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共11课时.jsp.doc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共11课时.jsp.doc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共11课时.jsp.doc_第3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共11课时.jsp.doc_第4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共11课时.jsp.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共计11课时) 王舍人实验小学 陈祥英教学内容:教材第122页第143页教材分析:“难忘小学生活”分成“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建议,引导学生开展活动。“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可以激起对六年小学生活的回忆,激发对老师、同学和学校的感情,同时在写讲演稿、给母校老师写信、临别赠言等方面得到借鉴和启发。在五六年级,学生已开展过三次这种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综合性学习,也具备了一些综合性学习的基础。教学中要充分体现综合性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的特征,抓好策划、活动、交流、评价等几个环节,使这次综合性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真正成为学生难忘的回忆。综合性学习要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主。“成长足迹”板块可以制作“班级纪念册”为中心开展活动。为了制作好“班级纪念册”,可以做以下几件事:(1)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2)回忆和说说自己成长的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3)搜集个人和集体“成长的足迹”,写写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人和事。最后制作成班级纪念册。“依依惜别”板块可以有选择地开展下面的活动:(1)为老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2)为母校做点事,留作纪念。(3)举行一次毕业联欢会,在联欢会上回忆成长经历,表达惜别之情,互相赠言。学习目标:1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情。 2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3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4了解演讲稿撰写的方法,初步把演讲材料的选择、开头引入、情感把握方面的知识和方法。5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学情分析:当我们开始这一次综合性学习的时候,学生已经在小学学习了六年,并且即将离开小学,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六年来,学生从天真烂漫的幼儿成长为身心健壮的少年,这既是孩子自己努力的结果,也浸透着学校、老师的心血。这六年中,发生过多少令人激动、喜悦、忧愁和伤心的事;这六年,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开始起步而永远难忘的岁月。在即将毕业的时候,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并且永久珍藏,成为美好的回忆,是师生共同的需求。这次综合性学习就是充分运用多种语文形式,让学生回忆美好的小学生活,互相激励,继续前进。教学方法措施:1继续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收集资料的好习惯。2讨论和制订活动计划。共同制作“班级纪念册”。3依据“单元导语”引导学生进行自读、自悟、收集资料、表达、讨论,抓好策划、活动、交流、评价、开展活动等学习活动,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准备:教师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相关资料。收集赞美老师的诗句或名言。课时安排:11课时1预备活动,制定计划 1课时 2师恩难忘,阅读材料一到三课 1课时3阅读材料四、五课 1课时4整理习作,汇编作文集 1课时5难忘师恩 交流汇报 1课时6制作班级纪念册。 1课时7师恩难忘书信传情 1课时8告别母校激情演讲 1课时9阅读给校长的建议;学写建议书 1课时10真诚祝福临别书情 1课时11同学录设计 1课时合计 11课时 板块一:成长足迹教学内容:教材第123页第134页教材分析:“成长足迹”板块。活动建议中提出了三方面的活动:认真读一读阅读材料;写难忘的人和事;畅谈成长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制作班级纪念册。教学中可以以“班级纪念册”为中心,把各项活动有序地穿插在一起。阅读材料中的5篇文章,是不同时代的作者回忆自己难忘的小学生活。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新来的王老师和作文上的红双圈侧重于回忆老师的教诲,忘不了的笑声记录的是班上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同学。阅读这些文章,要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要了解作者通过哪些具体事例再现老师的品格。同样是回忆老师的文章,表现的重点是不一样的:有的是赞扬老师满腔的爱国热情和严谨的教学风格(难忘的启蒙),有的是回忆老师的才华横溢和对学生的循循善诱(老师领进门),有的是难忘当年老师对自己的鼓励(作文上的红双圈)。希望学生在阅读别人怀念老师的文章中,联想起自己的老师,回忆起老师教育自己的事,激发起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激发起表达的欲望。阅读回忆同学的文章忘不了的笑声,要留意作者写作的切入口通过笑声写出一个个同学的特点,体会同学间浓浓的情谊,领悟到写同学可以有多种切入口,也可以有多种写法。学习目标:1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情。 2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3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4通过引导学生分类筛选评语、给相片加小标题、个性化作文,培养学生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表达能力。5承前启后,为下阶段的活动做好铺垫。6充分运用多种语文形式,让学生回忆美好的小学生活,用心感受老师的辛勤耕耘,在浓浓的师恩中找寻成长的足迹课前准备:教师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相关资料。课时安排:6课时第一课时:浏览本组教材,讨论和制定活动计划第二、三课时:认真读“阅读材料”中的5篇文章第四课时: 学生习作第五课时:难忘师恩 交流汇报第六课时:制作班级纪念册第一课时 课时数: 1活动主题:预备活动,制定计划 教学过程:一、回味,唤起眷恋之情 1时间在悄悄地流逝,我们在一天天地成长。当我们学完了前五组课文之后,同学们,这意味着什么? 2我们小学的学业即将完成,即将离开熟悉的校园,离开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去开始自己新的学习生活。此时此刻,你能说说自己的心情吗? 3还记得六年前,我们第一次来到校园的情景吗?那时你有多高? 是谁陪着来的?还记得那时的样子吗?4今天,我们已经长成了一个“小大人”,已经不再依偎父母,已经完成了小学学业,现在我们又是什么心情呢?【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问题的提出,无疑是将平静的湖面上丢了一颗石子,学生定会畅所欲言,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表露无疑。 二、展示,激发任务驱动 1我们组成了一个大家庭,我们团结奋进,我们互相帮助,我们在这儿留下欢笑,我们在这儿流过汗水。大家请看(展示以往活动剪影,班级在学校中获得的奖状、证书,激发学生追忆往事的愿望。) 2其实,值得说的、值得忆的太多太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围绕“难忘小学生活”,开展一次综合性的学习活动。 3. 看了这个主题,你有什么想法?对于本次综合性学习有些什么初步的了解?【设计意图】质疑问难,让学生在疑中提出发现的问题。三、阅读,拟订活动计划 1你想在这次活动中做哪些事情呢? 2请大家浏览活动建议后,将我们可以开展的活动罗列出来。“难忘小学生活”综合性学习 活动计划活动阶段活动内容活动时间活动地点预期效果准备阶段收集整理实物、图片阅读别人回忆小学生活成长足迹讲述自己成长中的故事汇编习作集,制作手抄报依依惜别临别赠言再为学校做些事栽一棵纪念树写一份倡议书交一封建议书【设计意图】课堂是学生的,就该让他们把自己所思、所想、所知的说出来,此环节的设计就是要学生自然地抒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3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活动? 可以以个人形式开展的是什么活动?宜于集体开展的是什么活动?想一想,除了活动建议里的活动,我们还可以开展什么活动?4上学期开展综合性活动时,我们就已经尝试着制订个人和小组活动计划,想一想,我们的计划要包括哪些内容?(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及方式、参加人员及分工)四、交流各组计划,组织评价修订。1各小组汇报本组活动计划,接受来自同学及教师的质问,并解答。2组织集体交流,像其他小组活动提出活动计划的修改建议。3各小组组织修改各自的活动计划。(1)分析其他组活动计划。(2)修改小组活动计划。(3)公布各小组活动计划。第二课时 课时数 2活动主题:师恩难忘阅读悟情教学过程:一、 读“阅读材料”,提出任务。1课本中为我们提供了一组“阅读材料”,今天的读书会,咱们就一起走近这些作品,走进他们的小学生活记忆,感受他们通过文字表达的情感。2逐篇浏览后,有重点地选择阅读。在阅读时留心:作者分别从哪些方面描写自己的小学生活的。哪些情景、哪些细节的描绘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甚至引发了你美好的回忆?随时可以把你的想法记在书页旁,可以填写表格。选择了哪几件事例表现了老师怎样的品质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新来的王老师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读书,进而发现问题,质疑问题,这样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师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指导学生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3交流。 (难忘的启蒙通过抗日讲演比赛、老师对“我”的两次批评、对日语课的抵制等三件事,表现了启蒙老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表达了作者对启蒙老师的崇敬、感激和怀念。老师领进门是篇回忆录,第一部分具体回忆了田老师用讲故事来引导学生学习诗句的教学方法,语句比较浅显,但反映了田老师善于教学的特点。第二部分介绍几十年后路遇老师,比较简短,但是含义深刻,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感激、敬爱之情。新来的王老师通过课堂上提问笑话,以及课后对蔡林的鼓励,表现了老师对所有同学一视同仁,关心、鼓励学生的优秀品质。)(3)你觉得这三篇文章有什么共同特点?这三篇文章的作者后来都事业有成,是小学老师把他们“领进门”的,是老师的智慧、爱心和高尚的品质,成为我们的表率,让我们成长,成人,成才,人们怎能不怀念和感谢小学时代的老师?二、回忆我们的老师。1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老师,都有对你影响较大的老师,在你六年的小学生活中,给你印象最深的老师是谁?那几件事让你记忆犹新?说给你的同桌听听。2全班交流。(指导学生通过一些“小”事,来感受老师对我们的关爱。)三、拓展抒情。 课件出示诗歌,配乐朗读。【设计意图】在学习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升华感情。课堂检测:一、看拼音,写字词:Wi wi sh rn gng gng jng jng to l( )动听 百年( ) ( ) ( )芬芳二、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喝(h h)彩 铭(min mng)记 苍劲(jn jng)响应(yng yng) 晦(r hu)暗 虐(ni n)杀三、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入到括号里。鲜:新鲜 鲜明 鲜美 鲜美的食物鲜红( ) 鲜花( ) 味道鲜( ) 尝尝鲜( )四、积累运用填空。小学是我们人生的启蒙阶段,我们忘不了老师对我们的教诲,当我们贪玩时,老师告诫我们:“一寸光阴一寸金, ”。虽然老师的训斥很严厉,但是我们知道“ ,化作春泥更护花。”老师教育我们不精不诚, 。”正是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下,我们才知道“天行健, 。” 第三课时 课时数 3活动主题:师恩难忘,继续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一、 复习上节课内容。从上面几篇课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一说。 二、继续学习“阅读材料” 1学生自由阅读忘不了的笑声作文上的红圈圈。哪些情景、哪些细节的描绘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甚至引发了你美好的回忆? 2小组内交流汇报。 3全班交流汇报。 从表达的内容来看,忘不了的笑声记录的是班上一个个性鲜明的同学。作文上的红双圈侧重于回忆老师的教诲,是难忘当年老师对自己的鼓励。 4品味细节,感受师恩难忘。哪些细节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能说说自己的感受吗?【设计意图】进一步阅读教材中的材料,感受同学们之间的情谊,难忘老师的教诲。三、说说我们的小学生活 1读着这些作品,是不是勾起我们对往事的回忆?让我们在记录班级和同学们成长的照片、奖状中,去追寻我们小学生活的点点滴滴。下面我们举行一次“我成长中的故事”交流会,进行“难忘小学生活”为主题的“搜索”活动;可以在校园里漫步,在各个角落重温童年的梦。成长的过程中,有鲜花,也有荆棘;有欢笑,也有眼泪。但无论酸甜苦辣,都将成为珍贵的回忆。我成长中的故事 类别内容难忘的理由难忘的一位老师难忘的一个同学难忘的一节课难忘的一次活动难忘的一场运动会难忘的文艺演出难忘的 【设计意图】在学习材料的基础上,让同学们回忆自己的小学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指导学生填写“我成长中的故事”记录表。3组内交流。4.我们把自己讲的“成长故事”用自己的笔,带着自己的情,发挥自己最高水平,写下来。第四课时 课时数:4活动主题:学生习作。教学过程:一、学生继续作文。二、教师巡视指导。三、小组交流自己的习作。四、请学生朗读每个小组的优秀习作,学生谈感受,他们的习作好在哪里,为什么?五、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六、教师指导学生将习作编辑成集。1整理自己的习作自编或合编(2-3人)作文集。2让学生参阅自编作文集,(讲解如何从个人的成长经历出发来为自己的作为集确立主题。)3让学生浏览一些作文片段,指导学生如何为自己的作文集在内容上进行分类。例如:可以把不同年级的文章分类或是按不同的文体确立主题把作文分类。【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将自己的习作按照不同的主题分类,为自己加油,喝彩。七、布置课外作业:收集难忘师恩的诗歌,散文。 第五课时 课时数 5活动主题:难忘师恩 交流汇报。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在上几次的学习活动中,品读了一篇篇优秀习作,自己也写出了一篇篇优秀的习作,那今天让我们用自己的声音来表达自己对小学阶段教师的深深感激之情。二、分小组朗诵。首先在小组内宣读自己的习作,选出最佳朗诵者参加全班的角逐。【设计意图】学生在自己的小组内宣读自己的习作,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三、分小组活动。四、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1选出评委。2确定统分人员。3各位选手抽签。4比赛开始。五、宣布比赛成绩。六、颁发奖品。七、教师小结。 第六课时 课时数:6活动主题:制作班级纪念册教学过程:一、导语。你们即将离开生活了多年的母校,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必定有些依依不舍。为了给母校留下一个永久的纪念,建议你们每人挑选一张自己认为最有意思的生活照片,汇集成一本“班级纪念册”送给母校。建议你们各自为自己的照片写一点说明,附在其中。二、范例及讲评。1首先选择一张照片,说一说它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它能说明什么?2讲评重点:有无具体内容,是否介绍清楚。三、小组内练习讲一讲。1独立思考:这张照片是在什么情况下拍的?其中有什么故事?2小组交流,练习口述。四、全班交流。1请各小组推荐:哪位同学说得较好?2讲评:进一步启发思维,介绍各自的特点。【设计意图】学生用纪念册的形式,把自己的小学生活展示出来,相信会给同学们留下更美好的回忆。五当堂习作。限定时间,快速习作。六相互修改。找一个朋友,征询意见,自行修改。七、小结。板块二:依依惜别教学内容:教材第135页第143页教材分析:“阅读材料”中有5篇文章,都围绕着“告别母校”这个话题,但文体各不相同。给老师的一封信是上海市虹口区第三小学学生翁钦露写给她的老师顾家璋的一封信。作者写这封信的时候已经在华东师范大学读书。在信中,她记下了顾老师曾经给予自己的种种关爱和教诲,赞美了老师的奉献精神。给老师写信,对学生来说也不是陌生的事,阅读时着重要体会作者把叙述、描绘、想象结合在一起,用优美抒情的语句,用对具体事例的回忆,表达对老师真挚的感谢之情。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是一篇激情昂扬的演讲稿。文中回忆了六年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三件往事上小学的第一天、三年级时的运动会和六年级的家长会,表达了对母校的留恋,对老师的感激,以及对同学的依依不舍。以情感人,激发共鸣是演讲稿的基本特点。给校长的建议是一位六年级毕业生写给校长的信,侧重于提出建议。信中针对学校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新开放图书室的建议。不但提出了自己的设想,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办法,言辞恳切,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向母校表达了热爱之情。以这封建议书为范例,可以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发现学校存在的不足,学习本文的写法,向校长写一封建议书。同学录是一首短短的诗。同学录,是种在校园里永远的记忆,是留在岁月中忘不掉的纯真。这首诗也是一个情味浓浓的倡议,通过诵读可以让学生了解同学录的作用,也来做一个自己班级的同学录。毕业赠言中选登了两组赠言,一组是学生写给老师的;一组是老师给学生的。学生临近毕业,有许多话要对同学、老师、母校说,“毕业赠言”为他们提供了一次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机会,一个展示个性、展现才情的平台。虽然毕业赠言人人都能写,但是由于其特殊的纪念意义,毕业赠言应尽量写得精练、形象、富有时代感、饱含感情,能给人以启迪。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真挚的情感,指导学生能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用比较生动、得体而简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祝愿。 学习目标:1阅读给老师一封信,继续感受老师对学生的爱和老师工作的辛苦。2用书信形式表达对老师的敬爱之情。3了解演讲稿撰写的方法,初步把演讲材料的选择、开头引入、情感把握方面的知识和方法。4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展现自己的特点,展示独特的能力,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5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课前准备:教师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了解演讲的概念和作用。初步了解演讲稿撰写的特点和演讲的技巧。课时安排:5课时第一课时:师恩难忘书信传情第二课时:告别母校激情演讲第三课时:学写建议书第四课时:同学录设计第五课时:毕业赠言第一课时 课时数: 7活动主题:阅读给老师的一封信 师恩难忘书信传情教学过程:一、激情引入。 人们常常用红烛,用园丁,用绿叶,用春蚕来比喻老师。的确,在这六年的时间里,是老师伴随我们走过春、夏、秋、冬,是老师教会我们怎样学习,怎样生活,每一位老师都甘心做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每一位老师都期盼我们快乐成长,每一位老师都有各自的精彩。【设计意图】用充满的感情的语言导入本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阅读给老师一封信1导语:是的,是老师把我们带到知识的彼岸,是老师把我们带到知识的殿堂。此时此刻,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老师说、让我们来读读露露同学写的给老师的一封信,看看他是怎样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敬爱之情的。2自由读文,按提示自主学习。(1)回忆了顾老师的哪些事例? (2)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3)赞美了顾老师的什么品质? (4)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心情? (5)文章具有哪些写作特色?3全班交流(1)文章回忆了顾老师教育自己的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开学的那一天,是顾老师第一个把我领进门;第二件事是顾老师指导我们写日记。(2)朗读文章中感动人的句子(3)写作特色:作者把叙述、描绘、想象结合在一起,用优美抒情的语句,用对具体事例的回忆,表达对老师真挚的感谢之情。【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在自己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三、倾诉心声(1)讨论;在这封信中,你可以写什么内容?要注意什么?(2)交流自己的想法。(3)学生独立写作。四、课后活动(1)交流学生自己写的信。(2)将自己写的信送给老师。 第二课时 课时数:8学习主题:阅读材料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告别母校激情演讲教学过程:一、揭题引入,明确活动任务。出示题目:毕业之歌演讲活动。二、阅读材料,了解演讲稿撰写技巧。 1小组合作交流:你觉得什么叫演讲?演讲有什么作用? 2了解演讲稿的概念。3演讲稿该怎么写呢?读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小组合作思考:在这篇演讲稿中,安排了那些演讲材料?4再读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感受这篇演讲稿写作方面的特点。5集体交流。【设计意图】以阅读材料为例,了解演讲稿的特点,便于学生自己体验并尝试写演讲稿。三、情境演示,体验演讲技巧。 1演讲活动除了准备演讲稿,还要做什么?2对比感受演讲与读文的区别。(1)教师平铺直叙地读演讲稿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演讲稿。(2)你们觉得这样叫演讲吗?谈谈自己的看法。(3)交流:演讲要有动作性,朗读不必强调与动作结合;演讲时要看着观众,讲究与观众情感和精神的交流;(4)演讲体验:那么,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如何进行演讲呢?选其中的一个小片段,小组合作,选出一位同学进行演讲,其他同学进行指导。3指名试演讲,合作评议。4总结四、作业设计每位同学写一份告别母校的演讲稿。第三课时 课时数:9活动主题:阅读给校长的建议;学写建议书教学过程:一、揭题引入,明确活动任务。建议书是针对某项具体工作或规划向领导或个人提出建议的一种专用书信。二、阅读材料,了解建议书的内容。建议书的内容:1摆情况:摆情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对方注意;2讲理由:申述建议的理由,目的是为了引起对方的思考;3提建议:一般用条款形式提出建议,目的是希望对方如何行动。前两部分内容为铺垫,第三部分才是主体。各部分的内容可多可少,可长可短。为清晰醒目,一般取条款式陈述。当然如果建议不多,也可以不列条款。4结尾:一般写些谦虚的话,如,“以上建议仅供参考”。5开头和署名等与其他专用书信的格式相同。【设计意图】了解建议书的格式和内容,为写建议书做好准备。三、交流学校存在的不足。四、学习本文的写法,向校长写一封建议书。课堂检测:一、填空:1、阅读材料中, 、 、 、 重点回忆了老师的教诲。 记录了一个个性鲜明的同学。2、老师领进门中的“ ”是全文的点睛之作。3、给老师的一封信中,作者只记下顾老师曾经给予自己的种种关爱和教诲,赞美了 ,表达了 。4、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是一篇激情昂扬的 ,作者回忆了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三件事: 、 、 。表达了 。5、既有一,何不有二?改为陈述句是: 6、“鸟儿在树上商量着什么。”这个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二、在下列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四字词语。(3分)( )的季节 ( )的画册 ( )的珍珠( )的心声 ( )的奖杯 ( )的槐树第四课时 课时数:10活动主题: 同学录设计教学过程:一、吟颂同学录,激发兴趣(1)出示诗同学录和歌曲送别。(2)请同学们谈谈对这首诗的认识和感受。(3)对制作我们班同学录,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你感到困惑的是什么?二、讨论设想,畅谈我们对同学录自己的设计方案。(1)出示一本上一届毕业班学生的同学录,看看同学录中一般包括哪些内容?哪些是你最感兴趣的? 【设计意图】出示范例,使学生有章可循,但要提醒学生不可以全部照搬照抄,只是选择精彩的部分为我所用。(2)你希望我们的同学录中能留下些什么?(3)讨论自己对同学录的设想。讨论同学录内容及各版面的命名。交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