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年级上学期复习提纲2.doc_第1页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年级上学期复习提纲2.doc_第2页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年级上学期复习提纲2.doc_第3页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年级上学期复习提纲2.doc_第4页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年级上学期复习提纲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复习提纲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1、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2、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3、牛顿与牛顿三大定律。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5、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6、物理学定义: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7、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5)分析与论证 (6)评估 (7)交流与合作。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一、动与静(一)机械运动1、运动的世界: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2、机械运动(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2)描述方法:选择参照物。(二) 参照物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4、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m,比m大的有km,比m小的有dm cm mm um nm.(2)换算关系:1km=103m 1m=10dm=102cm=103mm=106m=109nm2、时间的单位(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s,比s大的有h、min。比s小的有ms、s。(2)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1s=103ms 1ms=103s。3、用刻度尺测长度(1)使用前三认清:认清是否磨损 认清量程 认清分度值(2)正确使用方法:(放尺)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 (看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读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记下单位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3)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单位4、用停表、秒表测时间5、测量误差(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2)产生原因:客观因素(如测量工具),主观因素(如读数、测量方法)(3)减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三、快与慢(速度)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3、国际单位:m/s,常用单位km/h,换算关系 1m/s=3.6km/h4、公式:v=s/t,变形公式 s=vt,t=s/v。5、直线运动的分类(1)匀速直线运动: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2)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3)平均速度: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 (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6、测量速度的方法:(1)根据v=s/t(2)借助光电计时器 (3)速度仪7、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1)相同路程看时间,时间少的运动快;(2)相同时间看路程,路程大的运动快;(3)直接比较速度大小。四、速度变化的科学探究1、实验程序:提出问题、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2、探究内容:小球沿斜面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3、方法:用刻度尺测量各段的距离s,用秒表记录各段所用的时间t,再根据v=s/t计算,之后比较速度的变化情况。第三章 声的世界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v固v液v气(v空气=340m/s)。(3)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3、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声波鼓膜振动听觉神经大脑。4、人耳能辨别出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5、回声的应用:加强原声 金属探伤 测量距离: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二、乐音与噪声1、乐音(1)定义:有规律,好听的声音叫乐音。(2)乐音的特性(3个)响度A、定义:响度指声音的强弱。B、响度决定于物体振动的振幅,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调:A、定义:音调指声音的高低。B、音调决定于物体的振动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音色A、定义:音色又叫音品,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B、音色决定于发声体自身的材料、结构等。2、噪声(1)定义:无规律的,难听刺耳或污染环境的声音叫噪声。1、 (2)噪声的来源:交通工具、工厂机械、家用电器等。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3)危害:噪声对人们心理和生理都会有伤害。轻则分散注意力,影响情绪;重则伤害身体,甚至危及生命。(4)防止办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三、超声与次声1、超声(1)定义: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2)特点:频率高,穿透力强,“破碎”能力强。(3)应用:用于医学、工业、军事等。(超声诊断仪、超声金属探伤仪、超声雷达)2、次声(1)定义: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2)特点:频率低、波长长、传播距离远、穿透力强、破坏力强。(3)应用:预防自然灾害,军事探测等。(4)危害:有很大的破坏力,要防止次生的产生,远离次声源。第四章 多彩的光一、光的传播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1)天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2)人造光源如:电灯、蜡烛。2、光的直线传播(1)条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现象: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激光准直。(3)光速:真空中是3108m/s。(4)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v固v液2f倒立缩小实像fv2f照相机fu2f幻灯机uu放大镜u=2f倒立等大实象u=2f无(3)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4)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增大)像距增大(减小)像变大(变小)(5)成虚像时:物距减小(增大)像距减小(增大)像变小(变大)六、眼睛与视力的矫正1、眼睛(1)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2)成像原理: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视力的矫正(1)近视眼特点:看不清远出物体。矫正:利用凹透镜来矫正。(2)远视眼(老花眼)特点:看不清近出物体。矫正:利用凸透镜来矫正(3)眼镜的度数=100/f(f以米作为单位)七、神奇的“眼睛”1、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物体在焦距以内,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显微镜结构:目镜、物镜。成像原理: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普通放大镜,把实像再次放大成虚像。3、望远镜结构:目镜、物镜。成像原理: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普通放大镜,把实像再次放大成虚像。4、照相机结构:镜头、光圈、快门、胶片。成像原理: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5、投影仪结构:凸透镜、平面镜、屏幕。成像原理:当物距在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第五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一、力(F)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力作用的效果(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4、力产生的条件: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二、力的描述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2、力的单位:牛顿,符号:N3、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所受的力,这种表示力的形式叫力的示意图。4、力的测量: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三、弹力与弹簧测力计1、弹力(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2)条件:物体相互接触 必须发生形变2、弹簧测力计(1)用途: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2)构造:刻度盘、弹簧、指针等。(3)原理: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越长。(4)使用方法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量程);明确分度值;校零;测力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与所测力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读书时,视线应与刻度面板垂直。四、重力(G)1、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2、重力的三要素(1)大小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计算公式:G=mg(2)方向:竖直向下(3)作用点(重心)质量均匀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