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短文两篇习题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1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短文两篇习题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2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短文两篇习题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3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短文两篇习题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4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短文两篇习题课件新人教版.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 课文助读 培根 1561 1626 英国哲学家 作家 培根的主要建树在哲学方面 认为 知识就是力量 因此马克思称他为 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随笔 是培根在文学方面的主要著作 马南邨 1912 1966 原名邓拓 福建福州人 当代作家 他的作品涉猎很广 杂文独树一帜 有针砭时弊的批判性 并且把知识 趣味熔于一炉 具有学者杂文的独特魅力 走近作者 谈读书 是 培根随笔 中的一篇重要文章 培根随笔 在英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作者是一个通晓人情世故的哲学家和政治活动家 他在书中写了对世家子弟的 社会的与道德的劝言 内容涉及哲学思想 伦理探讨 做官秘诀 处世之道 治家准则等 还包括若干具体问题的建议 如读书 旅行等 也不乏对艺术和大自然的欣赏 写作背景 不求甚解 选自 燕山夜话 燕山夜话 是马南邨的杂文集 1961年作者应 北京晚报 要求 贯彻党的 双百 方针 利用工作之余为 燕山夜话 撰写了152篇专稿 主要是知识性的杂文 内容丰富 涉及古今中外 天文地理 旗帜鲜明 议论风生 也能切中时弊 短小精练 语言流畅 谈读书 语言十分简练 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 从开头到 全凭观察得之 阐述 第二 从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 到 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阐述 第三 从 读史使人明智 到结尾 阐述 主要内容 读书的正确目的 读书的方法 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 不求甚解 作者认为 不求甚解 有两层意思 一是表示虚心 因为书不一定都能读懂 就承认 不求甚解 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 不要固执一点 咬文嚼字 而要前后贯通 了解大意 基础过关 1 写一写 背一背 读书不觉已春深 一寸光阴一寸金 王贞白 白鹿洞二首 其一 3 解释下列词语 味同嚼蜡 吹毛求疵 寻章摘句 豁然贯通 因小失大 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比喻故意挑毛病 找缺点 指读书只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一下子弄通了某个道理 为了小的利益 造成大的损失 4 辨析近义词 选择恰当词语填在横线上 1 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 但是 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 充满充足充实充分 的理由 2 要想把经典著作读 懂完透 懂得其中的道理 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 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 3 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 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 不因小失大 不为某一局部而 丢弃丢失放弃放松 了整体 充分 透 放弃 5 下列词语依次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读史使人 读诗使人 数学使人 科学使人 伦理学使人 逻辑修辞之学使人 凡有所学 皆成性格 A 聪明深刻精密高尚有道德善辩B 明智灵秀周密深刻庄重善辩C 高尚明智聪慧深刻有修养巧辩D 深刻高尚聪慧明智有修养巧辩 B 6 对下列句子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1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 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2 读书足以怡情 足以傅彩 足以长才 3 在创造的宇宙里 贝多芬 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4 四书 之一的 大学 里这样说 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 格物 和 致知 A 1 比喻 2 排比 3 比喻 4 引用B 1 比拟 2 反复 3 夸张 4 比喻C 1 对比 2 排比 3 比喻 4 拟人D 1 比喻 2 反复 3 夸张 4 引用 A 7 有关读书 你还知道哪些名言 试写出一则并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体会 示例 书犹药也 善读可以医愚 体会略 8 一位同学读了培根的 谈读书 做了一则读书笔记 请你帮他在空白处分别填上一个句子来概括后文内容 要求 用自己的话概括 句式不限 读书价值颇多 足以怡情 足以傅彩 足以长才 狡黠者鄙读书 无知者羡读书 唯明智之士用读书 书有可浅尝者 有可吞食者 少数则需咀嚼消化 读者读书态度有别 读书讲究方法 课内精读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 他在 五柳先生传 这篇短文中写道 好读书 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 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 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 因此 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 这是何苦来呢 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 交互阐明 意思非常清楚 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 我们应该虚心学习 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应该承认 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 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 那么 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 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 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 一定要好读书 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 真正把书读进去了 越读越有兴趣 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 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 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 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 谁也不敢这样自信 而读书的要诀 全在于会意 对于这一点 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 所以 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 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当然 这也不是说 读书可以马马虎虎 很不认真 绝对不应该这样 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 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 不因小失大 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 读书且平平读 未晓处且放过 不必太滞 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 所谓未晓处且放过 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 放过是暂时的 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经验证明 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 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 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 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 有的书昨天看不懂 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 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 其实不大懂 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 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 因此 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 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1 围绕如何读书 作者主要谈了哪些观点 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 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 要学习得好 就不能死读 而必须活读 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 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2 说说陶渊明读书的态度是怎么样的 3 作者列举普列汉诺夫的目的是什么 养成读书的习惯 读书的要诀是会意 说明阅读经典著作要虚心 要理解他的精神实质 4 文中画线句子能删除吗 说说你的理由 不能 全面解释 不求甚解 从反面说 不求甚解不是马马虎虎 不认真 使论证更严密 使观点更辩证 5 作者如何证明 不能死读 而必须活读 这一观点的 先由列宁对普列汉诺夫的批评列出自己的观点 接着举三国诸葛亮观其大略的读书方法为例证明这一观点 最后又补充说明 活读 并不是不认真读 而是着眼于全局 6 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 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 的四个原因 多读几遍才懂 读到后面才懂 过段时间才懂 有实际知识后才懂 课外导航 推荐阅读 培根随笔 弗朗西斯 培根作品介绍 随笔主要是收录了一些议论性质的短文 涉及政治 经济 宗教 爱情 婚姻 友谊 艺术 教育 伦理等方方面面 其中的 论读书 论真理 论嫉妒 论死亡 写得语言简洁 文笔优美 说理透彻 警句迭出 蕴含着培根的思想精华 是培根文学方面的代表作 中考链接 积累与运用 2 南开中学中考模拟 下列关于名著中的介绍错误的一项是 A 西游记 是一部章回体神魔小说 全书以丰富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人在取经途中历经磨难的过程 歌颂了取经人百折不挠的精神 B 三国演义 通过讲述单刀赴会 过五关斩六将 煮酒论英雄 刮骨疗伤等故事 塑造了关羽这位忠肝义胆 骁勇善战 一身正气的英雄形象 C 儒林外史 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 主要描绘了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作者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 字敏轩 D 红楼梦 又名 石头记 作者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 小说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 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 是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全部生活的缩影 B 3 2018荆门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在中央电视台文化类节目 中国诗词大会 第三季 总决赛中 杭州快递小哥雷海为凭借其丰厚的积累及从容淡定的心态 勇夺冠军 某杂志社编辑 北大高材生彭敏因盲目抢答 频频出错 心态失衡 只能再次获得亚军 与冠军失之交臂 赛后 雷海为接受采访时表示 自己获胜并不是偶然的 在走街串巷送快递的闲暇之余 就把随身携带的鉴赏词典拿出来背诵一两首 迄今为止已积累了几千首诗词 材料二经典传唱人霍尊以一曲 山居秋暝 得到了评委们的赞赏 霍尊在接到央视 经典咏流传 栏目组邀约后 为更好地感悟经典 获取灵感 曾外出采风近一年时间 驻足云山雾海 聆听春雨秋风 最后 他把自己空灵的歌声 曼妙的古典乐曲合奏音与青春活力的合唱成员以虚拳叩击自己身体发出的伴奏音融合在一起 赋予经典以新的生命力 1 根据材料一 补齐以下对联 每行补充字数为5 11个字 海为有为 彭敏不敏 数载积淀始夺冠 一朝机巧再失魁 2 瓶旧酒 让经典再次成为时尚 优秀的传统文化将为我们的人生打好底色 请综合两则材料 谈一谈今后你将如何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至少答出三点 注重积累 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 修养身心 永葆一颗平常心 理解沉淀 深刻领悟经典内涵 注重创新元素 形式喜闻乐见 赋予经典时代内涵 服务当代文化繁荣 2018随州 读书有方法也是一门艺术刘永红 目前 全民阅读已经蔚然成风 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 一方面离不开品种丰富 质量上乘的各类优秀出版物 另一方面也离不开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 虽然我国每年出版的图书多达三四十万种 然而能够指导广大读者如何读书的有用 实用 好用的阅读指导类图书并不多 作为 新华文摘 杂志读书与传媒专栏编辑 我萌生了策划出版一本关于名家大师漫谈读书的小书的念头 现代文阅读 读书的方法与艺术 集中收录了鲁迅等24位名家大师漫谈读书的美文 这些美文 或论述读书的重要性 或讲述自己的读书经历 或谈论读书的方法 或分享读书的感受与体会 内容丰富 可读性很强 读书是有方法的 读书的首要问题是读什么书的问题 不妨撷取以下诸位名家大师 且看他们怎么说 楼宇烈先生认为 我们现在读书 如果从中国传统的图书分类来讲 那就是经史子集都要读一点 不能只读这个不读那个 陈平原先生认为 读书一要读没有实际功用的诗歌 小说 散文 戏剧等 二要关注跟今人的生活血肉相连的现当代文学 三是必须有自家的生活体验做底色 不至于读死书 读书死 易中天先生认为 读书如择偶 要学会选书 先要多读书 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 无独有偶 朱光潜先生也曾说过 你玩索的作品愈多 种类愈复杂 风格愈分歧 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 透视愈正确 你的鉴别力也就愈可靠 由此观之 读书要尽量广博 要读经典作品 精挑细选 不能太功利 解决了读什么书的问题 我们才真正进入了怎样读书的问题 鲁迅先生认为 读书至少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职业的读书 譬如升学 备课等与饭碗有关的读书 另一种是嗜好的读书 没有任何功利目的读书 嗜好的读书就如游公园 可以随着自己的个人兴致来去 但是 职业的读书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 把书读活 周国平先生将自己读书的特点归纳如下 第一个是 不务正业 第二个是 不走弯路 直奔大师 第三个是 不求甚解 为我所用 关于读书的方法 胡适先生提倡 四到 眼到 口到 心到 手到 冯友兰先生将自己的读书经验与方法总结为四点 精其选 解其言 知其意 明其理 作家刘堂江曾经研究过巴金 夏丏尊以及秦牧的读书方法 巴金的读书方法是 回忆法 即静坐在那里回忆自己曾经读过的书 属于读书而无书 夏丏尊的读书方法是 蔓延法 即以精读的文章或者书籍为出发点 向四面八方蔓延 将内容相关的书联系起来读 秦牧的读书方法是 鲸吞牛食法 鲸吞 指的是泛读 牛食 指的是精读 两者互相结合 调配得当 由是观之 读书要讲究方法 做到活学活用 读书更是一门艺术 读书产生的美好的遐想 美妙的感觉 可以带给读书人一种优雅和风味 譬如 杨绛先生把读书比作串门儿 隐身 的串门儿 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 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 而且可以经常去 时刻去 如果不得要领 还可以不辞而别 或者另找高明 和他对质 作家毕淑敏认为 读书的感觉有些像吃 像烈火烹油的满汉全席 为大享乐 有些像睡 读完名著仿佛从酣然梦幻中醒来 重又生机盎然 有些像搏斗 我们在较量中蓬勃了自我 迸发出从未有过的力量 正如该书封面上那幅版画 一本打开的书与一杯热腾腾的咖啡 这是本透着一股书香味 散发着一丝书卷气的装帧雅致的好书 读书的方法与艺术 对当今的全民阅读 尤其是青少年的阅读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于年轻读者的阅读习惯养成 阅读方法掌握 阅读旨趣塑造均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年轻人掌握了读书的方法与艺术 才能正确开启阅读之旅 实现自己的出彩人生 尤其是在传统纸质阅读日益式微的当下 如何让年轻人多一份书卷气 多一点书香味 我想 这也是书香社会构建并永远延续下去的关键之处 选自2017年9月7日 新华网 有删改 4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读书有方法也是一门艺术 读书的方法与艺术 是一本指导人们怎样读书的好书 5 第 段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 引出文章的论题 读书的方法与艺术 引出本文评论的对象 读书的方法与艺术 提出问题 是文章的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