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不厌百回改.doc_第1页
文章不厌百回改.doc_第2页
文章不厌百回改.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章不厌百回改”。我国唐代诗人贾岛,相传他初到京师时,一次,在驴背上得到两句好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后来,他又想把“敲”字改成“推”字,正琢磨不定时,撞上迎面而来的韩愈的马车。韩愈问明情况后,不但没有责怪,倒帮他斟酌起字句来,说:“敲字好!”这就是“推敲”的由来。修改不仅作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写好作文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在教学中,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注重引导,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要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关键是要激发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并积极地参与作文修改。要想引起学生自该作文的兴趣,我认为:1、应依靠教师自身魅力来吸引学生。因为学生对教师产生的敬慕之情,会被学生迁移到教师所教的那门学科上,形成对那门学科的兴趣。为了博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每次习作,教师如能坚持同学生一道写作,写下水文,并把它张贴出来,让学生品评。长此以往,教师的写作水平将会产生一种无声的动力,使学生从中发现自己习作中的不足,找出差距,燃起改作兴趣。2、写评语激趣。根据小学生好表扬的特点,我采取写评语鼓励的方法激发学生改文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改文的兴趣。在学生的作文本上,我不仅评点立意、选材、构思,还抓住学生修改中的闪光点,写些鼓励性的评语:“这句话改得妙,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学生!”“这个结尾改后比原来好多了,你听讲评时真专心!”这些鼓励修改的评语费时少,效果好。学生从这些评语中品读出老师对他们的爱。实践证明,老师常把情感倾注在笔尖,化作热情的批语,对培养学生的改作兴趣很有效。二、多种形式,指导改法叶圣陶先生说过:“修改文章的权力首先应属于作者本人,老师只给些引导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养成自己修改的能力。”在调动学生的修改兴趣以后,老师还必须给予具体的方法指导,可采取多样化的形式,逐步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1下水示范。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在引导学生学习修改作文的开始阶段,老师要下水示范。具体做法:可以是把学生的习作片段抄在黑板上,用彩笔用规范的修改符号示范给学生看,并且简单地说明修改的理由和方法;也可以是每次习作后,有目的地选若干个学生习作中的典型片段,进行评改。这样,学生从老师下水修改演示中,具体而直观地感知修改作文的一般方法和道理,了解修改作文的过程,使学生自己动手修改时,可以效仿。2讲评试改。即老师梳理出习作中的主要问题,进行讲评。这种讲评有时着重评遣词造句及文采,抓语言关;有时评选材、立意,抓审题内容关;有时评构思,抓篇章结构关。通过讲评,指导学生了解这次习作主要改什么,怎么改。这样学生具体地与自己的习作进行比较,悟出我该怎样改的道理。这种评讲,给学生指明了修改的方向,减缓了学生修改习作的坡度,为学生修改作文铺好路,架好桥。3先读后改。一是默读改篇章,即先从整体入手,看看选材是否符合题意,中心是否明确,段落是否清楚,内容是否具体,结构是否完整,然后根据问题,进行充实、调整、删减、修改。二是朗读改语病,如有拗口和连接不畅的地方,必定有毛病,要及时查出原因,动笔修改。三是指读改错漏,即指着文章一句句地读,可以发现错别字、添漏字、意思重复等明显的错误,甚至误用漏用的标点符号等等,并及时加以修改。四是品读提高,对水平相对高的同学可以提出更进一步要求,即对自己的习作在选材准确、内容具体、语句通畅的基础上,通过自我品读,在遣词造句方面再下一番“锤炼”的功夫。4集体评改。选一篇中等水平的习作打印发给人手一份,老师提出适当的修改要求,然后人人动手修改。老师再对修改的情况进行评讲,对改得好的,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随机指导如何修改。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或利用电教手段,把有代表性的习作打在屏幕上,请全班学生根据本次习作要求,各抒己见,进行口头修改。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创设一种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评改活动,与学生一起发现,一起探索。5.相互换读,商议修改。宋代著名诗人苏轼有句著名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的是看不清庐山真面目,是因为自己站在庐山之中,眼界受到局限。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让别人从另一个角度看文章,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交换修改的形式可有多种:同桌的两人互看互读,用铅笔画出修改符号或是写上意见;也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几个人共同讨论。这样通过交换讨论,学生可以互找优劣,及时查漏补缺,相互研究,共同提高。在相互修改讨论中,学生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特别认真,有时会为一个错别字、标点而各抒己见,甚至争得面红耳赤,这样学生在乐中促进了修改习惯的养成。6.自悟自查,学生自改。即学生作文稿拟好以后,教师安排专门时间让学生自己读自己的文章,边读边感受,边查边改。鲁迅先生说过:“写完后至少读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词、段删去,毫不可惜。”这种修改方法最容易发现语言表达上的问题。三、因材施教,共同进步 在作文评改上,还应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学生作文的差异,有所区别,侧重对待。我的做法,优秀生以“评”为主,中差生以“改”为主,大家共有的问题一起改。1评优秀作文 优秀生作文有了一定的基础,需要锦上添花。教师应在文章的立意、结构等写作方法这些有一定难度的方面提高要求,给予指导。选评优秀习作,可以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因此,我每次教一个新班,都从最初作文中发现一两篇较好的作文,加以讲评、鼓励。开始可以只讲优点不讲缺点,目的是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增强作文信心。2改中差作文 差生作文差的原因,主要差在知识能力上的不足。而且这种不足不是一日形成,久而久之,产生了“怕作文、作文难”的心理状态。要想提高差生作文水平,克服这种心态是前提,其次是给他们具体帮助,应在最基础的选材、写具体、字词句的训练上多给予帮助,使他们走出作文困境。所以,对待差生作文,我主要是面批面改。针对主要缺点,一学期每个学生批改一两次。最初面稍大,逐渐缩小面批人数。面批面改力求做到:一是严,逐词逐句,从不马虎;二是爱,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不歧视,有耐性,善于发现他们进步的点滴火花,给予鼓励。改后作文不免写上几句“你进步了,难能可贵”“祝贺你进步了,你是有能力写好作文的。”之类热情鼓励的话。寥寥数语,往往起到难以置信的作用。3评改共有的毛病 为了增强评改实效,我很注意评改学生共有的毛病,以达到大面积提高。我发现有些毛病,对学生作文影响很深,十分顽固,所以必须强制改正,方可奏效。如:(1)三段式 对于初写作文的中年级学生来说,三段式要求是必要的。到了高年级仍只会三段式写法,势必束缚学生作文思路。对此,我要求学生中间一段必须放开,要有层次。(2)开头结尾模式化 写参观游览一类文章,有些学生开头一段总离不开写“我们站好队,在老师的带领下”结尾又写“参观结束,我们排着队回家了。”为了使他们认识到这种写法过于平淡,影响文章质量,我有意让他们每人带一本作文选,看看入选作文有几篇这样开头结尾。结果没发现一篇。从此,他们渐渐改变了上述模式化的写法。(3)孤立地写人物外貌 写人物外貌,往往千人一面。男孩不是“大大眼睛,圆圆脸,虎头虎脑的。”女孩总是“红红的小脸,乌黑的头发,两腮有个小酒窝,扎两只羊角辫。”为了纠正这种写法,我让学生找出优秀中有关外貌描写的语句,通过赏读,使学生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