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 高分低能 会读书不会研究 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问题出在哪里呢 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制作 钱库一中JMF2007 11 1 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 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 联系学习实际 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学习目标 丁肇中 1936 美国华裔物理学家 生于密执安州安阿伯 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 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 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 J 粒子 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 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肇 zh o 彷徨 p nghu ng 格物致知不知所措一帆风顺袖手旁观 掌握字词 1 格物 推究事物的原理 2 致知 获得知识 3 修身 陶冶身心 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4 彷徨 走来走去 犹豫不决 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5 袖手旁观 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6 不知所措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解释词语 整体感知 看到题目 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 格物致知 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 格物致知精神 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请在文中画出每段的关键句 且找出文中的过渡句 格物致知 格 推究 探察 致 获得 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格物致知精神 就是 实验精神 论点 我们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研讨课文 一 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 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二 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 学习自然科学应有真正格物致知的精神 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实验 三 格物致知 在 大学 里早已提到 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是否得到了大力传扬 为什么 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即自然科学的实验精神 原因是 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 并不是寻求新知识 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以王阳明 格 院子里的竹子为例 事实论证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 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 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四 实验精神 格物致知 精神 为什么很重要 应该怎样进行实验 1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 而是积极的探测 2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 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实验的方法 你能举一些例子吗 五 既然实验精神如此重要 当今的中国学生是否很重视它了呢 为什么 1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 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 2 误以为埋头读书可以应付一切 结果对实际毫无帮助 以自己的经历为例 事实论证 六 格物致知精神仅仅应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吗 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 研究人文科学 还是在个人行动上 都不可缺少 七 那么怎样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第一 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第二 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 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一 论点 学习自然科学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三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二 论证结构 分析问题 得出结论 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 3 12 13 提出论题 首先 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 然后 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接着 指出当今的中国学生依然轻视实验精神 1 2 理清思路 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把握论证方法 本文运用了那些论证方法 1 道理论证 开头引用 大学 指出 格物致知 的基本意思 第3段引用 大学 介绍 格物致知 的目的 解释 格物致知 真意被埋没的原因 2 举例论证 借王阳明 格 竹苦思头痛失败的事例 论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借通过实验了解竹性质的事例 论述实验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 而是积极的 有计划的 借自己的亲身经历论述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需要毫无帮助 3 对比论证 把王阳明 格 竹子 和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的性质形成对比 突出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验 拓展延伸 1 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 你能举一些例子来证明吗 2 你具备真正的 格物致知 的精神吗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大家讲讲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 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刘向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后汉书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鲁迅一切推理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颈胸运动康复
- 高三班级管理提升工作计划
- 护理课题达成型
- 护理学授课比赛
- 端点安全防护机制-洞察及研究
- 稀土矿物浮选界面改性-洞察及研究
- 跨境贸易合作协议条款及风险分析指南
- 2025年新相互扶持到老协议书
- 部编版小学道德法治主题班会计划
- 基因表达谱分析-第3篇-洞察及研究
- DB43-T 2629-2023回转窑挥发富集次氧化锌技术规范地方标准
- 中铝矿业有限公司巩义市张家沟大发铝土矿矿山土地复垦与地质环境保护治理方案
- 班级管理常规优质课件
- IT运维服务方案信息运维服务方案
- ZSL1000、ZSL750塔吊外挂架施工方案
- 文化自信作文800字议论文
- GB/T 28287-2012足部防护鞋防滑性测试方法
- GB/T 27677-2017铝中间合金
- 芜湖宜盛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3名编外工作人员(必考题)模拟卷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学教案
- 齿轨卡轨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