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集合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课标三维定向知识与技能1、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2、掌握集合中元素的特性。3、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从集合中的元素入手,正确表示集合,结合集合中元素的特性,学会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领悟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运用集合语言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养成实事求是、扎实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会用数学思维方法解决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难点集合表示方法的恰当选择及应用。教学过程设计一、阅读课本:P25(10分钟)(学生课前预习)二、核心内容整合1、为什么要学习集合现代数学的基础(数学分支)2、集合的含义:把研究对象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3、集合的特性(1)确定性。问题:“高个子”能不能构成集合?我国的小河流呢?知识链接模糊数学(“模糊数学简介”、“浅谈模糊数学”)(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不重复出现。如1,1,2不能构成集合(3)无序性相等集合,如1,2 = 2,14、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属于”关系:5、一些常用数集的记法:N(N*,N+),Z,Q,R。如:R+表示什么?6、集合的表示法:(1)列举法: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例1、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1)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0,1,2,3,4,5,6,7,8,9(2)方程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0,1)(3)由1 20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难点:质数的概念)2,3,5,7,11,13,17,19(2)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例2、试分别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1)方程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列举法:;描述法:。(2)由大于10小于2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列举法:11,12,13,14,15,16,17,18,19;描述法:。知识链接代表元素: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函数值的取值范围),(平面上在抛物线上的点)各代表的意义。三、迁移应用1、已知,求实数a的值。2、已知是单元素集合,求实数a的值。思路探求:(1)对a讨论;(2)方程仅一根。四、学习水平反馈:P5,练习;P11,习题1.1,A组,1、2。五、三维体系构建六、课后作业:P12,习题1.1,A组,3、4。补充:已知,若,求实数a的值。七、教学反思: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课标三维定向知识与技能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2、在具体情景中,了解空集的含义。过程与方法从类比两个实数之间的关系入手,联想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从中学会观察、类比、概括和思维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直观感知、类比联想和抽象概括,让学生体会数学上的规定要讲逻辑顺序,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和积极探索创新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等。难点子集、空集、集合间的关系及应用。教学过程设计一、问题情境设疑类比引入问题:实数有相等关系、大小关系,可否拓展到集合之间的关系?引例:观察下面几个例子,你能发现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吗?(1)A = 1,2,3,B = 1,2,3,4,5;(2)设A为新华中学高一(2)班全体女生组成的集合,B为这个班全体学生组成的集合;(3)设C = x | x是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D = x | x是等腰三角形。二、核心内容整合1、子集的概念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记作或。图示如下符号语言:任意,都有。2、集合相等类比:实数:且集合:且3、真子集的概念集合,但存在元素,且,记作或。(A B)说明:从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三个方面加以描述。4、空集的概念: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记作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知识链接比较计算机“我的文档”的“文件夹”与子集的关系。如何体现“集合相等”?5、包含关系与属于关系有什么区别?如0,0,。注意区分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之间的符号表示。6、集合的性质(1)反身性:(2)传递性:课堂练习:判断集合A是否为集合B的子集,若是打“”,若不是打“”。(1)A = 1,3,5,B = 1,2,3,4,5,6 ( )(2)A = 1,3,5,B = 1,3,6,9 ( )(3)A = 0,B = ( )(4)A = a,b,c,d,B = d,b,c,a ( )三、例题分析示例例1、写出集合a , b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哪些是它的真子集。,a,b,a,b。探究拓展练习:P7,练习1。探究:集合A中有n个元素,请总结出它的子集、真子集的个数与n的关系。子集的个数:2 n,真子集的个数:2 n 1。与杨辉三角形比较。例2、设,且A = B,求实数x,y的值。例3、若,当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四、学习水平反馈:P7,练习2,3;P11,1,2。五、三维体系构建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子集,集合相等,真子集,空集。六、课后作业1、已知a , xR,集合A = 2 , 4 , x 2 5x + 9 , B = 3 , x 2 + ax + a,(1)若A = 2 , 3 , 4,求x的值;(2)若,求a , x的值。2、已知A = x | x 2 , B = x | 4x + p 0,且,求实数p的取值范围。七、教学反思: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课标三维定向知识与技能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3、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过程与方法通过类比实数的运算,得到集合间的运算:并、交、补,在正确理解并集、交集、补集概念的基础上学会求集合的并集、交集、补集的方法,并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集合运算的过程中,培养类比的思想及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同时在利用数轴和Venn图解题的过程中,学会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数学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并集、交集、补集的概念及集合的运算。难点补集的意义及集合的应用,符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 并集与交集一、问题情境设疑类比:实数有加法运算,集合是否也可以“相加”呢?二、核心内容整合1、并集引例:考察下列各个集合,你能说出集合C与集合A、B之间的关系吗?(1)A = 1,3,5,B = 2,4,6,C = 1,2,3,4,5,6;(2)A = x | x是有理数,B = x | x是无理数,C = x | x是实数。定义: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记作AB。AB = x | xA或xB,图示如右。性质:(1)AA = A;(2)。例1、设A = 4,5,6,8,B = 3,5,7,8,求AB。AB = 3, 4,5,6,7,8例2、设集合A = x | 1 x 2,集合B = x | 1 x 3,求AB。,强调用数轴表示从而写出答案。2、交集引例:考察下面的问题,集合A、B与集合C之间有什么关系?(1)A = 2,4,6,8,10,B = 3,5,8,12,C = 8;(2)A = x | x是新华中学2004年9月在校的女同学,B = x | x是新华中学2004年9月在校的高一年级同学,C = x | x是新华中学2004年9月在校的高一年级女同学。定义:由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记作AB。AB = x | xA且xB,图示如右。性质:(1)AA = A;(2)。例3、新华中学开运动会,设A = x | x是新华中学高一年级参加百米赛跑的同学, B = x | x是新华中学高一年级参加跳高比赛的同学,求AB。AB = x | x是新华中学高一年级既参加百米赛跑又参加跳高比赛的同学例4、设平面内直线l1上的点的集合为L1,直线l2上点的集合为L2,试用集合的运算表示l1、l2的位置关系。例5、已知,且,求x,y的值及。例6、已知集合,(1)若,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若,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例7、设A = x | x+ 4x = 0,B = x | x+ 2(a + 1)x + a 1 = 0,(1)若AB = A,求实数a的值;(2)若,求实数a的值。三、学习水平反馈P11,练习1,2,3。四、三维体系构建五、课后作业P12,习题1.1,A组6,7,8;B组,2,3。六、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全集与补集一、核心内容整合1、全集的概念: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所有元素,记作U。如Q、R(把给定的集合叫做全集)2、补集:由全集U中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记作CUA。CUA = x | xU且(图示如右)知识拓展差集:A B = x | xA且。二、例题分析示例例1、设U = x | x是小于9的正整数,A = 1,2,3,B = 3,4,5,6,求CUA,CUB。例2、设全集U = x | x是三角形,A = x | x是锐角三角形,B = x | x是钝角三角形,求。三、知识迁移应用1、已知集合,求。2、设全集,求实数a的值。四、学习水平反馈:P12,练习4。五、三给体系构建基本运算定义图示性质并集AB = x | xA或xB(1)AA = A;(2)。交集AB = x | xA且xB(1)AA = A;(2)。补集CUA = x | xU且六、课后作业:P12,习题1.1,A组9,10;B组4。设全集,求实数x的值。七、教学反思:集合习题课教学要求:掌握集合、交集、并集、补集的有关性质,运行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掌握集合的有关术语和符号。教学重点:交集、并集、补集的运算。教学难点:集合知识的综合。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提问:什么叫交集、并集、补集?符号语言如何表示?图形语言?2、交、并、补有何综合性质?3、集合问题的解答方法:Venn图示法、数轴分析法。二、讲授新课:193467AB例1:全集U = x | x 10,xN,AU,BU,(CB)A = 1,9,AB = 3,(CA)(CB) = 4,6,7,求A、B。学生分析方法填写图中各块的元素小结:列举法表示的数集问题用Venn图示法、观察法。解:因为1,9,所以1、9因为4,6,7所以1,4,6,7,9,从而B = 2,3,5,8;又1,9,3,所以A = 1,3,9。-2-113xB例2:已知A = x | 2 x 1,AB = x | x + 2 0,AB = x |1 x 3,求集合B。解法:数轴上表示各集合后,分析得出结果。分析:因为,所以,因为,所以,所以。例3:满足关系1,2A1,2,3,4,5的集合A共有 个。分析:满足条件的集合A可列举如下:1,2,1,2,3,1,2,4,1,2,5,1,2,3,4,1,2,3,5,1,2,3,4,5共8个。观察以上的集合,都含有元素1、2,若把1、2去掉,则剩下的集合恰为集合3,4,5的子集,也是8个,因此,解题时,可把公共的元素删去,求剩下的集合的子集即可。4B:31xU:50A:40例4、已知50名同学参加跳远和铅球两项测验,分别及格人数为40、31人,两项均不及格的为4人,那么两项都及格的为 人。分析:记参加跳远测验及格的同学组成的集合为A,参加铅球测验及枚的同学组成的集合为B,则两项都及格的同学组成集合,两项都不及格的同学组成集合,其中U表示全班同学组成的集合。设两项都及格的同学为x人,则有40 + 31 x + 4 = 50,解得x = 25。说明:本题解出后,应代入验证:50名同学中,只有跳远及格人数为15人,只有铅球及格人数为6人,4 + 15 + 25 + 6 = 50,符号题意。思考题1:设S为集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通信行业全新合同签订与通信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 犯罪预防策略优化-洞察及研究
- 中储粮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电商专业面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钻井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趋势前景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冠心病病人家庭的护理
- 2025至2030中国车载卸料器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
- 光伏材料制备技术
- 专题03 中国现代史·选择题(安徽专用)5年(2021-2025)中考1年模拟《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 金融服务机构客户隐私保护与业务合作保密合同
- 2025年度信息技术项目劳务派遣合作合同模板
- 专利权属协议年
- 人才战略合作协议书
- 解放战争完整版本
- 塑造五种心态培训课件4
- 《印刷工艺》课件 4 印后加工
- 乳腺健康培训课件
-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部人员岗位职责
- 物业6S目视化管理
- 2024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产能提升改善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