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国际经济参考习题.doc_第1页
郑大国际经济参考习题.doc_第2页
郑大国际经济参考习题.doc_第3页
郑大国际经济参考习题.doc_第4页
郑大国际经济参考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现代远程教育国际经济学课程学习指导书作者:刘素霞2008年 05月 第一章 国际经济学绪论及微观基础一、目的和要求:学习本章要求学生掌握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基本理论框架、发展历程、国际经济学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以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为学好以后各章打下基础。二、本章重点:重点是国际经济学的概念、国际经济学的框架、国际贸易产生原因。三、章节练习:1.国际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 )A. 国际商品流动 B. 世界范围内的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C. 国际收支平衡 D. 国际人员流动2. 获得一定效用或者满足,不同商品数量的组合形成的曲线称为( )A生产可能性曲线B等成本曲线C社会无差异曲线D. 消费满足曲线3.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是( )A增加产出B提高技术水平C满足人们的需求D各国参与国际贸易,使世界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应用第二章 古典贸易理论一、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及二者的区别,并能运用该理论分析问题。二、本章重点: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三、章节练习:1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 (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B.技术水平的差异C.产品品质的差异 D.价格的差异2.绝对成本理论由( ) 提出A大卫李嘉图 B亚当斯密C俄林 D弗农3. 比较成本理论由( ) 提出A大卫李嘉图 B亚当斯密C俄林 D弗农4. 本国生产A、B两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1、10,外国生产这两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是12、18, 按照绝对优势理论,贸易( )A不能发生B贸易发生,本国出口A、B两种产品,外国进口C贸易发生,本国出口A产品,进口B产品D贸易发生,本国出口B产品,进口A产品5. 简述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一、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概念、H-O定理、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罗伯津斯基定理和里昂惕夫之谜,并能运用所学理论分析现实问题。二、本章重点: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概念、H-O定理、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和罗伯津斯基定理、里昂惕夫之谜三、章节练习:1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 B.各国劳动生产率不同C.各国技术水平不同以 D.各国产品技术含量不同2.一个部门产品价格水平的上升会使该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水平( )A.不变 B.提高C.下降 D.无影响3.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生产的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该理论属于( )A.要素比例学说 B.产品周期理论C.悲惨的增长理论 D.罗伯津斯基定理4. 一国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称为( )A要素密集度 B. 要素禀赋 C.要素含量 D.要素丰缺度5.按照H-O模型,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格局应该为( )A中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B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C中国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D中国出口劳动、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技术型产品。6.根据价格均等化定理,下面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A贸易的发生会引起要素的流动。 B贸易的发生会导致要素价格的完全均等。C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D贸易发生后生产中的要素密集度也会达到均等7里昂惕夫之谜是根据下列哪个国家的情况提出来的。( )A日本 B. 美国 C. 中国 D. 德国8. 论述H-O定理、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9. 简述里昂惕夫之谜及其产生的原因。第四章 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一、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重叠需求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并能运用所学理论分析现实问题。二、本章重点: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三、章节练习:1. 重叠需求理论由瑞典经济学家()提出A.大卫李嘉图 B.亚当斯密C林德 D. 弗农2.按照重叠需求理论,贸易更容易发生在哪些国家之间( )A. 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B. 要素禀赋差异比较小的国家C. 经济结构类似的国家D. 比较优势不同的国家3. 下列哪个不属于重叠需求理论成立的前提。( )A. 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有相似的需求结构B. 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对产品的多样化需求越大C. 收入水平差距是贸易发生的基础D. 本国的生产是根据国内消费者的需求调整的4.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由经济学家( )提出A.大卫李嘉图 B.亚当斯密C林德 D. 维农5. 产品生命周期试图从( ) 解释国际贸易型态的动态变化特征A. 收入水平变化的角度 B. 技术水平变化的角度C. 生产规模变化的角度 D. 要素禀赋变化的角度6.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贸易主要发生在少数先进国家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A.成长期 B.成熟期C初始期 D. 衰退期7.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产品实现标准化,产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A.成长期 B.成熟期C初始期 D. 衰退期8.简述重叠需求理论的核心思想。9. 简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并用图形分析。第五章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一、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规模经济的含义、规模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并能运用所学理论分析现实问题。二、本章重点: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产业内贸易三、章节练习:1. 能反映规模经济理论本意的是( )A.规模报酬递减 B.规模报酬递增C.规模报酬不变 D.规模成本递增2.下列哪些行业最有可能具备内部规模经济()A.好莱坞的电影业 B.加州硅谷的半导体产业C.北京中关村的电脑城 D.美国的大型农场3.下列哪种行业最不可能具有规模经济( )A.手工艺品行业 B.飞机制造业C.汽车制造业 D. 家用电器行业4. 产业内贸易更容易发生在 ( )A.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 B. 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C. 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 D. 类似收入的发展中国家5. 下列关于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产业内贸易指数越大,说明产业内贸易程度越高 B. 产业内贸易指数最大可以达到无穷大C. 产业内贸易指数可以为负数 D. 产业内贸易指数越大,说明产业内贸易程度越低6. 简述规模经济的含义与类型。7. 简述产业内贸易的含义。第六章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一、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主要的贸易保护措施,能够运用局部均衡分析图分析关税和各种非关税壁垒的经济效应,并能运用所学理论分析现实问题。二、本章重点:运用局部均衡分析图分析关税、配额、出口补贴的经济效应。三、章节练习:1. 大国设置的进口关税 ( )A. 会增加国家的福利 B. 会减少国家的福利C. 不改变国家的福利 D. 都有可能2. 征收关税对生产者来说()A. 有利于进口竞争性部门的生产者 B. 不有利于进口竞争性部门的生产者C. 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福利水平都不变 D. 产品价格下降3.就国家整体而言,分配进口配额的最好的方法是()A. 固定的受惠 B. 公开拍卖C. 政府分配 D. 资源使用申请程序4.从本质上讲,出口补贴是保护( )的利益。A出口集团 B生产者集团 C消费者集团 D统治者集团5.如果一国的政策目标是保护最终产品部门,则在关税结构安排上,应当( )A对最终产品、中间产品部门和原材料均征收高额进口关税B. 对中间产品部门和原材料少征收或免征进口关税,对制成品征收相对高的进口关税C. 对中间产品部门和原材料征收高额进口关税,对制成品征收相对低的进口关税D. 采取加工程度越高,进口关税越低的关税设置6. 出口补贴对国内贸易条件的影响( )A恶化 B改善 C不变 D不确定7. 倾销是以( )本国国内市场价格或成本在国外市场上销售商品A高于 B低于 C不确定 D等于8. 试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分析小国征收进口关税的经济效应。9. 试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分析小国设置进口配额的经济效应。第七章 贸易保护的依据一、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主要的贸易保护理论:最佳关税论、幼稚产业论、凯恩斯的贸易保护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和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二、本章重点:最佳关税论、幼稚产业论、凯恩斯的贸易保护理论三、章节练习:1.下列属于保护贸易学说的理论有( )A.幼稚工业理论 B.夕阳工业理论C.国防论 D.资源禀赋论2.最佳关税水平应等于( )A.零进口关税 B.零进口关税与禁止性关税之间的水平C.禁止性关税 D.禁止性关税以上3.若大国征收进口关税,可能导致贸易条件的()和贸易量的()A.不变;不变 B.改善;增加C.改善;减少 D.恶化;减少4.幼稚产业论认为,在经济发展的()阶段需要保护。A.农业时期 B.农工业时期C.农工商业时期 D.畜牧时期5.幼稚产业是指( )A.本国比较落后的产业B.处于成长阶段尚未成熟、但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C.本国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D.存在规模经济的产业6. 简述主要的贸易保护理论?第八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理论一、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及其主要形式,以及关税同盟理论的主要内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和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二、本章重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主要形式及关税同盟理论三、章节练习:1.关于自由贸易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内商品贸易自由B.对内自由,对外统一关税C.成员经济体之间没有共同对外关税D.通过原产地规则区分来自成员国与非成员国的商品2.关税同盟的特点是()A.同盟内贸易、投资均自由化B.对内自由,对外统一关税C.成员经济体之间没有共同对外关税D.通过原产地规则区分来自成员国与非成员国的商品3.关税同盟的贸易创造效应是指()A.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所带来的贸易规模的扩大B.成员国之间的相互贸易代替了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C.成员国之间相互贸易结构的改变D.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量的增加。4.形成关税同盟后,对同盟国的出口产生什么影响().没有影响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影响不确定5. 简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6. 分析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第九章 贸易政策的历史实践一、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以及多变贸易体制的形成和发展。二、本章重点:发达国家的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出口导向战略、进口替代战略、以及WTO的宗旨和规则。三、章节练习:1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认为整个世界可以分为两类国家,其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是( )A发达国家 B发展中国家C出口国家 D进口国家2.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设在( )A.日内瓦 B.纽约 C.布鲁塞尔 D.乌拉圭3.世界贸易组织生效的时间为()A1995年1月1日B1994年1月1日C1996年1月1日 D1993年1月1日4.发达国家早期的自由贸易政政策开始于()A日本B美国C英国 D德国5. 下面哪个不是实施出口导向战略国家的特点()A国内市场相对狭小B劳动力比较便宜C自然资源比较稀缺 D技术水平比较高第十章 国际收支一、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国际收支的概念,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方式、主要内容,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失衡,以及国际收支的差额的宏观经济含义。二、本章重点:国际收支的概念,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方式、主要内容,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失衡三、章节练习:1.国际收支统计的记帐方法是A复式记帐法B.簿记法C.收付记帐法D.流水帐2.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是()A经常项目 B.资本项目C.贸易收支D.平衡项目3.什么是国际收支平衡表,包含哪些主要项目?4.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有哪些?第十一章 外汇市场一、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外汇的概念、汇率的概念及汇率的两种标价方法、外汇市场的定义及其交易种类、汇率制度。二、本章重点:外汇、汇率、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固定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三、章节练习: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本国货币来表示其汇率B. 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外国货币来表示其汇率C.人民币汇率属于直接标价法D.美元属于直接标价法2.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中央银行通过()维持汇率稳定A. 外汇的供给大于外汇的需求时,买进外汇B. 外汇的供给小于外汇的需求,买进外汇C. 行政命令不准改变汇率D.当外汇需求大于供给时,买进外汇3. 简述外汇的概念?4. 简述汇率的两种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5. 简述外汇市场交易的种类?6. 简述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第十二章 汇率决定一、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汇率决定的主要理论:铸币平价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汇率决定的货币分析方法、资产组合平衡分析方法。二、本章重点:铸币平价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汇率决定的货币分析方法、资产组合平衡分析方法三、章节练习:1. 设一年前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1美元等于8.2345元人民币,假设美国的物价比前一年上升8%,而中国的物价水平上升10%,则按照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理论上的汇率为( )A.8.3870 B.8.085 C.10.2931 D.6.5876 2. 金币本位制度下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是()A.面值 B.铸币平价 C.黄金输送点 D.外汇市场供求3. 金币本位制度下两国货币汇率变动的幅度由()决定A.面值 B.铸币平价 C.黄金输送点 D.外汇市场供求4.按照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汇率的变化等于()A.两国货币的相对购买力 B.两国物价指数之比 C.两国通货膨胀率的差异 D.两国通货膨胀率的比值5.按照弹性价格货币模型,汇率水平或波动由()决定货币相对供给水平或变化 B.两国物价指数水平或变化 C.两国通货膨胀率水平或差异 D.两国货币需求的水平或变化6.按照黏性价格货币模型,短期内汇率容易波动的原因是()货币相对供给水平或变化 B.物价指数的变化 C.资产市场调整快于商品市场调整 D.商品市场调整快于资产市场调整7. 简述主要的汇率决定理论?第十三章 国际收支调整一、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国际收支调整的三种分析方法:弹性分析方法、吸收分析方法和货币分析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理论分析现实问题。二、本章重点:弹性分析方法、马歇尔勒纳条件、J曲线效应、吸收分析方法、货币分析方法三、章节练习:1.在开放条件下,一国国民收入均衡水平取决于国内消费、国内投资、国内政府开支以及( )A.国内进口 B.国内出口C.国内净出口 D.国内净资本流出2. 分析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的收支调整理论为( )A.收入分析法 B.弹性分析法C.货币分析法 D.资产组合分析法3. 按照马歇尔勒纳条件,汇率贬值改善国际收支的条件为( )A. 进出口商品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小于1B. 进出口商品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C. 进出口商品供给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D. 进出口商品供给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小于14.按照吸收分析法的基本思想,贸易收支顺差意味着国民收入( )国内吸收A. 小于 B. 大于C. 等于D.二者之间的关系不影响国际收支5. 下面哪种理论考虑到了国际收支中的资本和金融项目( )A. 弹性分析法 B. 货币分析法C. 吸收分析法 D.资产分析法6.简述国际收支调整的三种方法?第十四章 固定汇率制下的内外平衡一、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指派法则、以及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主要观点。二、本章重点: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主要观点。三、章节练习:1蒙代尔指派法则的核心是( )A汇率政策的使用 B财政政策的使用C货币政策的使用 D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2. BP曲线的移动受( )影响A汇率政策 B财政政策C货币政策 D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3. 根据丁伯根法则,当政府要解决2个问题时,至少需要几种政策工具。( )A1 B2 C3 D44.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的效用( )A比较强 B政府采取非消毒干预时有效C政府采取消毒干预时有效 D无论政府采取消毒干预还是非消毒干预均无效5.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 BP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效用()A越强 B越小C不变 D不确定 6.当国内处于失业和国际收支逆差时,应该采取()政策A紧缩财政政策、扩张货币政策 B扩张财政政策、紧缩货币政策C紧缩财政政策、紧缩货币政策扩张财政政策、扩张货币政策7.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是以( )为假设前提的A浮动汇率制 B资本不跨国流动C资本完全具有流动性 垂直的BP曲线 8. 试用IS-LM-BP模型分析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9. 简述M-F模型的主要内容?第十五章 固定汇率制下的内外平衡一、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二、本章重点: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三、章节练习:1.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本币( )A. 货币升值 B. 货币贬值 C. 汇率不变 D. 汇率变化方向不明确2. 在弹性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 ) A. 需要通过货币政策调整 B. 需要通过财政政策调整 C. 总是通过汇率变化自动平衡 D. 存在米德冲突3.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一国的货币政策( )A. 无效 B. 有效 C. 效果不确定 D. 部分有效4.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一国的BP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效用 ( )A. 越大 B. 越小 C. 效果不确定 D. 不受影响5.在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为以下哪种情况()A. 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无效 B. 财政政策无效,货币政策有效 C. 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有效 D. 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有效6.试分析浮动汇率制度下,当资本完全流动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第十六章 国际货币制度一、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国际货币制度的概念、国际货币制度的历史演变、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的争论、及最优货币区理论。二、本章重点:国际货币制度的概念、国际货币制度的历史演变、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的争论、及最优货币区理论。三、章节练习:1. 下列哪项不是金本位制度的特点?( )A 黄金充当货币是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 B 各国货币间的汇率由各自货币的含金量决定 C 国际金本位制具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机制D 国内不流通黄金2.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 ( )A以黄金为基础的固定汇率制度 B联合浮动汇率制度C单独浮动的汇率制度 D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3. 下列哪种国家参加最优货币区最有可能获利?( )A经济结构单一的国家 B对外开放度高的国家C要素流动性低的国家 D金融一体化程度低的国家4. 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各有什么优点?考试模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分数评卷人1绝对优势理论2 H-O 定理3. 国际收支4. 罗伯津斯基定理5. 指派法则二、单选题:(每题 1 分,共 20分)(说明:将认为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每小题后面的括号内)分数评卷人1国际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 )A国际商品流动 B世界范围内的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C国际收支平衡 D国际人员流动2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B.技术水平的差异C.产品品质的差异 D.价格的差异3从本质上讲,出口补贴是保护( )的利益。A出口集团 B生产者集团 C消费者集团 D统治者集团4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的项目是( )A 经常项目 B资本项目 C官方结算项目 D错误与遗漏5在一国收入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用于分析汇率变动以及进出口商品变动对一国收支,以及国际收支失衡的机理称为( )A国际收支的吸收分析法 B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C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 D国际收支的乘数分析法6. 下列属于自由贸易学说的理论有 ( )A. 幼稚工业理论 B.最优关税理论C. 凯恩斯的贸易观点 D.资源禀赋论7.大国的最佳关税水平为( )。A. 禁止性关税 B. 有效关税 C. 零关税 D. 零进口关税与禁止性关税之间的水平8.一个部门产品价格水平的上升会使该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水平( )A.不变 B.增加C.减少 D.无影响9. 按照重叠需求理论,贸易更容易发生在哪些国家之间( )A. 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 B. 要素禀赋差异比较小的国家C. 经济结构类似的国家 D. 比较优势不同的国家10.下列哪种行业最不可能具有规模经济( )A.手工艺品行业 B.飞机制造业C.汽车制造业 D. 家用电器行业11. 倾销是以( )本国国内市场价格或成本在国外市场上销售商品。A高于 B低于 C不确定 D等于12. 当一国国际收支顺差时,()A. 外汇的供给大于外汇的需求 B. 外汇的供给小于外汇的需求C. 外汇的供给与需求与国际收支没有关系 D. 外汇的供给等于外汇的需求13. 金本位制度下两国货币汇率变动的幅度由()决定A. 面值 B.铸币平价 C.黄金输送点 D.外汇市场供求14. 按照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汇率的变化等于( )A. 两国货币的相对购买力 B.两国物价指数之比 C. 两国通货膨胀率的差异 D.两国通货膨胀率的比值15. 按照马歇尔勒纳条件,汇率贬值改善国际收支的条件为( )A. 进出口商品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小于1 B. 进出口商品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C. 进出口商品供给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D. 进出口商品供给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小于116.蒙代尔指派法则的核心是( )A汇率政策的使用 B财政政策的使用C货币政策的使用 D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17. ( )政策导致LM曲线右移。A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B扩张性的财政政策C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D紧缩性的财政政策18. 下面哪种理论考虑到了国际收支中的资本和金融项目( )A. 弹性分析法 B. 货币分析法C. 吸收分析法 D. 资产分析法19. 世界贸易组织生效的时间为()A1995年1月1日B1994年1月1日C1996年1月1日 D1993年1月1日20. 在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效用()A. 财政政策效用最大 B. 财政政策无效 C. 财政政策效用不受影响 D. 不确定三、是非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说明:认为陈述正确的在括号内打“”;否则在括号内打“”)分数评卷人1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都认为存在劳动和技术两种生产要素。(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动态贸易理论。()3由于国际收支统计采用复式记账法,所以世界各国不会产生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问题。( )4. 产业内贸易指数总是介于01之间。( )5.与设定配额相比,进口关税更有助于限制一国进口商品的数量。( )6.自由贸易区成员经济体之间设有共同对外关税。( )7.当用直接标价法表示外汇汇价时,数值越大,意味着本币价值越高。()8. 吸收分析认为只有当一国的产出的增加超过其吸收能力的增加时,该国的国际收支才能得以改善。( )9.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认了浮动汇率合法化。( )10.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如果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顺差,则本币贬值。( )四、简答(每题 6 分,共 30 分)分数评卷人1 简述贸易保护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2简述重叠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3. 简述里昂惕夫之谜的主要内容,及其解释原因?4. 简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几种主要形式?5. 简述主要的汇率决定理论?五、论述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分数评卷人1在固定汇率下,如果资本具有完全流动性,用图示方法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2分析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下,贸易模式的动态变化?附:章节练习题答案第一章练习题答案1-3 BCD第二章练习题答案14 BBAA5. 绝对优势理论有亚当斯密提出,其核心观点是:在某一种商品的生产上,一个国家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国家,若各个国家都专门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比较优势理论有大卫李嘉图提出,其核心观点是:决定贸易的因素是两个国家商品的相对劳动成本,而不是决定劳动成本。即使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有绝对优势或者劣势,贸易仍可以发生,每个国家都选择其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进行生产,然后进行交换,双方都可以提高福利水平。第三章练习题答案1-7:ABDAAAB8. H-O定理:、两国在贸易前由于要素禀赋的不同,导致供给能力的差异,从而引起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根据比较优势原则,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这一重要结论便是所谓的H-O定理。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The Stolper-Samuelson Theorem):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9. 简述里昂惕夫之谜及其产生的原因。参见教材P72-73第四章练习题答案1-7:CACDBAB8.简述重叠需求理论的核心思想。参见教材P89-909. 简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并用图形分析。参见教材P91-92第五章练习题答案1-5:BDABA6. 简述规模经济的含义与类型。参见教材P95。7. 简述产业内贸易的含义。一个国家既出口同时又进口同种产品以及同一产品的中间产品的贸易现象称为产业内贸易。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SITC)中,将产品分为类、章、组、分组和基本项目五个层次,每个层次中用数字编码来表示。我们研究中所涉及的相同产品,指的是至少前三个层次分类编码相同的产品。第六章练习题答案1-7: DABABAB8. 试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分析小国征收进口关税的经济效应。参见教材P113-114。9. 试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分析小国设置进口配额的经济效应。参见教材P119-120。第七章练习题答案1-5:ABDBB6. 简述主要的贸易保护理论?最佳关税论、幼稚产业论、凯恩斯的贸易保护理论、战略性贸易保护理论。第八章练习题答案14:BBAB5. 简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参见教材P147。6. 分析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参见教材P150-151。第九章练习题答案15:AAACD第十章练习题答案1-2:AA3.什么是国际收支平衡表,包含哪些主要项目?参见教材P224。4.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有哪些?参见教材P233。第十一章练习题答案12:DA3. 简述外汇的概念?参见教材P238。4. 简述汇率的两种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参见教材P240。5. 简述外汇市场交易的种类?参见教材P247-248。6. 简述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参见教材P251-252。第十二章练习题答案1-6:ABCCAC7. 简述主要的汇率决定理论?铸币平价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货币分析方法、资产组合分析方法。第十三章练习题答案1-5:CBBBB6.简述国际收支调整的三种方法?弹性分析方法、货币分析方法、吸收分析方法第十四章练习题答案1-7:DABCBBC8. 试用IS-LM-BP模型分析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参见教材P308-309。9. 简述M-F模型的主要内容?参见教材P312-313。第十五章练习题答案1-5:BCBAB6.试分析浮动汇率制度下,当资本完全流动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参见教材P320-321第十六章练习题答案1-3:DDB4. 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各有什么优点?参见教材P340-341。考试模拟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分数评卷人1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有亚当斯密提出,其主要观点是:在某一种商品的生产上,一个国家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国家,若各个国家都专门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2 H-O 定理、两国在贸易前由于要素禀赋的不同,导致供给能力的差异,从而引起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根据比较优势原则,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3. 国际收支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居民与世界其他国家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4. 罗伯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生产的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5. 指派法则:指派法则(assignment rule):将稳定国内经济使其在没有过度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达到充分就业之均衡的任务分配给财政政策,而将稳定国际收支的任务分配给货币政策,让每一种政策工具集中于一项任务,从而免去了部门间不必要的协调甚至妥协。二、单选题:(每题 1 分,共 20分)(说明:将认为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每小题后面的括号内)分数评卷人1-5:BAAAC 6-10:DDBAA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