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面语段中划线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徜徉在语文的天地里,我们感动于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领略到黄河伟大而又坚强的英雄气概 , 感受到端木龚良的泪水洗去故乡的一切的污秽和耻辱的爱国情怀,也见证了杨利伟在太空俯瞰祖国大地时激动而自豪的心情。A . qi i hu knB . q ki su gnC . qi i su gnD . q ki hu kn2. (2分)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 . 大相迳庭 参差不齐 怪诞不经 神采弈弈B . 惊慌失措 刨根问底 拈轻怕重 来势汹汹C . 见异思迁 提心掉胆 不求甚解 油然而生D . 人声鼎沸 咄咄逼人 畏罪潜逃 喜出忘外3. (2分)下列句子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大相径庭。B . 为了让舰载战斗机上舰,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多少科学家殚精竭虑 , 青丝变白发。C . 那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小学”,非常简陋,除了两排瓦房教室,便一无所有。D . 带上你的相机,在雪后如仙境般的庐山浮光掠影 , 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4. (6分)默写填空: (1)_,燕然未勒归无计。(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学而不思则罔,_。(论语十二章) (3)千嶂里,_。(范仲淹渔家傲) (4)_,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 咏梅) (5)宋代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在武陵春中独辟蹊径,抒发内心沉重的哀愁的句子是:_,_。 (6)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时,人们常引用出师表中的一句名言:_,_。(诸葛亮出师表) (7)离别时,诗人往往诗兴大发,请写出一句表达离愁别恨的诗句。_,_。 三、 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3分)5. (3分)请在下面句中横线处选择恰当的选项。 (1)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_。 A . 一匹宽广的缎子B . 一条咆哮的巨龙C . 一锅正沸着的水D . 一场无比喧嚣的盛宴(2)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他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_;或淌过石板,_;或被夹在石间,_。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_, A如丝如缕 B潺潺成溪 C汩汩如泉 D哀哀打旋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3分)6. (3分)阅读水浒传中的两段文字。完成题目。 (甲)林冲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智深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掸不得。林冲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候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乙)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选自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1)甲文中的“两个公人”和乙文中的“三个人”都是受人指使要来谋害林冲性命的人,请分析林冲对这两拨人的不同态度及原因。 (2)有关林冲的故事有的已演变成了歇后语。请你完成下列歇后语的填写。(选做两个即可。) 示例:林冲到了野猪林绝处逢生林冲误入白虎堂_林冲棒打洪教头_林冲看守草料场_(3)林冲和众多草莽英雄人生经历不同、性格不同,但最终都走上了反抗的道路。请你探究作者这样刻画人物的原因。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3分)7. (3分)你认为这幅图适用于下面哪个情境?请简述理由。 (摘自光明日报2019年5月19日第6版)A某眼镜店的促销广告B某校主题班会“爱护眼睛,拥抱光明”的海报C某学生关于我校学生用眼卫生调查报告的封面D某教育专家解决“短视”问题,请为孩子减负的讲座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8. (15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碎片化阅读正令你越来越愚蠢昨天下午,我掏出Kindle准备看金字塔原理,这时,有两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发生了。第一件事,我发现自己的大脑竟然像转不动了一样!这本书的内容并不算过于的晦涩,但我理解起来非常的吃力,有些句子反复读了两三次仍然理解不了,仍然记不住。第二件事,我发现自己的注意力涣散得可怕!看了两三段之后不由自主地就跑神了,等我回过神来,前面看的部分早已忘记,只得再看一遍。我变得非常地浮躁,只想一目十行地尽快往下掠过,像要寻找着什么。仅仅是在三四年前,我还是有着非常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平心静气的反复阅读很多好书。那在这几年间,是发生了哪些因素严重损害了我的阅读习惯呢?我的答案是“碎片化阅读”。诚然,碎片化阅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们多元化摄取资讯的需求,但无论从何种意义上来说,就目前的碎片化阅读环境,绝对是弊大于利。形成阅读惰性,令我们不愿意再在读书时进行主动的学习和理解。所有碎片化阅读的内容提供方,天然就有一个核心的需求,就是获取更多的用户。因此,那些调动情绪的,打色情擦边球的内容大行其道,各个平台都绞尽脑汁化为标题党,只为了能让你点进去,向下滑动,再点进下一篇,再向下滑动。看任何文章都是一目十行,文章看了三分之一就认为自己完全理解了,标题不够“震惊”的,点都懒得点。最终的结果是,你的大脑就像我一样,被养得越来越懒,越来越不愿意动,越是不愿意动,就越是只能去看那些不需要动脑的内容,由此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_。非系统性的知识会损害你原有的逻辑体系,造成价值观混乱。所有的碎片化阅读几乎都无法令你获得深入的、完整的理解,而往往只有一条简单粗暴的建议。而现在又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也是凭借价值观出位和吸粉的时代。所以你总会不停地看到,今天有人叫你往东,明天他又建议你往西,后天又听到说你哪儿也不去才是最好的。这些冲突的、矛盾的建议和观点,你刚吸收了之后可能会产生一种学到了知识的幻觉。但实质上,这些肤浅的、矛盾的观念只会令你不断地在原地打转,或者是陷入偏激。你不可能仅从一些碎片化的观点中获得成长,这些观点带给你的自我矛盾、自我冲突、自我内耗,可能远远大过它能教给你的知识。变得越来越浮躁,注意力涣散。我现在已经没有办法在碎片时间不打开手机了。我们的注意力由于手机的影响,已经无时无刻不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不断试图寻找刺激的状态。而手机作为各种强刺激源,朋友圈,王者荣耀,各个媒体平台,无数的app占据了你的心智空间,随时随地试图诱惑你。当你的心中填满了各种刺激源的时候,注意力不涣散、整个人不浮躁那反倒稀奇了。产生一种获得了知识的错觉。碎片化阅读在本质上有两个作用:首先是快这的、多元化的获取资讯。在你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知识体系的前提下,通过碎片化阅读作为拓展和补充。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几乎90%以上的人都不具备最基本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所以试图通过碎片化阅读获取知识,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其次是获取了资讯和信息,不等于获取了知识。你知道了“碎片化阅读弊大于利”,这只是获取了一条信息。你理解了什么是碎片化阅读的内涵,你能对这条信息产生疑问或者思考,你能够自己有选择的从这篇文章中选择对你有效的建议,这才叫获取了知识。关于碎片化阅读,你必须保持理智的认识,不被别人的言论忽悠,不为了偷懒而自欺欺人。人最可怕的就是无意识之中逐渐被环境所改变,只有当潮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谁是在裸泳的傻瓜。(文章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作者意识到碎片化阅读让自己的注意力涣散,理解力下降了。B . 碎片化阅读能让读者获得知识点的拓展和补充,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C . 碎片化阅读会损害读者原有的逻辑体系,造成价值观混乱。D . 这篇文章意在告诉人们在面对碎片化阅读时,要保持理智。(2)文章从“我”阅读的经历开始写起,有什么好处? (3)下面文字来源于文中的划线处,在修改文章时,编辑删去了此句,你认为他这样做合适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碎片化阅读就像吸毒一样,你体会到了毒品非常轻松的带给你的强烈刺激,那么那些有干货但是平淡的内容你当然没办法、也没有耐心再看下去了。(4)初三(2)班召开以“碎片化时代,我们该如何阅读”为主题的班会,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对同学提一些建议。 9. (1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昙花开的晚上今夜,微风,细雨,凉透纱窗,略有些寂静。但寂寞中我有慰藉,因期盼中的第一株昙花终将在今宵绽放。今天黄昏昙花已有含苞待放的样子:一根根护在外面的花萼先已舒展,蓓蕾昂然翘扬。八点钟只见原先抿合得紧紧的尖端,已微启花瓣,露出一圈洁白的花瓣,圈成纽扣那么大的一个圆圈。这宛如娇憨的婴儿,翘起她嫩多多、香馥馥的小嘴,给人有亲一亲她的欲望九点钟轻轻的、怯怯的,花蕾一直在不停地展开,仿佛一位睡眼惺忪的少女,那一排秀长郁密的睫毛不住闪动。突然,一阵颤抖,一束洁白纤细的花心,盈盈探首花外。于是,围在花心四周不停绽放的花瓣,犹如蝴蝶展翅。这吐蕊盛放的美丽让人惊异。十点一刻玉翅般的昙花瓣已完全展开:已绽开的花朵呈乳白色,花瓣层叠排列,朵朵花瓣饱满而晶莹,就像吸足了水。玉瓣展处,中央赫然涌出一簇黄灿灿的花蕊,每茎像一个金黄色的音符,奏着欣悦的生之乐章。夜阐人静,弥漫心中的惟有幽香花影。倦意爬上我的眼帘,挥拂不去,只得默默地向花儿道了“晚安”,留恋地顾盼了最后一眼,只见幽暗中依然闪耀着一团白皑皑的花影。噢,是了,它不会因为无人欣赏而减损它的美丽芬芳。当我不识昙花以前,只知昙花总是用来形容生命的短促和事物的容易幻灭。如今却并不感到它生命的匆促:昙花在它每短的开放时间,已显示了生命的无比璀璨。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生命不在于时间的长度,而在于质量、在于瞬间呈现出的生命本真。今夜,梦中将拥有花影幽馥,伴我到天明。(1)本文第25小节以时间为顺序,描写了昙花开放时_、微启花瓣、吐蕊盛放、_四个阶段。 (2)文中第段画线句子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请赏析其表达效果。 (3)你如何理解第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 七、 对比阅读 (共1题;共9分)10. (9分)文言文阅读,回答下列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字。 惟吾德馨 _无案牍之劳形 _可爱者甚蕃 _濯清涟而不妖 _(2)翻译下面句子。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无案牍之劳形。(3)简要分析(乙)文菊、牡丹、莲的象征手法以及衬托手法。 (4)(甲)文与(乙)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1. (10分)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重访西湖旧游(宋)武衍西风吹晓凤城开,桂子香中信马来。十载不行湖上路,知它添了几楼台。西湖感旧(宋)陈居仁苏公堤畔采莲船,蘸碧楼台动管弦。山色湖光宛如昔,心情不似十年前。(1)由诗中的写景内容可知,两位诗人重游西湖的季节不同,重访西湖旧游是_季,西湖感旧是_季。 (2)同是重游西湖,两位诗人的心情却截然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赏析。 九、 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作文:微笑,是人类最美的表情,如同春风拂面,让人感受关爱,喜悦,温暖,鼓励传达的也许是一种关怀,也许是一种态度,也许是一种情怀,也许是一种境界请你以“微笑”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注重记叙和描写,不得抄袭;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育产业行业在线教育与教学模式改革研究报告
- 2025年航空航天产业航空无人机技术应用与未来市场走势研究报告
- 2025年创新药物研发趋势与市场机会研究报告
- 2025年化工行业绿色化工技术研究报告
- 2025云南昭通彝良县公安局警务辅助人员招聘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东莞市公安局石排分局警务辅助人员招聘22人(第3批)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国家统计局张家港调查队招聘公益性岗位(编外)人员1人(江苏)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江西赣州银座村镇银行诚聘英才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广西玉林市福绵区就业服务中心招聘见习生1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河南南阳唐河县国有企业招聘工作人员(第8号)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观光园艺课件教学
- 英语的历史课件
- 华兴数控WA-32XTA用户手册
- 生成式AI在动画短片场景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 《铁路路基施工与维护》高职高速铁路施工与维护全套教学课件
- 2025-2030年中国手持三维激光扫描仪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中药材银杏叶行业供需格局及未来销售渠道趋势报告
- 潍坊市公安局招录警务辅助人员笔试真题2024
- 精准农业中微生物群落的调控机制-洞察阐释
- AP微积分BC2024-2025年真题汇编试卷(积分与级数深度解析与挑战)
- 大型活动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