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贬值论文.docx_第1页
车辆贬值论文.docx_第2页
车辆贬值论文.docx_第3页
车辆贬值论文.docx_第4页
车辆贬值论文.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车辆贬值损失应该得到赔偿 内容摘要 车辆贬值损失赔偿已成为交通事故案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笔者认为,车辆的贬值损失在性质上应当属直接损失,有相关的法律可以引用,故可以得到法律支持,至于损失的具体数额可以参照现有的司法鉴定程序加以评定。我国民事侵权赔偿正由“填坑式”的补偿原则向全面赔偿原则发展,而承认和保护车辆的贬值损失是大势所趋,亦是财产损害赔偿制度进步的标志之一。 关键词车辆贬值损失;直接损失;间接损失;全面赔偿。 当前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就车辆的损失赔偿方面,出现了新的倾向,越来越多的受害人不仅要求肇事方赔偿车辆的修理费,还提出了一项新的请求车辆的贬值损失。所谓“车辆贬值损失”,一般是指车辆发生事故后,其使用性能虽已恢复,但其本身经济价值却会因事故而降低。因事故导致车辆经济价值降低则称为车辆的贬值。由于相关法律未对此明确规定,法官处理起来颇为头疼,各地法院的做法也很不一致,有判决支持的 ,也有明确规定不支持的 。笔者经简要地分析归纳后,发现主要存在两种意见和理由。 (一)不支持车辆的贬值损失。这种意见认为:1、车辆的贬值损失较难认定。首先,不是所有车辆发生碰撞后都有贬值损失,如刮、蹭等轻微的损伤,经过修理后可以完全恢复,有的部件如车灯、保险杠、车门等损坏后通过更换,不仅没有贬值,反而会增值;其次,车辆的贬值损失数额很难确定。实践中,一般是通过中介机构进行评估,但车辆修复后的价格,不仅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还依赖于评估人员的经验判断。市场因素的多变性和不可控性,加上评估人员的主观因素,使得贬值损失很难形成各方一致认可的意见。2、车辆的贬值损失不是即时发生的直接损失,而是在未来可能发生的间接损失。车辆的贬值损失是车辆修复后价值与未遭受损害前的价值比较后的差额,这种差额只有在交易过程中才会产生,若不进行交易,就不存在损失。3、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交通事故造成车损后,针对受损车辆本身的赔偿,一般是修复车辆至正常使用状态即可,即只赔偿车辆的修理费,不赔偿所谓的贬值损失。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机动车辆保险第三者财产贬值损失问题的批复也明确规定:由于意外事故造成第三者财产(包括机动车辆)直接损毁致使该财产贬值,不是第三者财产的直接损毁,而是间接损失,该损失不属于保险责任。 (二)支持车辆的贬值损失。这种意见认为:1、事故车辆虽然经过维修,但驾驶性能、安全性、使用寿命都将受到影响,车辆的使用价值受到损害,社会评价也会降低,这种损失是实实在在的,既可以通过专业评估机构评定,也可以通过二手车交易得到体现。2、车辆贬值损失是现有财产价值的减少,属于直接损失,而不属可得利益减少的间接损失。车辆被撞坏尽管经过修复,但车辆因此贬值是显而易见的。正如打碎一个清代的花瓶,修复后的花瓶价值和原来的花瓶价值肯定不一样,汽车也是这样,特别是一些高档汽车,虽然维修后不影响使用,但仍会有一些部件存在功能性和隐蔽性损坏,是不能通过修理来恢复其正常状态的,其价值的损失是事实存在的。3、财产损害赔偿的首要原则应该是全面赔偿原则。只要损害与侵权行为存在因果关系,有多少损失,赔偿多少,即便是间接损失,也应该予以赔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交通事故中的财产损失是否包括被损车辆停运损失问题的批复规定,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如果受害人以被损车辆正用于货物运输或者旅客运输经营活动,要求赔偿被损车辆修复期间的停运损失的,交通事故责任者应当予以赔偿。 目前司法实务,不支持车辆贬值损失的观点和做法还是占大多数,来自最高法院的意见也反对赔偿车辆的贬值损失, 对此,笔者持有不同意见。笔者认为,判断车辆的贬值损失是否应得到法律的支持,可以从车辆贬值损失的性质、损失数额的确定、法律依据等三个方面加以考量,具体阐述如下: 首先,车辆贬值损失的性质。直接损失是权利主体现有财产价值的减少,而间接损失是权利主体可得利益的落空。当车辆发生事故后,虽然经过维修,一般很难恢复到原有水平,车辆的性能、操控性、安全系数通常会受到影响,车辆的使用价值会有所下降。法律规定的恢复原状只是一种理想状态,现实很难做到。还有,事故车辆经过修复后,即使没有外观和功能上的瑕疵,若作为融资担保工具被评估,估值偏低是不言而喻的;若作为二手车交易,价格肯定远低于同类同期车辆,人们的消费心理一般不接受和认同这种类似于凶宅的事故车。现实中,有不少新车因为发生交通事故将不能继续享受厂家质量承保范围,同时丧失了保修期内部分维修项目的免费维修。因此,事故车辆的价值降低是现实产生的,属直接损失。尽管这种损失,不是立即体现为货币形态的数额减少,但不意味损失没有发生。由此得出,保险部门认为贬值损失属于间接损失的观点是错误的。 其次,车辆贬值损失数额的确定。现实生活中,由于没有权威机构就车辆的贬值损失能给出令人信服的科学评估,这是人们不支持贬值损失的理由之一,有人甚至提出车辆的贬值损失可以在车辆出卖后再主张。对此,笔者认为:1、贬值损失不能通过出卖来确定。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客观上已经产生了贬值,只是在交易过程中得以彰显,但这并不能因此而否认车辆贬值这一事实的发生;事故车辆是否进行二手车交易,并不是确定贬值损失的必要根据。2、车辆贬值损失可以通过评估鉴定机构加以评定。实务中,且不说车辆的贬值损失,就是事故车辆的维修费往往也需要通过价格认证中心评估确定,因为实际修理费用中可能包括了不该修、不该换的费用,而价格认证中心出具的评估结论更为公正合理,易被各方接受。当前存在的问题是评估机构评定缺少统一的标准和程序,致使评估的公信力不够。有关部门可参照现有的司法鉴定程序,对车辆的贬值损失评估从程序上加以规范,实体方面可制定统一的评定标准。比如,对于车辆非重要部件的损坏,经过修复或零件更换是完全可以恢复的,或者车辆贬值幅度不大的情形,可不认定贬值,好比人身损害赔偿制度,只有达到一定的伤残等级才可以主张残疾赔偿金,只有造成严重后果的才可以要求精神损害抚慰金。 最后,相关法律依据和渊源。现行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虽没有明确规定保护车辆的贬值损失,但绝不是无章可循、无例可鉴的。一方面,我国现有的法律规定可以适用。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二、第三款规定,损坏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损失的,侵害人并应当赔偿损失。在财产损害赔偿中,当采取恢复原状的方式并不能弥补受害人的全部损失时,侵害人还应当赔偿受害人的其他重大损失。这也正是最高院批复的营运车辆发生事故,不仅赔偿车辆的维修费,还应当赔偿受害人停运损失的法律依据。另一方面,世界发达国家的立法也可以借鉴。综观发达国家的立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做法:1、法国。认为车辆贬值以出卖汽车为前提。如果事故车辆经过修复后,没有出卖而是保留自用,则无价值差额可言,不能请求赔偿贬值。2、德国。认为贬值是车辆发生事故前后赔偿权利人两种财产状况的差额,其存在为现实,不因事后汽车是否出卖而有所不同。3、奥地利。以加害人的主观状态来决定是否还须承担车辆的贬值损失。在轻微过错情况下,只须恢复原状,而无须赔偿贬值损失。综合起来看,笔者认为,德国的做法更合理、更具借鉴价值。侵权法的发展方向是从财产损害的补偿原则向全面赔偿原则过渡,全面赔偿原则要求受害人的财产损害,应当得到完全的赔偿,对于直接损害应当不折不扣赔偿,间接损失只要存在因果关系,也应当得到赔偿。车辆发生事故经过修复后所产生的性能降低与市场估价下降属于财产损害,属于针对车辆的直接损害,其能否得到赔偿与是否出卖无关,与加害人的故意还是过失无关。 车子越来越多,车子之间的“摩擦”必将增加。而颇具争议的“车辆贬值费”成为车主们越来越关心的焦点话题。当爱车被撞,并由过失方负全责时,车子承受的伤害也必将成为事实,那么谁为承受伤害的车子买单,成为了车主们关注的问题。 省内:状告过失方 承担“车辆贬值费” 2007年8月4日,大庆的王先生驾驶一辆奇瑞旗云在哈大高速行驶时,发生4车追尾的交通事故。之后,交警认定另外的车辆负全责。随后,王先生将车辆送去维修,保险公司答应将车辆修复好,此时,该车购买刚一年半,行程2万多公里。车子被维修后,左侧叶子板已经严重变形,车子已经遭到伤害,王先生找责任方和保险公司协商解决,能否赔付“车辆贬值费”,被拒绝。王先生要为自己无端承受的损失找个说法,他找到二手车评估专家,对车辆造成的后果给予评估鉴定。大庆二手车评估师老东师傅计算得出王先生车辆的成新率为88%,现在的二手车售价为6.68万元,但由于车辆发生过事故,车辆性能下降,无形中受损,存在潜在贬值,市场上实际售价应为5.5万元,戴先生为此将无端损失1万多元。老东师傅认为,车辆实际上功能性贬值是存在的。王先生将通过法律手段寻求帮助。 省外:车辆贬值费 获得支持 事实上,车辆贬值费已经有了先例,由此引发的讨论也不少。2007年2月16日凌晨,北京市民侯某驾驶汽车将李某的马自达6轿车左侧撞损。经交管部门认定,侯某负全责。因协商未果,李某将对方告上了法庭,索赔“车辆贬值费”。在审理过程中,经原告申请,北京市东城区法院委托东城区价格认证中心对原告受损车辆贬值损失金额进行了重新鉴定,结论为贬值3.5万元。法院审理认为,原告的受损车为不满半年的新车,虽已得到修理,但不仅很难完全恢复到事故前的性能,而且二手车市场估价也显然要比无事故车辆低,这一差额应是车辆的直接损失。鉴于交管部门已对被告作出了负全部责任的认定,故被告应对原告损失承担赔偿责任。9月7日,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令被告一次性赔偿原告“车辆贬值费”3.5万元。 这个先例一出,立即在业内引起广泛关注,这意味着,发生两车或多车相撞的交通事故时,当事方有权要求赔偿“车辆贬值费”。 声音 法律人士:车辆被损可被量化 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科学编辑、武汉大学法学博士付玉明一直在关注这个问题,他认为,目前我国的交通法中并没有提出“车辆贬值费”的概念,但是这一索赔要求还是有充分的法律依据的。“很多人说法无明文就不能要求赔偿,事实上这个索赔要求属于民事侵权赔偿范围,很简单,一方针对另一方的行为造成了经济损失,这就要求过失方必须对受损方作出相应的经济赔偿。”付博士解释,这个赔偿不但包括通常我们认为顺理成章的维修费、拖车费、伤员医疗费等等,还应该包括“对车辆的损坏的补偿费”。“这个费用不是空穴来风的,如果一辆新车被撞坏,修好后再转手,肯定要大大贬值,那么这个贬值由谁来承担呢?当然是由过失方。”针对很多人把这个赔偿要求形象化为损失车辆的“精神损失费”,付博士并不认同这个说法,“精神损失是看不见摸不着不能转化为量化标准的,但是车辆由于被损失而造成的损失,是可以量化出来的”。 众人争议:当QQ遇上奔驰 对索赔“贬值费”的合理性,众人几乎没有什么异议。现在的焦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计算这个费用。因为有观点认为只有在车辆发生交易后,车辆贬值损失才能反映出来,那么受害车主只能在交易后实际发生车辆减值损失时才能提出赔偿主张。付博士并不认同这种说法,“如果这样,不发生车辆买卖交易,贬值费就不用赔偿了吗?这显然是一种托词,车辆贬值费是天生依附于车辆受损的前提之上的,而不是发生于受损车辆交易过程的。”目前通行的做法是,被撞车损毁的价格判断,要由价格鉴定中心来鉴定,鉴定结论出来后,当事双方如果无人申请复议,法院就会采纳鉴定结论。 有些车主提出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当QQ撞上奔驰”。随着越来越多的车主参与索赔“车辆贬值费”后,会造成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比如一辆QQ撞上一辆宝马后,QQ车主说不定即便是把车子卖了也抵不上宝马车的“车辆贬值费”。由此有车主玩笑说“今后开车就像如履薄冰,见到高档车最好远远躲着。”付博士认为这个问题在现实中发生的几率很小,因为“既然有了赔偿,就一定有过失一方。奔驰车过失撞了QQ,即使奔驰车有损坏,也没有理由要求QQ车主的赔偿。” 保险公司:“车辆贬值费”得车主自己掏 “目前保险公司还没有车辆贬值费这个理赔项目。一旦一方索赔,费用得由车主自己承担。”昨天,记者致电人保、平安等多家保险公司,得到的答复是在目前的保险市场中,还没有这个险种,而车损险并没有覆盖该项内容,因此保险公司也还没有承担“车辆贬值费”的先例。“保险是以修复为原则,即修复到原先的使用性能,而不是实现保值增值。在理赔过程中,如果是营运车辆,会对停驶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但对车辆贬值费不会赔偿。”“对保险公司而言,针对车辆贬值费的险种风险非常大。假如有一天会出现这个险种,保费一定不会低。”该工作人员坦言,这一全新险种诞生尚须时日,这也就意味着“车辆贬值费”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须由车主自行买单。 车主:约束驾驶行为体现社会公平 天津“车辆贬值费”索赔案宣判后,立即引起了车主的强烈反响。而在一些网站的论坛上,网民对此事也有各种不同的声音。 记者了解到,多数网民对索赔“车辆贬值费”行为表示支持。“要是一辆新车白白被人撞了,哪怕是修得再好也会影响美观,说不定还会留下诸多后遗症。要是不赔偿一点车辆贬值费,确实不公平。”网民“山人”说。“现在很多司机仗着买过保险,开车时肆无忌惮,极易酿成交通事故。如果以后要赔偿车辆贬值费,司机肯定要掂量掂量了。”昆明一车主穆先生说。,因此,确定车辆贬值损失的适用范围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车辆贬值损失的适用范围应确定如下:(一)车辆贬值损失鉴定的适用范围。一般情况下,车辆被撞后,即便经过修理,也不可能使车辆在操纵性、舒适性、安全性完全恢复到被撞以前的状态,所以,车辆被撞后,经过修理,大都会产生贬值损失。但贬值损失的大小,与车辆的购买年限、使用情况、车辆自身价值、车辆损坏程度等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一般而言,使用时间较短的车辆,价值较昂贵的车辆在被撞后的贬值损失可能会比其他车辆,更明显。而对于购买时间较长、使用强度较大的车辆,碰撞不太严重的车辆,可能也会产生贬值损失,但该贬值损失相对较小,甚至有时微乎其微,再主张车辆贬值损失,意义不大。一般而言,对于下列车辆,在修复后,可主张车辆贬值损失:(1)刚出厂的全新车辆。(2)购买使用年限在3年以内,或成新率在八成以上的车辆。(3)损坏严重的车辆(二)、申请车辆贬值损失鉴定需要提交的材料。(1)法院出具的价格鉴定委托书。(2)车辆维修清单。(3)车辆行驶证。(4)车辆受损照片。(三)、申请车辆贬值损失鉴定的时间。申请车辆贬值损失鉴定的,一般是在车辆修理完毕后,根据车辆的修复情况来进行鉴定的。一旦发生车辆贬值损失争议的,建议当事人不要在起诉前,自行委托相关中介机构进行贬值损失鉴定。因为,对于单方委托的鉴定结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