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_第1页
宁乡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_第2页
宁乡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_第3页
宁乡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_第4页
宁乡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乡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紧紧围绕好中求快发展主线,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统领,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率先转型创新为目标,聚力攻坚,乘势奋进,县域经济在严峻复杂形势下实现平稳增长。一、综 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10.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1.48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20.38亿元,增长13.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8.37亿元,增长1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75079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前移6位,跃居全国百强第50位,中部第3位。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2:68.9:19.9调整为11.1:68.2:20.7,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1.7%。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78.7%、17.2%,分别拉动GDP增长0.5、9.8、2.1个百分点。宁乡GDP总量、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市的比重分别为11.6%、15.7%、13.1%、6.2%。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1882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1238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713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054人,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100%;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9%,同比下降0.36个百分点;培训失业人员12085人,其中开办创业班11期,培训人数316人。二、农 业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2.88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农业产值83.48亿元,增长9.6%;林业产值4.85亿元,增长6.9%;牧业产值56.68亿元,下降0.6%;渔业产值5.5亿元,增长7.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37亿元,增长10.5%。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98.55万亩,比上年增长0.3%,其中稻谷播种面积182.04万亩,下降0.7%,优质稻种植面积所占比重为79%;蔬菜种植面积69.22万亩,增长5%;烟叶种植面积8.55万亩,下降14.4%。主要农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全年粮食总产量85.57万吨,比上年增长0.5%;烟叶1.26万吨,下降13.7%;蔬菜161.1万吨,增长5%;出栏肉猪222.5万头,出笼家禽3909.2万羽,分别下降7.4%、5%。全县年末农机总动力164.6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共有联合收割机4784台,大中型拖拉机1842台,小型拖拉机7650台,插秧机507台,分别比上年增加456台、191台、485台、89台。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农村基础条件不断夯实,全年累计清淤山塘3427口,新建291口,整修河道1313公里,改造河坝383座。改造建设农村公路400公里、危桥45座,建成户用沼气池1120口,农村改水改厕2400座。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928.4亿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1741.85亿元,增长17.6%。实现工业增加值620.38亿元,增长13.9%,高于全市2.5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2.6%;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439.7亿元,增长15.2%,高于全市3.2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322.52亿元,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73.4%。港澳台投资企业和股份合作企业增速较快,分别增长26.9%和22.6%。全县园区(两区五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204.01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的69.1%,增长20.4%;实现增加值307.73亿元,增长16.2%。先进装备制造、食品、新材料新能源三大主导产业共实现产值1238.01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比重71.1%,同比增长20.4%。全县规模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28.73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利润总额167.16亿元,增长30.1%;利税总额257.91亿元,增长30.6%。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58.98亿元,比上年增长13.3%。23家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61.84亿元,增长4.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22.15万平方米,下降4.2%;竣工面积207.17万平方米,下降19.1%。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3.52亿元,比上年增长20.2%。本年完成投资超过5000万元的在建项目148个,全年完成投资245.8亿元,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34.4%。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9.22亿元,下降8.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78.88亿元,增长45.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05.42亿元,增长3.4%。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03.12亿元,增长29%;房地产开发投资33.97亿元,下降16.6%;商品房销售面积90.14万平方米,下降14%;其中住宅78.13万平方米,下降20.5%;商品房销售额39.7亿元,下降8.5%;其中住宅29.5亿元,下降20.6%。全年引进1000万元以上项目25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4个。实际到位县域外资金253.8亿元,增长5.8%;实际到位省外境内资金58.22亿元,增长11.7%;实际到位境外资金2.41亿美元,增长16.8%。五、商贸和旅游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27亿元,比上年增长14.4%。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55.78亿元,增长1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1.49亿元,增长11.9%。按消费形态统计,批发业实现23.17亿元,增长18.5%;零售业实现149.19亿元,增长13.8%;住宿业实现1.7亿元,增长11.2%;餐饮业实现23.21亿元,增长14%。 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198.2%,日用品类增长44.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4.5%,汽车类增长29.1%。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441.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4%;实现旅游收入150.4亿元,增长41.9%。六、交通和邮电年末县内公路里程4317.45公里,其中国道24.72公里,省道447.88公里;境内铁路里程68公里;全年旅客周转量比上年增长2%,货物周转量增长6%。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04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10.1万户,下降8.2%;移动电话用户106.1万户,增长3.4%;互联网宽带用户10.41万户,增长18.2%。七、财政和金融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80.56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5.68亿元,增长15.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5.31亿元,增长15.1%,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80.3%。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5.78亿元,增长13.3%。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99.06亿元,比年初增加74.95亿元,增长23.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52.89亿元,比年初增加37.23亿元,增长17.3%;企业存款余额146.16亿元,比年初增加37.72亿元,增长34.8%;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99.29亿元,比年初增加61.64亿元,增长25.9%;金融机构利润总额9.86亿元,增长38%。八、科学技术和教育全县拥有高新技术企业和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94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值689.63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实现增加值214.83亿元,增长13.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3.6%,同比提高11.1个百分点。全年申请专利1141件,增长9.7%;其中发明专利309件,增长31.5%;授权专利868件,其中发明专利85件。成功申报国家、省、市各级科技项220项,转化科技成果200项,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目前全县已有国家高级技术产业化基地1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4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家。全县共有普通中小学320所,中职学校6所,特教学校1所。在校中小学生151382人,其中高中学生32006人(含中职学生7260人),初中学生 41993人,小学学生77244人,特教学生139人。全县中小学教职工9293人,其中专任教师8532人。全县共有幼儿园218所,在园幼儿39743人,教职工1975人,其中专任教师956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 100%,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100%,小学升学率100%。高考一本上线1296人,上线率15.8%;二本上线3915人,上线率47.8%,连续四年上线人数、上线率、录取人数、录取率居全省农村县市第一。中考合格率92.4%,比去年提高1.3百分点。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全县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公共图书馆1座,藏书量21万册。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到98%,有线电视用户15万户。全县共有130支群众文艺团队,全年组织公益演出55场,公益电影放映4580场,捐赠图书1.6万册。共查处违法违规经营文化场所78家,收缴非法出版物1.5万册。全县拥有医院、卫生院48个,其中县直医卫单位7个,乡镇卫生院33个,民营医院8个。全县医疗机构床位总数5054张,其中县直医疗单位2780张,乡镇卫生院1317张。在编在岗卫生工作人员3647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2756人(含临聘人员),注册护士2217人(含临聘人员)。全年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死亡率11.91/10万,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6。全县共有体育场馆 6座,400米田径场12个,乡镇门球场 15个,拥有14个体育协会。积极承办中美篮球对抗赛、全国青年男子篮球联赛、长沙市第八届运动会老年人气排球比赛等高水平文体活动和比赛,参与人数超过50万人。在“欢乐潇湘-长沙篇舞动星城 歌涌湘江”第二届全民广场舞大赛中获得2金1铜的好成绩。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全县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87.5%, “三同时”执行合格率达10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农村饮用水源达标率为100。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52天,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6.4%。全县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5起,死亡18人。其中:铁路交通事故1起,死亡1人;道路交通生产性经营事故10起,死亡11人;工矿商贸等八大行业事故3起,死亡5人;农机事故1起,死亡1人。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年末全县总户数45.35万户,户籍总人口139.35万人,人口性别比为104.1:100。年末常住总人口121.84万人,比上年增长1%。人口出生率14.71,死亡率5.32,自然增长率为9.39。城镇化率50.1%,比上年提高3.15个百分点。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25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分别为16640元、4019元、4615元、5851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0968元,其中食品、居住、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分别占比28.7%、23.1%、12.9%、12.8%。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19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分别为9355元、6789元、419元、3156元。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923元,其中食品、居住、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支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