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期中复习提纲.doc_第1页
高一物理期中复习提纲.doc_第2页
高一物理期中复习提纲.doc_第3页
高一物理期中复习提纲.doc_第4页
高一物理期中复习提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动学知识点复习提纲质点:质点的概念、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条件参考系:概念、判断相对运动方向基本概念时间和时刻:它们的区别位移和路程:它们的区别、位移的大小和方向、两个位移相等的条件标量和矢量:它们的概念、哪些物理量是矢量和标量速度:速度的概念、定义式、方向、x-t图像的理解加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定义式、方向、v-t图像的理解运动学基础速度公式:V=st匀速直线运动V-t图像及s-t图像位移公式:s=vt速度公式:Vt=V0+at、V-t图像基本运动形式位移公式:s=V0t+at2/2h=gt2/2Vt2=2ghVt=gt自由落体竖起上抛规律速度位移公式:Vt2-V02=2as平均速度公式:V平=(V0+Vt)/2匀变速直线运动特例Vt=V0-gth= V0t-gt2/2Vt2-V02=-2gh基本概念的考点1.质点的概念及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条件(1)概念:没有大小和形状,只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个理想模型,实际不存在。(2)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条件: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和轻重,而是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为可以忽略。2.参考系的概念(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叫做参考系。(3)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3.时刻和时间的区别在时间轴上,时刻用点表示,时间间隔用线段表示。4.路程和位移的区别(1)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2)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大于位移的大小。只有当质点做单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才等于位移的大小。(4)两个位移相等的条件是这两个位移的大小和方向都相等。所以,5. 矢量和标量的区别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且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物理量.如位移、力、位置、速度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如时间、温度、路程、比热容、电流、电压、电阻6速度与加速度的区别(1)速度概念: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速度公式:(3)速度方向:当V0时,表示正向运动,V0时表示正向加速,a0表示物体加速运动,a0表示物体减速运动。5、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平均速度和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相对应,瞬时速度和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相对应。讲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是哪一段时间(或哪一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讲瞬时速度必须指明是哪一个时刻(或哪一个位置)的瞬时速度。6.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率则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而平均速率则是标量,没有方向。8.速度的改变量与速度的变化率速度的改变量指V,速度的变化率指V/t,速度的变化率实际上就是加速度.9x-t与v-t图像的理解 S一t图 v一t图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v)表示物体静止表示物体向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相遇时的位移tl时刻物体位移为s1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a)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的共同速度t1时刻物体速度为v1(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质点在Ot1时间内的位移)基本运动形式的考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速度公式:vt=vo+at(减速:vt=vo-at)(2)平均速度公式:此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3)位移公式s=vot+at2/2(减速:s=vot-at2/2)(4)位移推论公式:(减速:)(5)某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速度2、自由落体运动(A)(1) 自由落体运动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2) 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3)重力加速度是由于地球的引力产生的,因此,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其大小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略有不,在地球表面,纬度越高,重力加速度的值就越大,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的值最小,但这种差异并不大。通常情况下取重力加速度g=10m/s2(4)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vt=gtH=gt2/2,vt2=2gh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概念: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注意: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是商品,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2)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注意: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交换,是因为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没有价值的东西也不是商品。任何人不能同时兼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销售者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二)货币的本质。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货币的含义和本质:(1)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的商品。(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3、货币的职能(1)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A、价值尺度职能(1)含义: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职能。(原因: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所谓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货币。B、流通手段:(1)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2)要注意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区别。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交换。(3)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2)货币在发展过程中又有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即待售商品的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这表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5、纸币的产生和发展:(1)纸币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产生的。(2)纸币的含义:它必须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注意: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这里需要强调两点:一是由国家或特定地区发行的。二是国家强制使用的。纸币没有价值,之所以能代替货币行使流通手段,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国家的强制力。)6、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1)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任何数量的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为限度。(2)通货膨胀指的是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或社会经济秩序。(注意: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很多,不仅仅与纸币的发行量太多有关,也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成本上升、总需求太大等。)(3)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的下跌的经济现象。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二、信用工具和外汇(一)信用工具:1、结算的方式:(1)现金结算(2)转账结算。2、常用信用工具:(1)信用卡:A、含义: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B、优点: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C、其中银行信用卡是指商业银行对信贷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2)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支票主要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二)外汇和汇率:1、外汇: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判断汇率升高和跌落的标准:如果用100单位外汇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下降,人民币贬值;反之,亦然。3、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即:货币升值和贬值的利弊分析)(1)本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A出口减少,进口增加;B外资投资成本增加;C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D本国外汇储备贬值,但有利于偿还外债;E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2)本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A出口增加,进口减少;B外资投资成本降低;C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D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4、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含义及意义: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1、从产生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2、从本质看: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看: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从重要性看: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然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一、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及其它的影响(即价格由市场形成)(一)供求影响价格1供求影响价格(1)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有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有影响(间接因素);(2)这些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直接因素)来实现的2供求如何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升高。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这就是“卖方市场”。(即由卖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卖者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供过于求,价格降低。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这就是“买方市场”。(即是买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买者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二)价值决定价格1价格和价值的关系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值越大,价格越高2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3劳动生产率及其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1)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提示: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有商品经济就有价值规律)(2)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为什么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即为什么没违背价值规律-等价交换原则?为什么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价格和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造成价格上下波动,价格不可能无限上涨,也不可能无限下跌,始终以价值为基础,围绕价值波动.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经常价格与价值不相符,但是从一个较长时间看,商品的平均价格还是和商品价值相符的可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而且是唯一可能的表现形式,等价交换存在于商品多次交换的平均数中二、价格变动的影响(一)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一般来说,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1)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2)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1)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2)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3、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1)在可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将增加对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反之亦然。(2)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同时将减少对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反之亦然。(名词解释:替代品是指如果两种商品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互补商品是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1、调节生产规模2、提高劳动生产率3、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第三课多彩的消费1、影响消费的因素(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收入、物价总体水平)、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A、其他条件不变,则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当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因此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B、一般地,未来预期收入(未来收入)越高,预期支出的可能性就会越大。C、社会收入差距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有密切的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物价水平也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一般说来,物价上涨人们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物价下跌,则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2、消费的类型(1)按照消费对象不同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2)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可分: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3)按照消费的目的分: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高一上学期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沁园春 长沙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 。2看万山红遍, ;漫江碧透, 。3 , ,万类霜天竞自由。 ,问苍茫大地, 4携来百侣曾游。 。恰同学少年, ; ,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曾记否, , ?沁(qn)园春 橘(j)子 百舸(g)争流怅寥廓(lio)(ku) 嵘(zhng)(rng) 挥斥方遒(qi) 浪遏()飞舟 漫江:满江。 百舸:大船。 怅寥廓:由深思而激昂慷慨的心绪。 挥斥方遒:强劲有力。 激扬文字: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善良的。 粪土:名词用作动词,视如粪土。 到中流击水: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 浪遏飞舟:阻止。 简介沁园春,词牌名。又名洞庭春色东仙念离群寿明星。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戚窦宪所夺,有人作诗咏其事,这个词牌由此得名。 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大盛于宋,随着金元北曲的盛行而衰亡。它原本是配合燕乐曲调的歌辞,在发展过程中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起初是称“曲子”“杂曲子”“曲子词”,后来也称作“乐府”“长短句”或“诗余”。 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某些词牌的命名与创始之作的内容有关联,但后人倚声或依谱继作,则不一定受此限制。可以赋词牌本意,也可以撇开词牌本意自由发挥。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的区别,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词的分类: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的多少来划分的。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词的流派:豪放派和婉约派。其作品分别表现出不同风格。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是苏轼、辛弃疾。婉约派作品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题材较狭窄,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一扫旧诗词里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诗人笔下的秋景充满生命的活力,对壮丽河山的描写,不仅抒发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感情,也表现了诗人主宰山河的壮志。本词分为上下两阙:阙:描绘绚丽多彩的湘江秋景 下阙:抒发慷慨激昂的革命情怀 。沁园春?长沙:借景抒情,借充满生命活力的湘江秋景图(一系列充满生机的意象),抒发诗人热爱祖国的感情,表现了诗人主宰山河的状态。语言上,具有诗歌的跳跃性(开头前三句),运用多组对比使其所描绘的形象更加鲜明。如:万山红遍?漫江碧透,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被诗人视为粪土的“万户侯”,“万类”的自由?民生的压抑。语言上还运用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如“万”“遍”“击”“翔”等。多种修辞手法的使用使诗歌更具感染力。如设问、对偶、夸张等劝 学 5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 , ;冰, ,而寒于水。6 , ,其曲中规。 ,不复挺者, 。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7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 , 。8 ,非利足也, ;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善假于物也。9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 , ,圣心备焉。故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 ,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10蚓无 ,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 , 。文学及文体常识:劝学作者是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学派的最后代表。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学派,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荀子二十卷,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写出下列加点字词的拼音: 须臾 y 舟楫 j 跬步 ku 驽马n 锲而不舍 qi 金石可镂 lu 骐骥 j 古今异义词: 蚓无爪牙之利古义:爪子和牙齿; 今义:帮凶、走狗。金就砺则利 古义:金属制品,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检查; 今义:探究并领会。 找出下列通假字并释义: 輮以为轮 輮 通 “煣”, 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虽有槁暴 有 通 “又”。 暴 通 曝, 晒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 通 “智”, 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 生 通 “性”, 天赋,资质。 活用情况: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使动用法,用煣的工艺。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向上;下,向下;名词作状语。 非利足也-非能水也 足,名词作动词,用脚走。水,名词作动词,游泳。 一词多义: 于:青,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比。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比。善假于物也:对, 向。之:锲而舍之:代词。 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的标志。青,取之于蓝 :代词。 蚓无爪牙之利 :定语后置的标志。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的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的。 使之然也 :代词,木。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而:表转折:而寒于水 而致千里 而绝江河 而青于蓝 而闻者彰 而见者远表修饰:顺风而呼 登高而招 吾尝跂而望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 。表并列: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蟹六跪而二螯表递进: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表因果:而神明自得表承接:锲而不舍 者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者,代词。组成名词的“者字结构”,作“的人”讲。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者,助词,表停顿,并提示下文要说的原因。八、特殊句式 判断句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也不再能再挺直,(这是由于)煣的工艺使它变成这样的。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增长,但是远处的人能看得见;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天资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罢了。固定句式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以” “没有用来的办法”。 (所以不积累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不汇聚细流,就不能成为江海。)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在上面吃泥土,在下面饮地下的泉水,这是因为用心专一的缘故。介词结构后置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成的,但比水更冷。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冰,是水凝结成的,却比水寒冷。师 说 11师者,所以 。12 , ?惑而不从师, , 。13生乎吾前, ,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 ,吾从而师之。14吾师道也, !15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16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7古之圣人, , ;今之众人, , 。18是故 ,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19爱其子, ,于其身也, , 。20彼童子之师, , 。21 , ,或师焉,或不焉, ,吾未见其明也。2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1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23圣人无常师。孔子师 、 、 、 。 ,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 , 。”24是故 , 。 , ,如是而已。25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 , ,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 。记韩愈,字退之,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本文阐述的是作者对从师问题的看法。 古今异义词:(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学问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 今义: 连词,表因果关系。 (3)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初等教育学校(4)吾从而师之 古义:从,跟从;而,连词。 今义:连词。(5)今之众人 古义:一般人。 今义:很多人。找出下列通假字并释义:传道受业解惑 :同 授,传授。句读之不知 : 同 逗,停顿。 或师焉,或不焉:同 否。活用情况:吾从而师之:以为师,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以-为耻,意动用法。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 名词作动词。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 愚人 形容词作名词。一词多义:之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他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些师道之不复:结构助词,取消独立性。 句读之不知 :表示宾语前置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代“六艺经传” 古之学者:助词,的 其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代词,他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其出人也远矣:代词,指圣人 其皆出于此乎:副词,大概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代词,指“闻道先乎吾”的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前指士大夫,后为语气词。道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道理 吾师道也: 道理道相似也: 道德学问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风尚余嘉其能行古道: 风尚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专门技艺的人孔子师郯子: 以-为师 吾师道也: 学习、效法或师焉,或不焉:从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不耻相师:学习、效法无 无贵无贱:无论 圣人无常师:没有特殊句式判断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授予业务知识、解释疑难问题的人。介词结构后置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以他为师。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不知道句读,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从师学习,有的不从师学习。被动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六艺经传都普遍的学习,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赤壁赋29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30 ,水波不兴。举酒属客, , 。31少焉, ,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32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 33歌曰:“ ,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 ,如泣如诉。 ,不绝如缕。 , 。 34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 ,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 , ,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35况吾与子 , 。驾一叶之扁舟, 。 ,渺沧海之一粟。 ,羡长江之无穷。 ,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 。” 36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 37客喜而笑, ,肴核既尽, 。 ,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在散文领域也有很高成就,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赋 :着力于铺陈事物,较多地采用散文化的句式。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究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 读准下列加点的字。 窈窕(yo)(tio) 棹(zho) 扣舷(xin) 袅袅(nio)酾(sh)酒 横槊(shu) 匏(po)尊 相与枕藉(ji) 嫠(l)妇 愀(qio)然 山川相缪(lio) 舳舻(zh)(l) 蜉蝣(f)(yu)通假字 举酒属客:通“嘱”,劝酒。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 山川相缪 :通“缭” 连结,盘绕。 词类活用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名作状) (2)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名作动)(3)侣鱼虾而友麋鹿 (意动) (4)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使动)(5)乌鹊南飞(名作状) 一词多义: 如 纵一苇之所如 (往)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 属 举酒属客(通“嘱”,劝酒)举匏樽以相属 (通“嘱”,劝酒)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之 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的) 纵一苇之所如 (往) 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标志) 倚歌而和之(代词,歌) 哀吾生之须臾(主谓之间)不知东方之既白(主谓之间)特殊句式 定语后置 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任凭小船儿自由漂流,浮动在那茫茫无边的江面上。 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 有个吹洞箫的客人,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奏。介词结构后置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译: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在斗宿、牛宿之间徘徊。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译: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宾语前置 何为其然也? 译: 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译:他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译:如果从没有变化的一方面去看,那么事物和我们都是无穷无尽的,还羡慕什么呢?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译: 这不是曹操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学常识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也称“柳柳州”。提倡“古文”创作。其散文以山水游记和寓言成就最大。在他的山水游记中常把自己的身世遭遇和个人情怀融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代表作是永州八记。记 :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二、 读准下列加点的字。 衽(rn)席 攒蹙累积(cun)(c) 斫榛莽(zhu) 箕踞而遨(j)(j) 引觞(shng)满酌三、古今异义 攒蹙累积:古义 重叠、积压 今义 积累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古义 这样以后 今义 转折连词 游于是乎始 :古义 从此,从这时 今义 递进连词 四、一词多义 异 A 始指异之 (以-为异,称奇) B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独特) 特 A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特别) B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超出一般) 为 A 余自为僇人 (成为) B 故为之文以志为(写) 而 A 觉而起,起而归 (表顺承,译为“就”、“然后”) B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表修饰,译为“地”、“着”) C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表因果,译为“因而”、“所以”) 被动句:以为 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译:我以为永州的山,凡具有特别形态的,都有我的足迹。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绕转中心太阳地轴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周期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恒星日(23时56分4秒)角速度平均1o/日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各地相等,每小时15o(两极除外)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o26(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2)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赤道全年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春秋分日全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随纬度的变化夏至日:由23o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冬至日:由23o26S向南北降低23o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离直射点越近高度随季节的变化23o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越大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四:光照图的判读(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o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o26(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o,时间相差1小时,每1o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o-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第二单元大气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29页图2.1)高度温度大气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高层大气2000-3000千米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平流层50-55千米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平流运动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二:大气热力作用(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二: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的热力作用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压线向低压方向(向下)弯曲,高空等压线向高压方向(向上)凸起高一物理期中复习测试题(一) 必修一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匀速运动B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匀变速曲线运动高一物理测试题 必修二(人教版)C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平衡状态D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速度和加速度都不断改变的运动2如图所示,用长为L的细杆拉着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小球在最高点时的速度为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球在最高点的条件是 B小球在最高点时一定对杆有向上的拉力C小球在最高点时一定对杆有向下的压力D小球在最低点时一定对杆有向上的拉力3设行星绕恒星的运动轨道是圆,轨道半径R的三次方与运行周期T的平方之比为常数,即R3/T2=k,则k的大小( )A只与行星质量有关 B只与恒星质量有关C与恒星及行星质量都有关 D与恒星的质量及行星的速度有关4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则还已知下面哪一选项的数据,可以计算地球的质量( )A已知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及地球中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B已知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及月球中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C已知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绕行的速度和运行周期D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离地心的距离5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5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现同时撤去大小10N的某一个力,其余的力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关于此后该物体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是5m/s2B可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5m/s2C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大小是5m/s2D可能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5m/s26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轮子依靠摩擦传动,相互之间不打滑,其半径分别为r1、r2、r3。若甲轮的角速度为 ,则丙轮的角速度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