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益表及相关资讯.doc_第1页
损益表及相关资讯.doc_第2页
损益表及相关资讯.doc_第3页
损益表及相关资讯.doc_第4页
损益表及相关资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損益表及相關資訊Income Statement and Related Information所得表(statement of income)盈餘表(statement of earnings)一、目的及用途 目的:衡量企業在特定期間的經營結果 用途:(一) 評估企業過去的績效 (二) 提供預測未來績效的基礎 (三) 協助評估達到未來現金流量之風險與不確定性二、限制(一) 無法可靠衡量的項目不列入損益表(例如:品質為無法數量化的資訊)(二) 損益數字受採用的會計方法所影響(例如:存貨方法、折舊方法)(三) 所得衡量涉及主觀判斷(例如:資產的耐用年限)三、盈餘品質盈餘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盈餘操縱(Earnings Manipulation)四、損益表的格式(一) 所得衡量方法:資本維持法(Capital Maintenance Approach)交易法(Transaction Approach)定義兩日期的淨資產差額(扣除投資的增減)即為這期間的所得以一定期間所發生之交易/其他事項所產生之收益及費用等之間的差額,即為該期間的所得所得衡量期末淨資產期初淨資產收入費用利得損失觀點經濟學家的所得企業在一段期間內所能分配給股東之最大數額,而能於期末仍維持和期初相同的資本會計人員的所得優缺點缺點:未能得知Income的增減情形優點:了解所得之過程,依不同目的、功能、分類有利於使用者的分析 (二)損益表的要素(1) 收入(Revenues)(2) 費用(Expenses)(3) 利得(Gains)(4) 損失(Losses) (三)損益表的格式 (1) 單站式(Single-Step Income Statements) (2) 多站式(Multiple-Step Income Statements) 簡明損益表(Condensed Income Statements)五、損益表的內容銷貨收入$ 減:銷貨成本 期初存貨 本期進貨 期末存貨$ ()銷貨毛利$ 營業費用 推銷費用$ 管理費用()營業淨利$ 加:營業外利得減:營業外損失()繼續營業部門稅前淨利$ 減:所得稅費用()繼續營業部門稅後淨利$ 停業部門損益(稅後淨額)非常損益(稅後淨額)會計原則變動累積影響數(稅後淨額)本期淨利$ 六、所得報告內是否含某些特殊項,有兩種所得觀念當期營業觀念AICPA全含所得觀念AAA觀念本期損益僅包括當期營業所產生之損益只有Regular, Recurring之損益項目包含於損益表內而In regular, Nonrecurring者RE/S本期損益應包括所有在本期認列之損益項目不論Regular, Recurring, In regular, Nonrecurring之損益項目均包含於損益表內理由j評估管理當局之經營績效應為管理當局所可控制者kRegular, Recurring有助於預測未來現金流量l比較性較高:不同企業或不同期間均以當期、營業項目列示於損益表,在比較上較具意義j若將某些項目排除於本期損益計算,將使管理當局有操縱損益的機會k營業/非營業項目,有時不易區分,若武斷區分則不具比較性l只需將特殊項目單獨列示、充分揭露,使用者可依其需要自行分類 結論:APB option#9-折衷觀念 (修正後的全含所得觀念Modified All-inclusive approach)(1) 非常項目 (Extraordinary items) 置於損益表,單獨列示(稅後淨額,並列示對EPS的影響)。(2) 特殊利得/損失 (Unusual Gains/Losses) 置於損益表,作為其他收入或利得、其他費用或損失。(3) 前期損益調整 (Prior Period Adjustment) 置於保留盈餘表,單獨列示,作為期初保留盈餘的調整。(4) 錯誤更正及估計變動 (Normal recurring correcting & changes in estimates) 作為損益表相關項目的調整。(5) 會計原則變動 (Change in Accounting Principle) 置於損益表,單獨列示(稅後淨額,並列示對EPS的影響)。(6) 停業部門 (Discontinued Operations) 置於損益表,單獨列示(稅後淨額,並列示對EPS的影響)。七、非經常性項目的報導(一) 停業部門損益1. 該部門之資產,營業結果與活動必須能與企業個體之其他資產,營業結果及活動在實體及運作上能明確劃分。2. 列示 停業部門營業損益 (Loss/Gain from Operation) 停業部門處分損益 (Loss/Gain from Disposal)3. 按稅後淨額列示例外:不能列為停業部門(1)處分企業某一事業線的一部分(2)企業某一事業線之生產或行銷活動由某處移至另一處(3)裁撤某一產品線或某類服務(4)由於技術進步所造成之其他活動(二) 非常項目1. 非經常發生的重大事項2. 同時符合 性質特殊 (Unusual Nature)不常發生 (Infrequency Occurrence)3. 判斷某一項目是否屬於非常損益需視企業所處之經營環境4. 以稅後淨額列示5. 附註說明例外:APB_不應視為非常項目(1)應收款項、存、出租設備、遞延、研究發展成本或其他無形資產之沖銷/沖滅 (2)外幣兌換損益,包括重大匯率調整而發生者 (3)處分企業一個部門的損益 (4)其他出售或報廢營業用之財產,廠房、設備之損益 (5)罷工損失,包括競爭者及主要供應商之員工罷工 (6)長期工程合約應計數的調整(三) 特殊利得/損失(Unusual Gains/Losses)1. 未同時符合 (1)性質特殊 (2)不常發生2. 與正常且重複發生之收入/成本及費用一起出現3. 金額不重大(not material)_可與其他項目合併列示金額重大(material)_單獨列示,列示於加計非常項目前淨利的上方(四) 會計變動 1.會計原則變動_追溯調整_ (1)會計原則變動累計影響數 (2)按稅後淨額列示 (3)附註說明 2.估計變動_既往不咎_當期處理八、同期間所得稅分攤 (Intra-period Tax Allocation)A.單一稅率繼續營業部門稅前淨利$減:所得稅費用()繼續營業部門稅後淨利$停業部門損益(減除所得稅費用$)$非常項目(減除所得稅費用$)會計原則變動累積影響數(減除所得稅費用$)本期損益$B.累進稅率 例1 甲公司88年度之稅前損益資料如下:繼續營業部門純益$400,000停業部門損失(100,000)非常利益-提前清償債務130,000會計原則變動累計影響數-折舊方法變動150,000稅前純益$580,000 所得稅採累進稅率,課稅所得在$100,000以下者為15%,超$100,000者為25%稅前純益所得稅費用(利益)繼續營業部門純益$400,000$90,000j停業部門損失(100,000) (25,000)k非常利益-提前清償債務130,00032,500l會計原則變動累計影響數-折舊方法變動150,00037,500m稅前純益$580,000$135,000j100,00015%+300,00025%=90,000 l70,000=32,500 m70,000=37,500k100,00025%=25,000 280,00025%=70,000 例2 乙公司88年度之稅前損益資料如下:繼續營業部門純益 $(250,000)非常利益-提前清償債務200,000非常損失火災20,000會計原則變動累計影響數-存貨方法變動150,000稅前純益$ 50,000 所得稅採累進稅率,課稅所得在$100,000以下者為15%,超$100,000者為25% 稅前純益所得稅費用(利益)繼續營業部門純益$(250,000)$(57,500)j停業部門損失200,00044,286k非常利益-提前清償債務20,000(12,500)m會計原則變動累計影響數-折舊方法變動150,00033,214l稅前純益$ 50,000$ 7,500 j(200,000)+(50,000)=(57,500)100,000 k77,500=44,286 l77,500=33,214 m(50,000)=(12,500) 例3 丙公司88年度之稅前損益資料如下:繼續營業部門純損 $(100,000)非常利益-提前清償債務80,000非常損失火災(20,000)會計原則變動累計影響數-折舊方法變動(80,000)稅前純損($120,000) 所得稅採累進稅率,課稅所得在$100,000以下者為15%,超$100,000者為25% 稅前純益所得稅費用(利益)繼續營業部門純益$(100,000)$(25,000)k停業部門損失80,000)12,000j非常利益-提前清償債務(20,000)(3,400)m會計原則變動累計影響數-折舊方法變動80,000 (13,600)l稅前純益$ 120,000$ (30,000) j80,000=12,000 k(100,000)=(25,000) (80,000)+(20,000)25%=(17,000) l(17,000)=(13,600) m(17,000)=3,400九、每股盈餘 (Earnings per share) (一)基本每股盈餘Basic EPS 台灣 NO.24 美國(SFAS109) 稀釋後每股盈餘Diluted EPS(二)十、保留盈餘表 (Retained Earnings Statement)(一) 格式(二) 保留盈餘的指撥(Appropriations)作用:限制股利分配凍結某部分的資產 1.法律限制(規定) 如:法定公積 2.契約約定與銀行貸款、受債權人的要求 如:償債基金準備 3.自願性指撥 如:擴充廠房準備期末保留盈餘$ 減:指撥()保留盈餘未指撥$ 償債基金償債基金準備1.目的限制現金用途限制保留盈餘發放股利2.科目性質資產科目權益(淨值)科目3.有否提撥資產有實質資產的提撥無實質資產的提撥4.提撥時的分錄償債基金 現金 保留盈餘 償債基金準備 5.目的達成時應付公司債 償債基金 現金 償債基金 償債基金準備 保留盈餘 十一、綜合淨利(Comprehensive Income)(一)定義:特定期間內除業主投資及分配給業主外之純益及其他所有權益的變動(二) 例:備供出售證券投資之未實現持有損益列於權益項下(三) 表達方式:1.二張單獨損益表 2.綜合淨利之聯合損益表 3.作為股東權益變動表之一部分(四) 最後有關其他權益變動的部分_列示於資產負債表之股東權益項下保留盈餘的下方十二、停業部門損益的衡量(一)衡量日(Measurement date):管理當局正式核准處分計劃,同時正式承諾處分企業部門之日(二)處分日(Disposal date):出售完成日情況一:無處分期間 (衡量日=處分日) 衡量日=處分日a. 營業損益 2001/1/1 10/1 12/31情況二:有處分期間 (衡量日處分日) 衡量日及處分日在同一會計期間中 營業損益(10/112/1)+) 處分淨資產損益 (12/1)b. 處分損益 處分期間a. 營業損益 2001/1/1 10/1 12/1 12/31情況三:有處分期間 (衡量日處分日) 處分期間跨越兩個會計年度(1) 已實現損益 (10/12000/12/31)(2) 預期營業損益 (2001/1/15/1)+) (3) 處分淨資產損益 (2001/5/1) b.處分損益處分損益與(1)已實現損益相比較:a.若為處分損失則全數於當期認列b.若為處分利益且已實現部分為利益,則取兩者之低者認列c.若為處分利益且已實現部分為損失,則當期認列”0”已實現a.營業損益 2000/1/1 10/1 2000/12/31 2001/5/1未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