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3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D卷.doc_第1页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3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D卷.doc_第2页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3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D卷.doc_第3页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3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D卷.doc_第4页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3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D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3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运用 (共7题;共33分)1. (2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历史著作战国策。“讽谏”的意思是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B .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体裁是寓言。C .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汉史写的纪传体史书。D . 关雎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2. (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景公出游景公出游,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舞(地名),遵海而南,至于琅琊。寡人何为能效法先王之游?”“善哉,君之问也!”晏子再拜,曰:“闻天子之诸侯为巡狩 , 诸侯之天子为述职。故春省耕而补不足者谓之游,秋省实而助不给者谓之豫。夏(朝)谚曰:吾君不游,我何以休?吾君不豫,我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今君之游不然,师行而筹粮于民,贫苦不补,劳者不息。夫纵山而不反谓之流,纵水而不反谓之连,纵兽而不归谓之荒 , 纵乐而不归谓之亡。古者圣王无流连之游、荒亡之行。”公曰:“善。”命吏计粮仓之粟,计长幼贫民之数,吏依数出粟,已与贫民者三百钟。公身见老、病者七十人,赈赡之,然后归也。(选文有改动)【注】遵:循。巡狩:视察。省:考察。豫:指帝王秋天出巡。度:法度,准则。荒:与下句的“亡”都指沉迷逸乐。对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遵海而南南:南面。B . 纵水而不反谓之连反:通“返”,返回。C . 公身见老、病者七十人身:亲自。D . 赈赡之,然后归也赡:供给,供养。3. (2分)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 肉食者谋之 , 又何间焉B .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C . 公将驰之D . 彼竭我盈,故克之4. (2分)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B .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C .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D .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5. (2分)下列各组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B . 以君之力 以残年余力C . 其妻献疑曰 其如土石何D . .投诸渤海之尾 告之于帝6. (20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2)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3)聂政之刺韩傀,白虹贯日。 (4)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5)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7. (3分)默写句子。 (1)课文中交代愚公移山的原因的句子是:_,_。交代移山目标的句子是:_,_。 (2)表明智叟在与愚公的辩论中甘拜下风的句子是:_。 (3)描写运土石的路途遥远,从侧面烘托愚公一家移山之难的句子是:_,_。 二、 综合题 (共1题;共15分)8. (1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闻一多提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歌“三美”理论,以为“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请你根据要求,在学校开展的以“诗歌三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完成下列相关任务。(1)朗诵诗歌时,在词的上下阕之间的停顿比句子间的停顿要长一些,请你根据词的相关知识,用“|”给下面的词分出上下阕。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杆。(李璟浣溪沙)(2)诗人汪国真写“江南雨”的意境是:细雨蒙蒙,水天一色,春燕偏飞,水面荡漾涟漪。请你根据这一意境,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诗句。江南雨斜斜江南雨细细江南雨斜斜成檐前翩飞的燕子江南雨细(3)班里有一些同学认为在互联网时代,背诗已经没有必要,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现在请你结合自身的阅读经验,表达你的看法。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9. (11分)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 , 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1)本文是_代文学家郑燮的作品,出自_(书名)。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读易至韦编三绝。(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迄无佳文”,原因是读书不深入。B . 写孔子、苏轼读书的事例,表明圣贤要有所成就也必须勤奋苦读。C . 作者认为史记中最值得“反复诵观”的只有项羽本纪。D . 作者反对“过目成诵”和“无所不诵”的读书态度和方法。10. (11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乙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注释】:籍:项羽的字。项梁:项羽的叔叔。(1)下面每组中画线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吴广素爱人 我行我素B . 皆已失期 不期而遇C . 学万人敌 敌众我寡D . 梁与籍俱观 与时俱进(2)对下面画线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夺而杀尉(表示顺接,相当于“然后”)B . 尉果笞广(鞭打)C . 梁以此奇籍(因为)D . 虽吴中子弟(虽然)(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 梁以此奇籍。(4)对秦的统治,不同的人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请阅读下面材料,对相关历史人物任选一人做一点简要评价。陈涉:“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高祖(刘邦)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第 8 页 共 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