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的水利设施及其特征1摘要: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对水利建设比较重视,在数千年的历史岁月中,兴建过数以万计的水利设施。这些水利设施涉及生活用水、农田灌溉、防洪排涝、漕运航运等诸多领域,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从大量资料来看,中国古代的水利设施经历了发展变化的过程,并在不同的时段和不同的地区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尽管这些水利设施并不是持续发展的,有些设施甚至经历了由先进到落后的转变,但毋庸置疑,许多设施起源甚早,科技含量甚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至今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中国古代水利;农田灌溉设施;生活用水设施;防洪水利设施;漕运水利设施基金项目:教育部基地重大课题项目(06jjd770019);陕西师范大学211项目子课题作者简介:王双怀,男,陕西铜川市人,历史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资源,没有水人类就无法生存,更谈不上从事其他社会活动。但水资源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其自然存在状态并不能完全符合人的需要,水利和水害都是存在的。因此,人们需要通过工程措施来兴利除害。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故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尤为重视。在数千年的历史岁月中,修建了数以万计的水利工程,每个工程都有相应的水利设施。关于历代王朝兴建水利的情况,学术界已多有论述。本文拟对中国古代的水利设施及其演变情况进行探讨。一、生活用水设施生活用水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乡村居民都离不开生活用水。中国古代的生活用水因居住条件而定:临河者汲河水,近泉者汲泉水,无河无泉者则用渠水、井水或雨水。为了满足城乡居民特别是城市居民对生活用水的需求,中国古代曾修建过一些供水工程和排水工程,与此相关的还有一些配套的设施。1、供水设施中国古代的供水工程以河渠、井泉为主。在远古时代,中国先民一般居住在靠近河流、湖泊的阶地上,利用天然河水、湖水或泉水维持生计。这种情况在氏族公社阶段表现得尤为突出。如著名的半坡遗址位于泸河之滨的坡地上,半坡人就是以沪河水维生的。进入夏商周三代,人类活动区域不断扩大。在无天然河湖可资利用的地方,只好开泉、凿井取水。易·井有改邑不改井之说。由于居民多凿井取水,因此,井屋成了人家的代称,井里成了乡里的代名词。秦汉以后,随着城市化倾向的发展和风水说的兴起,不少人居住在离水源较远的地方;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对生活用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井、泉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统治者不得不开发水源,修渠引水,以解决城镇居民的用水问题。汉武帝元狩三年修昆明池,并引池水入汉都长安,供居民使用,就是明显的例证。隋唐长安城是国际化的大都市,有比较完备的供水系统。龙首渠、清明渠、永安渠分别从东、南两个方向进城,与城中众多的水井相辅相成,共同解决城市生活用水及环境用水问题。唐代以后,宋元明清诸代在大中型城市中也普遍建有供水设施。2、提水机具与生活用水相关的设施多为提水机具。大体说来,河水、渠水浅而易汲,可直接使用瓶、缶、罐、桶等简易设施提取。对于较深的井水、泉水,则需要借助于桔槔、辘轳等水利设施。桔槔是架设在井边或泉边的提水工具。这种工具主要由一根立柱、一个长杆、一块石头和一条绳子组成。庄子·天地所谓凿木为机,后重前轻,引之则俯,舍之则仰,说的就是桔槔。桔槔的使用方法是利用杠杆的原理,将空桶系在长杆的绳子上,拉动绳子,使桶进入井中,等桶中水满,轻轻上提。这种机具便捷、灵活、省力,因而使用较为普遍。类似桔槔的提水机具还有鹤饮等设施,同样有较高的提水效率。辘轳是利用轮轴原理制造的提水工具。其形态有两种:一种是手摇式辘轳,一种是滑轮式辘轳。前者在井边架设一个木轴,伸到井口上方,在木轴上套装一个安有曲柄的圆筒,在圆筒上缠绕绳索,利用轴承装置放桶提水。后者则是在井上搭架,设置滑轮,以节省人力,便于提水。桔槔一般只能用于浅井,辘轳则可用于深井。这种机具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到现在还在不少地方使用。3、排水设施排水设施主要是用来排泄生活废水或其他污水的。此类工程在庭院、村落有渗井、阴沟,在城镇则有大型排水系统。考古人员在汉唐长安城遗址中发现,其宫苑内有设施完备的排水管道,坊里中有纵横交错的下水管道和排水沟,院落中有渗井和排水道。其他城市也有类似的情况,说明中国古代的城市中已形成一定的排水网络。二、农田灌溉设施中国地处欧亚大陆东部,许多地方常常受到干旱的威胁。因此,灌溉对农业生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国古代灌溉用水以河水为主,也有用泉水、井水的情况。水利工程种类极多,灌溉设施不一而足。引水渠首分为有坝引水和无坝引水两种类型,渠道则有干渠、支渠和小支渠等,与之配套的还有斗门、节制闸、泄洪闸、退水闸、渡槽、涵洞等水利设施。这些设施种类多,大小不一,都是与农田灌溉密切相关的。旨在通过畦灌、沟灌、淹灌或其他灌溉形式改良土壤,补充水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1、灌溉系统农田灌溉包括两个系统:一个是河灌系统,利用地表水进行灌溉;一个是井灌系统,利用地下水进行灌溉。两个系统相得益彰,有异曲同工之妙。(1)河灌河灌即引河水、湖水进行灌溉。从现存历史地理文献来看,中国古代修建的水利工程大部分都与河灌有关。因此,可以肯定地说:河灌是中国古代农田水利的主要形态。中国河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商周时期的井田可能就是引用河水进行灌溉的。周定王五年(前602)孙叔敖引期思水(在今河南固始县西北)灌溉雩娄(今安徽金寨北)土地。这是文献中有关河灌的最早记载。魏文侯二十五年(前422),西门豹治邺,开漳水十二渠以灌溉农田。秦昭王三十年(前277)前后,李冰出任蜀守,主持修建都江堰,促进了成都平原农业的发展。秦王政元年(前246),水工郑国又在渭北地区主持修建了郑国渠,灌田四万顷。此外,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管子等书对当时的灌排渠道、堤防设计及施工技术也有所论述。由此可见,在先秦时代,中国在引河灌溉方面就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秦汉时期是中国水利事业发展的一个高峰,在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贵州省重点产业人才“蓄水池”第三批岗位专项简化程序招聘46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掌握春分季节
- 悦享安全劳动
- 中国电视剧海外传播趋势与展望报告
- 软件安全可信加固-洞察及研究
- 手指画恐龙课件教学
-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思想政治试卷
- 架线数字孪生建模-洞察及研究
- 百度房屋买卖解除合同范本6篇
- 广西钦州市十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八周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国有企业管理岗竞聘笔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 (完整word版)高中英语3500词汇表
- 四级单词完整版excel
- 深圳低压电工作业-实际操作培训课件-科目四-作业现场应急处理
- 植物生理学第十三章植物的逆境生理课件
- 中控岗位培训课件
- 宾馆酒店前台责任书
- 2.2 第2课时 基本不等式的综合应用(课件)高一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 勿忘国耻教学课件
- 《中国音乐发展简史》PPT课件
- 生活老师管理制度(7)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