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北京市崇文区初三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doc_第1页
2009年北京市崇文区初三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doc_第2页
2009年北京市崇文区初三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doc_第3页
2009年北京市崇文区初三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doc_第4页
2009年北京市崇文区初三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崇文区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一练习 初三物理试卷 2009.1考 生须 知 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共12页。 认真填写第页密封线内的学校、姓名和考号。第卷(选择题 共36分)注 意事 项 考生要按规定的要求在机读答题卡上作答,题号要对应,填涂要规范。 考试结束后,试卷和机读答题卡由监考人一并收回。一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24分,每小题分)1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 (瓦) Pa (帕) m/s (米/秒) J (焦)2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有关的是A茶壶盖上开有小孔B三峡工程修建船闸C火箭运载卫星升空D轮船漂浮在海面上3在图1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天平 B镊子 C瓶起子 D钳子 图14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赛车能快速启动和刹车,是因为赛车没有惯性运动员跑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足球静止时没有惯性,踢出后才具有惯性5汽油机是由四个冲程不断循环而工作的,图中表示压缩冲程的是A B C D图 6下列实例中,能够减小有害摩擦的是.擦黑板时,用力压紧板擦 .鞋底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在拔河比赛中,用力握紧绳子.旅行箱下装有小轮子 7重100N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小文第一次用60N的力竖直向上提物体,第二次用80N的力竖直向上提物体,比较两次物体受到的合力是A第一次物体受到的合力大,等于40N B第二次物体受到的合力大,等于80N C先后两次物体受合力相等,等于0 D先后两次的合力之差等于20N几种物质的比热容表 c / J(kg)1水 4.2103干泥土 0.84103酒精 2.4103铜 0.39103冰 2.1103铝 0.88103煤油 2.1103铅 0.13103水银 0.14103砂石 0.921038.小文从表中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是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小 B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C水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相同D质量相等的铜和铅,升高相同的温度,铅吸收的热量少9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解释的是 A两艘船并排高速行驶时容易发生相撞事故 B汽车的安全气囊在紧急情况时自动弹出C地铁站台边设置黄色警示线保证乘客安全 D飞机机翼设计成上部凸起的流线型获得升力10如图所示,甲、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网球。在同一高度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同时将甲球竖直向下抛出、将乙球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球在空中下落时,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B抛出时甲球的动能小于乙球的动能C抛出时甲球的机械能等于乙球的机械能D落地时甲球的动能大于乙球的动能 图11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水桶,已知桶中水的体积是4dm3,水桶重为8N,动滑轮重为6N,水桶向上匀速移动的速度为0.5ms,忽略轴处的摩擦和绳重,拉力F的功率为 (g = 10Nkg)A27 W B36 WC54 W D108W 图512.如图5所示,在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水槽底部有一个金属球(球与槽底没有紧密接触),圆柱型的烧杯漂浮在水面上,此时烧杯受到的浮力为F1。若把金属球从水中捞出并放在烧杯里漂浮在水中,此时烧杯受到的浮力为F2,捞起金属球后水槽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为p,水的密度为水。根据上述条件可知A金属球受的重力为F2 F1pSB金属球被捞起前受的浮力为F2 F1C金属球被捞起后水槽底部受水的压力减小了pSD金属球被捞起后烧杯排开水的体积增大了 二、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至少有两个符合题意。(共12分,每小题分。错选、多选不得分,选不全的得分)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只有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才能改变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动能越大的物体,其内能一定越大14平直的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在相同牵引力作用下匀速行驶,相同时间内牵引力做的功之比为 5:3, 则 . 通过路程之比为 5:3 . 行驶速度之比为 5:3. 牵引力的功率之比为 5:3 . 汽车受的阻力之比为 5:315. 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密度为A、B两种液体,将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A、B容器中,当两球静止时,容器内液面相平,两球所处的位置如图6所示。此时甲、乙小球受到的浮力为F甲、F乙,A、B两种液体对容器底压强为pA、pB。则AAB F甲F乙 BAB F甲F乙 C F甲F乙 pApB D F甲F乙 pApB 16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人站在地面上将质量为50kg的物体匀速升高2m,不计轴处摩擦和绳重,g = 10Nkg 则A在不考虑滑轮重的情况下,拉绳的力为250NB当拉绳的力为280N时,拉力所做的有用功是560 JC当拉绳的力为300N时,额外功是220 JD当拉绳的力为320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8.1%第卷(非选择题,共64分)三、填空题(共14分,每空2分)17.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 的存在。18湖面下某处水产生的压强是3105Pa,此处水的深度是 m。(g = 10Nkg)19如图7所示,,水池下方的排水管利用了 原理,使水管里的异味不会散发出来。20汽油的热值是4.6107J/,则完全燃烧2kg汽油放出的 热量是_ _ J。图8图9020 km/h40608010012021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乘客,欲估测高架桥的长度。在上、下桥时,分别看了一下手表,如图8(甲)、(乙)所示,汽车通过高架桥时的速度如图9所示。由此可计算出桥长约_km。 22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3。一块体积是803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的体积是 cm3。23将底面积为S1、高H的圆柱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得其重力为G。把圆柱体缓慢浸没到底面积为S2的圆柱形薄壁容器内的水中,水未溢出且圆柱体未接触容器底部,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大了_。四、实验探究题(共34分)24如图10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cm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物块的体积为 cm3。 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g。0 1 2 3 4 5gmL5040302010mL5040302010 图10100g 10g 5g50g 10g 5g25在图11中,画出物体受重力G的示意图。在图12中画出F的力臂FL。在图13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法。 )oFG 图11 图12 图1326小文同学要测定一个形状不规则的蜡块的密度。他利用现有器材:托盘天平、砝码、量筒、水、细线、小铁块,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A、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m;B、往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用细线拴住小铁块浸没在量筒里的水中,记下液面的刻度V1;图14C、用细线把蜡块和小铁块绑在一起,把它们浸没在量筒里的水中,记下此时液面的刻度V2。 蜡块的密度蜡= 。27在图14所示的实验中,把活塞迅速压下去,可以看到玻璃筒里的硝化棉会被点燃,这个过程中压力对气体做功把机械能转化为 能。 28利用实验台上的器材:一个带支架的杠杆、一个量程为05N的弹簧测力计、一个质量为100g的钩码和两段细绳。小文设计了一个实验,证明“在杠杆平衡时,如果阻力和阻力臂保持不变,则动力臂跟动力成反比”。(1)小文把钩码挂在杠杆上A点位置,用点B表示弹簧测力计作用在杠杆上的位置,请在图15中的杠杆上标出B点。(2)将小文主要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用细绳做成两个绳套,分别拴在杠杆的 图15A点 和B点处,调节杠杆使其 。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位置。在杠杆上A点位置挂钩码,并保持A点位置不再移动。在B点处竖直 (向上、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F及 。移动B点处绳套,重复步骤、共做6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29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文做了如图16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1)在此实验中用 表示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2)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 (选填“水”或“沙子”)升高的温度更高。质量/g升温10所需时间/s升温20所需时间/s升温30所需时间/s沙子306489124水3096163220图1630 如图17所示,是小文和小南运动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线。依照示例再写出两条有关的信息。示例:小南运动的速度为3.3m/s;信息一: ; 信息二: 。图17s/mt/s01020302002501501005040506070小南小文图18ONN31小红同学用图18所示的两种机械做了探究“使用机械是否能省功”的实验,得到下表中的数据。次数使用机械钩码重/N钩码上升的距离/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弹簧测力计作用点移动距离/mW有用功/JW总/J1动滑轮10.100.60.200.100.122动滑轮20.201.10.400.400.443杠 杆10.050.40.150.064杠 杆20.100.70.300.200.21(1)第3次实验中使用杠杆提升钩码时所做的有用功是 J,机械效率是 (保留一位小数)。(2)总结4次实验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3)既然在使用机械时有如上的结论,为什么还要使用机械?请从表中的数据举例加以说明。(4)分析实验1、2的数据还可初步得出有关动滑轮机械效率的结论是: 。32请用一个两端开口的长玻璃管,设计实验证明“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写出实验所需要的其它器材、实验步骤以及实验分析与结论。(1)实验器材:(2)实验步骤:(3)实验分析与结论: 五、简答、计算题(共16分)解题要求:()简答题要求写清楚依据、说明和结论。()计算题写出主要的依据公式或变形公式并代入数据。()凡有数字运算的题目,过程和结果都要写明单位。33地球在不停地由西向东自转,地球表面自转的速度约为465m/s。可是,人竖直向上跳起时,为什么总是落回到原地呢?34一个热水袋装有质量是1kg的水,当水的温度从80降低到30时,水放出多少热量?C水4.2103J / (kg)35如图19所示,正方体合金块A的边长为0.2m,把它挂在以O为支点的轻质杠杆的M点处,在A的下方放置一个同种材料制成的边长为0.1m的立方体B,物体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OM:ON=1:3。一个重为640N的人在杠杆的N点通过定滑轮用力F1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A对B的压强为1.4104Pa,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45104Pa;若人用力F2=80N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物体B对地面的压强为p。已知人单独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1.6104 Pa(g取10N/kg)求:(1)力F1的大小;(2)合金块的密度;(3)压强p的大小。 图1936用如图20所示的滑轮组,使质量为0.27kg的铝块从空中匀速下落到盛有水的容器中。当铝块接触水面之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54%,(不计绳重和轴处摩擦,g取10N/kg, 铝=2.7103kg/m3)求:(1)当铝块浸没在水中时,滑轮组对铝块的拉力为多少?(2)铝块浸没在水中后匀速下降过程中(不接触容器底),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G图20F(3)当铝块浸没在密度为的某种液体中,以0.1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滑轮组绳自由端拉力F的功率为0.42,液体的密度是多大?崇文区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一练习 初三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9.1题号101112答案BABCBDCDBCAD一.单选题 (共24分,每小题分)二.多选题(共12分,每小题分)题号13141516答案A CA B CB CA D三、填空题(共14分,每空2分)题号答案题号答案17大气压217.51830227219连通器23G-F/S2209.2107四.实验探究题(共34分)题 号答 案分 数说 明242.20 1.8 20 674分答2.2不扣分256分每图2分按教材中力臂各种画法正确均给分262分27内2分28在水平位置平衡 向上 OB间距离L4分29(1)酒精灯加热时间(2)大于(3)沙子3 分30(1)小文的速度比小南大(2)小南比小文先跑10s(3)在距出发点100m处小文追上小南4分其它表述正确给分31(1)0.05 82.7%(2)使用机械不能省功(3)使用机械可以达到省力的目的。如:第一次实验中,使用动滑轮提升钩码,钩码重1N,而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0.6N。(4)使用动滑轮,提升的钩码越重,机械效率越高。2分1分1分1分32(1)实验器材:装有水的容器、橡皮膜、细线。(2)实验步骤:用细线将橡皮膜扎在玻璃管开口的一端;在装有水的容器中将玻璃管扎有橡皮膜的一端逐渐浸入水中的不同深度,并观察橡皮膜在浸入水中的不同深度时的凹凸情况,重复上述实验过程。(3)实验分析与结论:将玻璃管逐渐由浅入深浸入水中不同深度时,橡皮膜随着逐渐由浅入深浸入水中不同深度的变化,观察到橡皮膜的凹陷程度越来越大,重复实验观察到相同的情况,说明同种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1分2分1分其它方法正确给分五.简答计算题(共16分)题 号答 案分 数说 明33跳起之前,人与地面具有相同的速度。由于惯性,跳起来之后人依然要保持原来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