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数学广东(理科).pdf_第1页
2010高考数学广东(理科).pdf_第2页
2010高考数学广东(理科).pdf_第3页
2010高考数学广东(理科).pdf_第4页
2010高考数学广东(理科).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真题专家全解 1 201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 统一考试 广东卷 数学 理科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讲所有试题的答案涂 写在答题纸上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8 小题 每小题 5 分 满分 4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若集合 A x 2 x 1 B x 0 x 2 则集合 A B A x 1 x 1 B x 2 x 1 C x 2 x 2 D x 0 x 1 解 A B x 2 x 1 x 0 x 2 x 0 x4 A 0 1588 B 0 1587 C 0 1586 D0 1585 解 随机变量 X 服从正态分布 N 3 1 曲线的对称轴为 x 3 1 34 24 2 PXPX 0 3413 4 0 5 24 P XPX 0 5 0 3413 0 1587 选 B 8 为了迎接 2010 年广州亚运会 某大楼安装 5 个彩灯 它们闪亮的顺序不固定 每个彩灯彩 灯闪亮只能是红 橙 黄 绿 蓝中的一种颜色 且这 5 个彩灯所闪亮的颜色各不相同 记 这 5 个彩灯有序地闪亮一次为一个闪烁 在每个闪烁中 每秒钟有且仅有一个彩灯闪亮 而 相邻两个闪烁的时间间隔均为 5 秒 如果要实现所有不同的闪烁 那么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A 1205 秒 B 1200 秒 C 1195 秒 D 1190 秒 解 共有 5 120 个不同的闪烁 每个闪烁时间为 5 秒 共 5 120 600 秒 每两个闪烁之间 的间隔为 5 秒 共 5 120 1 595 秒 那么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600 595 1195 秒 选 C 图图1 B A C B C A D C B A 高考真题专家全解 4 二 填空题 本大题共 7 小题 考生作答 6 小题 每小题 5 分 满分 30 分 一 必做题 9 13 题 9 函数 f x lg x 2 的定义域是 解 由 x 2 0 得 x 2 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 2 答案 2 10 若向量a 1 1 x b 1 2 1 1 1 1 满足条件 2 cab 2 则 x 解 0 0 1 cax 2 2 0 0 1 1 2 1 2 1 2cabxx 解得 x 2 答案 2 11 已知 a b c 分别是 ABC 的三个内角 A B C 所对的边 若 a 1 b 3 A C 2B 则 sinC 解 由 A C 2B 及 A B C 180 知 B 60 由正弦定理知 13 sinsin60A 即 1 s i n 2 A 由 a b 知 A B 60 则 A 30 C 180 A B 180 30 90 90 sinC sin90 1 答案 1 12 已知圆心在 x 轴上 半径为2的圆 O 位于 y 轴左侧 且与直线 x y 0 相切 则圆 O 的方 程是 解 设圆心为 a 0 a 0 则 22 2 0 2 11 a r 解得 a 2 答案 x 2 2 y2 2 13 某城市缺水问题比较突出 为了制定节水管理办法 对全市居 民某年的月均用水量进行了抽样调查 其中 n 位居民的月均用水量 分别为 x1 xn 单位 吨 根据图 2 所示的程序框图 若 n 2 且 x1 x2 分别为 1 2 则输出地结果 s 为 c 高考真题专家全解 5 解 该程序框图的功能是计算输入的 n 个数据的平均数 其中 S1是累加器 123 22 s 答案 3 2 14 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 如图 3 AB CD 是半径为 a 的圆 O 的两条弦 它们相交于 AB 的中点 P PD 2 3 a OAP 30 则 CP 解 因为点 P 是 AB 的中点 由垂径定理知 OP AB 在 Rt OPA 中 3 cos30 2 BPAPaa 由相交弦定理知 BP AP CP DP 即 332 223 aaCPa 所以 9 8 CPa 答案 9 8 a 15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 在极坐标系 0 0 x 0 在 12 x 时取得最大值 4 1 求 f x 的最小正周期 2 求 f x 的解析式 3 若 212 3125 f 求 sin 解 1 f x 的最小正周期 2 3 T 2 由函数的最大值为 4 可得 A 4 所以 f x 4sin 3x C P O A B D 高考真题专家全解 6 当 12 x 时 4sin 3 4 12 s i n 1 4 5 444 4 2 4 f x 的解析式是 4sin 3 4 f xx 3 21 2 3125 f 3 s i n 2 445 3 c o s 2 5 2 3 12 s i n 5 2 1 s i n 5 5 s i n 5 17 某食品厂为了检查一条自动包装流水线的生产情况 随即抽取该流水线上 40 件产品作 为样本算出他们的重量 克 单位 克 重量的分组区间为 490 495 495 500 510 515 由此得到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如图所示 1 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 求重量超过 505 克的产品数量 高考真题专家全解 7 2 在上述抽取的 40 件产品中任取 2 件 设 Y 为重量超过 505 克的产品数量 求 Y 的分布 列 3 从流水线上任取 5 件产品 求恰有 2 件产品合格的重量超过 505 克的概率 解 1 重量超过 505 克的产品数量是 40 0 05 5 0 01 5 40 0 3 12 件 2 设 Y 的所有可能是 0 1 2 有 0 件产品超过 505 克 即从重量不超过 505 克的 28 件产品中取两件 2 28 2 40 28 2763 P Y0 40 39130 C C 有 1 件产品超过 505 克 即从重量不超过 505 克的 28 件产品中取一件 从重量超过 505 克 的 12 件产品中取一件 11 2812 2 40 28 125628 1 40 39 13065 2 C C P Y C 有 1 件产品超过 505 克 即从重量超过 505 克的 12 件产品中取两件 2 12 2 40 12 1111 P Y2 40 39130 C C Y 的分布列为 Y 0 1 2 P 63 130 28 65 11 130 3 从流水线上 40 件产品中任取 5 件产品 恰有 2 件产品合格的重量超过 505 克 即从重量 不超过 505 克的 28 件产品中取 3 件 从重量超过 505 克的 12 件产品中取 2 件 所求概率是 32 2812 5 40 28 27 2612 11 21 11231 3 2 12 1 40 39 38 37 36 37 19703 5 4 3 2 1 C C C 18 如图 5 ABC是半径为 a 的半圆 AC 为直径 点 E 为AC 的中点 点 B 和点 C 为线段 AD 的三等分点 平面 AEC 外 一点 F 满足5FBDFa FE 6a 1 证明 EB FD 2 已知点 Q R 分别为线段 FE FB 上的点 使得 22 33 FQFE FRFB 求平面 BED 与平面 RQD 所成二面角 的正弦值 高考真题专家全解 8 18 1 证明 连结 CF 因为AEC是半径为 a 的半圆 AC 为直径 点 E 为AC的中点 所 以 EB AC 在 Rt BCE 中 2222 2ECBCBEaaa 在 BDF 中 5BFDFa BDF 为等腰三角形 且点 C 是底边 BD 的中点 故 CF BD 在 CEF 中 222222 2 2 6CECFaaaEF 所以 CEF 为 Rt 且 CF EC 因为 CF BD CF EC 且 CE BD C 所以 CF 平面 EBD 而 EB 平面 EBD CF EB 因为 EB AC EB CF 且 AC CF C 所以 EB 平面 BDF 而 FD 平面 BDF EB FD 2 解法一 设平面 BED 与平面 RQD 的交线为 DG 由 2 3 FQFE 2 3 FRFB 知 QR EB 而 EB 平面 BDE QR 平面 BDE QR DG EB 由 1 知 BE 平面 BDF DG 平面 BDF 而 DR DB 平面 BDF DG DR DG DQ RDB 是平面 BED 与平面 RQD 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 在 Rt BCF 中 2222 5 2CFBFBCaaa 22 sin 55 FCa RBD BFa 2 1 cos1 sin 5 RBDRBD 在 BDR 中 由 2 3 FRFB 知 15 33 a BRFB 由余弦定理得 22 2cosRDBDBRBD BRRBD 22 55129 2 2 2 3335 aa aaa 由正弦定理得 sinsin BRRD RDBRBD 即 529 33 2 sin 5 aa RDB 2 29 sin 29 RDB 高考真题专家全解 9 故平面 BED 与平面 RQD 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为 2 29 29 解法二 以 C 为原点 BE CD CF 分别为 x y z 轴正方向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C xyz 则 A 0 2a 0 B 0 a 0 D 0 a 0 E a a 0 在 Rt BCF 中 2222 5 2CFBFBCaaa 所以 F 0 0 2a 因为 22 33 FQFE FRFB 所以 22222 0 33333 aaaaa RQ 所以 52252 0 33333 aaaaa DRDQ 设平面 DPR 的法向量 x y z n 则 0 0 DR DQ n n 所以 52 00 33 252 0 333 a xayz a xayaz 令 y 2 则 z 5 x 0 所以平面 DPR 的法向量 0 2 5 n 又平面 BDE 的法向量为 0 0 1 m 所以 222 0 2 5 0 0 1 5 29 cos 29 025 m n m n mn 因为 0 m n1 的两条直线 l1和 l2与轨迹 E 都只有一个交点 且 l1 l2 求 h 的值 1 解 由 12 A A为 双 曲 线 的 左 右 顶 点 知 12 2 0 2 0 AA 1 1 1 2 2 y AP yx x 1 2 1 2 2 y A Q yx x 高考真题专家全解 11 两式相乘 2 221 2 1 2 2 y yx x 因为点 P x1 y1 在双曲线上 所以 2 21 1 1 2 x y 即 2 1 2 1 1 22 y x 故 22 1 2 2 yx 所以 2 2 1 2 x y 即直线 A1P 与 A2Q 交点的轨迹 E 的方程为 2 2 1 2 x y 2 解 法 1 设 l1 y kx h 则 由 l1 l2知 2 1 lyxh k 将 l1 y kx h 代入 2 2 1 2 x y 得 2 2 1 2 x kxh 即 1 2k2 x2 4khx 2h2 2 0 由 l1与 E 只有一个交点知 16k2h2 4 1 2k2 2h2 2 0 即 1 2k2 h2 同理 由l2与E只有一个交点知 2 2 1 12h k 消去h2得 2 2 1 k k 即k2 1 从而h2 1 2k2 3 即3h 解法 2 由题意知直线 l1和 l2都是椭圆 E 的切线 且 l1 l2 由对称性知 两直线的倾斜角分别为 45 和 135 设其方程为 y x h 代入椭圆 E 的方程 2 2 1 2 x y 得 2 2 1 2 x xh 即 3x2 4hx 2h2 2 0 由 0 得 16h2 4 3 2h2 2 0 即 h2 3 因为 h 1 3 h 21 设 A x1 y1 B x2 y2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上的两点 先定义由点 A 到点 B 的一种折线距离 A B 为 A B x2 x1 y2 y1 对于平面 xOy 上给定的不同的两点 A x1 y1 B x2 y2 1 若点 C x y 是平面 xoy 上的点 试证明 A C C B A B 2 在平面 xoy 上是否存在点 C x y 同时满足 高考真题专家全解 12 A C C B A B A C C B 若存在 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 请予以证明 解 1 证明 A C C B x x1 y y1 x2 x y2 y 由绝对值不等式 a b a b 可得 A C C B x x1 x2 x y y1 y2 y x x1 x2 x y y1 y2 y x2 x1 y2 y1 A B 所以 A C C B A B 2 绝对值不等式 a b a b 等号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ab 0 所以若 成立 则 12 12 0 0 xxxx yyyy 若 成立 则 x x1 x2 x y y1 y2 y 因为 A x1 y1 B x2 y2 是不同的两点 则 1 若 x1 x2且 y1 y2 不妨设 y1 y2 由 得 x x1 2 0 且 y y1 y y2 0 即 x x1 x2且 y1 y y2 由 得 12 2 yy y 此时 点 C 是线段 AB 的中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