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五四学制)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_第1页
新人教版(五四学制)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_第2页
新人教版(五四学制)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_第3页
新人教版(五四学制)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_第4页
新人教版(五四学制)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五四学制)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缥缈(pio) 炫耀(xun) 掺和(cn)B . 赐给(c) 愚蠢(cn) 踪迹(j)C . 御聘(pn) 钦差(qn) 妥当(tu)D . 躇步(ch) 庇护(p) 呈报(chng)2. (2分)选择适当的词填空:美国派出飞机和舰只在航天飞机坠毁的长160公里宽80公里的( )寻找幸存者。A . 区域B . 水域C . 地域D . 领域3. (2分)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A .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B . 对后进生,我们既要严格要求,又要耐心帮助。这是并列关系的复句。C . “像米开朗基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的句子主干是“形象来源于大胡子”。D . 小说以故事情节为中心,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4. (2分)“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说的是哪位历史上的哪位才女?( ) A . 朱淑真B . 秦良玉C . 李清照D . 蔡琰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5. (4分)阅读下面这段话,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美,可能有一万种qun_释,但能将美演y_到极致,在繁华tu_去,日暮cng_桑中依然静默盛放,出尘脱俗的,也许真的寥寥无几。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3分)6. (13分) 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 A .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B . 念无以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C . 入则无敌国外患,出则无法家拂士者,国恒亡。D . 汝之不惠,甚矣!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E .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F . 富贵不能移,贫贱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颢黄鹤楼)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山随平野尽,_。(李白渡荆门送别)几处早莺争暖树,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词名句。战争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奇特的社会现象,古诗中有不少表现战争的诗句。战斗场面悲壮惨烈:“_,_。(李贺雁门太守行)”战事频繁,亲人音讯难通:“_,_。(杜甫春望)”愿人类铸剑为犁。四、 语言表达 (共2题;共7分)7. (2分)仿照下面划线句,补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一粒种子,可以无声无息地在泥土里腐烂掉,也可以长成参天大树;_;_。世界总是充满无限的可能,我们惟愿把握那“生如夏花般绚烂”的精彩。8. (5分)阅读同学们的对话,提取整合相关信息,合理安排写作顺序,自拟标题,简单介绍书法节的有关情况。150字左右。 甲:听说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徐渭原作来到绍兴啦!书法节期间会在兰亭博物馆展出。绍兴人有眼福啦!乙:是呀,兰亭书法节已经是第32届了。徐渭原作展览,算是今年最大的亮点呢。丙:这是故宫博物院的徐渭原作首次来绍兴吧?乙:是的。知道作品展的名字不?呵呵,跟着徐渭看书画:一个南腔北调人的艺术人生。甲:报纸上说,展出的徐渭书画精品有近30幅,其中故宫博物院借展原作5套,共12件,还有我们绍兴市文物管理局所藏的徐渭作品5件。丁:书法节什么时候开幕?在哪里开幕呀?我想去看看。乙:已经举行过开幕式了。4月9日呀,就在兰亭王右军祠。你不知道吗?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9. (12分)为了更好地了解气象物候知识,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活动的参与者之一,你也乐在其中。(1)晚饭后,你们一家人正准备外出散步。爸爸看着天边的晚霞,对你说:“快要下雨了,我们就不要到公园散步了。”请你用一句谚语来告诉爸爸可以出门:_,_。(2)住在海南的张姐姐通过微信给住在内蒙古的妹妹发了一张在海边游泳的图片,并留言:漂亮吧?妹妹:不会吧!我们这儿气温还挺冷的呢!如果你是姐姐的儿子,请用气象物候专题的知识向张姐姐的妹妹解说一下。(3)今年10月8日、10月23日正值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霜降”。请仿照示例,解释“霜降”的节气特点。示例:“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寒露时节,天气转冷,露水很凉。六、 名著阅读 (共1题;共8分)10. (8分)班里开展读水浒传的活动,下面是检查阅读效果的两个步骤,请一一完成。 (1)从梁山好汉中任选一位,填写人物知识卡片(人物相关故事名称不能少于两个)。分类:水浒传人物 编号(8)人物姓名:_性格特点:_相关故事:_。(2)从卡片上的相关故事中选取你喜欢的一个,在班上交流。将交流内容写在下面。要求:叙述简明,情节概括清晰。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11. (6分)(2012台州)阅读古诗,回答问题秋夜山居唐施肩吾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注释】素机:织布机。野客:离乡在外的游客。(1)诗歌首句“_”一词点明了时令属“秋”。(2)诗中“衔”字向来为人称道,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八、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12. (16分)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小题。隆中对节选【甲文】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出师表节选【乙文】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帝室之胄_ 总揽英雄_不以臣卑鄙_ 恐托付不效_(2)翻译句子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正好体现了诗中前句的_,他为刘备制定的战略方针是_。乙段中最能体现“臣心”的一句话是_。(4)两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诸葛亮的形象,隆中对中侧重表现他的_,出师表则侧重表现他的 _。 (5)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传颂,你还知道他的哪些故事呢?请简要介绍两个故事吧!故事一:_。故事二:_。九、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13. (20分)阅读田野上的白发,完成后面问题。田野上的白发刘益善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珊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丁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丁下采,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珊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谊享一事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到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予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进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1)简要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2)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3)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4)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14. (13分)(2017随州)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朗读者的成功是人文精神的回归江德斌文化类节目在近期制造了个小高潮。中国诗词大会之后,董卿以制作人、主持人双重身份推出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开播。嘉宾们念诗,读散文和家书,分享曾经打动过、甚至改变过自己生命轨迹的文字。首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有知名演员濮存昕、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也有从四川成都鲜花山谷里走来的普通夫妇等。(据2月20日新京报)一段文、一首诗歌、一封信、一个故事,朗读者并没有复杂的情节,也没有故意设置的煽情,只是由朗读者简单的回顾人生片段,以及打动或改变自己命运的文字,并给观众当众朗读一遍。朗读者的首播收视率和口碑双丰收,可谓获得了巨大成功,乃是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又一个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现象级文化类节目。朗读者给观众带来的并非视觉冲击、戏剧化情节,而是在平静的阅读氛围里,将这些感人的文字,传递给荧屏内外的广大观众,为大家在浮躁的繁华世俗里,搭建起一座沉淀心灵的人文殿堂。朗读是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经历过的,但大多会忘却,有些人则会爱上朗读,并保持这种习惯,在生活里、工作之余,朗读自己喜爱的文字。总体而言,朗读是一个小众化的领域,与歌舞、真人秀、小品等娱乐节目相比,朗读者乃是一股清流,显得平淡恬静,似乎很难吸引到观众。然而,朗读者节目唤起了大众对朗读的回忆,带领大家沉浸在文字的意境里,享受人文艺术之美。在荧屏到处都是喧闹的娱乐节目之际,观众逐渐产生观赏疲劳,希望看到不同的节目类型,这就给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创造了空间。经过多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我们在物质财富方面,已经越来越充裕,但在精神方面,却仍然寥落荒芜。社会文化整体呈现出低俗化、碎片化、快餐化等状态,很多人感觉精神过于紧张,心理压力太大,社会太浮躁,希望节奏能够慢一点,大家都能心平气和一些。而这恰恰需要文化方面的熏陶,也是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的意义所在。事实上,很多电视台也都有读书节目,只是偏重于介绍图书和作者、时代背景等,传递内容局限于知识,并没有延伸到情怀方面,也就容易走高冷化,受众面相对狭小。而朗读者比较贴地气,将朗读者的个人经历,与文字连接在一起,更容易触动观众的同理心,抵达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诸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的兴起,并受到广大好评,不仅是人文的复苏,也反映出时代潮流的嬗变。在经历多年的娱乐节目轰炸后,观众也开始分化,部分人希望在忙碌繁琐的生活里,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回归人文精神。朗读者做到了这一点,让观众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优美文字对精神的陶冶,从而喜欢上朗读,重新拾起书本,轻声朗读起来。(选自2017年2月21日中国青年网,有改动)(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2)第6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第七段中划线字“这”指什么?(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合作者观念的一项是( )A . 朗读者的成功,说明不依靠视觉冲击力一样可以办好文化类节目。B . 朗读者唤起大众对朗读的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