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学情调研考试试卷.doc_第1页
新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学情调研考试试卷.doc_第2页
新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学情调研考试试卷.doc_第3页
新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学情调研考试试卷.doc_第4页
新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学情调研考试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学情调研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渊博(yun) 精僻(p) 诓骗(kung) 脂粉(zh)B . 彷徨(png) 拜佛(f) 玄虚(xun) 抠门儿(ku)C . 咀嚼(ju) 狡黠(ji) 聪颖(yng) 瘠梁(j)D . 傅彩(b) 阐证(chn) 汲取(j) 泛滥(ln)2. (2分)(2015孝感)下列各项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 旁骛 真谛 猝然 黎民百姓B . 粲然 荫庇 诘责 迫不及待C . 告罄 决别 锦幛 无与伦比D . 伛偻 拮据 喑哑 引颈受戮3. (2分)(2015丹东)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 . 为了培养学生生活技能,学期末,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活技能大赛。B . 有人说,人只有到了中年之后,就能深切地体味到人生的意义、责任和问题。C . 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优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不足。D . 为了防止“中东呼吸综合征”不流入我国,海关严格排查入境人员。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素质的重要标准。B . 如何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有学者提议,应倡导全民重温中华经典,对弘扬民族文化更具积极意义。C . 游览三峡大瀑布时,我们从倾泻而下的水帘中狂奔而过,尖叫声、嬉笑声响成一片,那真是充满刺激的难忘体验!D . 拒绝为救护车加油的行为不可原谅,应杜绝此类事件不再发生。5. (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语文,是语言和文学以及文化的简称。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 。 , 。 。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A . B . C . D . 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6. (20分)阅读文言,回答问题。【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乙】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之罪有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节选自晏子春秋)注弋:用带有绳子的箭射。主:掌管,主持。(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束二缚一人诣王 其实味不同 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 (2)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3)阅读两文,回答问题。甲文通过“”这句富有侮辱性的话,表现了楚王的傲慢无礼;乙文通过“勿杀!寡人闻命矣”这句话,表现了景公的;甲乙两文则共同表现了晏子的。(4)请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分别分析晏子的语言技巧及其效果。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7. (10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登 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注:这首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重阳节登高所作。此时杜甫寓居长江畔的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患有严重的肺病,生活也很困顿。潦倒:犹言困顿,衰颓。新停:这时杜甫正因病戒酒。(1)诗人“苦恨”的原因是什么?(2)本诗的三四句是千古名句,写景抒情极为传神,请作赏析。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8. (10分) 今年5月30日,资阳市“牵手文明、共建和谐”文明礼仪传递活动全面启动。学校是传播文明礼仪的重要阵地,作为一名中学生,有义务积极参与这项活动。(1)请用简略的语言叙写一则你所搜集的文明礼仪历史故事。(2)请指出校园内的一种不文明现象,并提出整改措施。五、 默写 (共1题;共12分)9. (12分)补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_ , 人迹板桥霜。_ , 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_ , _。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_ , _ , 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晏殊破阵子词中用待定的景物点明时令的词句是“_ , _。”2016年1月,A国公然违背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强行实施核试验,招致世界各国的一致反对,这必将让A国政权更加孤立,正所谓“_ , _”。(填写两章中的句子)观刈麦中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同样表现隐含的矛盾心理的诗句:_ , _。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10. (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完成小题。 定格一种倒下的姿势迄今没有见到为他们留下的影像,定格他们倒在废墟里的姿势。也许根本就没有人为他们留下过影像。但是,随着搜救人员一点点挖开瓦砾、水泥和砖块,我们依旧记住了这样一种倒下的姿势:21岁的幼儿园老师瞿万容,被扒出废墟时,人们看到她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挡住一块垮塌的水泥板,紧紧护住自己怀里的一个孩子。孩子只受了轻伤,呼吸很平稳,而年轻的女老师,却因为头部和背部骨折,早已停止呼吸。这一幕,定格在“512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二天,人们扒开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废墟时的那一刻。在地震刹那间摧毁我们的家园后,从城市的碎片下,不止一处,人们看到这种凝固的姿势。5月13日22时12分,震后第二天,德阳市看到了这种姿势。在汉旺镇东汽中学的废墟下,年近50岁的教导主任谭千秋,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他的后脑被楼板砸得深深凹下去,但4个学生都活了下来。5月14日7时,震后第三天,崇州市看到了这种姿势。当一夜未眠的搜救人员从怀远镇中学垮塌的教案楼下找到吴忠洪的遗体时,这位45岁的英语老师背部向上弓曲着,双手撑地,身下是两名已经死去的学生。5月14日早上,震后第三天,什邡市看到了这种姿势。搜救人员在龙居中心小学的废墟里刨出一个死去的女子,她同样正努力护着3个孩子,而她的头已被砸下的重物削去一半。幸存师生仔细辨认,才认出那是学校最年轻的女老师向丽。5月14日10时,震后第三天,绵阳市看到了这种姿势。在平武县南坝小学塌下的一根钢筋水泥横梁下,48岁的代课女老师杜正香趴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死死地各拉住一个孩子,胸前还护着3个孩子。汶川县也看到了这种姿势。当那里的幸存者们徒手搬开垮塌的映秀镇小学教案楼的一角时,他们惊呆了:29岁的男老师张M亚跪扑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孩子都还活着,这位平时爱唱歌的老师却已经离我们而去。他紧抱着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为了救出孩子,救援人员不得不含泪将手臂锯断。这样一种倒下的姿势,定格在他们生命的最后一瞬,尽管不能以影像的形式流传,却足以在人们心间永久驻留。这样一种倒下的姿势,定格了他们在这世上的最后一次努力,那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他人。在这最后的瞬间,我相信没有功利的考量,来不及是非的权衡,而只有人性深处的本真,以及人类心中永不泯灭的爱。再强大的自然伟力,也摧毁不了它。这种爱,足以战胜自然的伟力,为生命支撑起一块的空间,尽管狭小局促,甚至狼狈,但是无比壮美。(1)文章标题“定格一种倒下的姿势”有哪两重含义? (2)揣摩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老师们倒下的姿势,基本上都有“紧紧护住”“死死护着”“死死拉着”这样的动作,请你说说这些加点词的作用。第6段中“他紧抱着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为了救出孩子,救援人员不得不含泪将手臂锯断。”这句话的加点词体现了救援人员怎样的心情?(3)请你说说对第10段中“这种爱,足以战胜自然的伟力,为生命支撑起一块的空间,尽管狭小局促,甚至狼狈,但是无比壮美。”这句话的理解。 (4)读完全文,请你给文中一位最让你感动的老师或老师群体写一句颁奖词。(要突出人物的特点,有一定的文采,不超过60字) 11. (2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孩子,有些东西不属于你我在始发站上了公共汽车,坐到最后一排。在我的后面,紧跟着上来一对母女。妈妈三十多岁,戴着无框眼镜。她的女儿五六岁,怀里紧抱着一只毛绒玩具。那时车厢里尚有部分空座,可是小女孩瞅瞅那些空座,然后坚定地指指我,对她妈妈说:“我要坐那里。”我愣住了。女人抱歉地冲我笑笑。她低下头,对小女孩说:“咱们去那边靠窗的位置坐吧。”“不,我要坐那里!”小女孩再一次指指我。我不知道小女孩为什么非要坐到我的位置。但我知道,现在她与妈妈犟上了,任女人如何哄她,就是站在那里,不肯随女人去坐。她不去坐,女人也不去,两个人站在狭窄的过道里,任很多人用异样的目光打量她们。我想,现在小女孩想要的并非是一个座位,而是一种满足。习惯性的满足,有理或者无理要求的满足。或许大多数时候,她的这种满足可以在家里得到,在她妈妈那里得到。问题是,现在,她并不是在家里。“你应该向我要这个座位,而不是你的妈妈。”我终于忍不住了,提醒她说。小女孩似乎没有听到我的话。她看着妈妈,拽着妈妈的手,说:“我要坐那里,我要坐那里。”“那你们过来坐吧。”我说,“你和你妈妈挤一挤,或者你妈妈抱着你”虽然我并不想惯着她,可是我实在不忍看到女人尴尬的模样。“不!”她说,“我不要和妈妈一起坐!我要一个人坐!”这就太过分了。或者说,对她的妈妈来说,这已经远非胡搅蛮缠,而是威胁了。我告诉小女孩,她乘公共汽车是免费的,她的妈妈并没有为她花一分钱。既然是免费,公共汽车上就没有给她准备座位。现在我把座位让给她,她应该把座位让给妈妈。或者,就算她花了钱,就算她有一个座位,有老人或者孕妇上来,她也应该给他们让座。现在,全社会都在这样做。“我要坐那个座位!”小女孩对我的话充耳不闻,她一门心思缠着她的妈妈。我想起一个词:教养。那天,直到终点,我也没有给她让座。我始终坐得安安稳稳,再也没有和小女孩说一句话。而她则始终站在我的面前,拽着妈妈的手,每隔一会儿,就要说一遍“我要坐那个座位”。可是,没有用。她的要求在今天、在这辆公共汽车上、在我的面前,注定不会得到满足。车上的人看着我,看着她,看着她的妈妈,目光里,各种情绪都有。但不管如何,我想,大概没有人觉得这个小女孩可怜,也没有人觉得我应该把座位让给她。那天我必须拒绝她,不仅要用语言,还要用行动。我想告诉这个小女孩:这世上,有些东西并不属于她。不属于她的东西,并非撒娇或者威胁唯一对她没有立场和底线的妈妈就可以得到的。小女孩终会长大。但愿长大后她会明白:世界不是她家的客厅,别人的东西不是她怀里的毛绒玩具,别人也绝非她的妈妈。这是世间最为简单的道理。(选自今日文摘2015年第1期)(1)本文讲述“我”拒绝了一个小女孩要“我”座位的无理要求的故事,请梳理出“我”当时的感情变化过程。_忍不住_必须拒绝(2)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文中说:“我想起一个词:教养”。这是针对谁说的?有什么依据?(4)文章结尾说:“这是世间最为简单的道理”,这“道理”是什么?(5)文章中“我”的做法是否可取?谈谈你的看法。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阅读下列材料,然后自拟题目作文。不少于600字。生命的成长犹如行走。成长路上,气象万千。笔直开阔时,你可饱览路旁那一道道风景;蜿蜒回环时,你须走过途中那一个个拐角。拐角,也许是我们生命行进中的一道道坎,也许是我们生命成长中的一个个结点。正如台湾作家龙应台所言:“一件事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走过一个个拐角,犹如经历一次次修炼。修炼中我们获得生活的智慧,获得生命的升华。请以“走过那一个拐角”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文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