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练习B卷.doc_第1页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练习B卷.doc_第2页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练习B卷.doc_第3页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练习B卷.doc_第4页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练习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练习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达标 (共9题;共22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幕景不停变换,彩灯交相照射之下,音乐时而高亢,时而婉约,那高难度的动作,不仅令人眼花缭乱,更让观众翘(qio)首而望、屏(bng)息敛声、惊心动魄。B . 正值北风凛(lng)冽之时,梅树婷婷玉立、蓬蓬(png)勃勃,开满了密密层层的花朵,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儿空隙,竟是这样饱满,这般豪放和烂漫,带着狂野和自信。C . 孤山碧波环绕,山间花木繁茂,好鸟相鸣,嘤嘤(yng)成韵。孤山景色早在唐宋已闻名暇迩,如唐朝诗人白居易便有“孤山寺北贾(ji)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的佳句。D . 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学泰斗形象颔(hn)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hung)诚恐的地步。2. (2分)(2015黑龙江龙东区)下列句子中下划线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首当其冲的。 (杨振宁邓稼先)B . 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 , 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劳的。(何为音乐巨人贝多芬)C . 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 (马南邨不求甚解)D .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刘成章安塞腰鼓)3. (2分)结合语境解释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这也真够滑稽 , 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滑稽:言语、动作引人发笑。句中是荒唐的意思)B . 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呈报:报告)C . 同时还封他们为“御聘织师”。(御聘:御前聘用)D . 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无双:没有第二个能够相比)4. (2分)找出解释有误的一项: A . 踌躇:犹豫,拿不定主意。颓唐:精神不振作。B . 渊博:(学识)深而且广。匪夷所思:指言谈行为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C . 鉴赏:欣赏。鲜为人知:很少被人知道。D . 摩挲:用手轻轻地摸了又摸。收敛:收集。5. (2分)下面与“树林一直在唱着那首愉快的歌”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B . 这里的人们非常好客,火一般热情。C . 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D . 天气炎热,那张乒乓球桌子也在睡觉。6. (2分)单选题(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他很高兴,但竞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 。A . 机密B . 机谋C . 机关7. (2分)下列句子中所使用的修辞与其他不同类的一项是( ) A . 凝神望着青山,一片黑郁郁的连绵不动,如同病牛一般。B . 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C . 那从天边垂下来的波涛,一排赶着一排,浩浩荡荡,如冲锋陷阵的大军。D . 那清风碧波,像是从天上,从地上,从四面八方,从我的五脏六腑间一起涌过。8. (2分)下列各句对课文听听那冷雨的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篇散文以作者在不同的地方听雨、看雨、体味雨串连起了一系列人生的感悟,表达了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深的眷恋之情。B . 这篇散文以听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纵的历史和纵横交错的现实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形象密集、描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意境。C . 作者采取时空交错的写法:忽而过去,忽而现在;忽而故国,忽而异域,又随时回到台湾,回到厦门街,虽然能够表达诉说不尽的复杂情绪,但是,却给人一种凌乱无章的感觉。D . 作者凭栏听雨,由自我感觉中梳理出种种雨的意象,并将在冷雨所织出的图案中体味的美妙的神韵与传统文化和古典音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人宛如置身雨境,雨声盈耳,雨丝濡目。9. (6分)水浒传作者_,_(朝代)小说家。二、 综合题 (共1题;共10分)10. (10分)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的中华美食文化一部纪录片。不少人都在每晚10点准时守在电视机前享受夜宴。烹饪师的加工制作,使观众看到诱人的画面和听到美妙的声音。本片的魅力在于它将“饮食文化”这个宏大的主题,浓缩在短短的几集纪录片里。不少观众表示,(1)第句中有一处语序不当,应将“_”和“_”调换位置。(2)第句有一处缺少标点符号,你的修改意见是:_。(3)根据文意,在第句横线处应填的一句话是:_。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4分)11. (24分)(2017宜昌)现代文阅读慈悲为怀送惊喜,善良无价赢人生佚名导演沃尔特在选角的时候,挑选了很多艺校里的学生,但都不够满意。一天,为此一筹莫展的沃尔特到城市西郊办事,在火车站的站前广场上遇到了一个十多岁的擦鞋小男孩。小男孩问道:“先生,您需要擦鞋吗?”沃尔特低头看看自己脚上刚刚擦过不久的皮鞋,摇摇头拒绝了。就在沃尔特转身走出十几步之际,忽然见到那个小男孩红着脸追上来,眸子里现出祈求的光:“先生,我整整一天没吃东西了,您能借给我几个钱吗?我从明天开始多多努力擦鞋,保证一周后把钱还给您!”沃尔特看着面前这个衣衫褴褛、肚子干瘪的小男孩,不由的动了怜悯之心,就掏出几枚硬币递到小男孩手里。小男孩感激的道了一声“谢谢”后,一溜烟的小跑着离开了。沃尔特摇了摇头,因为这样的街头小骗子他已经司空见惯了。半个月后,沃尔特已经将借钱给小男孩的事忘的一干二净。不料,在他又一次经过西郊火车站时,突然看到一个瘦小的身影离的老远就向他招手喊道:“先生,请等一等!”等到对方满头大汗的跑过来把几枚硬币交给他时,沃尔特才认出这是上次向他借钱的那个擦鞋小男孩。小男孩气喘吁吁的说:“先生,我在这里等您很久了,今天总算把钱还给您了!”沃尔特看着自己手里被汗水濡湿的硬币,心头陡然荡漾起一股暖暖的热流。沃尔特再次端详面前的小男孩,忽然发现他很符合自己脑海中构想的小男孩主人公的角色形象。沃尔特把几枚硬币塞进小男孩衣兜里:“这点零钱是我诚心诚意给你的,就不用还了。”沃尔特神秘的一笑,又说,“明天你到市中心的影业公司导演办公室来找我,我会给你一个很大的惊喜。”第二天一大早,门卫就告诉沃尔特,说外面来了一大群孩子。他诧异地出去一看,就见那个小男孩兴奋的跑过来,一脸天真的说:“先生,这些孩子都是同我一样没有父母的流浪孩子,他们也渴望有惊喜!”沃尔特真没想到一个穷困流浪的孩子竟会有一颗如此善良的心!通过反复观察和筛选,沃尔特发现在这些孩子中,确实有几个比小男孩更机灵,更适合出演剧本中的小主人公,但他最后还是只把小男孩留了下来,并且在录用合同的免试原因一栏中只写了这样几个字:善良无须考核!因为他觉得小男孩在面临困境的时候,把本属于自己一个人的希望,无私的分享给别人,这是怎样的一种善良啊!而电影中的孩子,正是这样一个善良、博大、无私的人。这个小男孩叫文尼斯基。在沃尔特的执导下,文尼斯基在剧中成功扮演了主人公的角色,他主演的电影中央车站也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等诸多桂冠。若干年后,已成为一家影视文化公司董事长的文尼斯基写了一部自传我的演艺生涯。在书的扉页上面,是沃尔特的亲笔题字:善良无须考核。下面则是他给予文尼斯基的评价:“是善良,曾经让他把机遇让给别的孩子;同样也是善良,让人生的机遇不曾错过他!”(1)请用文中的一句话给本文拟题。 (2)第自然段最后加横线的句子在情节设置上起什么作用? (3)想象一下,说说文尼斯基还回来的硬币为什么是“濡湿的”?沃尔特的心头为什么又会“陡然荡起一股暖流的热流”? (4)请用一句格言式的短句,说说文章最后加横线的句子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5)积累链接:请默写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对亲人表达美好祝愿的诗句。 12. (10分)你相信“2012末世论”吗?目前有一种“2012末世论”的观点,说的是2012年12月21日是人类这个物种的终结,没有人能够看到第二天的太阳。“近年来地震频发”,是持“2012末世论”的有力证据。但这种观点只对了一半,地震频发是事实,但这并不是近年来才发生的。实际上,从统计学意义上来讲,全球每年发生约500万次地震,平均每天有1万多次,只不过绝大多数不被人所察觉,只能被地震仪记录下来;而因为人口在地表分布得极端不均,只有少数带来巨大损失的地震会让我们记忆深刻。2001年11月14日发生在青海昆仑的8.1级地震,是中国近半个世纪来震级最高的一次,但是因为它发生的地点和带来的损失都不够引人注目,所以很少被大众提及。地震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绝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板块边界,其中全球地震的70%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15%分布在欧亚地震带,还有5%在大洋中脊,其他的10%则分布在板块内部。但是,这种统计学上的规律并不能确定地震在何时何地发生,有什么样的强度,因为人们至今也没有清晰地了解地震产生的机制和原理。从这个意义上讲,地震又是随机的。从数据统计来看,最近几年的地震也验证了这种随机性。2010年美国地质勘探局曾经发布数据:自1900年以来,全球平均每年发生16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有的年份,如1986年至1989年只有6次,而1943年则高达32次。因此,2010年以来,地震算不上频繁。(1)第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第语段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