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_第1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_第2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_第3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_第4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字词书写 (共2题;共15分)1. (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人生不免命运多舛,微笑着面对生活吧,不要埋怨生活给了我们太多磨难,面对失败和措折,一笑而过是一种乐观自信;面对误解和仇恨,面对赞扬和激励,一笑而过是一种qin虚清醒;面对烦恼和忧愁,一笑而过是一种平和释然。当我们走过世间的繁华与喧xio,就会明白:人生不会太圆满,要学会一笑而过。(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_qinxio埋怨_虚喧_(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 (3)“命运多舛”中“舛”的意思是_,“圆满”在文中的意思是_。 (4)根据上下文意和句式,在横线上填上一句恰当的话。 2. (3分)读下面这段文字,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将爱带进居所,你将拥有一个_的家;把正义引入城镇,你将驻留在一方_的社区;将敬畏带入谦卑的广厦,你将拥有_的圣殿。A庄严 B和谐 C温暖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1分)3. (11分)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_ , 但余钟磬音。(常建_) (2)无情有恨何人觉?_。(陆龟蒙白莲) (3)居高声自远,_。(虞世南蝉) (4)_ ,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 (5)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6)_ , 教然后知困。(一则) (7)须晴日,看红装素裹,_。(毛泽东沁园春雪) (8)_ , _ , 驴不胜怒,蹄之。(_黔之驴) 三、 外国名著 (共1题;共7分)4. (7分)名著阅读。(1)下面关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故事情节有一处与原著有出入,请指出并改正。鲁提辖在酒楼与李忠、史进一起喝酒,无意中得知郑屠强骗金翠莲,于是路见不平,出手相助,结果三拳打死了郑屠。鲁提辖因此被官府抓走。(2)下列故事出自水浒,如果要你以“合作”为话题发表议论,请选择你认为合适的一个作为你表达观点的依据,并简述理由。A.三打祝家庄B.汴京城卖刀 C.智取生辰纲 D.大闹桃花村我选择_ , 理由:_。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5. (5分)小说有大量细腻的心理描写与逼真的细节描写。试着找出几例,仔细体会。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0分)6. (20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土地大地亿万年的静止,此刻在眼里连绵起伏,波涛汹涌祖辈们和树木花草一起扎根草木春茂冬枯人在一代接一代繁衍父母,是一段枯老的树干我就是那横出的新枝站在父母的肩上以向上的姿势飞翔风,从远古吹来我用嫩叶为帆远航漂得再远,根都在父母身上土地的深处(1)第一节中“静止”与“连绵起伏,波涛汹涌”是否自相矛盾?为什么?(2)从第一、二节中,可以看出“大地”是什么样子的?(3)诗歌第三节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从全诗的内容分析,诗人赋予了大地怎样的象征意义?“父母”还可以象征什么?六、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7. (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词。 念无与为乐者_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余拏一小舟_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余强饮三大白而别_(2)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B . 甲文第二、三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C . 乙文“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D . 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后所写的借景抒情的文章,乙文写金陵人饮酒的场面,是为了突出雪景的迷人。(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4)古游记大多较简。通常开篇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中间写景,篇末感怀。甲乙两文也是如此,甲文强调“闲”,乙文着重“痴”,你是如何理解这“闲”与“痴”的? 8. (13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 , 则须专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 , 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万不可以兼营并鹜,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切嘱切嘱,千万千万。此后写信来,诸弟各有专守之业,务须写明。且须详问极言,长篇累牍。使我读其手书,即可知其志向识见。凡专一业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义。诸弟有心得,可以告我共赏之;有疑义,可以问我共析之。(节选自曾文正公全集)【注】制义: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文字程式,又称制艺,即八股文。古文:唐代时称秦汉之文为古文,即以文言写成的散体文。试帖:唐以来科举考试中采用的-种诗歌体载。多用五言六韵,有一定的程式。【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选自诸葛亮诚子书)(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亦不必尽废他业_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_非宁静无以致远_淫慢则不能励精_(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 夫君子之行B . 可以告我共赏之C . 凡专一业之人D . 诸弟各有专守之业(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4)这两篇文章都告诫了我们治学之道,甲文重在强调_,乙文重在强调_。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8分)9.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随着煤炭、石油等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恶化日趋严重,一些科学家为了开发更多的新能源,已把研究课题转向人类自身的生物能这一领域,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现已初见成效。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像新陈代谢过程中,葡萄糖和氧分子的反应就有能量释放出来,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始了人体生物电池的研究。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厘米、直径约1/7000纳米的碳纤维制成,在每根碳纤维的外层还涂有一种聚合物,此外还有一种作为催化剂的葡萄糖氧化酶聚合物的作用是将碳纤维与葡萄糖氧化酶连接成一个电路,而葡萄糖氧化酶则是用来加速葡萄糖与氧分子的化学反应。这种人体生物电池在37、PH为72的环境下工作,这很接近人体血液的温度和酸碱度,它产生的动力可以驱动一个监控糖尿病的小型传感器。人体生物能发电还有其它形式。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势能。此时,若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这种能转换成电能。美国有一家公司将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公共场所,外面是一排踏板。当行人从板上走过时,体重压在板上,使与踏板相连的摇杆向另一个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中心轴旋转,使与之相连的发电机启动。除此以外,人体生物能中的热能也可被利用。人每天都要散发大量的热能,而且是通过辐射传播出去。一般一个50千克重的成年人一昼夜所散发的热量约为2500千卡,利用人体的热能制成的温差电池,可以将人体的热能转换成电能。这种温差电池做得很精致,只要放在衣服口袋里就能工作。它可以起到电源的作用,给助听器、袖珍电视机、微型发电机等供电,可谓是自己发电自己使用。人体能源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没有污染。如此神奇的能源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充分利用它,便会为我们的社会节约更多的能源。希望这种新型的能源会越来越多地造福于人类。(选自能源科学的奥秘有改动)(1)选文介绍了哪几种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的形式? (2)研制人体生物电池依据的科学原理是什么? (3)选文第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请从“节约能源”的角度,拟一则富有文采的宣传用语。 10. (8分)阅读说屏里的几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小时候厅上来了客人,就躲在屏后望一下。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在古时皇家的宫廷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从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牡丹亭“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屏也有大小之分。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闺房,皆可置之,因为场合不同,自然因地制宜,大小由人了。近来我也注意到,屏在许多餐厅、宾馆中用得很普遍,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这是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到的作用,仅仅是把它当作活动门板来用的缘故。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屏是真够吸引人的,“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点文化休憩的作用。聪明的建筑师、家具师们,以你们的智慧,必能有超越前人的创作,诚如是,则我写这篇小文章,也就不徒劳了。(1)文中画线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A . 引资料B . 作比较C . 举例子D . 打比方(2)对下列分析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一句在第一段中起什么作用?屏除了分隔作用,还有什么作用?A . 总领下文,是艺术点缀,又可以挡风。B . 承上启下,屏就是挡风。C . 承上启下,是文雅艺术的展现。D . 总领下文,仅是艺术点缀。(3)选文第三段层次划分准确的一项是( )。A . /B . /C . /D . /(4)作者认为屏风怎样设置才合适?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 . 只要屏的设置,符合实用,能遮挡视线,做到得体就行。B . 屏的设置,要考虑安放的位置与作用。C . 屏的设置,要考虑与整体的相称,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D . 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行。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作文: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要经历许多的小事。这些往事在脑海中像镜头一样接连不断地上演,虽然是平平淡淡的小事,却温暖得令人忍不住落泪。那一段段美好的时光,静静流淌在心泉的最深处,它将永远温馨鲜活在遥远的记忆里,成为支持我们一往无前的力量。请以“那件小事激励着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不少于是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字词书写 (共2题;共15分)1-1、1-2、1-3、1-4、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