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宁东金凤煤矿作业规程.doc_第1页
宁夏宁东金凤煤矿作业规程.doc_第2页
宁夏宁东金凤煤矿作业规程.doc_第3页
宁夏宁东金凤煤矿作业规程.doc_第4页
宁夏宁东金凤煤矿作业规程.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凤煤矿 011802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目 录 1 目目 录录 第一章 概况 1 第一节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1 第二节 煤层情况 1 第三节 煤质情况 2 第四节 煤层顶底板 2 第五节 储量计算 3 第六节 水文地质情况及防治水措施 4 第七节 回采的其他地质因素 5 第八节 构造情况 5 第九节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5 第二章 采煤方法 7 第一节 巷道布置 7 第二节 采煤方法的确定 8 第三节 回采工艺 8 第四节 设备配置 11 第三章 顶板管理 13 第一节 矿压参数 13 第二节 支护设计 14 第三节 工作面顶板管理 16 第四章 劳动组织 19 第一节 循环方式 19 第二节 劳动组织 20 第五章 生产系统 23 金凤煤矿 011802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目 录 2 第一节 运输系统 23 第二节 供电系统 23 第三节 通风系统 38 第四节 安全监测系统 39 第五节 防灭火系统 41 第六节 束管监测系统 44 第七节 防尘系统 46 第八节 供液系统 47 第九节 照明 通讯闭锁控制系统 48 第十节 排水系统 49 第十一节 避灾路线 49 第六章 煤质管理 52 第七章 安全技术措施 53 第一节 一般规定 53 第二节 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54 第三节 工作面调采安全技术措施 55 第四节 调整采高的安全技术措施 56 第五节 工作面仰 俯采安全技术措施 57 第六节 探煤厚安全技术措施 58 第七节 登高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59 第八节 防片帮及片帮伤人的安全技术措施 59 第九节 人员进入煤帮侧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 61 第十节 架前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62 第十一节 端头维护安全技术措施 63 第十二节 煤壁管理方法及安全技术措施 65 第十三节 拆卸注氮管路及供水管路安全措施 66 第十四节 过地质勘探孔安全技术措施 66 金凤煤矿 011802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目 录 3 第十五节 拆除托板及回收锚杆安全技术措施 67 第十六节 防止瓦斯及煤尘爆炸措施 68 第十七节 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69 第十八节 防水灾安全技术措施 71 第十九节 人员跨越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的安全技术措施 72 第二十节 工作面防高压管伤人安全技术措施 73 第二十一节 预防 处理冒顶的安全技术措施 73 第二十二节 工作面过调车硐室的安全技术措施 75 第二十三节 起吊安全技术措施 75 第二十四节 各工序操作安全技术措施 76 第二十五节 设备检查维护及日常检修安全技术措施 96 第二十六节 3300V 电气设备的使用 操作及检修专项措施 98 第二十七节 火工品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100 第八章 管理制度 102 金凤煤矿 011802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一章 概况 1 第一章第一章 概况概况 第一节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011802 综采工作面为金凤煤矿一采区的第一个工作面 位于金凤井田中部 其井上下位置及相邻关系如表 1 1 所示 表表 1 1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工作面名称011802 综采工作面 水平名称 1150m采区名称一采区 煤层编号十八煤走向长度 m 平均 2282 面积 m2 595628工作面斜长 m 260 地面标高 m 1399 7工作面标高 m 地面相对位置 011802 工作面地面相对位置 东至盐兴公路水平相距 0 673 2 米 为本工作面东边界 南至三墩子 凤凰梁乡村公 路水平相距 134 311 米 为本工作面南边界 西至风积砂岩 相连 为本工作面西边界 北至三墩子乡村公路水平相距 443 493 米 为本工作面北边界 井下位置及 邻近采区情况 011802 工作面井下相对位置 东至 011802 辅运巷 下 部为未动用块段 南至主井筒安全煤柱 西至十八煤风氧化 带留设 40 米保护煤柱 北至三采区留设 20 米采区隔离煤柱 回采对地面设 施的影响 011802 工作面顶部有盐兴公路 穿越工作面长度为 494 6 米 回采时将会造成破坏 第二节 煤层情况 十八层煤位于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 根据矿井勘探资料和巷道实际揭露到 煤层厚度为 2 70m 5 50 之间变化 煤层从顺槽由南向北逐渐变厚 2 49 5 60 厚度变化较大 属稳定煤层 结构简单 含 1 层夹矸 矸石厚度约为 0 20m 之间 煤岩类型为亮煤与暗煤组成 玻璃光泽 硬度大 呈块状 具体见表 1 2 金凤煤矿 011802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一章 概况 2 表表 1 2 煤层情况表煤层情况表 2 70m 5 50m 煤层厚度 3 80m 煤层结构3 75 0 2 0 5 1 50 8 47 煤层倾角 6 可采指数0 96 变异系数 0 147稳定程度较稳定 煤层硬度 普氏系数 f 第三节 煤质情况 表表 1 3 煤质情况表煤质情况表 第四节 煤层顶底板 表表 1 41 4 煤层顶底板情况表煤层顶底板情况表 顶底板 名称 岩石名称 厚度 m 主要岩性特征 含水性 细砂岩0 69 浅灰色 泥质胶结 含植物根化石 具波状层理 变形层理 粉砂岩4 32 深灰色 薄层状 含完整植物根化石 水平层理 波状层理 细粒岩1 93 浅灰色 波状层理 变形构造 含植物根化石 泥 质胶结 中砾岩1 15 灰白色 长石英砾质 薄层状 松散破碎 泥质胶 结 老 顶 粉砂岩0 99深灰色 薄层状 见波状层理及水平层理 工业牌号BN水分 Mt 12 4 Agad 8 11硫分 St 0 38 发热量 Qad MJ kg 25 16磷分 P 0 说明 十八煤为特低 低硫 特低磷 不粘煤 资料取自矿 井地质报告及煤质化验单 金凤煤矿 011802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一章 概况 3 砾质泥岩2 10 深灰色 具水平层理 波状层理 含较多植物叶化 石 煤线0 09 黑色 半光亮型 质软易碎 底部有 0 06 0 2m 泥 岩 局部尖灭 直接顶 直接顶 细砂岩0 70 深灰色 浅灰色 水平层理 富含植物化石碎片 见白云母片 次棱角状 泥质胶结 直接底炭质泥岩0 37黑色 水平层理 泥质胶结 老 底细砂岩5 76 灰白色 成分以石英为主 长石次之 水平层理 底部夹薄层中粒砾岩及黑色泥岩薄层 中粒砾岩疏 松易碎成粒状 弱含水 第五节 储量计算 表表 1 51 5 011802011802 综采工作面储量计算表综采工作面储量计算表 计算范围计算范围 1 因煤层倾角大小不一致 储量计算分 6 个块段 2 参加储量计算的为准备煤量 计算参数计算参数 及方法及方法 1 厚度 m 按巷道相近的探煤厚度取平均值计算 2 容重 d 采用地质报告中提供的数据 3 倾角 a 采用风巷 机巷标高点算出 h 利用三角函数 tga 关系 计算煤层倾角 4 计算公式 Q S cosa m d 地段 编号 走向 长 倾向 长 平面积 斜面积 平均厚 米 容 量储量 万吨 回采率 可采储量 万吨 1192 226049972504633 401 3523 169321 54 2458 72601192621205193 801 3561 839357 50 3451 32601173381185903 101 3549 639346 16 4465 92601211341219053 401 3555 959352 03 5453 12601178061184554 911 3578 529373 02 6263 726068562687295 451 3550 579347 03 储量 计算 基础 及汇 总 合计 A 级 319 66 93297 28 各类煤柱 断层损失 18 6 万吨 井筒保安煤柱 10 91 万吨 储量分析储量分析 三下压煤 无 金凤煤矿 011802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一章 概况 4 第六节 水文地质情况及防治水措施 表表 1 6 水文地质情况表水文地质情况表 基本特征基本特征该工作面在开采时 将会受各类水害的威胁 水文地质条件较复 杂 充水图素充水图素 及威胁程及威胁程 度度 水害类型及威胁程度 1 含水层水 十八煤顶 底板较发育的中粒砂岩含水性较强 回采时有一定的影响 2 断层水 回风巷在掘进时 揭露到 SF24 断层时发生过突 水事故 因此回采时要通过 SF24 SF33 SF36 断层 必须引起高 度重视 防止发生突水事故 3 风氧化带含水 回风巷距风氧化带较近 在煤层隐覆露头 附近有风化裂隙水存在 对回采时有一定的影响 4 钻孔水 封闭不良的钻孔是典型的人为引起的点状垂向导 水通道 隐蔽性强 在垂向上串通多个含水层 一旦发生突水事 故 不仅初期水量大 而且还会有比较稳定的补给量 回采工 作面内有钻孔 703 603 103 A103 灵煤 32 孔 5 采空区积水 011802 机巷起伏较大 工作面采后在最低洼 处有大量积水 应在辅运巷打钻将采空区积水及时疏放 防止长 期积水而发生突水事故 最大涌水量 m3 min 7 82 正常涌水量 m3 min 5 46 涌水量预涌水量预 测及依据测及依据1 涌水量预测依据是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对 011802 工作面涌水量的计算值 防治水建防治水建 议及措施议及措施 1 严格按照防治水规定进行探放水 应做到 预测预报 有 疑必探 先治后采 防治水工作 2 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首采工作面内的煤层隐覆露头附近风 化裂隙水展开补充勘探工作 探查分析断层及风化带赋水性 分 析其导水性 并采取物探 钻探和化探等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 方法 探明富水区及储水量 根据勘探结果进行首采工作面疏放 水设计 在工作面开采前进行疏放水 并建立健全井上下水文观 测系统 确认无水害隐患时 方可开始工作面回采 3 在回采之前应做好抽排水准备工作 金凤煤矿 011802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一章 概况 5 第七节 回采的其他地质因素 表表 1 7 煤层其他地质特征表煤层其他地质特征表 第八节 构造情况 表表 1 8 主要构造情况表主要构造情况表 本区内煤岩层总体为背斜构造 倾伏角最大 11 沿走向及倾向均有次一级波状起伏 根据 011802 工作面三条顺槽巷道实际揭露资料所知 有四条正断层 SF24 SF33 SF36 和一条逆断层在回采中有一定的影响 其位置和范围详见平面图 产状 褶曲轴面 构造性质 走向倾向倾角落差 实见位置及控制情况 正断层78 156 81 2 8m风巷 机巷 辅运巷揭露到 正断层80 26281 0 8m风巷 机巷 辅运巷揭露到 正断层84 264 78 18 0m风巷 机巷 辅运巷揭露到 正断层48 128 48 1 0m风巷 机巷 辅运巷揭露到 逆断层126 306 42 0 50m机巷 辅运巷揭露到 第九节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 存在的问题一 存在的问题 1 在工作面开采前对各类水害进行疏放 并建立健全井上下水文观测系统 名称主 要 特 征 瓦斯 属于低瓦斯矿井 瓦斯相对涌出量 0 19m3 T 绝对涌出量 0 12m3 min 煤尘煤尘爆炸指数为 33 81 具有爆炸危险性 煤的自燃 倾向 属一类自燃煤层 自燃发火期 3 个月 地温15 7 18 2 地压矿井开拓深度的增加 矿压较明显 煤层夹矸直接顶直接底 普氏硬度 f 2 84 3 672 07 2 892 41 4 832 12 4 38 金凤煤矿 011802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一章 概况 6 确认无水害隐患时 方可开始工作面回采 2 工作面推到断层附近 要采取过断层的措施 对落差较小的断层采用直 接推过 落差较大 SF24 断层 应另开切眼 3 工作面回采后 及时对采空区积水进行疏放 防止因长期积水而造成突 水事故 4 及时完善矿井永久排水系统 二 地质部门的建议二 地质部门的建议 煤矿地质工作关系到矿井安全生产与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今后应该从以下几 个方面做起 1 要及时到现场收集地质资料 细致观察和研究地质构造特征 查明各种 地质现象 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 预测回采工作面未揭露到的可能出现的地质变 化 收集到的地质资料要及时整理汇总 掌握全面 准确的第一手资料 2 要加强地质理论的学习 提高矿井地质预测 预报的准确性 能够指导 采掘的安全生产 3 加强矿井水文地质调查和对危机矿井生产和人身安全的各种地质灾害进 行预测预报 并提出防护措施及处理方案 附图 1 1 011802 综采工作面综合柱状图 1 100 附图 1 2 011802 综采工作面采掘工程平面图 1 1000 附图 1 3 011802 综采工作面地质剖面图 1 1000 金凤煤矿 011802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二章 采煤方法 7 第二章第二章 采煤方法采煤方法 第一节 巷道布置 一 工作面巷道布置概况一 工作面巷道布置概况 011802 综采工作面为一采区第一个工作面 风 机两巷及辅助运输巷沿走向 布置 回采工作面 联络巷沿倾向布置 具体见 011802 综采工作面采掘工程平 面图 二 工作面回风巷二 工作面回风巷 1 回风巷炮掘段为半圆拱形巷道 全长 130m 巷道掘进宽度 4240mm 掘中 高 3320mm 半圆拱半径 2120mm 墙高 1200mm 掘进断面积 12 14 喷浆厚度 为 120mm 铺底 200mm 净宽 4020mm 支护厚度为 50mm 净高 3000mm 半圆拱半 径 2000mm 净断面积 11 08 2 回风巷机掘段为异矩形巷道 全长 2447m 巷道掘进宽度 5100mm 掘进 上帮高 3350mm 下帮高 3150mm 中高 3250mm 掘进断面积 16 575 支护厚度 为 50mm 铺底 200mm 巷道净宽为 5000mm 净高上帮为 3100mm 下帮高为 2900mm 中高 3000mm 净断面积为 15 3 支护形式 巷道采用锚网钢带加锚索联合支护 4 管线敷设 该巷道敷设瓦斯监测线 束管监测线各一趟 灌浆管路 供 水管路各一趟 排水管路三趟 5 巷道用途 主要用于回风 运料 行人等 三 工作面运输巷三 工作面运输巷 1 运输巷炮掘段为半圆拱形巷道 全长 230m 巷道掘进宽度 4240mm 掘中 高 3320mm 半圆拱半径 2120mm 墙高 1200mm 掘进断面积 12 14 喷浆厚度 为 120mm 铺底 200mm 净宽 4020mm 支护厚度为 50mm 净高 3000mm 半圆拱半 径 2000mm 净断面积 11 08 2 运输巷机掘段为异矩形巷道 全长 2271m 巷道掘进宽度 5100mm 掘进 上帮高 3350mm 下帮高 3150mm 中高 3250mm 掘进断面积 16 575 支护厚度 为 50mm 铺底 200mm 巷道净宽为 5000mm 净高上帮为 3100mm 下帮高为 2900mm 中高 3000mm 净断面积为 15 3 支护形式 巷道采用锚网钢带加锚索联合支护 4 管线敷设 该巷道敷设供水管路 注氮管路各一趟 排水管路两趟 5 巷道用途 工作面运煤 进风 行人及相关设备布置 四 工作面辅助运输巷四 工作面辅助运输巷 1 辅助运输巷炮掘段为半圆拱形巷道 全长 250m 巷道掘进宽度 4240mm 金凤煤矿 011802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二章 采煤方法 8 掘中高 3320mm 半圆拱半径 2120mm 墙高 1200mm 掘进断面积 12 14 喷浆 厚度为 120mm 铺底 200mm 净宽 4020mm 支护厚度为 50mm 净高 3000mm 半圆 拱半径 2000mm 净断面积 11 08 2 辅助运输巷机掘段为异矩形巷道 全长 2292m 巷道掘进宽度 5100mm 掘进上帮高 3350mm 下帮高 3150mm 中高 3250mm 掘进断面积 16 575 支护 厚度为 50mm 铺底 200mm 巷道净宽为 5000mm 净高上帮为 3100mm 下帮高为 2900mm 中高 3000mm 净断面积为 15 3 支护形式 巷道采用锚网钢带加锚索联合支护 4 管线敷设 该巷道敷设供水管路一趟 排水管路三趟 5 巷道用途 工作面进风 行人 排水及运料 五 工作面切眼五 工作面切眼 工作面切眼上口位于 011802 工作面风巷与 A1 勘探线交汇处以北 746m 工作 面切眼下口位于 011802 工作面机巷与 A1 勘探线交汇处以北 702m 工作面切眼为 矩形断面 高为 3500mm 宽为 8000mm 全长 260m 六 联络巷六 联络巷 011802 综采工作面联络巷联络工作面运输巷和辅助运输巷 同时担任给辅助 运输巷运料及运输巷排水的任务 第二节 采煤方法的确定 一 采煤方法一 采煤方法 根据煤层赋存情况 011802 综采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综合机械化一次采全高 的采煤方法进行开采 采空区顶板处理采用全部垮落法 二 采高的确定二 采高的确定 011802 工作面煤层平均厚度 3 8m 工作面所选用的 ZY10000 25 55D 型液压 支架管理顶板 支架最大支撑高度 5 4m 最小支撑高度 2 3m 故确定正常回采 期间工作面平均采高为 3 8m 由于本工作面为一次采全高 煤层厚度变化时 采 高随煤层厚度变化及时调整 三 开采层位的确定三 开采层位的确定 由于煤层顶板为细砂岩 属于较坚硬顶板 根据工作面巷道掘进情况分析顶 板无淋水的情况下顶板不易脱落 因此确定 011802 工作面开采过程中沿顶板开 采 第三节 回采工艺 一 回采工艺一 回采工艺 金凤煤矿 011802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二章 采煤方法 9 工作面采用双滚筒采煤机机械落煤 采煤机与刮板输送机联合装煤 刮板输 送机 转载机 可伸缩胶带输送机联合运煤 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支护顶板 采 空区采用全部跨落法处理顶板 二 工艺流程二 工艺流程 1 工艺流程 采煤机下行割煤 移架 上行空刀清理浮煤 推移刮板输送 机 斜切进刀 采煤机下行割煤 2 各工序影响范围和安全距离 割煤 采煤机斜下方 15m 至斜上方 6m 范围内严禁人员在架前作业或逗 留 移架 上下各两架及本架范围内不得有人穿行 逗留 推溜 滞后采煤机右滚筒 15 个支架 26 25m 以上 三 工序操作三 工序操作 1 割煤方式 采用单向割煤 即采煤机自工作面上端部斜切进刀 下行割 煤 上行空刀清理浮煤 在工作面往返一次为一个循环 每刀截深为 800mm 2 进刀方式 采用上端部斜切进刀 采煤机自开缺口 缺口长 50m 其中 斜切段为 35m 直线段为 15m 3 割煤工序 采煤机下行割煤 左滚筒割顶煤 右滚筒割底煤 行至工作 面刮板输送机机头割通煤壁 将右滚筒降下割底煤 空刀上行清理浮煤 同时按 从下向上的顺序滞后采煤机滚筒 15 个支架从刮板输送机机头开始依次顺序推移 刮板输送机 提前将刮板输送机机尾推向煤壁 采煤机上行至刮板输送机弯曲段 斜切进刀 割透煤壁后 将刮板输送机剩余部分推向煤壁 右滚筒降下割底煤 左滚筒升起割顶煤 采煤机下行开始下一个循环割煤 附图 2 1 011802 综采工作面端部斜切进刀割煤示意图 4 装煤 下行割煤时 采煤机滚筒通过螺旋叶片将煤装入工作面刮板输送 机内 上行空刀清理浮煤时 采煤机滚筒将未完全装净的煤装入刮板输送机内 刮板输送机推移时 通过铲煤板将底板浮煤装入刮板输送机 5 移架 工作面正常生产时采用邻架控制 当支架电控系统有故障时用手 动方式进行移架 根据工作面地质条件 在初采初放 顶板破碎或周期来压期间 采用双向邻 架操作 带压擦顶的移架方式 移架滞后采煤机右滚筒 2 3 架追机作业 在顶 板稳定的情况下 采用双向邻架操作 顺序单架移架 滞后采煤机右滚筒 2 4 架移架 护帮板采用双向成组动作 每组动作 6 架 顶板破碎段 每次只准收回 1 2 个护帮板 停机时及时打开护帮板 6 推移刮板输送机 在正常生产时用成组推移 调架时用本架推移或双向 金凤煤矿 011802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二章 采煤方法 10 邻架推移 不使用采煤机和液压支架联动推移 当支架电控系统有故障时用手动 推移 双向成组推溜每组设置为 12 架 推移刮板输送机滞后采煤机左滚筒不得 小于 15 个支架 7 采煤机割煤以及运煤要求 割机头 机尾三角煤时 必须将三角煤割透 保证巷道底板到工作面底 板平缓过渡 采高要保持在 3 8 0 1m 的范围内 顶 底板要割平 不得忽高 忽低或留有台阶 必须保证采煤机滚筒截齿完好无缺 割煤时如发现截齿丢失 磨损严重 等现象时 应及时停机更换截齿 工作面遇有坚硬夹矸或冲刷体构造时 应调整采高或用爆破方式通过 不得用采煤机强行截割 输送机机头必须设专人看护闭锁键 防止大块煤机头堆煤或卡阻破碎机 8 移架质量要求 拉架时必须使支架保持一条直线 其偏差不得超过 50mm 中心距 1 75 0 1m 米 偏差不超过 100mm 支架顶梁与顶板接顶严实 支架垂直顶底 板 其最大仰俯角 7 歪斜不得超过 5 相邻支架间不能有明显错差 不超 过顶梁侧护板高的 2 3 支架不挤 不咬 架间隙不超过规定 1 式中 C 支护强度安全系数 Pmin 支架最小支护强度 MPa P0 工作面单位面积的顶板压力 MPa 由以上计算可知 支架的支护强度安全系数 C 1 故能满足支护要求 根据单位面积支护强度验算 P F S 10000 11 3085 884KN m2 0 884Mpa 0 778MPa 式中 P 单位面积支护强度 F 支架额定工作阻力 10000KN S 最大空顶距时支护面积 为 6 462 1 75 11 3085 m2 金凤煤矿 011802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三章 顶板管理 16 经计算得 P 0 884Mpa 超过支架 6 倍最大采高时支护强度 0 778Mpa 能 满足支护要求 第三节 工作面顶板管理 一 矿压参数及分析资料一 矿压参数及分析资料 1 矿压参数 由表 3 1 可知 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为 5 16m 初次来压步距为 35 38m 周期来压步距 为 17 23m 根据地质资料 金凤煤矿十八煤直接顶分类 类 老顶分级 级 2 分析资料 011802 工作面每个支架安装 1 个 SAR 电液控制器 对顶板压力 或支架初撑 力 供液压力等进行本架及邻架监测 经电缆传输至控制台主计算机 对全工 作面支架进行自动监测 记录 并将监测数据通过工业以太网传输至地面调度室 每周安排专人对监测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处理 及时掌握工作面初次放顶步距 周 期来压步距及最大来压强度等矿压参数 二 支护方式 采用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进行支护二 支护方式 采用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进行支护 1 移架步距 与采煤机的实际截深相同 为 800mm 2 端面距 340mm 3 控顶距 由液压支架的顶梁长度 L1 端面距 L2 及采煤机的实际截深 L 决定 011802 工作面液压支架的顶梁长度为 4842mm 根据设备配套尺寸端面距 820mm 计算 支护过程中 伸缩梁不能完全收回 采煤机的实际截深为 800mm 由此可计算 最大控顶距 Lmax L1 L2 L 4842 820 800 6462 mm 最小控顶距 Lmin L1 L2 4842 820 5662 mm 附图 3 1 011802 工作面中部配套图 三 工作面上 下端头支护三 工作面上 下端头支护 上 下端头分别利用 4 架 3 架 ZYT10000 22 45D 型端头支架与戴帽点柱相 结合的方式完成端头支护 附图 3 2 011802 综采工作面上端头维护示意图 附图 3 3 011802 综采工作面下端头维护示意图 1 上端头维护方法 金凤煤矿 011802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三章 顶板管理 17 当 152 支架侧护板与回风巷上帮距离 S 0 8m 时 在老空侧切顶线位置 支设戗柱一排 柱距不大于 0 4m 当 152 支架侧护板与回风巷上帮距离 1 6m S 0 8 m 时 在距上帮 0 8m 的平行位置支设一排戴帽点柱进行支护 柱距 1 0m 老空侧切顶线位置支 设戗柱一排 柱距不大于 0 4m 当 152 支架侧护板与回风巷上帮距离 S 1 6m 时 根据 152 支架侧护 板与回风巷上帮的距离沿工作面走向至少支设 2 排戴帽点柱进行支护 并根据 152 支架侧护板与回风巷上帮的实际距离以 0 8m 排距为基准增减戴帽点柱排数 柱距 1 0m 老空侧支设戗柱一排 柱距不大于 0 4m 2 下端头的维护 当 1 端头支架侧护板与运输巷下帮距离 S 0 6m 时 在老空侧切顶线位 置支设戗柱一排 柱距不大于 0 4m 当 1 端头支架侧护板与运输巷下帮距离 0 6m S 1 2m 时 在距下帮 0 35m 的平行位置支设一排戴帽点柱进行支护 柱距 1 0m 老空侧切顶线位置支 设戗柱一排 柱距不大于 0 4m 当 1 端头支架侧护板与运输巷下帮距离 S 1 2m 时 根据 1 端头支架 侧护板与运输巷下帮的距离沿工作面走向至少支设 2 排戴帽点柱进行支护 并根 据 1 端头支架侧护板与运输巷下帮的实际距离以 0 8m 排距为基准增减戴帽点柱 排数 柱距 1 0m 老空侧戗柱一排 柱距不大于 0 4m 四 运输巷 回风巷超前维护四 运输巷 回风巷超前维护 回风巷及运输巷自工作面煤壁向外 30m 范围内必须进行超前支护 超前支护 支柱初撑力不低于 50KN 支柱必须支在实底上 支柱钻底量超过 100mm 时必须 穿底鞋 附图 3 4 011802 综采工作面运输巷 回风巷超前支护示意图 1 回风巷超前维护 回风巷净宽 5000mm 工作面超前 30m 范围内采用 4 2m 长 型钢梁配合 单体液压支柱架设 一梁四柱 倾向棚进行维护 支柱采用 DW42 250 110XL 悬浮式单体支柱 棚距 1000mm 其中靠近风巷上帮的单体支柱距上帮 500mm 靠近风巷下帮的支柱距下帮 500mm 中间两排支柱柱距 2000mm 中间两排支柱距 风巷上下 帮侧支柱为 1000mm 若顶板破碎时 必须及时缩小棚距及增设戴帽 点柱进行维护顶板 2 运输巷超前维护 工作面超前 30m 范围内三排带帽点柱进行支护 柱距 865mm 其中靠巷道上 帮侧单体支柱距上帮 800mm 靠巷道下帮侧单体支柱距巷道下帮 500mm 中间 单体支柱距下帮 1300mm 金凤煤矿 011802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三章 顶板管理 18 五 采空区处理方法 五 采空区处理方法 全部垮落法 金凤煤矿 011802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四章 劳动组织 19 第四章第四章 劳动组织劳动组织 第一节 循环方式 一 循环组织作业形式一 循环组织作业形式 采用 三八 制作业形式 两采一准 即两班生产 一班检修 均采用现场 交接班制度 每班有效工时为八小时 二 循环方式二 循环方式 采煤机上端部斜切进刀 下行割煤跟机移架 上行清浮煤跟机推溜 单向割 煤方式 三 循环数量计算三 循环数量计算 采煤机的正常割煤速度按 4m min V 4m min 计算 下行割煤长度为 210m 时间 52 5min 采煤机在上行清理浮煤时速度按 10m min V 10m min 计算 上行清理浮煤的运行长度为 210m 时间 21min 在上端部斜切进刀时的速 度 V 3m min 在机窝处的返机速度按 10m min V 10m min 计算 机窝段长 50m 做机窝时间为 21 7min 一个循环共计时间为 95 2min 每班 8 小时作业时 间 其中半小时进行交接班和开机准备工作 每班共进行 4 个正规循环 四 循环产量四 循环产量 1 循环产量 Q1 Q1 LHS C 260 3 8 0 8 1 35 93 992 t 式中 L 工作面倾斜长度 m H 工作面采高 m S 循环进度 m 煤的容重 t m3 C 工作面回采率 取 93 2 日产量 Q2 Q2 8Q1 8 992 7936 t 3 月产量 Q3 Q3 25 85 Q2 198400 t 五 服务年限 五 服务年限 N 工作面走向长度 日推进度 25 2282 6 4 25 14 个月 五 循环作业组织措施五 循环作业组织措施 1 严格进行出勤考核 确保每班出勤人数符合要求 2 严格执行班前会制度 保证按时入井 3 入井前及开始工作前做好准备工作 避免因准备不足影响生产 4 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 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主保安能力 提高 职工技术素质和操作技能 及时处理安全隐患 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提高工 作效率 5 加强工程质量管理 避免因质量原因进行返工造成的延误工时 6 严格执行队考核奖罚制度 任务明确到各生产班组 充分调动职工的劳 金凤煤矿 011802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四章 劳动组织 20 动积极性 7 加强机电设备使用 保养 维修 降低设备故障率 减少设备故障影响 8 创造良好的工作和休息环境 使职工保持良好的精神和体力 第二节 劳动组织 一 劳动组织方式一 劳动组织方式 采用 三八 制作业形式 两班生产 一班检修 均采用现场交接班制度 每 班有效工时为八小时 其中检修班设备检修时间 8 个小时 每天可进行 8 个正规 循环 二 劳动组织二 劳动组织 1 劳动组织以采煤机割煤工序为中心 采用煤机下行跟机拉架 上行清浮 煤 推溜等工作 分工种追机作业 充分利用工时 发挥综采设备效能 2 劳动组织配备表 附表 4 1 011802 综采工作面劳动组织表 3 技术经济指标表 附表 4 2 011802 综采工作面技术经济指标表 金凤煤矿 011802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四章 劳动组织 21 表表 4 1 011802011802 综采工作面劳动组织表综采工作面劳动组织表 班 组 定员 班组 工 种生产一班生产二班检修班 合 计 工 长1124 班 长2224 采煤机司机448 支 架 工6612 端头维护工88016 胶带机司机2248 皮带自移机尾司机1102 泵站司机1123 支架维修工66 采煤机维修工45 三机维修工44 控制台电工224 检修电工66 下 料 工1010 巷道维修55 排水工 合 计27274599 其中当天出勤人数为 99 人 队长 1 人 书记 1 人 副队长 3 人 技术员 3 人 核算员 1 人 材料员 1 人 轮休 29 人 每人每月出勤 24 天 综采队共需人 员配备 138 人 金凤煤矿 011802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四章 劳动组织 22 表表 4 24 2 011802011802 综采工作面技术经济指标表综采工作面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 号 项 目单位指 标 序 号 项 目单 位指 标 1 工作面走向长 度 m228216最大控顶距m6 462 2工作面斜长m26017坑木消耗m3 万 t0 5 3采高m3 818油脂kg 万 t43 4容重t m31 3519乳化液消耗kg 万 t100 5煤层平均倾角 620截齿消耗个 万 t5 6循环进度m0 821支柱丢失率 0 7循环产量t99222回采工效t 工49 6 8日循环数个823灰分 8 11 9日产量t793624水分 12 4 10日推进度m d6 425硫分 0 38 11月循环数个20426块煤率 18 12月产量t19840027在册人数人157 13月推进度m16328出勤人数人123 14回采率 9329出勤率 78 3 15最小控顶距m5 662 金凤煤矿 011802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五章 生产系统 23 第五章第五章 生产系统生产系统 第一节 运输系统 一 运输系统一 运输系统 1 运煤系统 运输路线 工作面刮板输送机 转载机 011802 工作面机巷皮带 主井提升 皮带 地面 2 运料系统 回风巷运料路线 地面 缓坡副斜井 副井与 011802 风巷联络巷 011802 工作面回风巷 011802 综采工作面 运输巷运料路线 地面 缓坡副斜井 中央辅助运输大巷 主副井底第一联络巷 中央运输大 巷 011802 机巷绕道 011802 运输巷各个物料存放点 人工运至 3 运人路线 入井路线 地面 缓坡副斜井 副井与 011802 风巷联络巷 011802 工作面 回风巷 011802 综采工作面 升井路线 011802 综采工作面 011802 工作面回风巷 副井与 011802 风巷 联络巷 缓坡副斜井 地面 附图 5 1 011802 综采工作面运输系统示意图 第二节 供电系统 一 供电概况一 供电概况 011802 综采工作面供电电源引自井底中央变电所 中央变电所传送高压 10KV 电源 经工作面各配电点移动变电站分别给各用电设备供电 中央变电所 距 011802 综采工作面机巷皮带运输机配电点 260m 输出电压等级为 3300V 1140V 3300v 电压等级给胶带运输机供电 1140V 电压等级给胶带运输机 辅助设备及机巷排水泵 绞车等低压设备供电 在掘进工程中机巷遗留有 MYP 1 14 3 95 1 50 低压供电缆 可作为 1140V 低压电气设备的供电电缆 距电气 列车配电点为 2700m 输出电压等级为 3300V 给工作面采煤机 刮板输送机及 机巷转载机 破碎机 乳化液泵 喷雾泵等设备供电 工作面风巷配电点距中央 变电所 550 米 风巷综掘时在风巷口遗留有综掘专用移动变电站 KBSGZY 630 10 1140 移动变动站 可以输出 1140V 电源给风巷低压设备供电 并留有 MYP 1 14 3 95 1 50 低压供电缆 2700m 现给风巷排水设备供电 金凤煤矿 011802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五章 生产系统 24 二 工作面配电点位置的确定二 工作面配电点位置的确定 根据巷道布置和生产设备的位置 各台移动变电站放置在不同的位置 1 向胶带机机头供电的为 1 移动变电站 供电电压等级为 3300V 向胶带 机辅助设备机机巷排水等设备供电的为 2 移动变电站低压供电 供电电压等级为 1140V 设置在机巷绕道内 高压 10KV 电源引自中央变电所 G102 高压开关柜 2 向机巷乳化液泵站 喷雾泵泵站供电的为 3 变电站 供电电压等级为 3300V 向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及机巷破碎机 转载机供电的为 4 移动变电站 供 电电压等级为 3300V 高压 10KV 电源引自中央变电所 G103 高压开关柜 向工作 面采煤机供电的为 5 移动变电站 供电电压等级为 3300V 高压 10KV 电源引自 中央变电所 G104 高压开关柜 均放置在距工作面 300m 处机巷平板车上 随着 工作面推移 3 风巷供电采用综掘时在风巷口遗留有综掘专用移动变电站 KBSGZY 630 10 1140 移动变动站 为 6 变电站 供电电压等级为 1140V 设置在风巷巷 口 见附图 5 2 011802 综采工作面设备布置图 三 综采工作面负荷统计及移动变电站的选择三 综采工作面负荷统计及移动变电站的选择 根据用电设备电压等级 设备的布置位置 选用 6 台移动变电站 按移动变 电站分组进行负荷统计 进行移动变电站的容量选择 1 011802 综采工作面负荷统计 金凤煤矿 011802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五章 生产系统 25 表表 5 1 011802 综采工作面负荷统计表综采工作面负荷统计表 序号名 称型 号功率 kw 台数 合计 kw 电压 V 使用 地点 1 带式输送机SJJ1400 3 630630 3318903300机巷 皮带机张紧绞 车 301 制动器51 液压站18 51 加热器83 热交换风扇5 53 冷却泵18 53 潜水泵QY20 28 7 5KW7 54 2 绞车JDSB 19452 269 51140机巷 乳化液泵站BRW400 37X2803 3 喷雾泵BPW500 161603 1320 3300 机巷 刮板输送机SGZ 1250 3 855 855 3 按 2 台电 机计 2工作面 转载机SZZ 1350 5255251机巷 4 破碎机PLM45005251 2760 3300 机巷 5 采煤机MG900 2300 900 2 150 2 160 40 12300工作面 潜水泵QY20 28 7 5KW7 53 6 矿用注浆机7 51 301140风巷 2 移动变电站容量选择 由于 011802 综采工作面机巷胶带输送机总装机功率为 1890KW 单机最 大功率为 630KW 供电电压为 3300V 胶带机辅助设备及机巷排水等设备用 1140V 供电电压 总功率不大于 300kw 单机最大功率为 45KW 因此选用一台 KBSGZY2000 10 3 45 移动变电站站和一台 KBSGZY500 10 1 2 移动变电站风别给胶 带运输机及辅助设备 机巷排水等用电设备供电 1 1 移动变电站 给胶带运输机供电 容量计算 负荷额定总功率 1890 KW 最大电机功率 S P 630 KW e P 需用系数 6 06 04 0 s r e P P K 金凤煤矿 011802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五章 生产系统 26 视在功率计算与校验 视在功率计算 KVA 该计算20001334 85 0 18906 0 cos r e e PK S 公式来源于 煤矿综连采实用电工技术 第 42 43 页 根据计算选择 KBSGZY 2000 10 3 45 移动变电站满足要求 校验结果 合格 2 2 移动变电站 给胶带运输机辅助设备及机巷排水等设备供电 容量计 算 负荷额定总功率 269 5 KW 最大电机功率 S P 45 KW e P 需用系数 5 06 04 0 s r e P P K 视在功率计算与校验 视在功率计算 KVA 500 5 158 85 0 5 2695 0 cos r e e PK S 根据计算选择 KBSGZY 500 10 1 2 移动变电站满足要求 校验结果 合格 3 由于给机巷乳化液泵站 280KW 喷雾泵站 160KW 供电的装机总功率 为 1320KW 单机最大功率为 280KW 供电电压为 3300V 选用一台 KBSGZY1600 10 3 45 移动变电站供电 3 移动变电站 机巷乳化液泵站 喷雾泵站供电 容量计算 负荷额定总功率 1320 KW 按投入使用时的最大功率为 720KW 最 e P 大电机功率 S P 280 KW 需用系数 63 0 6 04 0 s r e P P K 视在功率计算与校验 视在功率计算 KVA 1600 6 533 85 0 72063 0 cos r e e PK S 根据计算选择 KBSGZY 1600 10 3 45 移动变电站满足要求 校验结果 合格 4 由于给机巷转载机 525KW 破碎机 525KW 机工作面刮板输送机 855KW 2 供电的装机总功率为 2760KW 单机最大功率为 855KW 供电电压 为 3300V 选用一台 KBSGZY3150 10 3 45 移动变电站供电 4 移动变电站 机巷转载机 破碎机及工作面刮板输送机供电 容量计算 负荷额定总功率 2760 KW 最大电机功率 S P 855 KW e P 金凤煤矿 011802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五章 生产系统 27 需用系数 考虑综合因素 取 0 7558 0 6 04 0 s r e P P K 视在功率计算与校验 视在功率计算 KVA 31502435 85 0 276075 0 cos r e e PK S 根据计算选择 KBSGZY 3150 10 3 45 移动变电站满足要求 校验结果 合格 5 由于给工作面采煤机供电的装机总功率为 2300KW 单机最大功率为 900KW 供电电压为 3300V 选用一台 KBSGZY2500 10 3 45 移动变电站供电 5 移动变电站 工作面采煤机供电 容量计算 负荷额定总功率 2300 KW 最大电机功率 S P 900 KW e P 需用系数 64 0 6 04 0 s r e P P K 视在功率计算与校验 视在功率计算 KVA 2500 8 1731 85 0 230064 0 cos r e e PK S 根据计算选择 KBSGZY 2500 10 3 45 移动变电站满足要求 校验结果 合格 6 由于风巷用电设备 包括安装时期临时用电设备 装机总功率没有超过 300KW 6 KBSGZY630 10 1 2 移动变电站为综掘时留下的电站 二次侧电压为 1140V 以满足风巷供电 故计算省略 四 电缆截面选择四 电缆截面选择 一 一 10KV10KV 电缆截面选择电缆截面选择 根据 011802 综采工作面巷道布置 各台移动变电站放置的位置及工作面负 荷统计 拟选用三条 MYPTJ 8 7 10 3 150 3 35 3 3 2 5 高压电缆向工作面供电 向机巷胶带运输机和胶带运输机辅助设备及机巷排水等设备采用一条高压电缆 电缆长度为 260m 采用一条高压电缆向采煤机单独供电 电缆长度为 2800m 向工作面刮板输送机 转载机 破碎机 泵站等设备供电采用一条高压电缆 长 度为 2800m 1 1 线 机巷运输机及运输机辅助设备和机巷排水设备供电电缆选用一条 MYPTJ 8 7 10 3 150 3 35 3 3 2 5 其长时允许电流为 290A 按长时负荷电流计算 计算公式 A cos3 PeKx Iw Ue 金凤煤矿 011802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五章 生产系统 28 电缆负荷功率 KW 工作电压 e P e U 需用系数 功率因数 x K cos 该计算公式来源于 煤矿电工手册下 第 370 页 1 电站 胶带输送机 A 233 85 0 3 33 18906 0 cos3 Pe Iw X e U K 2 电站 辅助设备 A 80 85 0 14 13 5 2695 0 cos3 Pe Iw X e U K 1 2 电站低压侧总负荷电流为 I 总 233 80 313A 折算到 10KV 侧电流为 290AA081 10 3 45 133 U1 2U II MYPTJ 8 7 10 3 150 3 35 3 3 2 5 其长时允许电流为 290A 大于 108A 满 足要求 按经济电流密度效验 考虑高压负荷的需要系数 K 0 75 则高压电缆的长时负荷电流为 81A 10875 0 IKIca 取经济电流密度 J 2A 平方毫米 J 81 2 40 5 所选电缆截面为 As 150 大于 40 5 满足要求 2 2 线 机巷乳化液泵站 喷雾泵站 转载机 破碎机 工作面刮板输送 机设备供电电缆选用一条 MYPTJ 8 7 10 3 150 3 35 3 3 2 5 其长时允许电流为 290A 按长时负荷电流计算 3 电站 乳化液泵站 喷雾泵站 A 93 85 0 3 33 72063 0 cos3 Pe Iw X e U K 4 电站 转载机 破碎机 刮板机 A 340 85 0 3 33 27606 0 cos3 Pe Iw X e U K 3 4 低压侧总负荷电流为 I 总 93 340 433A 折算到 10KV 侧电流为 290AA491 10 3 45 334 U1 2U II MYPTJ 8 7 10 3 150 3 35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