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必备技能新教师培训讲座提纲一、新课导入技能(一)介绍情况法介绍情况法是指直接介绍新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或主要内容来导入新课。例如,教学李时珍一课时,教师先介绍课文的主要的人物:“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那么课文讲了李时珍的几件事?究竟是什么事呢?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李时珍。”这样引入新课,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定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二)复习导入法复习导入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为学习新的知识做铺垫。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已有的知识自然的过渡到新知识中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提高教授新课的效果。例如,古诗三首中的前两首,都是描写春天美丽的景色的,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习这课的内容,教师先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有关描写春天美丽景色的诗歌。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想起了春晓、咏柳、宿新市徐公店等,有的学生还把这几首诗背诵了下来。这样因势利导,复习旧知识,提出新的要求,使学生充满活力地进行新课的学习。(三)故事导入法故事导入法是指针对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尤其喜欢童话、寓言、神话传说故事的特点,讲述与课文有关的故事来吸引学生,从而迅速进入新课学习的方法。例如,讲授太阳一课时,可先讲一个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接着提出两个问题:“后羿真的能把九个太阳射下来吗?对剩下的一个太阳,你能说出与它有关的知识来吗?如地球离太阳有多远?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学生学的热情高涨起来,产生了强烈的求知充动。(四)谜语导入法小学生活泼好动,大都喜欢猜谜语。新课导入时运用猜谜的方法,具有较强的趣味性,而且具有开发智力的作用。出几个简单易猜的谜语既能活跃气氛、设置悬念,也能为学习新课做铺垫。例如,讲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时,先让学生猜谜语:“一颗玛瑙圆溜溜,身上长满疙瘩球。不能用来只能吃,咬下一口红水流。”学生听了无不跃跃欲试,热烈竞猜,教师可因势利导,转入新课。猜谜语不但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保持一种乐学的情绪,而且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记忆。(五)悬念导入法悬念导入法使指根据教材内容的性质,提出问题,揭示矛盾,造成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设置悬念,一般要借助一定的情节或事例,而不是简单直接的提问,犹如讲故事,说到紧张、激烈、热闹、扣人心弦之处,嘎然而止,从而引起听者的强烈兴趣和好奇心。例如,有一位教师教学草船借箭时这样设置悬念,导入新课:“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相关情节改写的。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和孙权各占一方。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功打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孙权手下的大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想陷害他。诸葛亮是怎样应对的?最后的结果怎样?我们一起来读课文。”(六)切入导入法切入导入法是指抓住教学内容的某一重点或难点,单刀直入,直插课文精彩部分。例如,教学卖油翁一文,可由文章中心熟能生巧单刀直入。一位教师教学本课时,先让学生到黑板上来画圆圈,学生自然个个跃跃欲试,但一连几个学生都画不圆,此时教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很圆的圆圈,并问:“同样画圆,为什么有的同学画不圆,老师却画得很圆?”从而引入“熟能生巧”这一中心议题,很自然地导入新课。(七)创设情境法创设情境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一个故事或者预设一个情境来感染学生,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兴趣,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为接下来的教学做铺垫。例如,上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这样的情境来导入:“同学们,去年暑假,老师有幸到广西领略了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那满眼的青山绿水,使人心旷神怡”真是大自然的杰作。那里的山石、河流、小桥、树木几乎都包含着神奇的故事。就如父子岩,据说古时候有姓龙的父子俩,他们的造船技艺非常高超,造的船不但粮食装得很多,行驶起来也跟箭一样快。不料,一个姓万的员外看中了他们的手艺,硬逼着替他赶造一条大船,准备搜刮老百姓的粮食,用来献给皇帝买官做。粮食收刮完了,岂不饿死老百姓吗?龙家父子不肯干。他们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慕名来到桂林,藏到这儿的岩洞里,因为缺吃的,最后饿死了。父子岩就这样得了名。另外,桂林的象鼻山、斗鸡山、磨米山、望夫石等景色都非常绮丽,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去欣赏?去听听那神奇的故事呢?”通过情境的运用,学生对桂林山水的秀丽、奇特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读读课文中的桂林山水是怎样的。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之后,教学课文也就易如反掌了。(八)动画导入法这种导入法根据低年级儿童对彩色图画比较敏感,很喜欢小动物的特点,制作一些图片,为儿童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同时配上有趣富有启发性的对话,来提高学生的参与欲望。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小猴子过生日一课时,制作了有关小猴子的动画片,并配上录音:“我是小猴毛毛,今天是我生日。我请了好多小伙伴来我家做客。你愿意来做客吗?”这时,学生已完全进入情境中,都表示愿意到小猴子家做客。教师顺势导入新课,学生很快就参与到新课学习中来了。动画导入法具有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的特点,可以强化视听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清晰的图像、鲜明的色彩、悠扬的乐曲、婉转动听的旁白解说,仅凭教师语言讲述是无法达到的。(九)分析标题导入法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标题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引导学生分析标题,可以帮助学习理清文章线索,摸清思路,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例如,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在新课伊始,教师板书课题后,发问:“根据题目的意思,你认为课文会写哪些内容?”再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归纳,并简要地指出这篇课文应该写:为什么要炸暗堡,怎样舍舍身炸暗堡,结果怎样。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三个问题阅读并思考:课文是不是写了这几方面的内容。这样抓住课题,进行艺术性导入,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使学生理解了标题与文章内容的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体现了高年级篇章训练的要求。新课导入艺术和方法还有许多,如歌曲导入法、游戏导入法、提问导入法、试验导入法等等。设计导入法新课的方法,教师应该做到因文而异,因生而异,灵活多样,但切不可摆花架子,要实中求活,将知识性、趣味性结合在一起。叶圣陶先生对“导”说的最为切中: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在设计导语时,教师要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对全篇课文的感知,使学生很快进入情境,从而帮助学生自读自悟,真正做到“课伊始,趣亦生”。二、问题情境创设技能(一)动画故事式动画、故事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创设含有一定问题的动画、故事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例如:(二)游戏谜语式“好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有着较重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来创设问题情境。例如:(三)生活事例式“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而传统小学数学教材依然是知识的逻辑联系为线索的,没有突出小学生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新课标十分注重教学与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注重教材的生活化。这就需要教师处理好教材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积极创设生活情境小至家庭、班级、学校中发生的事情,大至社会上的时事政治。例如,教学应用题时,教师可以结合时事(如妈祖节、“神州”七号、北京奥运会等),收集资料,编辑成题。让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身边,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四)线索贯穿式课堂教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线索贯穿式情境就是指将各个教学环节层层联系、有机组合,以一条线索贯穿始终,使学生学得自然、流畅、和谐。例如:(五)故设悬念式教师思维的“敏捷”与 “迟钝”都能引起学生极大的探究欲望,在课堂中故设悬念,会把学生引人到一种新的思想境界之中,有利于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层次思考和研究。(六)实验操作式“学生的智慧在手尖”。创设课堂操作的情境能让学生的手脑达到有机结合,令思维更加的活跃,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与发展。例如:(七)拓展活动式巧设数学课堂的活动情境,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生活化”的本质内涵,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三、课堂教学设疑技能(一)读题设疑法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也是教材资源之一。经常利用题目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有助于学生养成思考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弄清题目与课文的内在联系,可以帮助学生阅读理解,学习相应的学习方法;同时,还可以通过题目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教师要善于利用课题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二)引趣设疑法通过设疑问难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方法。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基础,它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思维和学习的情趣,是发展智力的必要条件。运用引趣设疑法,教师的设疑一定要是学生急需探究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兴奋,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享受获得新知的乐趣。例如:(三)情境设疑法教师针对不同的课题和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方法,利用故事、谜语、游戏、演示、试验等手段来创造一定的教学情境,并以此来设疑,使学生在有了充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积极思维,为后续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做好准备。例如:(四)比较设疑法比较,就是将两项或多项事物进行类比,揭示它们的异同,探索它们的联系和规律的一种科学方法。用这种方法设疑可以让学生在比较中了解事物的个性,概括共性,发展认识。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开阔思路。例如:(五)争论设疑法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的学习情绪比较低落的情况。这时,如果采用争论设疑法,提出疑难,引起争论,往往会收到意料不到的教学效果。争论设疑,就是通过设疑来引起学生争论,激发学生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和辩论,、打破课堂上的沉闷,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例如:(六)联想设疑法联想能使人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联想设疑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处于高度的活跃状态,浮想联翩,进入奇妙的幻想世界。教师借助想像的翅膀,提出疑问,使学生从各种束缚、定势和依附中超越出来,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例如:四、课堂提问设计技能(一)感知铺垫感知铺垫提问以强化学生已有知识、减低未知识的难度、强化新授课材料和原有材料的内在联系为主要特点。在新授课或解决某一具有难度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借助提问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相关知识加以回忆或提炼,使之强化,成为通往未知知识的铺路石。当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的链条新旧相联、环环相扣时,他们就能凭借已知和未知之间的联系去思考答案,探求新知。例如:(二)对比辨析对比辨析提问以启发学生通过分析对比,找出不同对象的结合点和不同点,从而作出正确、合理的判断为主要特点。在精读课文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揣摩作者内心情感时运用这一方法,能帮助学生通过对字、词、句、段的比较、鉴别、选择、运用,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辨析能力,防止负迁移效应的发生。例如:(三)比较探究比较探究提问以引导学生针对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比较,判定它们的同和异、优与劣,使学生在比较中提高认识和鉴别能力,养成分析的习惯为主要特点。常见的比较问题有近义词的选用,不同句式的比较,用上某一内容好还是不用好的比较,同题材不同体裁的比较,同体裁不同语言风格、不同表现手法的比较,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的比较等。例如:(四)预设悬念预设悬念提问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主要特点。在解题或理解教材中的“矛盾处”是设问,使学生体会作者的巧妙安排、情节的曲折变化,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理解得更透彻,培养学生在浅显中见深刻的能力,促进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阅读习惯。(五)反问质疑反问质疑提问以引而不发,让学生自己生疑、自己解疑为主要特点。当学生回答出现错误时,教师抓住错误的症结进行反问,引起学生自我反省,及时发现错误,找出错因。教师讲授到关键处时,引导学生自己产生疑问,从而把学生的注意中心由教师转向自己,从等待信息的相对静止状态转向寻求答案的动态思维状态,由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例如:(六)发散推想发散推想提问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同中求异,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展开联想为主要特点。语文教材中的多音多义字、联想、想像等内容,数学教材中一题多解、推理证明等题目都可以采用这种提问方式。例如:(七)延伸拓展延伸拓展提问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创造性思维为主要特点。有些课文,作者为了达到某些表达效果,有些情节故意不作细致的叙述、文末故意不讲事情的结果,这就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想像空间。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可以启发学生展开想像,填补文章的空白,走进文章的“心灵”,从而领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还可以课文的中心事件引发开去,借题发挥,创造一种新的境界,从而巧设疑问,启迪思维,联系生活,拓展知识。例如:五、课堂教学结课技能(一)总结升华法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结课方法。即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前用简短的时间,用简短、扼要、条理的语言,提纲挈领地把整节课的主要内容、知识结构、学习方法作一个概括归纳,给学生系统、完整的印象,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和学法的理解和感悟,培养起综合概括地能力。例如:(二)延伸扩展法本法是指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完成之后,不是马上结束教学,而是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把视点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扩展,使之成为联系课外知识的纽带。这样,既能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又能唤起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拓宽知识面,扩大视野。例如:(三)情感激励法学生的认知行为与感情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师考试复习要点:(道路工程)仿真试题及答案二
- 安宁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模拟试卷
- 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 年小升初北京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数学试卷(带答案解析)-(北师大版)
- 2025年重阳节的话题作文500字
- 吉林省吉林市吉化第九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测试卷(含部分答案)
- 2025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真题化学试题(无答案)
- 砌砖墙施工合同范本
- 广告门安装合同范本
- 驾校 土地出租合同范本
- 《法律职业伦理(第3版)》全套教学课件
- 2025年秋季新学期全体中层干部会议校长讲话:在挑战中谋突破于坚实处启新篇
- 2025年幼儿园保育员考试试题(附答案)
- 【《惠东农商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策略分析》15000字】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校招笔试题带答案
- 《物联网导论》课程标准
- 2025中国医师节宣传教育课件
- 光伏项目开发培训课件
- 2025年临床护理带教师资上岗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 消防设施操作员(监控方向)中级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心理健康同伴支持-洞察及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