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視覺藝術教學研究(期末小論文)報告者:黃秀珠 學 號:美研二9582007指導教授:張全成論文題目國小高年級學童視覺藝術成績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摘 要 藝術學習能增強對其他學科的學習、提供對事物的洞察力、激發學生創造力、進而認識並了解自我、也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管道,透過藝術的教育,能分享彼此的想像、最深層的感情,為人們帶來獨特的經驗,此外,藝術品是人類的一種特殊發明,藝術家的某些作品不僅能感動人,而且帶來無以取代的啟發,這是藝術所提供的內省功能,因此,藝術是一種智能的表現,能幫助學生培養各方面的能力。近年來,社會急速變遷、資訊科技發達,我國在各種教育改革報告書中也提出,要以人本化、多元化、科技化與國際化的教育方式來因應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善用多元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運用多元評量方法,協助學生改善學習效果,如此才能在有限的教育時間內,讓學生依其潛能發展,以適應多元社會。時下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每個學生擅長的智能不同,教育應從學生專長之智能切入,給予鼓勵與發展的學習空間,才能發揮學生不同能力的信心,基於上述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在校的視覺藝術成績與不同學業(國語、數學、社會、自然)四科成績的相關性,及視覺藝術成績與研究者自編的視覺審美測驗施測結果是否有顯著的差異、視覺審美補救教學對測驗成績是否達到預期效果。研究對象為台中市立文心國小六年八班、六年十班兩班級學生,共計67名,以班級分組,統計各科成績做分析比較,各班採視覺藝術成績前7名代表高分組,暫時視為美術資優學生並做分析。審美測驗以六年十班做教學前與教學後的比較,並使用關聯樣本t考驗進行資料處理。本研究之發現如下:一、視覺藝術成績與國語成績呈高度相關,與數學成績呈低相關;社會、自然成績呈中度相關。二、音樂成績與數學成績呈高度相關。三、視覺藝術成績與美感測驗成績呈低度相關。四、實施補救教學後審美測驗成績有顯著進步。伍、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進討並提出教學、生涯輔導及未研究上的建議。關鍵詞:學業成就、視覺藝術、審美測驗、多元智能學業成就:本研究之學業成就指的是,學童在六年級下學期結束總學期各科智育分數,國、數、社會、自然四科成績。視覺藝術:國小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分為視覺藝術教育、表演藝術教育、音樂藝術教育、與其他有關之藝術教育,而本研究的視覺藝術教育,其學習內容包含視覺形體知識與審美力之培養建立等。視覺藝術成績以創作為主(線畫、素描、水彩、平面設計、偶戲、工藝等)。審美測驗:審美(aesthetic)一詞在美術領域中又稱為美術鑑賞,指個人對視覺對象產生由感覺、知覺、靜觀、推想及判斷的心理活動,也是一種對物的知性與感性反應,其中知性反應就是審美認知與評價,感性反應則為賞心悅目的美感經驗與主觀的情緒表現。美術鑑賞包含知覺、知識、怡情與美感四個因素的交互作用;而本研究審美測驗由研究者自行編製,即是指個人具備由感覺以至體驗美感形式的心理能力之評量工具。多元智能: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Gardner 所提出,認為每個人都至少具備有語言、邏輯數學、身體動覺、音樂、空間、人際、內省、自然觀察者等八種智能,而智能是一種處理訊息的生理心理潛能,這些潛能在某種文化情境中,可被激發來解決問題或創作該文化所重視的產品。第一章 緒論本研究主要探討國小六年級學生,學業成就與藝術與人文領域中視覺藝術之成績相關,並驗證美感測驗成績與視覺藝術的美術表現能力是否成對等關係,進而發展出事後評定學生美術性向測驗及診斷學生具美術資優能力的依據,作為提供學生、家長做生涯規劃的輔導參考,及教育行政單位安置學生進入美術資優班的有效決定。因此在本章中首先敘述研究動機、研究目的,最後提出研究範圍與限制,以下就各小節的內容分別做敘述。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一、研究背景(一)因材施教是學校教育的理念,是適應個別差異的教育,它是一種有效的教學,而開發學生的潛能則是學校的責任。在教育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的課程目標中提到:國民教育階段的課程設計應以學生為主體,以生活經驗為重心,培養現代國民所需的基本能力並積極運用社會資源與個人潛能,使其適性發展,建立人生方向。(二)從學校教育的角度而言,21 世紀的教師對今日孩子將來長大後會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可說是完全沒有把握,教育的觀點不再像以往塑造學生的未來,而是協助學生透過其內在潛能、發揮創意來創造自己的未來。每個人都有充分發展其潛能的權利,並且每個人都具有其獨特的一組潛能、知覺、興趣與目標。所以,教育上的一項重大課題便是如何發掘個人的潛能,並提供充分發展的機會(吳武典,2003)(三)藝術教育對於教育現況能夠提供一個全新的視野,也是實現多元智能理念的最佳管道,透過藝術教育,以培養迎接二十一世紀各種挑戰的人才,如此國家競爭力才能提升。二、研究動機(一)本研究者實際從事美術教育二十餘年(含高年級級任七年),常面臨家長或同事詢問該生是否適合就讀美術資優班問題感到疑惑,尤其是事關學生未來的發展與人生方向,教師不能憑個人之直覺或經驗下定論,由於這問題背景,身為教師有必要提供可靠信息,協助學生發揮他們的潛能,此為研究動機之一。(二)當前國內美術資優班林立,評定學生的標準不一,每年多有變動,尤其是該評量學生的學業成績與否,經常搖擺不定,可見美術資優的評定方法有待建立,此為研究動機之二。(三)人的心智是什麼?語言和思維之間的關係是什麼?何謂智能?美國及歐洲很多學校已經開始用多元智能架構來思考教學的問題。本研究者多年來根據實際觀察學生表現發現:國語、自然學科領域的學業成就與視覺藝術成績有高度相關;而數學、社會學科領域的學業成就與視覺藝術成績無顯著相關。其可信度如何?相關性必須量化,此為研究動機之三。(四)如果上述假設成立、那麼多元智能理論中,語文智能、空間智能、自然觀察者智能間有高度相關;邏輯-數學智能、音樂智能、肢體-動覺智能、人際智能、內省智能與空間智能相關性如何?此為研究動機之四。(伍)家長需要瞭解學生的志向、興趣是什麼?而影響學生美術成績、志向、興趣的根源是什麼?哲學家克羅齊說:藝術是一種直覺可見有所謂的美術資優才能。然而偉大的藝術家羅丹說:沒有所謂的天才,有的只是用功、方法和不斷的改造。影響學生的美術表現(審美與技能)相關因素是什麼?此為研究動機之五。(六)學童的學業成就,國、數、社會、自然四科智育分數其落點雖含教師主觀成分但因為有評量試卷、大小考多次評量其成績相較於視覺藝術成績來得客觀,本研究欲瞭解視覺藝術成績與美感測驗成績是否有差異,並希望建立一套客觀的美術性向測驗評量工具,作為美術教育研究者參考,此為研究動機之六。第二節 研究目的本研究基於以上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者依據學童學業成績及結合相關文獻設計一套美術審美測驗評量工具,進行實驗教學,具體而言,本研究之目的為:一、探討學生各科學業成就與視覺藝術成績之相關情形。二、探討學生多元智能之間與視覺藝術表現之相關情形。三、探討學生的美術表現與審美測驗的相關因素分析。四、探討學生施行審美教學下,其視覺藝術成績表現情形。伍、探討學生使用自編的美術審美測驗評量工具客觀情形。六、歸納整理並提出教學之建議。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一、研究範圍因限於研究者人力與時間,研究對象僅以台中市文心國民小學六年八班、六年十班兩班學生,以班級分組,共計67名。二、研究限制(一)限於測量國小六年級學生,因此應用本研究的研究結果時,不宜推論至其他年級。(二)研究對象僅以文心國小67名學生,樣本數過少不宜推論至全國。(三)限於國小六年級視覺藝術課程的開放性,因此應用本研究的結果在資料的解釋上亦有所限制,宜採取較為謹慎的方式,不宜過度推論。第二章 文獻探討本章主要蒐集與本研究相關之國內外書籍、期刊與論文進行文獻探討。第一節探討當今藝術教育之思潮與內涵,第二節探討藝術教育與多元智能之關係,第三節探討國內美術資優教育的現況。第一節 當今藝術教育之思潮與內涵教育工作者對於當前的教育情況必須全盤掌握,才能尋求課程與教學改進之道。因此本節針對當今藝術教育思潮與內涵作相關探討與釐清,以作為本研究之理論基礎:一、當今藝術教育之思潮一九九年後國際藝術教育,進入所謂的後現代主義思潮。後現代是一種對現代的反動,過去的現代藝術強調精緻的藝術形式,與社會生活缺乏聯繫(Efland,1999);後現代藝術則強調多元性、折衷性,並尋求藝術與生活的結合(Gablik,1991),此外,後現代的學科模式,強調的是知識、學習經驗、國內社區、自然世界和生活本身的關聯性(Slattery,1995)。後現代藝術教育中幾個重要的思潮如下:(一)多元文化藝術教育多元文化藝術教育,旨在促進文化的多元、多樣、以及社會公平,課程關切的是人權、偏見的消弭、及教學法能更適切於學生的社會背景(Diaz & Xanthropoulous,1999)。此外,也重視當代的社會議題,如兩性平權、人權平等、種族歧視等,鼓勵學生思考不同文化的關懷及如何解決不同文化的衝突,進而以實際行動帶動學校、社區甚至整個社會的改革。(二)社區取向藝術教育兒童為社區的且成分子,生活於社區之中,也受其所屬社區文化、物材與景觀等的影響。因此,社區取向藝術教育強調學生與社區應作適當的互動,而課程中重要環節即是引導學生了解社區之軟硬體結構、符號溝通系統、社交模式、社區價值、社區文化傳統和所有與藝術相關之定義、觀念和議題(陳菁繡,2000;Blandy,1992)。(三)全球觀藝術教育全球觀藝術教育課程,著重不同文化民族、政治、經濟、科技、人權等議題的交錯關聯,鼓勵學生以多元文化社會和地球村的公民自居,欣賞人類的差異與多樣、國際系統的複雜、以及這些因素對本身社區的衝擊。視覺文化與視覺符號也成為全球觀藝術教育課程強調的重點。(四)生態藝術教育生態藝術教育的終極目標是以人的整體發展為出發,強調情感和理智的整合、個人和社會的整合、教學和生活的整合(郭禎祥,2000c)。致力於人文內涵的強化,綜合美學、藝術史、藝術批評、藝術創作等廣泛性人文學科為基礎的藝術教育體系。(伍)科技教育先進國家鑑於科技的開發與應用已相當普遍,已先後將科技納入國民教育的課程當中,並取代過去的工藝課程(呂清夫,1994;Benson,1994)。科技教育屬統整性課程,以整合科學、數學、社會科、語文、美術、音樂等科,進行科技活動,且以問題解決為教學設計的核心。科技教學時兒童經由問題確認、資料蒐集、尋求解決觀念、計劃、製作、測試、修訂等一系列過程,解決與科技有關的問題。二、當今藝術教育之內涵面對後現代藝術教育思潮的衝擊,如何發展課程,許信雄(2000)曾提出課程內容為:(一)知識理解:藝術的事實、概念、原則、理論(二)方法技能:創作、表演或賞析的歷程,使用的媒材、技法,情感、觀念和思想等表現。(三)評價與欣賞:針對作品、演出、報告、操作與過程中的學習情形進行評量。視覺藝術亦稱空間藝術或造形藝術通稱美術,為藝術的一部門,藝術和宗教、學術、政治、經濟等均為文化現象及生活形式的一種(陳朝平,1995)可見藝術教育之內涵廣泛。第二節 探討藝術教育與多元智能之關係一、藝術行為是一種智能的表現藝術教育與視覺大腦息息相關,當我們進行不同類型圖像的觀看、欣賞時,會動用大腦中不同的神經區域,進行各種認知活動。根據哈佛零方案創始人之一的Nelson Goodman 指出:藝術在本質上是認知的一環,而不只是情感的表現。一項哥倫比亞大學針對美國東岸四到八年級學生進行實驗的結果顯示(張華芸,2001),那些在學校得到充分藝術學習機會的學生,在創意指數上的得分,竟是藝術學習機會相對不足的學生的三倍之多。二、透過藝術教育來提昇多元智能多元智能論與 藝術教學皆強調:欲達到預設的教育目標,並非只有一條途徑;因此,教師可嘗試不同的教學技巧及搭配輔助教具,刺激學生的學習動機,以達到教育目標。郭禎祥指出藝術是著重各種能力均衡發展的全人教育,透過藝術的求知方式,可使我們經歷各種智能的複雜運用,而視、聽、動等多元學習之策略亦能輕易整合傳統的各個學科,以及其他重要觀念與意識形態(郭禎祥,1999a)。Gardner 也曾提出學校應重視並提供豐富的藝術課程,否則很難討論學生及教師們所具備的不同範圍的智能內容(李心瑩譯,2000 )第三節 探討美術資優教育的現況(一)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原則鑑定基準(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五月九日教育部參字第九一六三四四四號令訂定發布)第十六條本法第四條第三款所稱藝術才能優異,指在視覺或表演藝術方面具有卓越潛能或傑出表現者;其鑑定基準為下列各款規定之一: 1. 某領域藝術性向測驗得分在平均數正一點五個標準差或百分等級九十三以上者,或術科測驗表現優異者。 2. 參加國際性或全國性各該類科競賽表現特別優異,獲前三等獎項者。 3. 專家學者、指導教師或家長觀察推薦,並檢附藝術才能特質與表現等具體資料者。 (二)教育部自民國七十年依據國民中小學美術教育實驗班實施計畫成立了八所國民中小學美術教育實驗班開始實施美術資優教育,再依實際需要逐年分區設班;民國七十三年在全國開始設立了三所高中美術實驗班,此後美術才能班逐年增加。(三)美術班招生都採學科、術科成績併計方式處理,這些學生的學科成績原具基礎,因此學科成績通常都優於其他班級。第三章 研究方法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設(一) 研究架構自 變 項依 變 項自 變 項依 變 項視覺藝術成績國語、數學社會、自然音樂、審美測驗成績審美教學前測審美教學後測(二)研究假設1、國語、自然學科領域的學業成就與視覺藝術成績有高度相關2、數學、社會學科領域的學業成就與視覺藝術成績無相關3、音樂成績與視覺藝術成績有高度相關4、審美測驗成績與視覺藝術成績有高度相關5、實施鑑賞教學後審美測驗成績有顯著進步。第二節 研究樣本1、以台中市立文心國小六年八班、六年十班兩班級學生,共計67名,以班級分組。2、依95學年度下學期期末各科總成績統計成績做分析比較。3、各班採視覺藝術成績前7名代表高分組,暫時視為美術資優學生並做分析。4、審美測驗以六年十班做教學前與教學後的成績比較。第三節 研究工具(一)學業成就的測量工具目前許多學校仍舊是以教師自編之紙筆測驗來作為定期評量的主要工具,測驗的範圍乃配合教學進度而定,目的在評估學生對於該階段教學內容的精熟程度(張美玲,2000),本實驗是配合學校正常教學進度所實施,以測量國小六級學生學業領域的學習成就之表現。(二)統計方法以SPSS 12.0版統計套裝軟體分別進行統計分析工作。(三)審美測驗修編過程量表內容由研究者自編,請學校美術資深教師共3人預測,研議後刪除有爭議性的題目,以每題10分共十題作為評量。第四節 研究程序(一)本研究在審美測驗過程中發現視覺藝術成績與美感測驗成績呈低度相關,六年八班成績普遍低落,於是隨機在六年十班進行補救教學。先前測,待教學後作後測再公佈答案做成績比較。(二)補救教學課程設計由研究者自編以抽象畫及美的形式原理原則實施40分鐘教學。第五節 資料處理1、將原始資料依統計軟體之資料處理格式輸入2、以描述性統計建立各項基本資料,包括平均數、標準差。 3、以皮爾遜積差相關分析視覺藝術成績與學業成績之相關分別進行統計分析。4、以關聯樣本t考驗來比較教學前與教學後的成績有無差異性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第一節 視覺藝術成績與學業成就之相關分析六年八班 連結(1)六年八班視覺藝術成績與國語、社會、自然成績呈中度相關,與數學成績呈低度相關。(2)視覺藝術高分組同學與國語成績呈高度相關,與數學成績呈低相關;社會、自然成績為中度相關。六年十班 610視覺藝術與國語成績分布圖 610高分組視覺藝術與數學成績分布圖(1)六年十班視覺藝術成績與國語、自然、社會成績皆高度相關,與數學成績呈中度相關。(2)視覺藝術高分組同學與其他四科成績皆呈中度相關。第二節視覺藝術成績與審美測驗成績相關比較六年八班與六年十班 連結結果顯示:六年八班與六年十班視覺藝術成績與美感測驗成績呈低度相關第三節 音樂成績與數學成績的相關比較結果顯示:六年八班與六年十班音樂成績與數學成績呈高度相關。第四節 審美測驗教學前與教學後的成績比較六年十班實施視覺藝術鑑賞教學檢驗610班座號前測後測1509025070360804408057070680807809086080980801070901160801270901380801470801550701660601750701880801940802060702170702290802350902470902580802670802780802860902990100308090317090328090337090敘述統計 個數最小值最大值平均數標準差VAR000023340.0090.0067.272713.52607VAR000033360.00100.0081.51528.70388有效的 N (完全排除)33 T 檢定成對樣本統計量 平均數個數標準差平均數的標準誤成對 1VAR0000267.27273313.526072.35459VAR0000381.5152338.703881.51515成對樣本相關 個數相關顯著性成對 1VAR00002 和 VAR0000333.328.062成對樣本檢定成對變數差異t自由度顯著性 (雙尾)平均數標準差平均數的標準誤差異的 95% 信賴區間下界上界成對 1VAR00002 - VAR00003-14.2424213.469942.34482-19.01866-9.46619-6.07432.000 (1)0:121:12(其中1為教學前,2為教學後)(2)因為關聯樣本,故用t檢定。(3)0.05檢定,df33132,單尾檢定 關鍵值 1.645。(4)因t6.0741.645,故拒絕0,即補救教學後視覺藝術審美測驗成績有顯著進步。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第一節 結論(一)本研究發現:國語科學業成就與視覺藝術成績有高度相關;而數學科與視覺藝術成績無顯著相關。(二)在多元智能理論中,音樂教師普遍認為音樂成績與數學成績有高度相關從本研究中獲得證實。(三)視覺藝術成績與美感測驗成績呈低度相關,其因素研究者推測:視覺藝術評量成績不夠客觀而美感測驗評量工具未受信效度考驗所導致的結果。又根據文獻分析:國小學童對抽象藝術仍然難以理解它也是藝術品。兒童的詮釋都是因為理解圖畫與所描繪的現實世界間的關係,按兒童畫發展理論高年級學童似乎是寫實時期把再現看成是一種模仿,本研究美感測驗超乎學童的審美能力所致。 (四)美感測驗成績在實施補救教學後成績明顯進步,這說明了藝術經過學習在審美判斷中顯現高度的效果,這使研究者回溯在一九六年代的認知改革運動( B a a r s , 1 9 8 6 ;Gardner, 1985)中,很令人欣慰的成效之一是把藝術視為認知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安全员模拟测试题及答案模拟模拟练习
- 2025年人口与发展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农业经济管理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景观艺术设计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政府文宣岗笔试冲刺题
- 2025年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实施能力考试高频题解析
- 2025年建筑施工管理师技术考查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建筑工地安全题解
- 2025年家政服务技能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课件中插入密码小程序
- 杜邦安全培训课件
- 16949工程变更课件
- 国宝文物运送活动方案
- 2024年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招聘备案制工作人员笔试真题
- 护理沟通与服务课件
- 高低压配电施工设计方案
- 2025年辽宁省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详解
- 企业种子管理制度
- 2025年村干部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上海长租公寓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 焊工安全操作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