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宁县鲁溪镇烟烟山煤矿(扩界)采矿权评估报告书.doc_第1页
武宁县鲁溪镇烟烟山煤矿(扩界)采矿权评估报告书.doc_第2页
武宁县鲁溪镇烟烟山煤矿(扩界)采矿权评估报告书.doc_第3页
武宁县鲁溪镇烟烟山煤矿(扩界)采矿权评估报告书.doc_第4页
武宁县鲁溪镇烟烟山煤矿(扩界)采矿权评估报告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宁县鲁溪镇烟烟山煤矿(扩界)采矿权评估报告书摘 要兰德矿权评字201207-008号重要提示:以下内容摘自评估报告书,欲了解本评估项目的详细情况,应认真阅读报告书全文。评估对象:武宁县鲁溪镇烟烟山煤矿(扩界)采矿权。评估委托人:江西省国土资源交易中心。采矿权申请人:武宁县鲁溪镇烟烟山煤矿。评估机构:河北兰德矿业权评估咨询有限公司。评估目的:江西省国土资源厅拟出让武宁县鲁溪镇烟烟山煤矿(扩界)采矿权。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须对该采矿权进行评估,缴纳采矿权价款。本次评估即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为委托方提供该采矿权在本评估报告中所述各种条件下和评估基准日时点上公平、合理的价款参考意见。评估基准日:2012年5月31日。评估日期:2012年5月15日至2012年8月24日。评估方法:收入权益法。主要评估参数:保有资源储量623.90千吨,评估利用未缴纳价款资源储量534.78千吨,设计损失量88.03千吨,采区综合回采率80%,可采储量357.40千吨,生产规模60千吨/年,评估计算年限4.11年,最终产品原煤,原煤销售含税价格为310元/吨,采矿权权益系数3.9%,折现率8%。评估结果:武宁县鲁溪镇烟烟山煤矿(扩界)采矿权于评估基准日价值为人民币210.21万元,大写贰佰壹拾万贰仟壹佰元整。有关事项声明:按现行规定,评估结论使用有效期为一年,即自评估基准日起一年内使用有效。如超过评估结论使用有效期使用本报告,本公司对使用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武宁县鲁溪镇烟烟山煤矿(扩界)采矿权评估的结论,仅供委托方办理采矿权(扩界)出让这一评估目的以及呈送矿业权评估主管部门使用。本评估报告书所有权归委托方所有。除依据法律须公开的情形外,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不会发表于任何公开的媒体上。本评估报告书的复制品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法定代表人: 注册矿业权评估师:二一二年八月二十四日武宁县鲁溪镇烟烟山煤矿(扩界)采矿权评估报告书目 录1. 评估机构42. 评估委托人及采矿权人53. 评估对象和范围64. 评估目的75. 评估基准日76. 评估依据及参考依据77. 评估原则98. 评估过程109. 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概况1110. 评估方法1911. 评估参数的选取与确定2011.1评估参数选取的说明2011.2评估基准日评估利用可采储量2211.3矿井生产能力2511.4矿井服务年限2511.5采煤方法及产品方案2611.6产品收入2711.7采矿权权益系数2811.8折现率2812. 评估结果及价值分割2813. 评估有关问题的说明2814. 评估报告完成日期3015. 评估责任人员3116. 评估参与人员31武宁县鲁溪镇烟烟山煤矿(扩界)采矿权评估报告书正 文兰德矿权评字201207-008号受江西省国土资源交易中心委托,河北兰德矿业权评估咨询有限公司组成采矿权评估小组,按照必要的程序对武宁县鲁溪镇烟烟山煤矿(扩界)采矿权进行了实地调研、收集资料和评定估算,现将评估情况及评估结果报告如下:1. 评估机构机构名称:河北兰德矿业权评估咨询有限公司;通讯地址: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卫国北路3号;法定代表人:张立明;企业营业执照号:130203000007123;探矿权采矿权评估资格证书编号:矿权评资2002031号;电 话:(0315)2020985,2057086;传 真:(0315)2017876;网 址: ;Email : 或 。河北兰德矿业权评估咨询有限公司原名唐山兰德矿业权评估咨询有限公司,于2002年10月18日在唐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成立,同年11月26日取得探矿权采矿权评估资格。为适应矿业权评估市场形势,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公司将注册资本增加至300万元,并于2010年7月6日更名为现在名称。河北兰德矿业权评估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矿业权评估及评估咨询的专业性公司,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评估人员多来自从事专业技术一线岗位,还有一批毕业高等学校、充满朝气的年轻人。经过多年的锤炼,河北兰德矿业权评估咨询有限公司整体形象、素质达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评估人员专业分布广泛,评估人员大都来自地勘单位和矿山企业,能胜任各类型矿业权评估工作。自2002年11月26日公司取得评估资格以来,承担的评估项目涉及矿种涵盖了金、银、铜、铅、锌、铁、锰、钨、钼、煤、页岩、地热、矿泉水等30余种,评估地域范围遍及河北、内蒙、吉林、湖南、广西、江西、甘肃、西藏等省、自治区。评估项目包括了采矿权延续、招标出让、挂牌出让、拍卖出让、融资抵押、司法鉴定、咨询等领域。2. 评估委托人及采矿权人2.1评估委托人单位名称:江西省国土资源交易中心;通讯地址:南昌市团结路66号1511室;邮政编码:330002;联系电话:(0791) 6717282。江西省国土资源交易中心是江西省国土资源厅直属事业单位,成立于2007年11月1日。具体实施全省矿业权交易市场的建设目标,组织实施矿业权出让、转让、租赁的招标、拍卖等工作,协助办理与交易、转让有关的各类手续,提供矿业法律和其他信息的咨询服务。江西省国土资源厅授权该中心组织需缴纳矿业权价款的探矿权、采矿权项目的委托工作,其该项工作职能代表了江西省国土资源厅。2.2采矿权申请人名 称:武宁县鲁溪镇烟烟山煤矿;注 册 号:360000310001606;主要经营场所:江西省武宁县鲁溪镇横术村;执行事务合伙人:熊盈香;合伙企业类型:普通合伙企业;经营范围:原煤开采。3. 评估对象和范围3.1评估对象本项目的评估对象为武宁县鲁溪镇烟烟山煤矿(扩界)采矿权。原采矿许可证证号C3600002010011120052637,采矿权人武宁县鲁溪镇烟烟山煤矿;私营合伙企业;开采矿种煤;开采方式地下开采;生产规模4.00万吨/年;矿区面积0.1688平方公里;有效期自2010年12月5日至2011年12月5日,矿区范围由8个拐点圈定,各拐点坐标详见附件九、P015。3.2评估范围根据江西省国土资源交易中心出具的采矿权评估委托书,武宁县鲁溪镇烟烟山煤矿(扩界)采矿权矿区面积为0.2238平方公里,由9个拐点圈定,具体坐标如下(1954北京坐标系): 编号 X坐标 Y坐标 1 3260650.00 38615671.00;2 3260630.00 38615725.00;3 3261292.00 38616008.00;4 3261274.00 38616035.00;5 3261622.00 38616252.00;6 3261824.00 38615868.00;7 3261728.00 38615806.00;8 3261434.00 38615757.00;9 3261350.00 38615900.00;开采深度:从+530米至-190米。 上述评估委托范围与划定矿区范围批复中划定矿区范围、开发利用方案设计矿区范围一致,与原采矿许可证矿区范围不一致。评估委托矿区面积比原采矿许可证上载明的矿区面积大0.055平方公里。截止评估基准日,评估委托范围内未设置其它矿业权,矿业权权属无争议。4. 评估目的江西省国土资源厅拟出让武宁县鲁溪镇烟烟山煤矿(扩界)采矿权。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须对该采矿权进行评估,缴纳采矿权价款。本次评估即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为委托方提供该采矿权在本评估报告中所述各种条件下和评估基准日时点上公平、合理的价款参考意见。5. 评估基准日本项目采矿权评估基准日确定为2012年5月31日,满足确定评估基准日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评估报告中计量和计价标准,均为该基准日客观、有效标准。6. 评估依据及参考依据6.1法律法规依据6.1.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1996年8月29日通过);6.1.2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国务院1998年第241号令);6.1.3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办法(国土资发1999205号文);6.1.4矿产资源登记统计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23号);6.1.5矿业权出让转让管理暂行规定(国土资2000309号文);6.1.6矿业权评估管理办法(试行)(国土资发2008174号文);6.1.7国土资源部关于规范矿业权评估评估报告备案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82号文);6.1.8国土资源部关于实施矿业权评估准则的公告(国土资源部公告2008年第6号);6.1.9财政部 国土资源部关于深化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建2006694号);6.1.10财政部 国土资源部关于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财建200822号)。6.2规范标准依据6.2.1评估师执业道德基本准则(CMV20000-2007);6.2.2矿业权评估程序规范(CMVS11000-2008);6.2.3矿业权评估报告编制规范(CMVS11400-2008);6.2.4确定评估基准日指导意见;6.2.5矿业权价款评估应用指南(CMVS20100-2008);6.2.6收益途径评估方法规范(CMVS12100-2008);6.2.7矿业权评估利用矿产资源储量指导意见(CMVS30300-2010);6.2.8矿业权评估利用矿山设计文件指导意见(CMVS30700-2010);6.2.9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CMVS30800-2008);6.2.10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6.2.11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6.2.12关于印发实施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0740号文)。6.3行为依据、权属依据及技术参数参考资料6.3.1采矿权评估委托书;6.3.2划定矿区范围批复(赣采复字20110162号);6.3.3原采矿许可证副本复印件(C3600002010011120052637)及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注册号:360000310001606); 6.3.4关于江西省武宁县鲁溪镇烟烟山煤矿(扩界)资源储量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赣国土资储备字201182号);6.3.5江西省武宁县鲁溪镇烟烟山煤矿(扩界)资源储量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赣金林储审字201175号);6.3.6江西省武宁县鲁溪镇烟烟山煤矿(扩界)资源储量地质报告;6.3.7武宁县鲁溪镇烟烟山煤矿扩建工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意见;6.3.8武宁县鲁溪镇烟烟山煤矿扩建工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6.3.9江西省武宁县鲁溪镇烟烟山煤矿矿产储量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认定书(2004年1月9日)(以下简称认定书);6.3.10江西省武宁县鲁溪镇烟烟山煤矿2006年度矿产资源储量检测报告(以下简称检测报告);6.3.11评估人员现场收集和调查的有关资料。7. 评估原则7.1 独立性、客观性和科学性原则; 7.2 采矿权与矿产资源相互依存原则;7.3 尊重地质规律和资源经济规律的原则;7.4 遵守煤、泥炭资源勘探和开采规范原则;7.5 遵循矿产资源开发有效利用的原则;7.6 遵循持续经营、市场公开和谨慎性原则。8. 评估过程按照矿业权评估工作程序,评估报告提交备案前需经委托评估和评估两个阶段。2012年5月15日,江西省国土资源交易中心根据矿业权评估有关规定委托我公司对武宁县鲁溪镇烟烟山煤矿(扩界)采矿权进行评估,出具了采矿权评估委托书。2012年5月30日,我公司收到委托方邮寄的评估所需资料。评估人员遵循矿业权评估工作程序对本项目进行了具体评估工作:8.1 2012年5月31日-6月2日,我公司组成评估小组,经分析研读已收集的评估资料,编制了评估计划书。8.2 2012年6月3日-6月6日,评估人员根据委托方提供的资料以及调查收集的信息,对评估对象进行了评定估算。8.3 2012年6月7日,评估小组人员对负责人柯于林进行了现场调查,对矿山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矿山生产销售等情况进行调查了解:矿山以往进行过任何目的的矿业权评估工作,已缴纳过矿业权价款。矿山始建于1992年,自2011年8月,因煤炭安全生产许可证到期,矿山处于停产状态。矿山位于武宁县城北东方向,属武宁县鲁溪镇管辖。矿区有一条长2.8千米的简易公路与316国道相连接,交通较为便利。矿山目前设备齐全,无需新增设备;电力由鲁溪镇供电局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充足,可以满足基本需要。矿山原煤销售不好,主要销售给当地砖瓦窑制砖用。当地煤价基本稳定,售价约340-360元/吨,含税含运费及装车费用,其中运费根据距离远近约55-75元/吨。矿山周围有其他矿山,但矿山之间均留有保护煤柱,不存在矿权纠纷。8.4 2012年6月8日26日,评估人员根据委托方提供的资料以及调查收集的信息,对评估对象进行了评定估算;期间,我公司就评估有关问题及时与委托方进行了沟通。8.5 2012年6月27-6月29日,整理出报告初稿,经过内部三级审核后,经必要的修改、印制,提交评估报告审批文本。8.6 2012年8月6日-8月24日,根据江西省国土资源厅评审意见,修改评估报告。9. 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概况9.1位置和交通矿区位于江西省武宁县城北东28方向直线距离约25公里处,属武宁县鲁溪镇管辖。矿区有一条长2.8千米的简易公路与316国道相连接,西通武汉,东达九江,南至南昌,交通较为便利。矿区地理坐标:东经1151132.421151156.72,北纬292727.04292810.00。9.2矿区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区内为低山丘陵地貌单元,总体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南岭山脉,海拔高程130-540米,相对高差400余米,地形切割较剧,山坡陡峻。矿区内水系不发育,仅发育一些季节性沟谷溪流,流量较小;区内属林区,森林覆盖繁茂,气候湿润多雨,四季分明,年平均降雨量1600.53毫米,最大年降雨量为2358.8毫米(1998年),最小年降雨量为1330.6毫米(1991年),极端最大日降雨量为232.5毫米(1983年7月7日),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由于受季风的影响,每年4-7月份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62.81%,其中6-7月份多暴雨,12月至翌年2月降雨量最小。当地经济以农、林、茶、蚕为主,劳动力资源充裕,矿区内分布有10kv农业电网,未来矿山生产供水供电可满足要求。9.3地质工作概况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进行了1/20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八十年代末完成1/5万区调。1969年10月,赣西北大队武宁普查小队开展了该区的地质详查工作,共施工钻孔12个,计钻探工作量4008.53米,于1972年2月提交了江西省武宁县坑背煤矿区地质详查报告书,计算烟煤边采边探储量101.80万吨,远景储量206.10万吨。由于网度太稀。特别是+157米标高以上控制程度更显不足,所计算的储量可靠性差,不能满足生产开采的需要,报告未进行审查。1975年,赣西北大队在综合以往资料的基础上编制了江西省武宁县坑背煤矿区补充勘探设计书,并经大队审查批准。补充勘探以钻探为主,按200100-150米网度对+140米标高以上地段进行了控制。完成1:5000地质图修测6平方公里,施工钻孔18个,计钻探工作量4844.73米,采集各种样品278个。于1978年编制江西省武宁县坑背煤矿区补充勘探报告,对1972年报告中所计算的储量进行了核实,重新计算烟煤D级储量55万吨,该报告已经评审。2003年3月,赣西北地质大队干杯地勘院完成了江西省武宁县鲁溪镇烟烟山煤矿矿产储量地质报告,经九江市国土资源局九国土资储储备字(2004)1号批准认定矿界内(140米-330米)的保有储量为11.91万吨(122b+333级),矿界外的保有储量12.93万吨(333级),采空区储量为3.51万吨。2006年7月,赣西北地质大队赣北地勘院完成了江西省武宁县鲁溪镇烟烟山煤矿2006年度矿产资源储量检测报告,经九江市国土资源局九国土资储检备字(2006)12号批准认定矿界内(+140米-+330米)的保有储量为18.13万吨(其中122b基础储量为9.39万吨,333资源量8.74万吨),采空区储量为6.81万吨,矿权外(平面在矿权内、剖面上在矿权外)333类资源量为12.58万吨。2011年7月,江西省地质工程(集团)受矿山委托,对预划定矿区范围内资源储量进行了估算,提交了江西省武宁县鲁溪镇烟烟山煤矿(扩界)资源储量地质报告,截止2010年12月31日,保有资源储量623.9千吨,其中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6.9千吨,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331.6千吨,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285.4千吨。该报告已经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备案,备案文号:赣国土资储备字201182号。9.4 矿区地质概况9.4.1地层区内自南向北出露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志留系纱帽组、泥盆系五通组碎屑岩建造,石炭系黄龙组及二叠系家铺组、栖霞组、茅口组碳酸盐岩建造。地层走向为东西。倾向东,倾角较缓(40-48)。上志留统纱帽组:分布于矿区南部,由黄褐色中厚层状泥质粉砂岩,石英细砂岩夹灰绿色砂质页岩等组成,厚315米。上泥盆统五通组:分布于矿区中部偏南,假整合于上志留统纱帽组之上,岩性为青灰色、灰白色含砾石英砂岩,顶部含铁质高。该组地层厚度变化大,局部缺失,厚度0-5米,矿区内均被第四系覆盖。中石炭统黄龙组:分布于矿区中部偏南,假假整合于上泥盆统五通组之上。岩性可分为上、下段。下段为灰白色、肉红色厚层状纯灰岩、白云质灰岩;上段为灰白色厚层状纯灰岩。厚30-50米。二叠系地层分布于矿区中北部,面积较大。下二叠统王家铺组:假整合于石炭系中统黄龙组之上。岩性自下而上为灰白色粘土质页岩(厚0.1-0.5米)、煤层(厚0.05-4.30米)、炭质页岩(厚0.1-0.5米)、含炭石英砂岩(厚0-12.63米)。总厚21.79米。下二叠统栖霞组:假整合于王家铺组之上,按岩性分为上、下两段。下段深灰-灰黑色中厚层状沥青灰岩夹炭质灰岩,底部薄层状灰岩于炭质页岩互层,靠近煤系地层以炭质页岩为主,富含腕足类、石燕等化石,厚35-80米。下二叠统茅口组:分布于矿区最北部,整合于栖霞组之上,按岩性分为上、下两段。下段由灰黑色-黑色炭质页岩、含炭泥质页岩与透镜状灰岩互层,岩层遭受挤压扭曲强烈,厚80-130米;上段由深灰-灰黑色厚层状含燧石条带灰岩组成,局部燧石结核较少,岩石中裂隙溶洞较发育,厚130-150米。9.4.2构造矿区为北屏山-塘山向斜西端南翼,构造较简单,主要表现为单斜构造。地层总体走向为北西。倾向北东,倾角40-48,断裂构造不甚发育。9.4.3岩浆岩矿区范围内未见岩浆岩出露,仅在钻孔中见有煌斑岩脉沿层间分布,对煤层没有影响。9.5煤层9.5.1含煤地层武宁县鲁溪镇烟烟山矿区煤矿产于王家铺组中,含煤一层,煤系地层顶板为栖霞组下部含炭沥青灰岩,底板为黄龙组纯灰岩,与煤系地层接触界线清晰,煤系地层岩性组合简单,从上到下为粘土层、煤层、含炭石英砂岩。9.5.2煤层特征王家铺组含一组可采煤层,煤层厚度1.35-4.30米,平均煤层厚2.3米。煤层结构简单,基本为单一结构煤层。煤系地层区内延伸较稳定,呈北西-南东向展布。矿权内煤系地层长385米,倾向北北西,倾角40-48,平均倾角43。煤系地层地表均被第四系残坡积物覆盖,地貌多形成条带平台,宽度几十到十几米不等,煤系沿走向有一定连续性,煤厚有一定变化。煤层厚1.35-4.30米,煤层沿走向呈扁豆状、长透镜体状或鸡窝状产出,长度一般数十米,个别百余米,煤包之间可见0.05-0.1米厚的煤层,总体呈“似串珠状”展布,煤层厚度与其倾向长度呈正比,即厚度大倾向延伸长,厚度小倾向延伸短。该区煤层厚度变化具有以下规律:地表煤系地层风化形成的第四系残坡积层平台宽而长,则煤层较厚,反之较薄;坑道内煤系地层底板黄龙组灰岩侵蚀面的凹下部位煤层较厚,凸起部位较薄;煤层中的“漂砾”多而大,则煤层较厚,相反则薄;煤系地层顶部含砾石英砂岩厚,且含炭质成分高,则煤层相对较厚;如顶部为纯石英砂岩,则煤层较薄。综上所述,该煤层属不稳定型煤层。9.6煤质特征9.6.1煤的物理性质及煤岩特征煤岩肉眼观察为褐黑色,条痕为褐棕色或褐色,沥青质-油脂光泽,中细条带状结构,块状、粉末状构造。比重轻,燃烧火焰短,烟浓具有硫磺味,易粘结,属条带状结构的半亮型煤岩,煤岩组分以亮煤、镜煤为主,断口呈参差状。比重大,一般为1.5-1.8,视密度1.31-1.55吨/米3,质地较硬,易碎,次生裂隙,滑面发育,裂隙中有粘土矿物和方解石脉充填。煤岩特征:为黑色,玻璃光泽,以镜煤为主,少量暗煤及丝炭,块状构造。质轻,阶梯状断口,条痕呈灰褐色带褐,染手,燃烧时面糊状,膨胀,火焰长,烟浓。根据坑背煤矿2个煤炭鉴定结果:为不规则的细条带状,透镜状结构。凝胶化镜煤体,为不规则的细条状透镜状,团块状与基质呈交互状,含量50-90%;凝胶化基质体,同镜煤形态,无结构,占40%;丝炭化物,碎屑物很少,呈碎片和单个透镜体分布于基质中,含量少于5%;矿物质,黄铁矿呈不均匀地分布于基质内,占1-2%,方解石沿裂隙充填,小于5%;粘土,为不规则之小透镜体,团块状与镜煤相间,出现或分布透镜体之内而成碎屑状,占5-10%。煤炭类型属凝胶化镜煤,亮煤煤质,变质程度属焦煤阶段。9.6.2煤的化学性质根据取样测试数据, B4煤层主要化学分析指标如下:原煤平均发热量27.69MJ/kg,灰份21.28%,挥发份24.20%,全硫含量2.63%,视密度1.44吨/米3。9.6.3煤类和利用方向按煤炭中的发热量、灰份、全硫含量、挥发分进行分类,该区煤质工业牌号为中高硫、低中灰分、高热值烟煤。可以作为动力煤和民用煤。9.6.4煤的风化与氧化烟烟山煤矿的风、氧化深度为地表向地下20-30米左右。9.7矿床开采技术条件9.7.1矿区水文地质条件该区为低山丘陵地貌单元,地势总体北高南低,最高海拔540.10米,最低海拔130米,相对高差410米,地形切割较剧烈,山坡陡峻。矿区地表水系较简单,水系不发育,无江河流经,仅发育一些季节性沟谷溪流,流量较小。区内地表仅见一条沟谷,为小流量的季节性溪流,对矿区开采无影响。区内主要含水层为第四系残、坡积层及煤层顶底板灰岩之裂隙水、岩深水,局部涌水量较大。影响该矿岩溶矿床充水的主要因素是:一是北屏山-塘山向斜西端南翼横向派生切层断裂,勾通了向斜中的地层,起导水作用。尽管在大冶组、茅口组、栖霞组底部有页岩、泥岩相对隔水层的存在,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因其厚度过薄,或受地质构造的破坏,切层断了勾通了各含水岩组之间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水力联系,通过构造裂隙充水矿坑。二是大气降水对矿坑充水影响。地下水与大气降水关系非常密切,地下水动态呈季节变化,3-7月为雨季,矿坑涌水量增大,12月-翌年元月为枯水期,矿坑涌水量减小。综上所述,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9.7.2工程地质条件松散岩组: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岩性主要为紫红色带浅黄色粘土、粉质粘土,塑性较大,含少量砂土、砾石,由上而下,从干燥到潮湿,硬密-坚硬,稍密-中密,属松散岩组。半坚硬岩组与软质岩组互层:王家铺组煤层顶板为栖霞组沥青质灰岩,底板为石炭系黄龙组纯灰岩,其岩石等级属半坚硬岩组。煤岩具块状、粉末状构造,属软质岩组,因此矿床开拓工程地质条件属一般-良好。煤层顶板为下二叠统王家铺组,岩性沥青质灰岩,岩石致密坚硬,厚10-12米,稳定性好,为不易冒落之顶板;底板为石炭系黄龙组,岩性为灰白色,厚层状灰岩,灰岩致密质纯,厚度30-60米,岩性稳定。矿井巷揭露的可采煤层顶板岩性为沥青质灰岩,厚度10-12米,质较硬,抗压、抗剪强度较大,采区巷道压力小,不易变形,其支护多采用单柱,只有在岩石破碎或巷道空高增大的情况下才采用工字钢支护。围岩的稳定性好,巷道稳定,不易变形,维护周期长。综上所述,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属中等复杂类型。9.7.3环境地质条件丰城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其对应地震烈度为度,目前尚未发生因地震活动诱发崩塌、滑坡、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区域内新构造运动表现为抬升-稳定-抬升,构造基本稳定。矿山为低丘剥蚀地貌兼山间小盆地,自然斜坡平缓,无陡坎、危岩。山丘植被发育,基岩多被第四系土层覆盖,裸露较少。因此,矿山内及周围,无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现象。区域地质环境较为稳定。矿山自投产以来,为单煤层开采,开采深度已达+140米。因煤层顶底板围岩稳定性较好,矿井早期开采浅部煤层,其采空区没有发现冒落、沉降和地裂缝现象。矿山开采过程中,大量矸石堆放于地面,日晒雨淋,矿坑水自然排放或提排,均直接排泄于矿井周边低洼地带,流入农田,小溪,对农田,农作物及水质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据2009年江西省煤炭行业管理办公室关于对九江市2009年度煤矿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瓦斯相对涌出量6.4米3/吨,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7.1米3/吨。属于低瓦斯矿井。矿山从开采以来未发生煤尘爆炸,井下煤粉很少,原煤Vdaf一般在20-25%,瓦斯相对含量为6.4米3/吨。2003年7月20日由江西煤矿安全检测中心提供的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的鉴定结果表明该矿煤尘有爆炸性。2003年7月20日由江西煤矿安全检测中心提供的煤尘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的鉴定结果表明该矿层属自燃()级。因此,矿区环境地质条件属中等复杂类型。综上所述,矿区为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工程地质条件属中等复杂程度、环境地质条件属中等复杂程度,随着矿井生产规模的增大,环境地质问题可能会相对突出。根据规定,该矿床开采你属中等勘查类型(-1)。9.8矿山开发利用现状及以往评估史武宁县鲁溪镇烟烟山煤矿煤层属于缓倾斜,且顶、底板较坚固,选择平硐开拓,短壁开采方式。1992年建成投产,自305米标高开始建井,采用平硐-暗斜井方法开拓,对+140-+330米标高的区间煤进行采掘。矿山采空区多分布在矿区东南240米标高以上,地表煤系地层往下十余米的区间内。目前矿山以主井坑道140为主巷,平窿向上开拓法采煤。矿山现在+140米标高的煤层开采。由于在2007年采空区西北部出现崩塌现象,把+140米巷道损坏,其西部煤资源暂不能利用。1992年-2006年9月30日共采原煤5.08万吨,消耗的储量为6.81万吨,平均回采率为74.6%;2006年10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共采原煤,3.85万吨,消耗的储量为4.48万吨,平均回采率为86%。根据企业提供的资料,烟烟山煤矿缴纳采矿权价款总计进行过采矿权价款处置,缴纳12.83万元(具体缴纳价款数额见附件二十、P201203)。已缴纳价款资源储量8.43万吨。10. 评估方法10.1评估方法的选取武宁县鲁溪镇烟烟山煤矿(扩界)采矿权,矿山资源储量规模及生产规模均为小型,未来评估矿山服务年限较短,采用折现现金流量法、折现剩余现金流量法或剩余利润法可能会出现评估值失真。根据收益途径评估方法规范(CMVS 12100-2008)的有关规定,确定本项目评估选用“收入权益法”。10.2收入权益法的计算公式式中:P采矿权评估价值;SIt年销售收入;k采矿权权益系数;i折现率;t年序号(t=1,2,3,n);t0评估基准日至其所在年末时间,用月/12表示,本评估项目t0=7/12;n评估计算年限。注:本公式与收益途径评估方法规范(CMVS12100-2008)列示的公式有所不同,不同点在计算折现系数指数以及年序号中当年序号的表示。规范中计算折现系数所用指数无t0。从数学表示上看,本公式属于正确表示方式。11. 评估参数的选取与确定11.1评估参数选取的说明本项目评估资源储量参数、经济技术参数来源于委托方提供的江西省武宁县鲁溪镇烟烟山煤矿(扩界)资源储量地质报告、江西省武宁县鲁溪镇烟烟山煤矿(扩界)资源储量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武宁县鲁溪镇烟烟山煤矿扩建工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武宁县鲁溪镇烟烟山煤矿扩建工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意见,以及评估人员手中掌握的资料、调查收集到的资料等。11.1.1资源储量参数2011年7月,江西省地质工程(集团)提交了江西省武宁县鲁溪镇烟烟山煤矿(扩界)资源储量地质报告(以下简称核实报告,附件十三、P033)。该核实报告已被江西省金林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有限公司组织专家评审,并出具了江西省武宁县鲁溪镇烟烟山煤矿(扩界)资源储量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赣金林储审字201175号,以下简称评审意见书,附件十二、P023),江西省国土资源厅以赣国土资储备字201182号对评审意见书及相关材料予以备案。评审意见书认为:核实报告较系统的阐述了矿区地层、构造、煤层及煤质特征,评述了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以及矿井瓦斯、煤尘爆炸性、煤的自燃倾向等,评价了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根据矿区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及煤层稳定性,确定地质勘查类型为二类三型符合实际;工业指标采用依据充分,估算范围和对象确定,参数选择、块段划分合理,采空区圈定、风氧化带确定,依据较充分,资源储量估算与储量分割结果基本可靠。评估人员经过认真研究分析后认为:矿区内煤层赋存形态,煤层沿倾向、走向起伏不大,倾角一般在40-48,平均43。采用水平投影块段法,方法选择合理;资源储量估算所采用的工业指标、各项估算参数与块段划分等基本合理,资源储量估算结果基本可靠。可以作为本项目评估资源储量选取的依据。因此,本项目评估资源储量数据选自评审备案的核实报告。11.1.2技术经济参数2011年10月,江西省地矿资源勘查开发有限公司编写了武宁县鲁溪镇烟烟山煤矿扩建工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以下简称开发利用方案,附件十五、P098)。该开发利用方案已被江西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专家组评审通过,并出具了武宁县鲁溪镇烟烟山煤矿扩建工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意见。评审结论认为:开发利用方案矿产资源储量计算利用、设计可采储量确定基本合理,矿井建设规模符合规范,开拓方案基本合理;通风方式为抽出式,通风系统基本完善;对存在的为问题修改后,方案设计内容符合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可作为办理采矿许可证的依据。评估人员对开发利用方案分析后认为:煤层埋藏较深,设计采用地下方式开采、平硐-暗斜井开拓,开采方式、开拓方案合理;根据煤层赋存条件,煤层平均厚度2.84米,煤层倾角40-48,煤层结构简单,选用走向短壁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采煤方法选择合理;根据井田地质、煤层赋存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及保有储量等,确定矿井生产能力60千吨/年,符合相关规定;根据煤层厚度,确定采煤回采率,采煤技术参数确定合理。开发利用方案可以作为本项目评估采矿技术、经济参数选取的依据。因此,本项目评估技术经济参数来自评审通过的开发利用方案。部分经济参数为评估人员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分析确定。11.2评估基准日评估利用可采储量11.2.1评估基准日评估利用资源储量根据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财建200822号文印发的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对无偿取得且尚未进行有偿处置的采矿权,剩余资源储量估算的基准日,各省已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没有规定的以2006年9月30日为准。因此,本次评估储量估算截止日期为2006年9月30日。1)截止2006年9月30日保有资源储量根据评审备案的核实报告(附件十三、P075),截止至储量核实基准日2010年12月31日,烟烟山煤矿保有资源储量623.9千吨。其中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6.9千吨,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331.6千吨,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285.4千吨。经分析,核实报告中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全部位于评估委托范围内。核实报告中保有资源储量即评估委托范围内保有资源储量。依据核实报告(附件十三、P075),该矿2006年10月2010年12月动用储量4.48万吨(即44.8千吨)。则:截止2006年9月30日保有资源储量为623.9+44.8=668.7(千吨)。2)评估利用资源储量根据江西省武宁县鲁溪镇烟烟山煤矿矿产资源储量地质报告评审意见书(2003年10月25日,九江市矿业开发咨询服务中心)及江西省国土资源厅提供资料,该矿山2004年已缴纳采矿权价款12.83万元,已处置资源储量(122b+333)84.3千吨。根据2006年检测报告(详见附件十八,P168),该矿自2004年至2006年12月31日累计动用资源储量15.8千吨。则截止至2006年10月1日剩余已缴纳价款资源储量为68.5(84.3-15.8)千吨。则,截止至储量核实基准日参与评估的资源储量 =2006年9月30日保有资源储量-2006年12月31日剩余已缴纳价款资源储量 =668.7千吨-68.5千吨 =600.2千吨。综上,评估利用保有资源储量(122b+332+333)为600.2千吨。其中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为6.9千吨;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为331.6千吨;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为261.7(285.4+44.8-68.5)千吨。注:经资料前后对比分析,采矿许可证范围内122b缴纳价款部分已全部采空,剩余已缴纳价款全部为333类资源储量。依据矿业权评估利用矿产资源储量指导意见,评估利用矿产资源储量按下列公式确定:评估利用矿产资源储量(参与评估的基础储量+资源量相应类型可信度系数)。根据矿业权评估利用矿产资源储量指导意见,评估利用的各类型资源储量按下列原则确定:参与评估的保有资源储量中的基础储量可直接作为评估利用资源储量;内蕴经济资源量,通过矿山设计文件等认为该项目属技术经济可行的,其中: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可信度系数取1.0;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可参考矿山设计文件或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可信度系数。按照上述各资源量确定原则,评估中对各类型资源储量作如下处理: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全部参与评估计算;对于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开发利用方案认为其技术经济可行,并确定该类资源量可信度系数为0.75。评估人员认为,矿区内采用1/4外推推断333类资源量,可信度系数取0.75应属合理。评估中确定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可信度系数取0.75。因此,评估利用资源储量=经济基础储量(122b)+内蕴经济资源量(332)+内蕴资源量(333)0.75=6.90+331.60+261.70.75=534.78(千吨)。本项目评估基准日评估利用资源储量为534.78千吨。11.2.2评估基准日可采储量可采储量=评估利用未缴价款资源储量-设计损失量-采矿损失量 =(评估利用未缴价款资源储量-设计损失量)回采率。关于设计损失量,开发利用方案中给出永久性煤柱损失88.03千吨,储量类别为333类,且已按0.75的可信度系数折减(附件十五,P126)。开发利用方案中井田边界煤柱及断层煤柱为永久性保护煤柱,评估项目中永久性保护煤柱不予回收。矿业权评估收益途径评估方法和参数中相关规定,煤矿矿井(正常块段、非压覆区)采矿回采率:中厚煤层(1.3米3.5米)不应小于80。武宁县鲁溪镇烟烟山煤矿含一层开采煤层,平均煤层厚2.30米,为中厚煤层,按上述规定,采矿回采率不应小于80。开发利用方案中确定该煤层采区回采率为80%(附件十五、P125),符合矿业权评估有关规定。本评估项目的采区回采率取80%。将上述数据代入公式,可以计算出评估用可采储量:可采储量=(评估利用未缴纳价款资源储量-设计损失量)采区回采率 =(534.78-88.03)80% 357.40(千吨)。11.3矿井生产能力原采矿许可证标明生产能力为4.00万吨/年。开发利用方案中设计煤矿生产规模为60千吨/年(附件十五、P127)。根据矿业权价款评估应用指南,对探矿权评估以及拟建、在建和改扩建项目的采矿权评估,应依据审批或评审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或者管理部门核准生产能力文件等确定生产能力。本项目评估对象为改扩建项目,评审通过的开发利用方案中设定的生产能力为60千吨/年,符合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对煤矿规划能力由3万吨及以下改造提升至3万吨以上预核准的通知中的要求。因此,评估中确定生产能力为60千吨/年。11.4矿井服务年限矿井合理服务年限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式中:T矿井服务年限(年);Q评估用可采储量(万吨);A矿井生产能力(万吨/年);K资源储量备用系数。开发利用方案确定储量备用系数为1.45。根据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中的相关要求(根据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及开采技术条件,地下开采储量备用系数取值范围为1.31.5)。本评估项目构造中等,煤层不稳定,确定本评估项目储量备用系数为1.45。将相关数据代入公式,求得矿井未来服务年限为:T =4.11(年),约为4年1个月。本项目评估采用收入权益法评估,不考虑基建期,评估计算年限自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各年产量安排,详见附表2武宁县鲁溪镇烟烟山煤矿煤矿(扩界)采矿权评估销售收入估算表。11.5采煤方法及产品方案11.5.1井田开拓与开采根据开发利用方案,武宁县鲁溪镇烟烟山煤矿(扩界)采用平硐-暗斜井开拓方案。利用现有主井,担负提煤、运矸、运送材料、设备、运人及进风等任务,并作安全出口;利用现有风井(平硐),担负全矿井回风任务,并作为矿井安全出口。根据该矿煤层赋存情况以及开拓现状,设1个水平开拓全矿井,水平标高为0米,全区共划为2个采区。在主井往里约700米处掘暗主、副井至0米标高落平,其中暗副斜井通过回风斜巷与回风贯通,即形成矿井开拓系统。矿井开采煤层为二叠系下统王家铺组1号煤层,煤层平均厚度2.84米,煤层倾角40-48,选用走向长壁采煤法;倾角大于45煤层,选用俯伪斜走向短壁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工作面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护和金属铰接顶梁进行支护,打眼放炮落煤,自溜运输,人工辅助扒煤。11.5.2产品方案根据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对于改扩建矿山采矿权评估,产品方案的确定可依据审批或评审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包括(预)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等)确定。根据开发利用方案,武宁县鲁溪镇烟烟山煤矿(扩界)以原煤最终产品进行经济评价。本评估项目即以原煤作为矿山的最终产品进行评估计算。11.6产品收入11.6.1产品价格销售价格的取值依据一般包括: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或(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矿山初步设计资料;企业的会计报表资料;市场收集的价格凭证;国家(包括有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