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低年级阅读教学“教什么”的思考福建省义务教育农村骨干教师“新课程课堂教学问题解决”专题研修的发言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 黄国才 一、明确教学内容1“课程内容”与“教材(课文)内容”的关系(1)“教什么”是核心问题,所关涉的是“课程内容”。语文“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三大块,一是知识(语文是母语,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小学又是打基础的阶段,所以语文知识不是最主要的);二是方法(主要指学习方法);三是创设听、说、读、写、书的实践,或者说引导学生读懂“写什么”和学习“怎么写”(学习“怎么写”是实现课文的“教学价值”,是“教什么”的核心),培养语文能力。因此,阅读教学的内容是凭借教材(课文)这个例子,培养学生听说读写书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是课文本身。总体的说:“课程内容”“教材(课文)内容”。具体的说:低年级,“课程内容”“教材(课文)内容”(汉语拼音教学、识字写字教学则基本相等);古诗词(文言文)的教学,“课程内容”“教材(课文)内容”。(2)阅读与阅读教学。阅读教学之“阅读”不是普通的阅读,有其特殊性,我归结为“九有”:有课程标准、有特定目标、有规定材料(课文)、有特定任务、有特定时间、有特定场所、有老师指导、有同学帮助、有考核评价。(3)第一学段(1-2年级)阅读教学个性。先看一张表,你能不能从我统计的这张表中归纳出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即教什么、学(练)什么?各版第一学段(1-2年级4本书)版本册次精读课文篇数读识字积累问题正确流利读出角色读出感情默读会认的会写的背诵默写词汇句式人教版一20200004001001201347二34343005502501101788三343033045035012019124四3211413840030080151010北师大版一280000334138180007二2800004022201200020三240000432220700018四270000420230600021苏教版一1313000255129100002二2625300483298150001三23235004062761302354四24241013872821302386语文版一20202103131169019213二292983042024070261419三333374045025011031924四3328976420260903118272低年级阅读教学主要要完成的三大任务第一,读书。包括朗读(读正确、读流利,到二年级下学期逐渐要求“有感情地读”);学习默读(有思考地读、逐步提高速度);诵读(主要针对古诗);熟读成诵。第二,识字。包括“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会认的字”只要求读准字音、再次出现能够准确读出来;“会写的字”做到“四会”:会读、会意(如,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根据汉字字理、图片、动作等了解意思)、会用(口头和书面运用)、会写)。阅读教学中的“会写的字”一般是分步落实,切忌集中地、一次性地、脱离语言环境地解决音、形、义和书写。脱离语境地机械训练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符合识字规律,枯燥乏味,索然无趣、效率低下。第三,积累。主要包括词汇、句式(基本句式(句号、问号、感叹号)和重点句子、语段和篇。当然还有讲述(复述)故事、想像说话、写话等等。记住:这些都应该、也必须在课内完成、在老师的“眼皮子底下”完成!这是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的目标,也是“提高质量”的根本途径。3注意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的训练或要求第一次出现的训练内容或形式,毫无疑问是重点,但要注意前有铺垫、后要持续,是渐进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教版第一次课后出现回答问题,在第一册第2课四季“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把你喜欢的季节画一画。”第一次出现句式训练在第一册第7课小小的船“弯弯的月亮像 。蓝蓝的天空像 。闪闪的星星像 。”第一次出现“分角色”在第二册第2课春雨的色彩“朗读课文,再分角色演一演。”第一次出现选择性背诵在第二册第16课要下雨了“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从第三册开始出现“单元导语”。第一次出现查字典在第三册语文园地二“学习查字典。”第一次要求读出感情在第三册第20课纸船和风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次要求主动摘抄在第四册第3课笋芽儿“我从课文中找到了描写美好春光的句子,还抄下来了。”第一次出现默读在第四册第8课卡罗尔和她的小猫“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哪些地方写得有趣。”第一次要求“读写结合”在第四册第13课动手做做看“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可能会说”“我要把想到的话写下来。”北师大版词汇和句式一般都安排在语文天地中。如第一册第四组“家”这个单元,编排了两篇课文(都是儿童诗)我的家家,语文天地(第18-19页)编排的词汇积累训练有两道题:一是用“家”字口头组词语;一是扩词训练“树小树大树树木树林”“幸福幸福的家一个幸福的家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句式积累训练有两道题:一是“照样子说一说。爸爸爱我,妈妈爱我,我也爱爸爸、妈妈。老师爱我,同学爱我,我也爱 。 爱我, 爱我,我也爱 。”一是“连一连,仿照例子说一说。小河是鱼儿的家。 是 的家。”这种词汇、句式训练每个语文天地都编排,基本都与本组课文紧密联系,因此,一般要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不宜做为单独的练习。第一次出现回答问题,在第一册第5单元小小的船“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你看月亮还像什么?”第一次读写结合,在第三册第7组我有一盒彩笔“你喜欢用彩笔画什么?仿照课文写一写。”第一次出现“默读”,在第三册第8组语文天地“学习默读”:“不用手指。”“嘴不出声。”“我读得更快了!”第一次出现字典,在第三册第1组语文天地“认识字典。”苏教版苏教版的词汇、句式积累和训练一般都安排在练习中,如,第一次出现句式训练在第一册练习4“你喜欢吃哪些水果?试着用下面的句式说说。我喜欢吃的水果有 ,有 ,有 ,还有 。”第一次出现“分角色朗读”在第二册第6课蘑菇该奖给谁“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一次出现积累课文中的词汇在第三册第1课秋游“读读,抄抄,再听写。” 第一次出现“复述课文”在第三册第7课有趣的发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第一次出现查字典在第三册练习3“学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第一次出现“默读”在第四册第22课猴子种果树“4 默读课文,说说为什么这只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第一次出现“续讲故事”在第四册第23课会走路的树“4 续讲故事。小鸟来到了小驯鹿的家”语文版第一次出现“分角色”在第一册第11课自己去吧“分角色朗读课文,比一比,看谁读得好。”第一次出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第一册第12课轻轻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次出现“写”的在第二册第9课寄给青蛙的信“2 请你也像小鸭一样,给自己的好朋友写几句话。”第一次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内容”在第二册第17课小蝌蚪找妈妈“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第一次出现查字典在第二册语文百花园七“学习查字典。”第一次出现“默读”在第四册第13课激光的话“默读课文,想一想:激光是什么?它有哪些用途?”二、讲究教学策略1尊重学生、基于学情“尊重学生”就是落实“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地位。如何判断学生真得成为了“主人”而不是“观众”甚至于“仆人”呢?主要看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参与度)。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就广度而言,要看是不是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是不是每个环节都参与进来;就深度而言,要看学生是被动、应付地学习还是主动、积极地学习,要看学习质量是否得到提升。我认为参与度的显性标志有三条:一是,学生独立学习(读书、思考、批注、练习等等)的时间;二是,学生质疑问难、讨论交流(特别是同桌交流)的效果;三是,个别(优秀的、普通的、困难的)学生被关注、被指导的机率。还可以用“四有”来衡量,即有独立学习的时间、有交流互动的空间、有质疑问难的机会、有展示发表的平台。“基于学情”就是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并在学生已经知道的基础上实施教,促进学生再进一步,所谓“跳一跳摘到果子”。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说:“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句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如何“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呢?比如,检查预习(注意预习不可过度,不要把本应该课堂要教要学的内容通通“预习”;更重要的是,既然预习了,课堂上就要用好预习,如果课堂上你不顾学生的预习“炒现饭”,不仅效益低,更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提出读不懂的内容、提出疑问。2老师要教、教要得法教学教学,毫无疑问是要“教”的,但是,教要得法。此“法”,有三层含义:一是观念要正确,即教是为学服务,因为学的需要才教,教了就能促进学;如果学生自己能学、会学,就不需要教;二是方法科学,即教是示范、点拨、引导、启发、纠正、提问、提炼,当然不排除讲解。讲要讲得清楚、明白,讲到要害;三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方法的平台和机会。比如,识字的方法就有利用图画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工具书识字、利用字理识字(如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猜字音、字义)、联系上下文识字、阅读中识字、以写字来巩固。方法是“带得走的能力”,是一辈子受用的。3课堂作业、课内完成课堂作业课内完成、重要的内容在老师的眼皮子底下过关,是“减负增效”最重要一条,也是最基本一条。课堂教学如果只动嘴不动手;只动口读、说不动笔练习;只体验不“经”验(经历过程而后验证),那么,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课堂作业包括哪些内容呢?我认为至少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课后要求“会认的”生字和要求“会写的”生字;二是课后练习,要读、要背、要说、要写的都要在课内完成(于永正老师说,他备课时,一定要将课后练习做一遍);三是老师根据教学需要、根据学生实际而设计的补充练习,比如,上天的蚂蚁一课,老师觉得“有一棵树,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对二年级来说是很新鲜的语言,就设计了学习这一语言的两道练习:一是比较,把“有一棵树,很高很高。”“有一棵树,很高。”与之比较,使学生感受语言的具体和生动;二是练习,“有一只蚂蚁,很小很小, 。”课堂作业课内完成,学生在课外就可以做一些“课外作业”、就可以课外阅读、就可以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就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就可以锻炼身体、就可以玩耍游戏、就可以“仰望星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这个“时间”从哪里来?从课堂来、从老师来!三、纠正教学偏颇1正确把握朗读和练习要求语文课,尤其是阅读教学,不仅要书声朗读、议论纷纷,更要沉思默想、浮想联翩、静静走笔(练习和书写)。(1)关于“有感情地朗读”。朗读最基本的要求是读得正确、流利,有些课文、有些内容要读出感情、读出角色。不管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还是有感情地朗读,都应该是自然的、从容的、小学生能够做到的,绝不矫情造作、拿腔拿调。举几个例子:有一棵树,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读得再“高”一点、再“高”一点! 一个身材魁伟的巨人。读得再“魁伟”一点、再“魁伟”一点!我能行!读得“行”一点、再“行”一点!似乎声音大一些、甚至扯着嗓门,某一个字读响一点,就是“高”、就是“快”、就是决心大、感情深?怎么读出感情、读出心里的那种“感觉”、“感受”呢?一是要经历过程;二是要练习;三是要讲方法。是不是有这么几步:第一步:读正确、读流利;第二步:沉思默会。“想一想怎么读好,读出自己的体会、感受”;第三步:练一练。自己有“感觉”了,就练一练,还可以同桌之间互读互听互评一下;第四步:展示一下,同时接受老师的指导或同学的帮助;第五步:再练习。得到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再练习练习、巩固下来。比如:“有一棵树,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读正确之后,可以比较一下(“有一棵树,很高很高。”“有一棵树,很高。”)、想像一下,再读,感觉可能就不同,就对作者的表达“高得插入了云霄”多一份感觉、多一层理解。所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认为还不仅仅“义”自见,还会“书读百遍,其情自见”、“书读百遍,其言自见”。(2)关于“分角色朗读”。分角色朗读关键在读出角色的内容、读出角色的语气,而不是读出角色的腔调、读出角色的“样子”。分角色朗读,首先是朗读,不是“话剧”表演、不是“课本剧”表演。比如,上天的蚂蚁有三个角色“白胡子爷爷”“巨人”和“蚂蚁”,是不是说读白胡子爷爷的话,就要像白胡子爷爷一样“老”、老腔老调像老爷爷?小学生又不是话剧演员、分角色朗读又不是话剧表演。(3)关于“练习和书写”。现在的语文课、尤其是阅读教学公开课,缺“写”是阅读教学低效、学生作业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课堂上要做的练习没时间做、课堂上要写的字没时间写也得不到指导、课堂上要背的内容没时间背也得不到指导通通“回家做,明天交”,课堂上做什么呢?这样读那样读、这样体会那样体会、这样感悟那样感悟,搞得繁不甚繁、神乎其神,结果连读正确、读流利都成问题(可能就那么一二个“朗读高手”还可以)。语文课,不动笔、不做练习、不写字,课堂作业不在课内完成,重要的内容不在“老师眼皮子底下过”,何谈效率?每门功课都“回家做作业”,学生的负担不重才不正常!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要“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怎么实现?说难也简单、说简单也难八个字“课堂作业,课内完成”!比如,阅读教学中的识字与写字,多认少写、认写分开、区别对待。“会认的字”:只要读准字音,第二次或在陌生语境中出现能读出来就行。(认读,就像认识一个陌生人,只要能够叫出名字就行。回想一下,要叫出一个陌生人的名字,你所采取的办法。)“会认的”字的教学:整体记忆、多次出现、及时巩固(根据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在“忘”得快的时候,加大复现密度),特别是在广泛阅读中、在实践中熟练掌握。“会写的字”做到“四会”(会读、会意、会用、会写)。据心理学研究发现,识汉字最难的是“写”,一是把音、义、形联系起来;二是先会读,再在语言环境中会意(“了解”)或根据字理会意,再认形书写,写规范、写美观。“写字”,第一学段“800-1000个会写”,老师不在课堂内指导学生“会读”、“会意”、“会用”、“会写”,更待何时?再则,阅读教学中的写字与写字课上的写字所承载的任务还不一样,写字课上的写字主要是“写好”,而阅读课上的写字,首先是认清字形、以写字巩固记忆,同时写规范、写美观。2正确处理阶段性与连续性。所谓“阶段性”,就是各学段、各年级、各学期学习的目标要求。我们常说“某节课像某年级的课”,比如,阅读教学中的识字写字,是贯穿在小学阶段的,但各年级又有自己的鲜明特点,“1-2年级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1-2年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到了识字写字的方法、喜欢上识字写字了,到3-4年级、到5-6年级还像1-2年级那样教、那样学、那样练吗?所谓“连续性”,就是学期与学期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学段与学段之间是渐进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我们常说“瞻前顾后”,比如默读: 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一学段) 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二学段) 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第三学段) 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第四学段)第一学段,四个学期,哪一个学期开始“学习默读”呢?人教版:第一次出现默读在第四册第8课卡罗尔和她的小猫“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哪些地方写得有趣。”北师大版:第一次出现“默读”,在第三册第8组语文天地“学习默读”:“不用手指。”“嘴不出声。”“我读得更快了!”苏教版:第一次出现“默读”在第四册第22课猴子种果树“4 默读课文,说说为什么这只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语文版:第一次出现“默读”在第四册第13课激光的话“默读课文,想一想:激光是什么?它有哪些用途?”问题来了,是不是说在教材未出现“默读”训练之前就不要训练默读呢?是不是一开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效节能保险产品行业前景分析
- 生物科技行业创新与未来趋势探索
-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2026届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南京市名校2026届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合同范本】办公设备融资租赁合同范本
- 中国银行盐城市亭湖区2025秋招笔试英语阅读选词题专练30题及答案
- 中国银行漯河市召陵区2025秋招笔试银行特色知识专练及答案
- 邮储银行辽阳市白塔区2025秋招笔试思维策略题专练及答案
- 邮储银行齐齐哈尔市龙沙区2025秋招英文面试20问及高分答案
- 工商银行毕节市纳雍县2025秋招笔试经济学专练及答案
- 质量月报范本
- FZ/T 52051-2018低熔点聚酯(LMPET)/聚酯(PET)复合短纤维
- 【精品】2020年职业病诊断医师资格培训考试题
- 日本产业发展及文化讲义课件
- 派车单(标准样本)
- 广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资料统一用表2021年版(原文格式版)
- 浦东机场手册
- JGJ保温防火复合板应用技术
- 幼儿园绘本:《闪闪的红星》 红色故事
- 山区二级公路施工组织设计(共60页)
- 小学生符号意识与模型思想的发展与培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