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自然型向智慧型家长转变“你是父母还是家长?”父母是动物是生物学概念,而家长是社会学概念。把孩子培养成合格的社会公民,就是家长;把孩子培养的有问题,充其量只是父母而已。如何才能从自然型父母向智慧型父母转变?如果分为三类家长:你又是哪一类?我们常常跟孩子说八个词:认真、作业、学习、做人、责任、教育、好孩子、爱。我们很多家长根本不知道这八个词是什么意思。现场哪位家长告诉我什么是学习?对知识的了解是学习,那怎么么才能学习好?要启发式的学习,那怎么启发?不知道了吧!所以我们的孩子很不容易,因为你要求他的基本上你都不知道,不能做到。我们把家长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不懂教育,不负责任的家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父母就属于这一类;第二类是很懂教育、特负责任。第三类家长就是现在的大部分家长;不懂教育、特负责人。第三类家长其实是最可怕的,他会乱教孩子。好家长不需要学历。知识和文化是两件事,文化是沉淀,知识是符号。很多农民文化不高但他会教育孩子。他只说三句话,第一句话:爸妈没本事,靠你自己吧!这就是教孩子独立、责任。第二句话,出去别害人。这是告诉孩子道德底线。第三句话,实在不行,回来还有口饭吃。这是孩子无条件的爱。城里家长一般也会说三句话。第一句:宝贝,好好学习就行了,别的都由我来干。这句话实在是剥夺了孩子负责人的权利。第二句话:出去别欺负人啊,但是别人欺负你了,你也别吃亏,一定要还手。孩子的德行如何培养?第三句话:要好好学习,考大学,以后考不上大学吃不上饭,别回来找我。这句话让孩子感受到的是:我爱你是因为你有出息,我爱你是要你考上大学。其实这都是有条件的爱。如果你经常对孩子说这三句话,你就失去了底线,失去了孩子的爱。家长都问问自己培养孩子的三个根本问题,就是培养孩子的目的、培养孩子的目标和培养孩子的方法。培养孩子的目的:让孩子一生幸福教育孩子是一项工作,时间长、任务重,这是任何工作不能比拟的。既然是工作那么就有目的、目标和方法。家长培养孩子的目的是什么?很多家长回答:成才、自食其力、做一个有用的人、为社会做贡献、赚大钱、当官、做一个快乐的人、养儿防老其实,在这些共同目的的背后有一个根本目的,很少有家长说了来,但大家都很认同,那就是让孩子一生幸福。什么是幸福?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幸福,就不知道如何培养孩子。有家长说快乐就是幸福,快乐只是一种非常短暂的情绪,幸福是一中长期持续的状态。我把所有人的状态分为四类,我用坐标来给大家解释。横坐标代表“现在”纵坐标代表“将来”,我把这个坐标叫做“幸福坐标”。“现在”为正,表示对当下生活满足、快乐;为负,表示痛苦、压力。“将来”代表目标,为正,表示有目标;为负,表示生活盲目、没有目标。第一个状态,就是第一象限的人。“现在”为正,“将来”为正,他们享受现在的生活,对未来有追求。我们认为这种人就是真正幸福的状况,是一个幸福的人,每天享受着生活,每天追求着目标,很充实、很快乐,一直这样持续的状况就是一种幸福的状况。第二类状态,就是第二象限的人。“现在”负、“将来”正,这是我们中国当下大多数人的状态。现在不快乐,但有积极的目标追求。其实,人类的痛苦、压力来源于想得到的得不到,心态不好的同时每天都在焦虑中度过,我们把这种状态称为“溺水模式”。把成功当幸福,就好像一个人掉进水里,他很痛苦,但目标清楚,就是要挣扎出水面,当他挣扎出水面,就能短暂快乐一会儿,然后掉下去又陷入痛苦,如此循环,他的快乐是短暂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很痛苦。第三类状态,也就是第三项象限。“现在”负“将来”负,他们现在下幸福,将来也没有目标追求,会觉得生活无望。我们称之为“跳楼模式”,把“解脱”当幸福。第四类状态,也就是第四项象限。“现在”正、“将来”负,享受现在,没有目标,认为享乐就是幸福,这也是当前大多数人的状态,例如“啃老族”。这种模式称之为“吸毒模式”,把“享乐”当幸福。幸福就是一种价值观,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帮助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形成第一象限的价值观。学习差的孩子都不是学习出了问题,每一个学习差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出了问题的爸妈。这么多有问题的孩子都是因为家长希望孩子在第二项象限。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肯定有很多缺陷,家长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抱怨社会,要学会适应。教育孩子的核心:教会他责任心很多父母出门都会叮嘱孩子说:宝贝,上课大胆发言,好好学习,好妈妈则会说:宝贝,妈妈会想你的。一个孩子上课不举手,有很多原因:内向、心情不好等。不一定要求所有孩子上课都举手。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好孩子有四个条件。第一个条件:对内有责任心。教育孩子的核心是教会他有责任心,很多家长以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是责任心,只做好自己的事情这是自私。责任心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做分内的事,二是分内的事没做好后勇于承担由此带来的后果。我们的家长是怎么做的呢?分内的事情帮孩子做,就是告诉孩子只要好好学,其它的事情家长来做,还有很多家长不宽容。很多孩子推卸责任是因为承认了后果很严重,所以就不承担责任。孩子一犯错,正确的做法要说“没事,哪个孩子不犯错,下次别犯就行了。”家长要想到犯错是好事,自己有机会帮助孩子改正。没有责任心的孩子就不会好好学习,不爱父母,我们所有教育的根源就是要教孩子有责任心。第二个条件:对外要有爱心。爱心是责任心的外化。责任心是爱心的内在,爱心不需要培养,培养责任心就是爱心,比如说,爱父母就是勇于承担孝顺父母的责任。第三个条件:对内修德行。在中国真正成功的人是有德行的,而不是有才华的。例如唐僧,有德行无才华,但他能让孙悟空、猪八戒等有才华的人帮助他,他知道自己一个人不能干成事,要团结大家。德,就是内心的自律,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换句话说,就是不伤害社会、他人、自己;不妨碍社会、他人、自己。伤害就是让别人痛苦,妨碍就是让别人讨厌,这两件事不要做,德是每天反思自己哪里做得不好,努力改正,你就是有德的人,德的基础是责任心。我们培养孩子应该把孩子培养到30岁,因为30而立,“立”的标准就是有一技之长的同时有一种能力,得到更多人帮助的能力就是德行。我们要在30岁那年关注孩子是否有德行。第四个条件:对外展才华。弹琴跳舞不叫才华,这叫才艺,才华是责任心,意志力、控制力等。遇到问题:孩子最需要的是帮助我们中国的家长培养孩子经常用四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总”要求。告诉孩子,上课好好中听讲、回家认真写作业。第二种方法:“总”表扬。孩子只有鼓励好的没有表扬好的。孩子扫地了,你表扬他“宝贝你直棒”,孩子吓了一跳。第二天又扫,你又说真棒?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鼓励他:宝贝扫地啦,扫的真干净,妈妈不用扫了,如果能把桌子擦干净就更好了,第三种方法“总”批评。第四种:“讲”道理。我们以孩子上课做小动作为例。如果是第一种方法,家长就会对孩子说:咱们能不能不做小动作了,用表扬的方法就会说:不做小动作你就更棒了。“总”批评的家长就会批评孩子:再做小动作我就打你。“讲道理的家长会告诉孩子,做小动作影响学习,老师不喜欢你,老师告状我要打你,所以别做小动作了。其实这四种方法互相暗示,越用问题越大。正确的做法应该怎么做呢?家长对孩子说:你做小动作啊。孩子肯定说:是的。你就问他:想改吗?很多孩子:改不了,。这个时候,家长就要说:我觉得你也改不了,都这么多年了怎么改的了,孩子会觉得你是他的知音。你再接着说:“我们小时候也做小动作,忍不住,这是正常的。不过你做了老师看不见不不行了,你想做就把手放在椅子后面做,或者你就抓屁股,反正老师看不见,一抓屁股就盯着老师笑。”孩子接受了,老师觉得他没做小动作了,表扬他,孩子受到表扬就会越来越进步。所以说,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最需要得到切实可行的帮助,而不是批评。做小动作该怎么不做。教育孩子要靠智慧,智慧就是找原因、想办法。孩子遇到问题,闭上嘴思考三个问题:是我的错吗?什么原因造成的?我该怎么帮助孩子?没找到原因前别动嘴。如果能这样做,就能成为一个好家长。与青春期孩子沟通的三个要点:家有青春期孩子,你是否感到与他们沟通 有困难?特别是遇到他们情绪不佳时,说不好反而惹孩子烦,看来,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可不能随意说,那该怎么说?我们假设不同的父母面对同一案例,看哪个父母做得恰当。以案例说沟通:案例一:要深刻理解对方的情绪情感,然后向孩子表达出来,而不是用自己的经验来理解事物。案例:孩子气鼓鼓地回到家。嘴里嚷嚷着:“太过分了,留这么多作业,我真想把书都仍出去!”妈妈一:老师这是为你好。只有平时多练习,考试才能取得好成绩,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你看,人家每天都学到十一二点呢,你看,人家每天都学到十一二点呢,你要是(否认孩子的情绪)孩子的反应:“嘭”一声地把门关上。“烦死啦,你自己去体验一下,别絮叨了!”妈妈2:别说啦,越磨叽时间,越晚,你抓紧时间会更晚(被孩子的情绪,带动起来,她没有能力承受孩子的情绪,回避孩子的焦虑)。孩子的反应:没有获得情绪的出口,越来越愤怒。如果一直是这样,那么,孩子将来拒绝再向妈妈说出自己的感受。妈妈3:上了一天课,你已经很累了,各科老师又留了这么多作业,你一定感到很生气,你觉得老师好像没有考虑到你们的感受(孩子,感到了被理解,情绪得到了释放,并迅速恢复了理智)。孩子的反应:也没什么啦,反正经常这样了,我得抓紧时间,要不真的完不成了。要点二:和对方的情绪待在一起,不去评判。要相信对方能够恢复理智,面对挑战。案例二:孩子与其它同学发生肢体冲突,孩子很激动地回到了家里,(挥动着拳头):那家伙太可恶啦,在体育课上,无缘无故的把我推倒,明天一定要他好看。爸爸1:走,他是谁?找你们老师去,给你们老师打电话(爸爸情绪被带动)孩子的反应:不知所措。爸爸2:人家不可能无缘无故的推你,想一想你有没有惹到他。孩子的反应:由于爸爸拒绝他的情绪,为他人辩护,更加委屈(以后再也不向爸爸诉说自己的情绪)爸爸3:(轻轻搂着孩子的肩膀):你看来很生气,你的同伴伤害到了你。你感到很委屈,甚至准备向他讨回公道。你愿意告诉我体育课上发生了什么吗?孩子的反应:感受到爸爸的理解和关爱,愿意把事情说出来。要点三:不要轻视对方哪怕看起来很肤浅的经验,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感受。我们看来很小的事情,可能对孩子来说意义重大。案例三: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能源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 义务兵转士官岗位职责述职报告范文
- 绿化养护安全文明措施培训方案
- 大型商场保洁员专项培训计划
- 2025年皮肤科疑难病例解析模拟试题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泌尿外科尿道结石的超声碎石治疗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泌尿外科手术创面处理技术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康复科学康复评估方案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法医学科法医解剖操作规范考核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消化内科手术规范化考核答案及解析
- 郑州市第四中学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
- 2-第二章-各向异性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
- 医院防爆反恐应急预案
- 云南省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死亡待遇申请表
- 集中供热管网系统一次网的调节方法
- 无线充电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
- 马工程《刑法学(下册)》教学课件 第17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
- 11科室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目录
- 《廉洁从业》企业文化培训课件
- 综合性文稿写作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市公开课获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