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北半球河流的右岸是侵蚀岸.ppt_第1页
一般北半球河流的右岸是侵蚀岸.ppt_第2页
一般北半球河流的右岸是侵蚀岸.ppt_第3页
一般北半球河流的右岸是侵蚀岸.ppt_第4页
一般北半球河流的右岸是侵蚀岸.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 复习课件 新宁二中老莫 必修1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部分宇宙中的地球考试说明要求 1 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2 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4 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月球 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 5 请用图示意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名称和位置 1 天体的类型有行星 恒星 星云 流星 彗星等 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2 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 相互绕转 形成天体系统 3 请归纳天体系统的层次 天体系统的层次 由小到大 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 总星系河外星系 主要知识点 6 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是同向性 近圆性 共面性 7 八大行星按照结构特征可以分为类地行星 包括水 金 地 火 巨行星 包括木 土 远日行星 包括天王星 海王星 另3 以地球为参照分为地内行星 水星 金星 和地外行星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8 地球是太阳系中特殊行星的原因是存在生命 9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 1 稳定的太阳光照 2 安全的宇宙环境内部条件 1 日地距离适中 适宜的温度 2 体积质量适中 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3 有液态水 第二部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考试说明要求 1 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 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主要知识点 1 太阳能量来源于核聚变反应 2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 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2 维持地表温度 促进地球上的水 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3 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煤炭 石油等矿物燃料来源于太阳能 主要知识点 5 太阳大气层的结构 从里向外依次是光球层 色球层 日冕层 6 太阳活动最主要的标志是黑子 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 耀斑 出现在太阳大气的色球层 7 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是11年 8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 干扰大气中的电离层 使地球上短波通讯受到影响 甚至中断 2 使地球磁场出现 磁暴 现象 3 两极地区出现极光 4 与天气 气候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 第三部分地球的运动 考试说明要求 1 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周期和速度 2 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3 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 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4 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 并理解其成因 1 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请用图示意 地球侧视图北半球图南半球图2 地球自转周期真正周期是恒星日 为23时56分4秒 昼夜交替的周期是太阳日 为24时 主要知识点 主要知识点 3 地球自转速度 1 角速度约为15 小时或1 4分钟 南北极点角速度为0 地表其他各地角速度相同 2 线速度由赤道向两级递减 南北极点线速度为0 4 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请用图示意 主要知识点 5 地球公转周期真正周期是恒星年 为365日6时9分10秒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是回归年 为365日5时48分46秒 6 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轨道 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请在上页图中画出近日点和远日点的位置 并标注出时间 7 地球公转速度 近日点速度较快 远日点速度较慢 主要知识点 8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 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2 产生地方时 3 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移 北半球右偏 南半球左偏 赤道无偏转 与纬度成正比 9 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 地球是一个不发光 不透明的球体 10 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 地球的自转运动 11 昼 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 它把经过的纬线分割为昼弧和夜弧 区别晨线和昏线 依据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 由白天进入黑夜的是昏线 由黑夜进入白天的是晨线 晨线上表示日出 昏线上表示日落 请用图示意昼夜半球 晨昏线 太阳光线 注 太阳光线应始终与晨昏线垂直 12 地方时产生的原因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在同一纬度地区 相对来说 东边的地点比西边地点先看到日出 东边的地点比西边地点时间要早 同一时刻 不同经度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时 经度相差15 时间相差1小时 主要知识点 晨昏线的做法 过地心 垂直于太阳光线 怎样做晨昏线 晨昏圈所在平面永远都与太阳光线垂直 并且通过地心 晨线上各点为日出 昏线上的各点为日落 在晨昏线上的各地 太阳高度角为0 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点 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点晨昏圈与经线圈一年中只有春秋二分重合 大部分时间相交 交角最大时为6月22日与北极圈相切或12月22日与南极圈相切 角度为23 26 昼弧中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点夜弧中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0点或24点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点或24点 晨昏线的特点 13 地方时 区时的计算 1 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的两地 时区号数相减 东加西减 例如 东八区为8点 东九区为9点 东二区为2点 2 分别在东时区和西时区的两地 时区号数相加 东加西减 例如 东八区为20点 西五区为7点 14 我国统一采用 北京时间 即东八区的区时 东经120 的地方时 美国纽约在西五区 英国伦敦在零时区 各位晕晕 请注意啰 下面的内容为考试难点 也是重点 务请认真 认真再认真 太阳光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同纬度地区 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 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 东边的时刻比西边早 即 东早西晚 一 地方时 假设 赤道上的两点A和B都是6时日出 晨线处 两地相差45度 地方时早晚的比较 B为6时 A为3时 A点还需要三小时才能看到日出 当B点日出时 地方时早晚的比较 假设 赤道上的两点A和B都是6时日出 晨线处 两地相差45度 当A日出时 地球自西向东转 A为6时 B为9时 B点在3小时之前就已经看到日出 地方时早晚的比较 0 180 180 东经 西经 向东 时间越早 地方时的数值越大 用 向西 时间越晚 地方时的数值越小 用 一 地方时 地方时的计算 步骤 1 求经度差 同区用 异区用 2 把经度差转换为时间差 15度每小时或1度每4分钟 3 东加西减若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面 加上时间差若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面 减去时间差 一 地方时 地方时的计算 已知20 E的地方时是7月5日10时30分 求15 W的地方时 一 地方时 地方时的计算 步骤 1 求经度差同侧相减 异侧相加 20 E和15 W相差 35 20 E和15 E相差 5 一 地方时 地方时的计算 步骤 1 求经度差 2 把经度差转换为时间差 360 24小时 1小时 4分钟 1分钟 15 1 15 一 地方时 地方时的计算 步骤 1 求经度差 2 把经度差转换为时间差 2时20分 地方时 2 地方时的计算 步骤 1 求经度差 2 把经度差转换为时间差 3 东加西减若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面 加上时间差若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面 减去时间差 所求地 15 W 在已知地 20 E 的 西面 减时间差 7月5日10时30分 2时20分 7月5日8时10分 二 时区和区时 1 以15 划分为一个时区 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2 以0 经线为中央经线 向东 西方向各取7 5 合计为15 该时区称为中时区 或零时区 3 以中时区为起点 向东 西方向各划分12个时区 180 经线是东 西十二时区共同的中央经线 1 时区的划分 注意 中时区 东西十二区的特殊性 时区的划分 二 时区和区时2 区时 1 定义 每个时区都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该区的区时 中央经线 时区数 15 例如 东八区的中央经线是120 E西五区的中央经线是75 W 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 二 时区和区时2 区时 2 计算 1 定义 北京116 E为9月19日9 00时 求70 W所在地的地方时 步骤 求地方时 1 求经度差 2 把经度差转换为时间差 3 东加西减若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面 加上时间差若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面 减去时间差 二 时区和区时2 区时 2 计算 1 定义 北京时间为9月19日9 00时 求70 W所在地的区时 步骤 求区时 1 求所在地的时区 2 求时区差 3 东加西减若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的东面 加上时区差若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的西面 减去时区差 二时区和区时2 区时 2 计算 1 定义 北京时间为9月19日9 00时 求70 W所在地的区时 步骤 求区时 1 求所在地的时区 求所在地时区 某地经度 余数 7 5 商数加1即时区数 余数 7 5 商数即时区数 15 西五区 二时区和区时2 区时 2 计算 1 定义 北京时间为9月19日9 00时 求70 W所在地的区时 步骤 求区时 1 求所在地的时区 2 求时区差 两时区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 则 若一个在东时区 另一个在西时则 同侧相减 异侧相加 相加 相减 相差13个时区 二时区和区时2 区时 2 计算 1 定义 北京时间为9月19日9 00时 求70 W所在地的区时 步骤 求区时 1 求所在地的时区 2 求时区差 3 东加西减若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的东面 加上时区差若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的西面 减去时区差 所求时区 西五区 在已知时区 东八区 的 西面 减去时区差 减去13小时 9月18日20时 三 日界线 1 定义 国际规定原则上以180度经线作为地球上 今天 和 昨天 的分界线 叫作 国际日期变更线 它并不完全与180度经线重合 实际应用中 日界线还有一条 即地方时为0点的经线 0时经线 2 日期变更 日界线两侧日期不一样 时区的划分 1 人为变更线 日界线国际上规定以180 经线作为日期的分界线 即国际日期变更线 2 自然变更线 地方时为0点经线注意 实际上的日界线不完全与180 经线重合 日期变更线 172 5 E180 172 5 W 东12区 西12区 日界线 时刻不变 日期减1天 时刻不变 日期加1天 0 今天 昨天 三 日界线 2 日期变更 抓住两个要点 确定180 经线 死的 东减西加确定0点或者24点所在的经线 活的 东加西减 2 人为日期变换中要注意的问题 A 过人为日界线日期变换的原则 向东减一天 向西加一天 B 东 西十二区 区时相同 但日期上相差一天 C 东十二区是全球时间最早的地方 而西十二区是全球时间最晚的地方 D 注意真实的情况下 日界线和180度经线并非完全重合 在俄罗斯 阿留申群岛 南太平洋等地有明显弯曲 2 自然日界线 即地方时为昨天的24点和今天的0点的分界线 两条日界线的差别 一条是固定的 日界线的东侧日期少一天 西侧日期多一天一条是移动的 日界线的东侧日期多一天西侧日期少一天 注意 用图解法 这两条日界线把地球上所有的区域划分在两个不同的日期内 只有当两条日界线重合时 全球才处于同一天内 1 0度和0时重合 这一时刻 全球 新 旧 日期的范围平分 2 0度和180度重合 全球只有一个日期 总结 3 当0时经线在东经范围内 地球上新的一天少于一半 当0时经线在西经范围内 地球上新的一天多于一般 如下图中 中心点表示北极 阴影为3月21日 非阴影区为3月22日 读图回答 2000年广东卷 1 OP的经度为 ON的经度为 2 这时北京时间为3月日时 180 60E 224 例题1 例题2北京时间为2008年3月1日的2点 此时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地区范围约占全球的 A 一半B 三分之一C 四分之一D 五分之一 C 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移 北半球右偏 南半球左偏 赤道无偏转 与纬度成正比 3 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注意 重点关注对河流 洋流 风向的影响 凹岸 侵蚀岸 凸岸 沉积岸 河口三角洲最终与河流的堆积岸相连 北半球 港口 北半球 自西向东流的河流 哪岸侵蚀厉害 哪岸会泥沙淤积形成三角洲 哪一岸适宜建港口 港阔水深 哪一岸适合挖沙 一般北半球河流的右岸是侵蚀岸 为主航道 适宜建设港口 左岸是堆积岸适宜挖沙 淘金等 南半球相反 1 地转偏向力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北半球 弯曲河道与地转偏向力的关系 ABCD四个河岸中 侵蚀岸有 堆积岸有 弯曲的河道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北半球 为什么是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A B B处河流流速快以侵蚀为主 A处河流流速慢以堆积为主 即凹岸侵蚀 凸岸堆积 1 地转偏向力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北半球 三角洲平原 北岸 南岸 左岸 右岸 甲 乙 甲 乙两岸 受河流冲刷的是岸 泥沙淤积的是岸 水深的是岸 水浅的是岸 适合建港口的是岸 适合建采沙场的是岸 房屋应建在岸 淘金应选在岸 乙 甲 乙 甲 乙 甲 甲 甲 一条河流 其上游南岸冲刷厉害 而北岸有沙洲形成 其下游则北岸冲刷厉害 南岸入海口处形成河口三角洲 则此河的位置和流向与下图示相吻合的是 针对性练习 1 下图是两幅大河河口示意图 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淤积而扩展 按一般规律 最终将分别与河流的哪一岸相连 N N S S C 2 从地转偏向力考虑 下列示意图中 能正确表示北半球水流流向的是 双选 A C 3 右图是北半球某河流的横剖面 根据河床形态判断该河流的流向应是 A 自北向南流B 自南向北流C 自东向西流D 自西向东流 A 2008广东高考题 图4标注的北半球某河流两岸六地中 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 A B C D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长江和亚马孙河在流动过程中 河流两岸受侵蚀较大的是 A 都在北岸B 靠近较低纬度的河岸C 都在南岸D 靠近较高纬度的河岸 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 河道往往会发生弯曲 读右图 完成4 6题 4 图中甲 乙 丙 丁四条剖面线与a b c横剖面图对应正确的是 A a 甲B a 乙C b 丙D c 甲 6 沿河分布是城市形成的一般规律 有可能最早形成城市的是 A 甲处的底切岸B 乙处的左岸C 丙处的活动岸D 乙处的江心岛 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 河道往往会发生弯曲 读右图 完成4 6题 5 图中砂砾岸又被称为活动岸 适宜安排人类活动的是 A 建筑河港B 淘金C 建造住宅D 建化工产 主要知识点 15 赤道平面指过赤道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 黄道平面指地球公转轨道平面 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 叫做黄赤交角 目前为23 26 请在下图中注出地轴 赤道平面 黄道平面 黄赤交角并注出南北极点 黄赤交角的度数 16 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