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汉纺织大学毕业设计文献综述院系名称 外国语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_ 文 献 综 述黑色幽默(black humor)文学是二十世纪60年代主要风行美国的一个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也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的重要学派。这一流派的代表作家约瑟夫海勒(Joseph Heller,1923-1999)的长篇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以下简称军规)作为“当代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和“欧美各大学文科学生的必读书”,对许多中国作家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代中国因此出现了一批具有“黑色幽默”风格的作品。这意味着中国已经产生了一个“黑色幽默”流派。比较和赏析中美黑色幽默小说就成了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1. 中美黑色幽默流派的发展中美黑色幽默流派发展的里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61-1969,美国黑色幽默小说开始问世,作家兼文学评论家布鲁斯杰伊弗里德曼(Bruce Jay Friedman)提出“黑色幽默”这一概念,概括其内涵,并归纳这一流派的美国作家。从此,这一文学流派风靡起来,60年代中、后期达到全盛。第二个阶段1970-1975,70年代以后“黑色幽默”声势开始减弱,但这一流派的作家不时仍有新的作品问世,在美国文学中至今仍有相当的影响。第三阶段1976至今,美国黑色幽默小说开始进入中国学者的视野,被翻译成汉语,并对中国本土文学的创作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丰富了中国本土的文学创作样式和表现手法,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韩少功的爸爸、王蒙的说客盈门都与军规等黑色幽默小说有着或密或疏的关系。而中国当代的“荒诞小说”,如王蒙的杂色、张贤亮的浪漫的黑炮、谌容的减去十岁等在美学风格上是一种黑色幽默式的悲剧喜剧化。但是,社会制度、文化渊源、既往历史、发展程度、时代氛围以及作家背景的不同决定了在中国的土壤上发展出来的是一种别具中国特色的黑色幽默作品。1965年3月,美国作家兼文学评论家布鲁斯杰伊弗里德曼编辑了一本作品集,收录了当代美国十一位重要作家和一位法国作家的作品片断。这些作家并没有共同一致的主张,他们的作品风格也不完全相同,但弗里德曼从中看到了一些共同的特征,把书名定为黑色幽默。几个月后,另一个作家康拉德尼克伯克(Conrad Knickerbocker)发表了一篇著名文章致命一蜇的幽默(Humor With a Mortal Sting),也把他们的小说称作“黑色幽默”。自此以后,“黑色幽默”一派的名称广为流传,逐渐为社会所接受,与“迷惘的一代”和“垮掉的一代”等提法一样,成了一种文学流派的标志。弗里德曼因此被尊称为“黑色幽默”的司令官,尼克伯克则被称为它的理论家。收集在黑色幽默文集中的作家有约瑟夫海勒、托马斯品钦(Thomas Pynchon)、约翰巴思(John Barth)、詹姆斯珀迪(James Gardne)、弗里德曼和尼克伯克等十二位。以后又有作家被列入这个行列,如库尔特冯格尼特(Kurt Vonnegut)、唐纳德巴塞尔(Donald Barthelme)等。这批小说家便被称为“黑色幽默”派,这一文学流派便风靡起来,60年代中、后期达到全盛,70年代以后声势已经减弱,但这一流派的作家不时仍有新的作品问世,在美国文学中至今仍有相当的影响。“黑色幽默”并不是弗里德曼创造的。早在1937年,法国的超现实主义者安德烈布勒东(Andre Breton,1896-1963)和保尔艾吕雅(Paul Eluard,1875-1952)就合写过一部黑色幽默的论著,首次将“黑色”和“幽默”两个词语拉郎配对。1940年他们合编了一部黑色幽默文选,1950年布勒东又编了一部黑色幽默文选,只是当时流传不广,鲜为人知。东西方评论界对黑色幽默文学的解释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从美学上讲,“黑色幽默”属于喜剧范畴,但它是一种“绝望的喜剧”,带有浓重的悲观情绪和悲剧因素。所谓黑色幽默,就是用丑角的冷漠、逗笑的嘲讽态度来对待现实中一切荒谬、丑恶、残酷、阴暗等“黑色”的东西,视荒谬的人生为痛苦的玩笑。因此,黑色幽默含有绝望、痛苦、恐怖、危机的意味,又被称作是“病态幽默”、“绝望的喜剧”、“骇人的笑”、“绞刑架下的玩世不恭”、“大难临头时的幽默”。2. 有关第二十二条军规的研究21 国外的研究军规被认为是黑色幽默派的扛鼎之作。该书1961年的问世迅速激起了评论界和文学界的轩然大波,从最初的嗤之以鼻到最终被誉为“最早,最富有创意的后现代派作品之一”,受到英、美等国读者的推崇,相继被翻译成各种西方语言和许多东方语言,该书名Catch-22已由一个鲜为人知的词语进入了美国日常语汇,成为英语的一个惯用表达。国外研究军规的文献不可胜数,从主题、人物、形式特色到文体特征和叙述方式,可以说是囊括了方方面面。其中比较权威的专著有以下四本:1987年罗伯特美林(Robert Merrill)所著Joseph Heller,1991年朱迪丝卢德曼(Judith Ruderman)所著Joseph Heller,1989年大卫西德(David Seed)所著The Fiction of Joseph Heller: Against the Grain,1991年斯坦福品斯特(Standford Pinkster)所著Understanding Joseph Heller。罗伯特美林分别在第二章、第三章探讨了军规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看似凌乱的结构以及作品的深层意义。朱迪丝卢德曼从语言上研究黑色幽默,通过大量实例揭示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并指出黑色幽默的语言特色正是其展示的非理性世界的超现实表征。大卫西德致力于研究书中荒诞的叙事方法和扭曲的逻辑,逐一分析军规中形形色色的人物画廊。斯坦福品斯特则试从海勒式的黑色幽默视角,去探索约瑟连这一反英雄人物的内心世界,去理解作品的主题。这些文献无疑为国内军规的研究工作铺平了道路。22 国内的研究在中国,美国黑色幽默小说于“文革”后期开始进入中国学者的视野,并被翻译成汉语。当时,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我国出版的外国文学翻译作品主要局限于越南、老挝、柬埔寨、莫桑比克、巴勒斯坦、阿尔巴尼亚、朝鲜、古巴等国,在中国当时的文学多元系统中,美国现当代作品基本上没有存在的空间。但是在那样的情况下,美国黑色幽默流派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约瑟夫海勒的军规和烦恼无穷(Something Happened)却得以在1976年就被译介到中国大陆。1976年8月,复旦大学的内刊现代外国文学第二期推出了约瑟夫海勒的专辑,内容包括“前言”1篇、军规(摘译9章,10万字)、烦恼无穷(摘译第一、二部分,4万字)、评论资料1万余字。1981年9月,同一出版社出版的由南文、赵守垠、王德明翻译的军规与读者见面,初版印数就达93000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极左思潮的不断纠正,出版界思想进一步解放。1997年1月,译林出版社推出了杨恝等翻译的军规,这是继上海译文出版社之后推出的又一个版本。随着汉译版本的日趋完美,国内学者对军规的研究兴致日趋高涨。据统计,仅1990至2000年人大复印资料的索引中,有关军规的评论文章就有近30篇,比如何昌邑先生的评“黑色幽默”及第22条军规、薛玉凤女士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偏离现象阐释、万石华先生的黑色的人物画廊第二十二条军规人物评析和周黎平先生的“黑色幽默”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成功运用,而在80年代这部伟大的作品只在美国文学史等章节被简单地提及和介绍。3. 对黄金时代的研究31 国内的研究素有“文坛外高手”之称的作家王小波(1952-1997),是“当代中国文学、乃至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一位独特且重要的作家。王小波生前出版过不少小说集和杂文集,但直到1997年4月11日因心脏病突发逝世,其作品也未能进入大多数文学评论家的视野。然而,同年5月花城出版社举行王小波时代三部曲的首发式之后,该书在各地竟十分畅销,甚至盗版书也卖得热火。此后,作者生前未能结集出版以及未能正式完成的作品,经其妻李银河博士与中山大学艾晓明教授共同整理得以出版,从此掀起了一股“王小波热”。王小波曾说过:“写出黄金时代之前,我从未觉得自己写得好,而黄金时代一篇,自觉写得尚可。这篇小说是我的宠儿。”因此黄金时代自然而然成为学者研究的重点对象。艾晓明教授是一位独具慧眼的批评家,她在王小波生前名声不噪时就发现王小波作品的文学价值。在地久天长关于王小波中短篇小说、剧本合集中显示出她对其生活经验、创作意图、文学作品达到了熟谙的程度。另外一部引用频率较高的著作是著名学者王毅主编的论文集不再沉默人文学者王小波,该书收录了崔卫平的狂欢、诅咒、再生关于黄金时代的文体,在研究王小波的自由主义思想和创作理念等方面的重要性十分突出。除了上述两篇评论集,十年间(1997-2007)产生的具有相当影响力、被引用频率较高的重要评论包括:试论黄金时代的荒诞意识、两个叛逆者一台精彩戏黄金时代男女主人公形象浅析、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试析黄金时代中呈现的荒诞逻辑、黄金时代的戏谑艺术、王小波和黄金时代等。上述评论中:王小波和黄金时代是以对作家原意的把握和具体作品分析见长;黄金时代的戏谑艺术是以语言的戏谑为表征,引发人们对生活意义的全新阐释;试论黄金时代的荒诞意识则兼顾文本分析与思想研究两个方面。除此以外,还应提及的是中国作家王小波的“西文资源”,该文从家庭、学校教育、自修阅读三个方面介绍了作家王小波如何获得了丰富的“西方资源”,以及“西方资源”如何在不同层面、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王小波思维方式和文学观念。32 国外的研究王小波在中国文坛倍受推崇,在西方却名不经传。1984至1988年间,王小波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度过了4年多的留学生涯,也就是在美期间,王小波开始以唐传奇为蓝本写作小说。但由于各种原因,王小波的作品一直为国外文学界所忽视。直到2007年年初,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出版其英译本小说王二的爱欲枷锁(Wang in Love and Bondage),他的作品才首次以英译本的形式介绍给美国读者。该书收录了王小波的三部中篇小说:2015、黄金时代和东宫西宫,由旅美华人作家张洪凌和美国诗人杰森索摩(Jason Sommer)历时5年合作翻译完成。欣慰的是,该书改变了西方人对中国文学的陈腐偏见,还得到了美国出版周刊和著名汉学家葛浩然的高度评价。有评价说他是“足以和冯内古特媲美的黑色幽默大师”。美国读者推崇王小波作品中的黑色幽默以及对自由、人权的追求,认为“在面对危害个人的自由和价值时,王小波是胜利者。”张洪凌相信,随着王二的爱欲枷锁的面世,王小波荒诞不经的想象力和妙趣横生的叙述方式在英语世界里当会赢得更多会心的微笑。虽然目前西方世界还未出现有关黄金时代或王小波其它作品的文学评论专著,但笔者坚信王小波作品走向西方,面向世界的潮流势不可挡。本文试图以黑色幽默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为切入点,主要从语言表层结构和作品深层意义两方面对约瑟夫海勒的军规和王小波的黄金时代的黑色幽默进行探讨。到目前为止,比较分析王小波和海勒黑色幽默的领域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在这方面,刘雄平先生的荒诞的黑色与灰色的有趣-海勒与王小波的幽默之比较无疑在总体框架上为笔者提供了良好的指导,理清了笔者的思维,激发了灵感。通过赏析比较两种黑色幽默领略作者勇攀高峰,逢山开路的精神,以期从作品中得到教益,开阔了视野。两种黑色幽默的高低优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赏析和评析推动黑色幽默小说的蓬勃发展。这两篇名著黑色幽默表达方式的不同追本溯源是由于作者的哲学思想不同。虽然思想不同,方法各异,但对黑色幽默内涵的理解是一致的:殊途同归,异曲同工。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作者心中也会有一千种黑色幽默的表达方式。文学尽管有相通性,但中、西方的传统习俗、价值观念有很大的差异,再加上作者本身秉性各异,难免出现同一种文学理念不同表达方式的情况。而恰恰是这种差异促进了文学作品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参考文献1 何昌邑. 评“黑色幽默”及第22条军规J.外国文学研究,1992(10):94-98.2 姬杰峰. 黄金时代的戏谑艺术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3):77-79.3 李曙豪. 王小波黑色幽默小说解读J.嘉应学院学报,2007(5):55-58. 4 刘雄平. 荒诞的黑色与灰色的有趣-海勒与王小波的幽默之比较J.兰州学刊,2006(6):75-77.5 刘增城. 王小波作品中的“自由主义”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2006(3):52-57.6 万石华. 黑色的人物画廊第二十二条军规人物评析J.巢湖学院学报,2006(1):130-134.7 万月玲.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试析黄金时代中呈现的荒诞逻辑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1):51-52.8 王小波. 黄金时代M.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9 王小波. 我的精神家园M. 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10 汪小玲. 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11 仵从巨. 中国作家王小波的“西方资源”J.文史哲,2005(4):67-75. 12 许佩卿. 试论黄金时代的荒诞意识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1):37-39.13 薛玉凤.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偏离现象阐释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2):85-89.14 叶从容. 两个叛逆者一台精彩戏黄金时代男女主人公形象浅析J.江汉大学学报,2002(4):85-88.15 赵焕茹, 孙雪娥. 黑色幽默:荒谬的真实与绝望的喜剧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3):44-46.16 周黎平. “黑色幽默”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成功运用J.甘肃高师学报,2001(1):47-4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教学计划标准模板下载
- 小学四年级课外阅读专项测试
- 消防演习工作计划与实施流程
- 产品质量检验及标准化流程手册
- 搬运及物流合同标准范本
- 个体商家恪守诚信经营承诺书(7篇)
- 寂寞高岗上的一株野百合13篇
- 2025-2030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催化剂载流子分离效率测量报告
- 2025-2030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现状与市场机遇研究报告
- 2025-2030儿童财商教育市场社会需求与课程体系构建报告
- 2025年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共五套)
- 2025心肺复苏课件
- 2025年资源共享授权合同
-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 社交心理在网络营销中的实战运用
- 2025年少先队应知应会知识考试题库
- 2025年宁波农商发展集团限公司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蜀道集团招聘笔试
- 历年全国普通话考试真题50套
- 2024年社区警务规范考试题库
- 农业测绘技术服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