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语文试题.doc_第1页
2013中考语文试题.doc_第2页
2013中考语文试题.doc_第3页
2013中考语文试题.doc_第4页
2013中考语文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沂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 温馨提示: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做到准确无误2使用答题纸答题,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3使用纯蓝或蓝黑墨水书写,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纸上作答,要写清题号,不按题号顺序答题的答案 无效 4严禁使用涂改液、胶带纸和修正带一、卷面书写(共4分) 1.腹有诗书气自华,一笔好字闯天下亲爱的同学们,此题不需专门作答,只要做到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就可得分,相信你一定会珍惜这次机会! 二、积累运用(共22分)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迸(bng)溅 伫(zh)立 博闻强识(zh) 颔(hn)首低眉 B.砭(bin)骨 炽(ch)热 堰塞(s)湖 硕果累(li)累 C.哺(p)育 窥伺(s) 扎(zh)小辫 惟妙惟肖(xio) D.檄(x)文 弥漫(m) 一抔(pu)土 吹毛求疵(c)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狼藉 绯闻 闭门羹 锐不可当 B.烦燥 庇荫 无与轮比 张皇失措 C.寒战 馈赠 怒不可遏 子虚乌有 D.骊歌 谰言 脱口秀 险象迭生4.指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2分)A报到那天,我在陌生的教室里与五十多位同学不期而遇。B有人说:“生活提高了,生产就会提高。”这真是舍本逐末的说法。C他们个个生机勃勃,决心大干一场。D这篇文章观点十分新颖,见解十分深刻,的确不同凡响。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 A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已的家园一一地球。 D那蝉声在晨光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6.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1)人恒过然后能改,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2)树木丛生, 。(曹操观沧海)(3)后值倾覆, ,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4) ,村南村北响缫车。 。(苏轼浣溪沙)(5)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表达对故乡山水无限眷恋之情的句子是: , 。7.综合性学习(6分) 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位居金牌榜榜首。伦敦奥运会,将于7月27日至8月12日举行,中国将派最优秀的运动员参赛,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1)为激励中国代表团,某网站征集对联,请根据上联写出下联。(2分) 上联:忆往昔中华健儿北京奏华章 下联: (2)奥运开赛在即,你不能亲临现场为运动员加油呐喊,请拟一条微博,为自己喜欢的一位运动员(刘翔、易建联、李娜等)送上祝福。(40字以内)(4分)三、阅读(共44分) (一)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4分) (一) 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练习】8.这首诗反映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品质?(2分) 9.请你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进行简要评析。(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10分) (二)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10.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不以物喜 先天下之忧而忧 11.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微斯人,吾谁与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先辉写照,请写出一个具体事例。(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13分) 宣德炉宣德炉从宣德时期开始烧造,一举成功,此后五百年来名声不减,以至于不管哪个朝代铸造的这种铜炉,都叫宣德炉。这一点跟景泰蓝一样。今天没人会咬文嚼字地说“送你一对掐丝珐琅瓶”,都说“送你一对景泰蓝瓶子”。景泰蓝是在景泰年间发扬光大的,宣德炉则是在宣德年间达到顶峰,名气大。 宣德炉有这么大的名气,一定不是白来的。铜材料冶炼过程不是我们想象的把铜化成铜水,一铸造就成了。它需要反复冶炼,每冶炼一次就要去掉一些杂质,剩下的是精华,但分量就会减少。由于宣德皇帝亲自督造此事,所以质量非常高。一斤进贡来的铜材料经过冶炼,最后只能剩四两。这四两还是小两,过去一斤是十六两,有个词“半斤八两”,说的是旧制,今天应该说“半斤五两”才对。【甲】过去做炉都是用翻砂法,宣德用的是失蜡法。历史上铸造青铜器用过失蜡法,但没有做过炉。而宣德炉用的是失蜡法,较之翻砂法,铸好的炉变得非常光洁好看。有人认为宣德炉铸好以后,还有专业的人给它上色。我们不要简单地理解上色就是把颜色刷到上面,而是用各种方法使炉身呈现一种自然的色泽。都有什么色泽呢?石青斑、朱砂斑、葡萄斑等等。【乙】 宣德炉里除了精炼铜外,还有锌、锡、银、金。史料非常清楚,当时进贡风磨铜的单子上明确写着含有黄金。今天用科学的方法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一测试就知道了。最简单的测试是用比重,黄金的比重非常大,铜的比重大概是黄金的三分之一。【丙】我听一个老师傅跟我说,最好的宣德炉的含金量大约是3%。我曾经买过一个宣德炉,特别沉。我很高兴,直接上菜站找了个普通的秤一约,八斤四两,也就是4200克。我乘上3%,大概是126克。你想,这样一个香炉里如果含126克黄金,那质感完全不一样了。我们对衣料比较熟知,如果纯棉的衣料里加3%的毛,质感马上得以改观;如果纯毛的衣料里加3%的化学纤维,它可能变得不易起褶。古人显然也发现了这个规律。所以我认为好的宣德炉里一定含金,一加上金,就不容易生锈,而且颜色明显跟普通铜器拉开了距离。 马来都说收藏13.下面A、B两段文字是从文中抽出的,请根据内容判断它们应在原文中甲、乙、丙的位置。(2分)A.古玩指南上的记载是46种颜色,有的书记载的比这个数量还多,那都手机微妙 的区别了。B.这是明末大收藏家项元汴在宣炉博论中的记载:“宣庙遂敕工匠,炼必十二,每斤得其精着才四两耳。”宣庙,就是指宣德皇帝。A应在 处 B应在 处14.宣德炉名气大的三个原因是什么?(3分)15.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以第段为例具体分析。(4分)16.本文是根据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所做的关于收藏的讲座内容整理而成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概括。(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题(17分) 落叶也精彩 郑荣来日前一场不小的秋雨,打落了树上的许多黄叶,飘飘零零,构成一色景致。往年立冬一过,更是飘飘洒洒,纷飞不断。特别是那些银杏树,金黄的叶片被阵风吹落,地上如同盖上层层黄金。一阵四五级西北风刮过,树上的黄叶,几乎全部离开枝头,无一残留。大马路边的那两溜同类也是如此,都把金黄献给了大地。步调是如此一致,说走就走,毫不留恋枝头。我住的大院里,有二三十种乔木,落叶时间都各有其序。大道两边的柿树,个性最为特别,它的叶子本属红叶类,但从不大红大紫,只是奉献些微红的颜色,更多的是黄绿相间的斑驳,把红黄让给自己的果实。那柿子也是抢尽风头,总是以自己的丰满和金黄,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当叶子纷纷飘落,它仍独留风姿在枝头,奉献着多彩多姿的美丽。你看那一嘟噜一嘟噜的柿子,展示着与众不同的风韵,让所有的行人都不能不顾盼乃至流连。为数最多的槐树,显示了树多势众的气派,院里的几乎所有的大道小路,都是它的领地,地上都有它的叶片。它们的落叶,不像银杏那样同步,而是先后有序,次第而落。它不断提醒人们,及时注意增添衣服。如同花开的时间,它们同科同属不同种,好几种槐树,总是你刚谢罢我又开,整个夏秋两季,没有间断过,仿佛时刻要人们关注它美丽的存在。它的叶子也是如此,虽不如槐花那样美丽,但那浅浅的黄色,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精彩。树也是不可貌相。那几棵泡桐树,高大魁梧,可谓材大体粗,但落叶却早,与它的个子、块头不相称,老大没有老大的样儿。它尤其经不起打击,西北风一来,比谁都大的叶片,竟哆嗦得厉害,惊吓之声,比谁都大。甚至高叫“怕啦怕啦”,夜深人静时,制造恐怖气氛,真是没出息!我也是念及它叶阔荫大,夏天给人荫凉,对我等有过奉献,也就谅解它了。不然的话,它那叶片抽抽巴巴,不红也不黄,毫无姿色,风一吹就跌落满地,连草地都被遮盖住,给环保工人添了许多麻烦,实在不敢恭维。垂柳却是不同。它身躯较瘦,腰细枝软,体态轻飘,仿佛弱不禁风。但它经得起雪打风吹,那年特大雪,压得柳枝垂地,它们都挺过来了。多少次大风的吹袭,好几场四五级西北风,它都满不在乎。除了松、柏、竹,就数它落叶最晚。看看金台园里水池边的垂柳就知道,它像是要站最后一班岗,大家都撤了它才撤。它真是名副其实的“早来晚走”的敬业者。当春天到来之前,寒风料峭,乍暖还寒,它最早见绿于枝头,率先透露春的消息。春风杨柳万千条,又是它营造了热闹的春意。法国梧桐也值得一说。它在院里落户十几年,都种在很不起眼的地方,远不像它们在南京那么有地位,市中心多少条马路都是它们的地盘。我们现在才见识到,它其实是最有抗争精神者。前面所述各树都不如它,它们的叶子至今还济济一堂于树梢,少有飘落者。它们也是叶阔荫大,但比泡桐坚强得多,勇敢得多。看京城大街上和院里的落叶,精神上丝毫没有抽缩之想。许多人都说喜欢冬天,那是因为,冬日的树木不因叶落而颓败,而是蓄势待发,准备来年更加蓬勃。落叶,奉献了八九个月的绿色,也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现在再以金黄谢幕,也算是一种圆满。你看它们,来时欣欣向荣,走时充满希望。所谓“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诗意,正是它最乐于表达的真情。树叶的一生只有大半年,它没有愧对这一生。它的一生都是为他人而活,春天以嫩绿励人朝气,夏天以浓荫给人荫凉,秋天或以颜色悦人心情,或零落给大地增添营养。它潇洒来去,可谓活得自豪而有价值。落叶是别有风貌的景致,当红叶黄叶铺洒满地,实在是美丽至极的风景,不少人希望此种赏心悦目的金黄,能够多存留一些日子。但在我,却要感谢环保工人,及时打扫落叶,不使行人践踏,让它保留一个完整的身躯,洁净的容颜,留给人们一个完美,也给人一种哲理的思考。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2013年初中三年级第6期,有删改)17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18作者在文中描写了不同树种的落叶,特点纷呈。请你把每种树落叶的特点加以概括,整理出来。(5分) 19文章依次写了不同树种各自落叶的精彩美丽,请赏析作者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3分)20请品味下面一段话的语言特色。(3分)树叶的一生只有大半年,它没有愧对这一生。它的一生都是为他人而活,春天以嫩绿励人朝气,夏天以浓荫给人荫凉,秋天或以颜色悦人心情,或零落给大地增添营养。它潇洒来去,可谓活得自豪而有价值。21文章的最后一段“落叶是别有风貌的景致,不使行人践踏,让它保留一个完整的身躯,洁净的容颜,留给人们一个完美,也给人一种哲理的思考。”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上下文,揣摩“给人一种哲理的思考”这一句话的深刻含义。(3分) 四、写作(50分)22.结合下面场景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地点:街道 时间:夏天 天气:雨 人物:15岁的中学生小州等 要求:标题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书写规范。不得抄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学校等敏感信息。 中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卷面书写(4分)1.(4分)本题视试卷书写规范,美观及卷面整洁情况酌情赋分。满分4分,最低1分。二、积累运用(22分)2.C 3.B 4D(A“不期而遇”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B“舍本逐末”改为“本末倒置”C“生机勃勃”指物,应改为“生气勃勃”) 5.C 评分:每题2分。6.(8分)(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2)百草丰茂(3)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4)簌簌衣巾落枣花 牛衣古柳卖黄瓜 (5)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7.(1)答案示例:看今朝炎黄骄子伦敦谱新篇评分:句式、内容各1分,共2分。(2)答案示例:刘翔,你是我们的骄傲,相信你一定能再次起飞,傲视群雄,实现巅峰跨越!评分:字数符合要求,语言得体,符合实际,具有鼓动性。每点1分,共4分。三、阅读理解(44分)(一)诗歌阅读(4分)8. (2分)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极,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决心继续为变革社会而努力的精神。 9. (2分)以落花化成肥料滋养鲜花生长之事喻自己即使落魄不被重用,也愿为国效力。【落花不是无情的,就算是化作春花也要守护着新花。这是飞花的独白,也是诗人内心的写照。运用比喻,表明诗人的心志,虽辞了官,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为了国家和黎民百姓不惜奉献全部力量。】(二)文言文阅读(10分)10. (2分)答案示例:因为 在之前。每题1分,意思对即可。11. (4分)答案示例:(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2分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2分,意思对即可。12. ( 4分)答案示例:文天祥国难当头,临危不惧,誓死卫国,忠贞不渝。发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绝唱。 举例恰当,内容具体,语言通顺即可得分。(三)说明文阅读(13分)13.(2分)答案:A应在乙处 B应在甲处 (一空1分,共2分。)14. (3分)答案示例:精炼料佳,工艺特殊,含有合金(一点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15. (4分)答案示例:本段运用举例子、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举例子真实可信,列数字,准确具体;作比较,通俗易懂。(一点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16. (4分)答案示例:口语色彩鲜明,生活气息浓厚,亲切自然,通俗易懂。(一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四)散文阅读(17分)X(17分 K 17. (3分)答案:这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描写了秋天的落叶,热情赞美了秋天落叶的精彩,因为它们构成了一幅秋天独有的美丽至极的风景。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18. (5分)答案:银杏树:步调一致,说走就走。柿树:从不大红大紫的奉献精神。槐树:先后有序,次第而落。泡桐树:叶阔荫大,风一吹就跌落满地。垂柳:早来晚走,经得起雪打风吹。法国梧桐:具有抗争精神,坚强勇敢。评分:共5分。每个要点1分。只要答出其中的5个方面,意思对即可。19. (3分)答案:全文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落叶人的情感,倾注了作者的热爱、赞美之情;由点到面,点面结合,勾勒渲染,充分展现了落叶自身的美丽价值;文章先细致描写,然后议论抒情,点明文章主旨。(说出其中一点即可)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20. (3分)答案:作者运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语言准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落叶从春到秋圆满的一生,为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