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沟村基本情况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秋沟村基本情况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秋沟村基本情况调查报告.doc_第3页
秋沟村基本情况调查报告.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秋沟村基本情况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09年7月15日 星期三调查人: 调查内容和目的:了解秋沟村自然和人文方面的一些基本情况调查方式:询问村文书,查阅相关资料和实地考察一秋沟村总况秋沟村辖属于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蒋家堰镇,位于县城西偏北方向,距县城约为22公里,距蒋家堰镇约为6公里,交通比较便利。秋沟村位于东京10929110 8北纬31 3232 22之间,海拔约为600米,以丘陵和山地为主。该地昼夜温差大,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摄氏十四度左右,年降雨量一千毫米左右。该村北面与关垭村接壤,东面与东沟河村接壤,西面与南面与陕西省平利县长安镇接壤。有两条小河从村里穿过,由于河的水流量很小,只能保证日常生活用水,难以用于农业灌溉。村中有村委会,村支部,村庄分为6个组,全村总面积约为20000亩。 该村总体比较贫困,现有居民147户,人口610人,男女比例比较平均,老人(60岁以上),中青年人(1659岁),少年儿童(15岁以下)分别约占总人口:20%,50%和30%。由于年轻劳力多外出务工,村中留守的老人和儿童较多。近些年来由于交通和自然灾害的原因,相对偏远的四五六组有部分居民迁出,迁往交通相对便利的一二三组或其他村,因此全村总人口有减少趋势。现今各组人数如下,一组:133人;二组:117人;三组:89人;四组:90人;五组:75人;六组:106人。其中一二三组相对富裕,四五六组相对贫穷。 全村农业用水比较缺乏,耕地以旱地为主,耕地总面积为1149亩(退耕还林以后),人均耕地面积1.8838亩,其中水田172亩,旱地977亩,水田人均0.2820亩,旱地人均1.6016亩,353.3亩耕地现已退耕还林。耕地分布情况如下:一组:水田48亩,旱地114亩;二组:水田36亩,旱地63亩;三组;水田50亩,旱地116亩;四组:水田21亩,旱地247亩;五组:水田17亩,旱地268亩;六组;水田无,旱地268亩。水田里农作物为水稻,旱地里农作物主要有;玉米,小麦,花生,土豆,红薯和黄豆等。蔬菜有:白菜,豆角,黄瓜,菠菜,芹菜,大葱等。 村里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但经济效果不佳。有金矿,但经专家考察不具备开采价值,有丰富的石料资源(以石灰石为主,属于建筑用料),正在开采中,成本较高故收益有限。动物资源较为丰富,家养动物以猪,鸡.鸭为主,野生动物主要有獐、鹿、麂、野猪,其中野猪较多,而且经常下山到农田里啃食农作物,对农业生产有一定危害。植物资源较为丰富,经济作物少,用材树种主要有松木和杉木,但面积较小,无经济作用的杂灌木较多。 地方的两种特色经济作物在该村发展受阻,茶叶产业在90年代发展迅速,最多时茶园面积多达100余亩,集体经营,并可进行加工出售。但近几年来由于加工设备老化和经营管理问题,发展受阻,现今仅保留茶园72亩,交由个体经营,只能出产初级产品,经济效益不佳。魔芋生产也陷入困境,魔芋在90年代产量很高,亩产量曾高达2000公斤,并在全村普遍种植,但由于病虫害,缺乏相关防病除虫技术,大批魔芋死亡,农户损失惨重,魔芋种植面积急剧下降,现今仅保留不到20亩。该村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大学及以上学历者5名,但多不在村里,高中(中专)学历者20余名,初中学历者200余名,小学学历300余名,文盲60余名。其中老年人受教育程度较低,读写有障碍。村中以前有一村级小学,由于政策原因现已被关闭。目前适龄儿童在邻村的中心小学接受教育,校园距最偏远的居民家不超过2公里,小学教育能很好的普及,但乡村学校教师水平,教育设施非常有限。可喜的是,多数居民能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尽力支持孩子完成普九学业。该村姓氏较杂,没有绝对多数的大姓。其中敖,洪相对较多,其他30多种姓氏人数较少。该村现有公路1.8公里(水泥硬化路,宽3.54.0米),公路能到达一二三3组,4组有1公里土路(土石结构,较大吨位机动车辆不能通行)。由于地势险要,五六组不能通机动车,仅有小路通行(小路宽12米,只能供人通行)。村中没有大型车辆,有轿车3辆,摩托车20余辆,农业用车辆较少(都为农用拖拉机),生活用车一辆。居民外出多选择出租面的或自驾摩托车。总体来说,该村交通不是很便利。 村中几乎没有水利设施,仅有少量土渠(梅雨季节有水,旱季时干枯),灌溉用水短缺。其中一二三3组通自来水(仅能保证生活用水,且水只经过过滤,未消毒,不可直接饮用),四五六3组使用山泉水和少量井水,水资源比较匮乏。全村6各组全部通电, 村里14组通有线电话,15组通手机信号。全村仅有3户通有线电视,居民大多通过架设无线接收设施接收电视信号。总体而言,村里通讯条件不够完善。村里合作医疗制度开展良好,全村全部参合。村里有一卫生所,可以提供常用药品,能够输液,治疗一些日常小病。农民医疗费用能报销75%80%。但由于居民收入有限和医疗知识有限,约20%居民有大病而不去积极治疗。二居民基本情况 村里一二三3组相对富裕,60%居民住房为砖混结构,其他为土木结构。四五六3组相对贫穷,几乎全部居民住房为土木结构。全村平均每户住房面积约为140平方米。由于交通,自然灾害等多方面原因,四五六3组居民有外迁现象,居民多迁入条件相对较好的一二三3组,或是其他村组。迁出的农民靠务工和租种他人田地为生。 村中40%家庭三代人住在一起,60%家庭两代人居住(老人分开居住)。全村约有12%左右村民享受“农村低保”,由国家和政府养老。全村现有50%劳力外出务工,务工地点主要集中在广东,河北和山东一带,多从事体力劳动。 村中民风纯朴,思想较为开放,比较关注时局变化。村民喜辛辣食品,主食以米饭为主。较为注重婚丧习俗,结婚是一般花费35万元,丧葬时一般花费12万元(具体花费视家庭经济情况而定)。由于当地风俗,女儿很少出嫁外地。近些年来,外地女子嫁入较多,其中多为在务工期间产生感情而结婚。 居民收入普遍不高,全村人均纯收入为2900元每年,低于本地区人均收入3500元每年。而且村中贫富差距较大,多数居民收入达不到平均水平。其中种植业收入约占20%,养殖业收入占20%,外出务工收入占60%。较前几年相比,居民收入总体走高,20052008年增长较快,较上年同比增长约30%。2008年底现在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外出务工收入减少,人均总收入增长急剧放缓。居民支出主要集中在日常生活花费和农业生产投入上,其中生活支出约占总收入的30%,农业生产投入约占50%,教育和医疗及其他花费约占20%。总的来说,近些年来居民消费水平有所上升,受“家电下乡”的刺激,家电消费上升很快,电视,电冰箱,电扇,家用炉具等购买量剧增。居民的文化生活相对单一,较富裕的家庭闲暇时一般选择看电视节目,少数有条件的居民选择读书读报,其他居民一般选择下象棋和玩扑克。三.村落的政治情况新的村支部于2007年组成,主要成员如下:村支书:曾中新 党员 1963年生 46岁 初中文化村主任:方常明 党员 1960年生 49岁 初中文化村文书:陶文军 党员 1949年生 60岁 初中文化村委会现有成员17名,全部为党员。村中无集体企业,无固定收入。现只有退耕还林的年补贴收入9000余元,村支部准备用于修筑公路和堰渠,预计花费很多,年终估计无结余。村支部积极响应党的号召,退耕还林,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村合作医疗等惠农政策得到很好的落实,村民得到了实惠。村支部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大力鼓励和支持发展养殖业,并修建1公里水泥硬化路。四总结由于时间有限,笔者无法深入了解研究秋沟村的具体情况,现仅就笔者所观察到的一些情况,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1. 村民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文化生活相对单一,闲暇时间多用于打麻将,打扑克。笔者认为村支部可以鼓励村民多利用新华书店所帮助提供的书籍,多学习相关知识,科学种田,科学养殖,与时俱进,提高居民收入,还可以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2. 尽管村经济水平较差,但是贫富差距的确是村里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富的可以达到城市人的生活水平,甚至超过,穷的却无法解决温饱问题。笔者建议村委会出面号召和帮助贫困村民学习富裕村民的致富途径,号召富裕村民帮助贫困村民,推动村民共同富裕。3. 地方特色经济作物虽然在该村发展受阻,但笔者经了解发现认为茶叶在该村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地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并提供相应技术鼓励有条件的村民种植茶叶,并保证价格统一收购,促进经济发展。4. 笔者了解发现秋沟村交通状况也制约着该村的发展,村支部虽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