即夺其权、制钱谷、收精兵。)2.中央集权的措施(1)军事方面(兵)加强兵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 历史小剧场:杯酒释兵权 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隔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影响:积极:防止出现地方割据,防止大将专权,加强皇权。消极:由于将兵之间不熟悉,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2) 政治方面(权)中央,宋太祖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3) 经济方面(钱)加强财政权:宋太祖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2. 拓展延伸(1) 宋朝官帽长翅帽(2) 宰相由坐到站影响:重文轻武“治”天下材料一: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从军行杨炯(唐)材料二: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退将诗曹翰(宋)材料三: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宋朝谚语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重文轻武)1.原因: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材料:宋太祖曾说:“五代时期藩镇强横残暴,百姓受苦。我现在选派100多名干练的儒臣分别取治理各个藩镇,即使他们全部贪污舞弊,也比不上一个武臣的危害大。”2、 形成: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3、 措施:(1)重用文官表现: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 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这严重束缚了统军将领的指挥权。 补充:文臣统兵的代表: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天圣八年进士,修新唐书。宋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兵权)、参知政事(行政权)。 (2)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表现: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材料一: 太宗一朝,文臣成为政事堂和枢密长官的主要人选,先后任命的宰相9人,全部为文官,其中有科举出身的6人。有正副枢密使35人,其中文官21人。两宋共有枢密使、副枢密使724人,其中文臣659人,约占百分之九十一。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两宋卷材料二:宋朝太祖时进士科最多一次是31人,诸科最多是96人;到太宗时的977年,进士109人,诸科200人,又赐进士180多人,总录500多人。真宗时继续增加,如在1000年录取进士409人,诸科更高达1129人。武举每3年一次,每次最多30人。后来逐渐增额,以至于3取1。1110年规定限额,每次考试只能取10人。 材料三:劝学诗宋真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影响: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质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材料:“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到宋朝,已呈现巅峰状态。” 英国学者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先生文集三、合作探究 想一想,这种重文轻武的政策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积极: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 消极:将不专兵,兵无 常帅,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官吏冗多办事效率下降,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4、 课堂小结“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北宋政治重文轻武,造就了这个时代:贤相辈出,却无力改变官场的腐败昏庸;名将咸聚,却无法抵挡小国的进攻;才子云集,却热衷无休无止的内耗;经济富裕,却用于购买和平;文化昌盛,却不能扭转颓败的国运。五、拓展延伸视频:武林高手赵匡胤太祖长拳源于赵匡胤祖训练士卒的遗法真传,综合士卒在战场上真拼实杀的格斗经验编制成三十二势长拳。赵匡胤对中国武术的另一大贡献就是以他命名,其首创的,伴随他打遍天下,开山立国的“太祖盘龙棍”。六、当堂检测 七、板书设计8、 教学反思本课中关于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措施是教学重点,分析这种措施带来的影响是教学难点,学生较难理解。本课结合图片、视频及史料,为学生创设了可思考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宋朝如何强化中央集权以及重文轻武政策的实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本课的基础知识及讨论强化中央集权的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老院院长聘用服务协议4篇
- 矿山承包劳务合同范本
- 房屋销售分销合同范本
- 小门市合伙合同范本
- 雇佣主播合同范本
- 房屋屋顶租用合同范本
- 乡镇路长制工作信息公开通报制度
- 客服工作心得体会(汇编10篇)
- 继续教育个人研修计划怎么写2025(5篇)
- 矿业开发行业技术规范与市场挑战
- DB32T 5124.2-2025 临床护理技术规范 第2部分:成人危重症患者无创腹内压监测
- (高清版)DB13(J)∕T 8557-2023 建设工程消耗量标准及计算规则(房屋修缮建筑工程)
- 自然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培训
- 民法学作业试题及答案
- 贸易安全培训课件
- 公司政治监督工作方案
- DB42T-湖北省既有建筑幕墙可靠性鉴定技术规程
- 工程保修管理措施与承诺事项
- 幼儿园卫生保健实施方案
- 2025年环保知识竞赛考试题库200题(附答案)
- 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工作制度及流程(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